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寄水:清朝王府日常生活
四季衣服
“皮、棉、单、袄、纱”为衣服的五个种类,是王府成员四季必备服装,似乎缺一不可。
王府设有衣服库,司库的头目,必为王府官员。清初至同光年间,王府成员更换衣服比较严格,司库主宰着王爷的衣服更换权,不到换季时,不得任意更换。辛亥革命以后,以我家为例,衣服库与器皿库合二而一,实际上成为一处储藏室,更换衣服也就不由司库决定了。
早日衣服库所存衣服,只限于官服(即朝服、补服)和王爷的便服。内眷的便服不入库收藏,故各房的套间都有存物躺箱立柜存放衣服。立柜多则三节,少则两节。《红楼梦》曾写过贾母处有个梯子,是开“顶柜”之用的,王府亦然。日常换衣服,出门换衣服,都不简单,都很繁琐。夏季的内衣,须每日更换,由浆洗房水妈妈们负责洗涤。冬天,须每日更换内衣的袖衬、领衬,浆洗整洁后,由司衣服的仆妇依次缝上,在起床之前必须准备妥当。所以,王府的仆妇是“各抱一角”,职责分明的。
在我的童年时,袖衬领衬要经常保持洁白,哪怕在学房写字也得小心翼翼。如弄上墨迹,必遭申斥。所以,日食三餐,则更加当心。衣料全属丝织品,只有在上学时,外罩一件蓝布褂,一则免于弄脏衣服,一则以示俭朴。一到下学后,便要脱掉布褂,方可进入各房晋见长辈,此时,其礼不请跪安,而以打躬代替,以表示“孔门弟子”的“习礼”之仪。在王府生活中如不这样,必视为有悖圣人之礼。
“五四”以后,社会上的服装样式有了显著的变化,王府虽然固步自封,但也不能不受到影响,男人的便服和社会上已无大区别了,女人则是渐变。先由衣料的质变到式样的变化。
满蒙王公府第和各大世家(包括内务府)的女眷们已与社会有广泛的接触,如外出看戏、看电影、逛公园、上东安市场、劝业场和新世界等公共场所,开了眼界,时髦服饰见得多了,衣着自然随变化而变化。突出的变化是做鞋和买鞋,有的竟至买了高跟鞋(当然还是偶自为之)。对衣料的选择,也已趋新为尚。以买花丝葛、物华葛、物华纱,以及丝哔叽、印度绸等高档衣料,来替代鸳鸯缎、芙蓉纱、实地纱等丝织品。惟纺绸、直罗、横罗等衣料依旧受到欢迎。在这儿特别值得记述的是当时格格们的便服基本和男人相同,从式样到衣料色彩都区别不大,即在长袍之上也套黑色马褂、坎肩。早年,马褂、坎肩都不准用黑色衣料缝制,一般为石青色(即红青色),辛亥革命以后,这旧章始得以突破,故我在童年时代,所穿单、衤夹马褂都是黑色的。那些琵琶襟、镶边的石青马褂,变成为老古董了,旧式便服也得到了同样的归宿。
记得我在孩提时代,每晚睡觉之前,必须洗脸、洗脚、洗屁股。洗完要换一套洁净的短服,并穿上袜子才准上床。据妈妈们说,这是王府的旧章,孩子们个个如是,非如此即认为不礼貌。现在想来,那到是一种很好的保健卫生习惯,穿上袜子睡觉,亦恐非不礼貌之故,而与中医的论证:“寒从脚上起”有关,当时只知人云亦云,照样画葫芦,别的想得不多。
上面提到袖衬、领衬每日更换,长衣自然也要保持清洁,但王府日常礼节,无论在殿堂、庭院,遇到长辈必须请跪安,此刻长衣必然与地面接触,这与要保持长衣洁净是个矛盾,好在那些方砖烂地,每日有人扫得干干净净,所以,弄脏衣服的时候也就不多了。
