历史故事——蓝玉谋反案(下)

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蓝玉北征南返时,夜抵喜峰关,守关官吏没能及时开门接纳,蓝玉便纵兵毁关,破门而入,朱元璋闻奏,很不高兴。当初,朱元璋本欲封蓝玉为梁国公,因蓝玉有这些过失,便将梁字改为凉,并命人将这些过失刻在世袭的凭证上。蓝玉犹不改过,侍奉皇上酒宴时口出傲语,军中将校升降进退,大权操于他一人,朱元璋多次责备他。蓝玉西征返回后,被封为太子太傅,蓝玉不愿位居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两公之下,说:“我难道不能做太师吗!”可见人心不足蛇吞象。

蓝玉在军中认养了很多的养子,据说又一千多人,这些人既是蓝玉的养子,更是绝对忠于他的私人势力。其实朱元璋也有养子,他也曾经做过郭子兴的养子,但是那是在创业期间,需要这样的一种人为亲戚关系来稳定势力,团结力量,但是在已经开国立朝后,蓝玉的这种做法,在任何一个朝代都是僭越的行为,都会让皇帝很不放心,更何况蓝玉此时已然成为了大明朝最重要的军事将领。

在朱元璋多次警告蓝玉后遵纪守法后,蓝玉依然我行我素的,在军中擅自罢免和提拔军官,独断专行朱元璋有时都奈何不了。想着一个手握重兵而又不能让自己完全控制,违法乱纪又蓄养忠士的大将军,还是不是的对皇帝抱怨,这就给了朱元璋极好的借口了。在朱标死后的第二年,朱元璋就以谋反罪将蓝玉剥皮了。可谓是明朝功臣里面死的最惨的一个。其实朱元璋一直没有杀蓝玉是知道以蓝玉的性子对自己是造不成威胁的,而现在因为朱允炆是继承人,朱元璋就担心蓝玉握有重兵而到时候会对朱允炆的皇位不利,因此蓝玉就必须得死了。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八月,蓝玉的亲家、靖宁侯叶升因胡案被杀。靖宁侯叶升是合肥(今安徽合肥)人。至正十四年(1354年),投奔朱元璋,加入起义军,其后参与了平定陈友谅、张士诚、明夏的战争。洪武十四年(公元1381年),西番十八族叛乱,叶升和王弼率军征讨,平定部落后,又讨平延安伯颜帖木儿,活捉了西番的番酋,归师后论功封为靖宁侯,世袭指挥使。蓝玉担心叶升的同僚把他给招出来,怕被朱元璋治罪,便想先发制人,起兵谋反,于是便与心腹密谋策划,决定在第二年的二月十五日朱元璋外出时起事。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二月初,离蓝玉计划谋反的日子不远,早已有所察觉的锦衣卫特务做好了逮捕蓝玉的准备。二月初八日,蓝玉入朝,立刻被逮捕,10天后就被处死,其家人亦全部被杀,朱元璋又借此机会除掉了功臣、文武大官2万人。

蓝玉一案,族诛一公、十三侯、二伯,牵连被杀一万五千多人,“元功宿将,相继尽矣。”谋逆之罪一般都是碎剐凌迟处死,念及蓝玉与自己是儿女亲家,朱元璋心一软,宽大处理:碎剐改成剥皮。这样,刽子手把蓝大将军全须全尾整张人皮剥下来,算是留了全尸,并把人皮送往他女儿蜀王妃处“留念”。明末农民军攻破蜀王府,在王府祭堂发现了这件“文物”。

为了使这屠杀名正言顺,避免引起群臣激愤,朱元璋特地下手诏,颁布了《逆臣录》,向天下诏告叛逆之臣的罪名。然而有人提出,从保留下来的《逆臣录》可以看出蓝玉谋反的罪名是被捏造出来的。文中罗列蓝玉的罪状又是十多条。其一,在军中擅权升拔将校,广布私恩:其二,鲸刺军士,破坏朱元璋的“善抚士卒”的军令;其三,私蓄庄奴假子数百人,违反明初严格限制功臣蓄奴科条;其四,乘势渔猎,大发横财;其五,违禁强占东昌民田;其六,对抗和侮辱朝廷监察官,捶逐御史;其七,早年征蒙古旋师时,匿没驼马珠宝等财物无算;其八,夜度喜峰关关口,破坏边关防御,纵兵捣毁边卡入关;其九,洪武二十一年,蓝玉以大兵十余万深入北元腹地捕鱼儿海,彻底摧毁了元主的大本营,俘获其王妃、公主等数十人,蓝玉与元妃某私通,事泄后,元妃羞愤自尽,同时被俘的元主次子地保奴等深为不满,朱元璋严词切责蓝玉而玉却不加自省;其卜,征元大胜后,朱元璋特为蓝玉赐宴,蓝玉行止轻傲,对上不恭;其十一,为大赏蓝玉征元的全胜功,朱元璋除将其晋爵为凉国公外,复任以为太子太博。蓝玉自以为自己功劳远在冯胜、傅友德上,而冯傅二人早被任为太师了,乃愤而拂袖曰:难道我就不能当太师吗?其十二,多次奏事,因未得朱元璋应允,公然表示不满;其十三,收集旧部将士及家奴,阴谋伏甲为变,弑主暴乱。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蓝玉是由一个名叫蒋富的招认,说蓝玉出征回来,请他吃酒,在酒席间,蓝玉对他透露要“谋大事”的计划。而据考证,这个姓蒋的只不过是蓝玉家一个打渔网户。另有一名叫张仁孙的供称蓝玉曾对他们说要“成大事”,要求张仁孙等各置军器,听候接应,如日后事成时都与大官做。这个张仁孙是谁呢?其实只是乡里一个染匠。据常理推断,蓝玉果真想谋逆,自然应当十分谨慎,是不会随便和这些无足轻重的人说的。这些口供漏洞百出,难怪《逆臣录》的可信度令人怀疑。因此,不少人认为蓝玉案中的《逆臣录》和胡惟庸案中的《昭示奸党录》一样,不过是朱元璋大开杀戒、滥杀无辜的遮羞布面已。

