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当今时代是最好的“读帖时代”?

有这样一则小故事,让我于读帖的美妙有了些许体悟。宋代朱长文在《书法正传》中写道:“询师法逸少,尤务劲险,尝行见索靖所书碑,观之。去数里复返,及疲,及布坐,至宿其旁。三日及得法,其精如此。”欧阳询在索靖所书碑旁,先观再返观复观三日,这可以说是对读帖最好的注解。我们应该感谢这个时代,感谢它赋予我们如此广阔的书法视角。古代的书法教学,大都是口传手授的,如此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古人哪里有机会去阅读体察那么多的经典碑帖,哪里有机会面对那么丰富多彩的传世名作。在古代,书法更多是贵族的玩物,那么多的传世名家,大多是有着官僚背景的。而对于普通百姓来说,穷其一生也许都无法窥见经典碑帖的真正面目。那些存世的碑帖名品,大都被权贵当做传家之宝而束之高阁了吧。而如今,我们有了先进的影印技术,大量的碑帖出版物浩如烟海,印刷精美,绝大部分可以说是对经典的完美再现。即使是再普通的人们,也有了探究书法艺术原始面貌的权利与机会。考古学的发展和印刷技术的提高,大大帮助了现代书法学习者的习书之路。我们普通的书法爱好者,有了更广阔的的视野,得以窥见书法史上任一时期的精彩与独特。面对这样丰富的精神佳肴,我们若视若无睹,不去阅读品味它们,岂不是愧对时代的馈赠吗?也许世界上再没有哪一种艺术比书法更讲究传承经典了。临摹古代经典,是进入书法艺术的不二法门。任何没有继承的创新于书法而言都是痴人说梦。正因如此,临摹对于书法的重要性于书法来说是第一位的。许多人都很注重临帖。拿来了一本字帖,不管三体二十一,先抄上几遍再说。若要问你,这本帖子的特点是什么?具体表现在笔法、字法、章法、墨法上又是怎样的?能举出几个写得十分精彩的例子信手写下来吗?细节上又注意到了多少?只临帖不读帖,实在是很大一批书法爱好者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临帖和读帖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任何一个环节缺失,都是对书法学习的懈怠。宋代黄庭坚说了:“古人学书不尽临摹,张古人书于壁间,观之入神,则下笔随人意。”同是宋朝人,姜夔在《续书谱》中引用唐太宗的话:“皆须是古人名笔,置于几案,悬之座右,朝夕谛观,思其用笔理,然后可以临摹。”读帖应该穿插在临帖前后,与临帖双管齐下,方才是学书的科学方法。好比人的两只脚,临帖的那只脚再粗壮奈何读帖的那只脚是个小脚,怎么迈的出去步伐?若不读帖,不加以分析总结,那么一味的临帖只是在重复自己的错误。这样日复一日的积累错误,最后是严重的积习,很难再改正。以为自己临池不辍,下了一辈子的苦工,可写出来的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漏洞百出,这样的悲剧还是不要发生的好。孙过庭在《书谱》中说道:“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这里的察,可以理解为读帖;拟则为临帖了。正如清代包世臣在《艺舟双辑》中所说:“拟进一分,则察亦进一分,先能察而后拟,拟既精而察益精。读帖是临帖的前道工序,而且临帖也反过来促进读帖的精进。将读帖时观察到的细微之处在临帖的时候表现在笔下,这样于书法来说就更接近了经典,也就更贴近了古人。观察自己写下的字,再与帖中的字加以比较,这样反复进行,书艺必精进也。我甚至认为读帖比临帖更重要。潘之综在《书法离钩》中有这样的说法:“取古人之书而熟观之,闭目而索之,心中若有成字,然后举笔而追之,字成而以相较,始得二、三,既得四、五,然后多书以极其量,自将去古人不远矣。”潘的说法我十分赞同。都说量变引起质变,但是这个量变要在方法正确科学的前提下,勤加苦练,方能往好的方向质变,否则可能落下一身的积习难除。

对于一本帖子,读帖应该从哪方面入手呢?我认为是:越细越好。从细处着手,自然是先看笔法。起收、中侧、提按、使转,角度,方向,长短,方圆,藏露等等无一不需要细细观察揣摩。对于观察到的细节处最好能予以标示或记住,这样临帖的时候自然胸有成竹了,临帖也更准确,更能吸收原帖的精华。这之后还要观察结字章法等大的方面,观察的越仔细,记住的越多,对书法学习越有益处。对于一个帖子有了较深的理解后,就应该多看看相关的帖子。不一定要去实际临习,但是要多看来开拓自己的眼界。现在科技很发达,可以将相关法帖装进自己的手机电脑平板里,得空的时候就看上几眼,比如等车等人的时候,既能打发时间又能促进书法水平的提高,何乐不为呢?闲暇之余,泡一杯香茶,将一本古帖置于案上,或可放点轻松的音乐,徜徉在墨香茶韵里,伴着乐声袅袅,观摩这一卷法帖,每有会意处则欣喜不已。那一刻,我仿佛坐在古人身旁,专注的看着古人研磨铺卷,神情自如的挥毫泼墨,一招一式尽收眼底,或行云流水,或舒缓自如;又仿佛与古人促膝长谈,倾听古人在诉说着无尽的书道千秋,无尽的书法之美。历史的厚重,书道的悠远,透过一卷字帖传到到手心,进而入心直至灵魂,这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一种灵魂的碰撞,这种美妙,那些不懂书法,不去读帖的人们又怎么能感受的到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