日常礼节
王府长幼尊卑有序,十分严格,除本文一开始叙述了“行礼”和“请安”的活动外,这儿还要详述礼节与称谓的神圣不可更异的种种规矩。
先说长幼之间的礼节。晚辈在长辈面前决不可随意坐下。当长辈发话让坐下的时候,就不能再站着。坐还有坐的规矩:屁股不应占据整个椅面。把身体的全部重量都压到椅子上,端端正正地坐着是不许可的,只能侧着身子,坐在椅边或椅角上,脚腿要承受身体的一部分重量,以表示对长辈的谦恭。
对长辈的意见或吩咐决不可辩驳,更不能拒绝,而只能回答说:“嗻!”(是的意思)如果长辈说的话较长,则应当间隔一定的时间回答一声“嗻!”以表明自己是在用心听着。回答时要轻声,如果象现在的戏剧或电影里那样高声应“嗻!”那就显得不恭敬了。
全家一块儿吃饭,规矩也很多。例如,要时刻注意不让碗筷相碰发出声响,咀嚼食物、喝汤都不许发出声音。如果阿哥先人吃完了,就要轻轻地放下碗筷,说声“老阿玛慢着点吃,额娘慢着点吃”,然后,轻轻地离开座位,不得发声响。不单对父母要这样说,对年长的同辈也要这样说。这是自然形成的一种吃饭的“秩序”。总之,礼节既繁多又琐碎,而且深入到日常生活的各个环节,一不小心就会失礼、出格或犯规。因此,在任何时候和任何场合都必须提高警惕,小心翼翼地行动和说话。
上下称谓
我家最尊贵者是祖母,我称呼她为太太(最初满人旧称祖母为妈妈),此称谓久矣无闻,惟称曾祖母仍呼“太妈妈”。下人尊称祖母为太福晋。我管伯父叫“大爷”,下人尊称为“王爷”。我管伯母叫“大大”,下人尊称为“福晋奶奶”。我管父亲叫阿玛(满语),下人尊称为“二爷”。我管母亲叫“奶奶”,下人尊称为“二奶奶”。我家对大于父亲的亦称“大爷”,小于父亲的叫“爹”。称姑母之夫叫“姑父”。下人尊称“额附爷”,有的王府管姑母叫“姑爸”。对已故的祖父,我称“玛法”(满语),下人则呼“太王爷”。小姐称格格,少爷称阿哥或哥儿,这两种称谓,可以不分上下内外。王爷之妾依次晋级,初称“姑娘”,继称“侧奶奶”,再晋称“侧福晋”。王府成员的称谓,几如上述。
对下人的称谓也与世家不同。如对老随侍尊称“谙达”。哥儿们对老年佣人不许直呼其名,皆呼×达。对太监则称“伴儿”。对老年女佣人称妈,如“老孙妈”“老李妈”等。对年轻佣人称“姐”,如前冠以姓。浆洗房的女仆,原称“水上”,但不直呼“水上”,叫她“水妈妈”。王府内厨房的厨师称“厨妈”,如《红楼梦》一书中那位称之谓“柳妈的”是也。对长辈的乳母,称“老嬷嬷”。被乳者称乳母的儿子为“嬷哥儿”,称其女为“嬷姐姐”。对母亲的乳母则称“嬷老老”。对乳母之夫称“嬷儿爹”。在王府中,老嬷嬷称老陪房,在本房里,常常是有实权的。她们就是大管家。类似《红楼梦》所写到的赖嬷嬷、林之孝家的和××家的这辈人物,有些懦弱的主人也受其挟持。
日常饭食