无论是蓝玉功臣持功自傲,意图谋反,抑或是朱洪武有意削夺将相之权,这种历时如此之长,株连人数如此之巨的大屠杀在历史上实为罕见。“胡蓝之狱”后,明初的元功宿将几乎被屠杀殆尽,朝廷因此元气大伤,以至于燕王朱棣起兵时,建文帝不得不面对朝中无可用之臣的窘境。朱元璋本想为自己的皇太孙扫清称帝的隐患,结果却将建文帝送上了不归路。

(0)

相关推荐

  • 公元1388年,蓝玉北伐元朝大胜而回,班...

    公元1388年,蓝玉北伐元朝大胜而回,班师回朝的路上,路过长城喜峰口,守关的将领没有及时将城门打开迎接,结果蓝玉大发雷霆:"来人,给我把城门撞开,杀无赦!"要知道,守关的可是大明的 ...

  • 历史故事——蓝玉谋反案(上)

    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京城发生了一件震惊天下的大案,丞相胡惟庸以谋反罪被杀,屠灭三族,前后因这一案件被株连的多达三万余人.然而仅过去十多年,胡惟庸案的阴影还未散尽,又一件惊天大案发生了,战功赫 ...

  • 历史故事——蓝玉谋反案(中)

    我们昨天说到洪武十二年(1379年),蓝玉的军队大胜,班师还朝.同年,蓝玉被朱元璋封为永昌侯,俸禄二千五百石,并赐予世袭爵位的凭证.随着战功的一天天提升,蓝玉在朱元璋心中的地位也一天天的升高,朱元璋于 ...

  • 历史故事——京师保卫战(下)

    就在大明军队按照于谦的战略布署完毕以后,瓦刺大军轰隆隆的来到京师城外.也先一看明军早已严阵以待就没有贸然行动,便在西直门至德胜门一带安排重兵驻扎,把大本营设在北郊土城,跟于谦率领的明军的大本营遥遥相对 ...

  • 历史故事:商人救下妇人性命,妇人二更来敲门,结局让人意外

    明朝年间,湖州府有一户人家非常贫困,一家人的生计都成问题,欠官府的二两银子更是没处着落,就因为这样,男人被官府抓进了大牢,家里就剩下妻子和不满周岁的儿子,生活更是困难,吃了上顿没下顿,亲戚朋友都借遍了 ...

  • 历史故事——胡惟庸朋党案(下)

    李善长因病辞官后,朱元璋便以汪广洋为右丞相,参政胡惟庸为左丞相.因汪广洋提不出什么建议,时间一久,被贬为广东行省参政.但太祖朱元璋内心始终善待汪广洋,又将他召为左御史大夫.洪武十年(1377年),汪广 ...

  • 历史故事——朱棣三个儿子的权力游戏(下)

    洪武十一年(1378年),朱高炽生于凤阳府,生性端重沉静,言行识度,喜好读书.在他儿童时代,他接受武术和儒家学术的正规教育.由于他的儒雅与仁爱深得皇祖父朱元璋的喜爱:不过由于朱高炽喜静厌动,体态肥胖, ...

  • 历史故事——朱棣称帝后的大屠杀(下)

    据<明史·王艮传>记载,王艮是明代哲学家,他是王阳明(守仁)的门生,他初名叫王银,王阳明替他改名为王艮.他后来创立传承阳明心学的泰州学派.朱棣称帝后,命人将呈给建文帝的千余封奏折分类,只留 ...

  • 历史故事——明初第一贪腐郭桓案

    洪武十八年(1385)三月,有两位御史余敏.丁廷向皇帝检举揭发明朝北平两位最高行政长官,一个是承宣布政使司李彧,另一个是提刑按察使司赵全德,伙同管财政的副部长户部侍郎郭桓监守自盗,私自制定地方赋税中饱 ...

  • “陛下何故谋反”是什么梗?“陛下何故谋反”有什么历史故事?

    "陛下何故谋反"是什么梗?"陛下何故谋反"有什么历史故事?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看一看. "陛下何故谋反",这句话一听就让人一脸问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