我家的伙食向有内外之别。外指王爷兄弟和老师,在外书房开饭;内指内眷在安福堂后厦儿开饭。内由太监“打发”,外由随侍料理。每日正午和晚六时左右,分开两拨儿。无论内外,每餐照例是四个七寸盘、四个“中碗”和两大碗汤菜。除汤菜外,其中包括两荤两素,两凉拌,差不多都是家常菜,没有山珍海味。甚至连拍黄瓜、素拌菠菜也算一盘。在“中碗”里,偶尔有一两样,如烩什锦丁,鸡丝烩莞豆、烩三鲜等等,就算是上等菜了。但每餐必备有两个五寸盘熟食:如小肚、清酱肉等,和两个小三寸盘酱咸菜。每日早晚四桌,定额伙食银二两五钱,折合现大洋三元多钱。来客改席面或添好菜实报实销,按月结算。各房传菜亦然。关防院内,三、五个月不见有留客吃饭的事。即便各房内亲因事而至,也是留吃饽饽不吃晚饭。
“吃饽饽”一词,是王府常用语。一般指吃早点。这里的留客“吃饽饽”是指在下午四时左右的小型便酌。一般是两干两蜜四冷荤,一大碗冰糖莲子,四盘饽饽菜,如炒榛子酱、炒木樨肉、小肚、清酱肉等,并备有黄酒。主食为黄糕,提折包子和吊炉烧饼。饭后喝粥。这类吃法,各王府大致相同,很少出格。至于每晨早点,是由专人购买吊炉马蹄、麻酱各种烧饼和油炸果。分与各房,从不换样。如遇头一天留客吃饽饽,剩下几样饽饽菜,早晨从冰桶取出来就着烧饼吃。但从来没有添过饽饽菜,更没有喝牛奶吃面包的习惯。听说北府(醇王府)王爷不吃滋补品,也不许别人吃。他认为牛奶、黄油为“上火”之物,吃了有害无益。如果用于早点,当然也是不许可的。事情就是这样无独有偶。我家安福堂上门坎上供一小挂屏是张菩萨画像,因此,不许动“大五荤”。牛肉为“五荤”之一,自然例为禁食。而奶酪、奶饽饽,却照吃不误。北府不许吃牛奶,而那位福晋奶奶却最喜欢吃西餐。并设有西餐厨具。我家也常到撷英番菜馆去吃西餐。吃西餐离不开牛肉、牛奶,这就无法自圆其说了。
我家每天两餐主食,一年到头,从不改样,永远是老米饭(又名柴米,即陈仓米)和白米饭。不见白面蒸食。只有过生日吃面条,过年、入伏吃煮饽饽(水饺子)。所以,上上下下都盼年节,好改善生活。因平常饭食不好,有人背地里称之为“祭席”。各房奶奶们都有小厨房,每日做些可口儿的食物。到后厦儿来共餐,无非是应一下卯,摆摆样子而已。而太福晋却不能“独善其身”令内厨房另行准备。若是那样,岂不成了“同居另爨”,所以,只苦了太福晋和小孩们。府里的姑娘、哥儿,未及十岁不得与长辈同桌共餐。有的在炕桌吃,有的在自己的卧室里吃,由太监给每人一次盛半碗饭,泡点汤,夹两块咸菜,最多只能吃两次,就算吃饱了。因而个个孩子都弄得营养不佳。据说有些王府也是这样。
从表面看,我家伙食,自奉不奢,但这只限于关防院内。外书房那边,午间经常添菜,晚上除与老师备四菜一汤,而爷们几乎每晚都有酒会,那时称做“饭局”。同游者多是当时青年王公和世家中一些沆瀣一气的朱门子弟。赌酒之场,则不外天和裕、致美楼、新丰楼、明湖春等烹调出色的大饭馆;同时,象“北京”“六国”“撷英”各处的英法大菜,也是他们适口之味。因天和裕地处繁衢,则彩袖殷勤,觥筹交错,清歌一曲,不计量珠。似有“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之兴致。而局中人能不“拚却醉颜红”吗?这种豪华举措,与府里关防院内的日食三餐,岂能同日而语?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内外之别”情吧!
不仅如此,而府里这日常食品方面,仍有许多不实不尽之处。如饽饽房每日照例制作二十四碗奶酪,两样奶制精致食品,如奶卷,奶饽饽,水乌他(满语)酌干等等。无论冬夏,每天下午由太监分送各房。吃与不吃,照做不误。
请早安和接安
我家原住东单外交部街,旧称石大人胡同,这儿距朝内南小街禄米仓不算太远。禄米仓后来改为陆军被服厂,那儿有个高大的烟囱,每晨鸣汽笛两次。那时北京人还不大开化,管鸣汽笛叫做“拉鼻儿”,故有“头遍鼻儿”、“二遍鼻儿”之说。每当头遍汽笛一响,有胡子的“披甲的”由太监领着进入关防院洒扫庭院,小苏拉往各殿堂下窗户。二遍汽笛响后,内眷们对镜梳妆。梳妆不在梳妆台前,而是盘腿坐在前沿炕上,对着旧式镜奁,由仆妇伺候着先洗脸后梳头。化妆品为中西合璧,有法国名牌和月中桂精品。惟太福晋处,只有双妹雪花膏和甘油而已。在梳头时由仆妇送上冰糖莲子羹或清煮梨汤一小碗,有时喝两羹匙,有时挥手撤下。八时由嬷嬷领着小孩们前来请安。一般总是女孩在前,男孩在后。女孩在十岁以前同男孩一样依次请跪安。请安时,只按辈分称呼一声即可。福晋、奶奶们梳洗完毕,换上衣裳,上殿与太福晋请早安。如某房奶奶准备下午出门,便借此刻向太福晋请假。请假没有不准的,不过只要说一声即可。无事稍立片刻,待太福晋发话:“歇着去吧!”然后低声应“口庶”,退步转身离去。请早安,只限王府成员,奴仆无分。
各王府生活习惯也不尽同。有的王府,当晚辈向长辈请安时,要口称“请××安”或“××吉祥”,我家无此习惯,惟太监例外。太监向主人见面道“吉祥”,是他们口头语。不仅如此,请安时也例呼“请××安”!有趣的是:如某人过生日,佳宾满堂,互问寒暄之际,从外面走进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太监,嗓音沙哑,低声笑道:“各位格格、奶奶们吉祥?给主子们请安啦!”说着用手一扶身边的桌角半跪即起,动作十分吃力。他这一个“安”,就算全部“请”到了。没有人挑眼。往往还会有人问:“×伴儿,你还硬朗啊?”他先低“口庶”一声,接着答道:“托主子们福!”这类有趣的生活片断,只有在王公府第才能见到。
“请安”与“问安”原是同义词,如旧时写信结尾所写的“敬请福安”、“即候台安”等等,都是问候安好的意思。满族风俗把“请安”动作化了,故有“打千”、“蹲儿安”区分男女请安的不同形式。宫廷和王公府第的男子要请跪安,仆众亦然。这又区分为单腿安(打千)与双腿安(跪安)之别。在王府里,平日除男仆之间以“打千”为见面礼节,往往还有相互请对安的。而在王府成员中即是平辈之间,弟弟见哥哥也要请跪安。跪安从来没有对请的。因此就出现了“接安”的仪式。
“接安”一词,现在很少有人懂得了。它是长对幼、上对下的在礼仪上的一种动作。晚辈与长辈请安,长辈含笑点头示意,以表示高兴,而这种示意却不可施诸于下人。当奴仆与主人请安时,主人要伸右手一接,遇老年奴仆还要伸双手如捧物状,这两种动作都含受礼之意,后者还含有请起的意思。年轻的主人对老仆要作搀扶状,兄弟之间请安亦如此。如果去人家作客,遇上年老仆妇与之请安,不能躬身搀扶,则以抱拳以代之。凡此种种,都叫做“接安”。
由“请早安”而及之太监,又及之“接安”,则未免庞杂,但要说清楚,则又不得不尔。
婚礼
前两年一次朋友小叙,所在的那家饭馆楼上,有人摆了几桌酒席,说是在办喜事。在坐的有位朋友问我:“听说当年王府办一次喜事,要摆几百桌酒席,包括跟去的佣人,都能吃上山珍海味,场面之大,令人惊奇,真实情况如何?”当时,我觉得这一问虽然可笑,甚至有些浅薄,但这是属于民间的一般看法。如果我说情况差不多,那是违心之论,若说并非如此,可能引起人家的误解,责我为贵族辩护,但又不能不答复,故就王府办喜事,归纳为四个字,即“两而”、“两不”,何谓“两而”?就是壮而无声,繁而有序;“两不”则是不从习俗,不尽人情。为什么我这样说, 这也是就生活中的实践而言,下文便是这两“而”、两“不”的叙实。
结婚是人生的一件大事,王府选妇择婿,绝非一般人所想的那样简单,在那个年代,当然要遵守“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更主要的是讲究“门当户对。”在清代早期,王府只能与蒙古博尔济特氏(即蒙古贵族)和满洲名门望族,如瓜尔佳氏,钮钴禄氏,乌喇氏,舒穆禄氏,富察氏,佟佳氏等通婚。到了清末民初才与内务府联姻。
在严格的“门当户对”的前提下,成亲也很不一般。结成一对夫妻,要履行六次古礼(我国古代,婚礼有六:即纳征、纳采、问名、纳吉、请期、亲迎)。这种古礼,演变到明代,六礼之名虽有变更,其仪并无区别,而且已形成礼制,清代沿袭,变更不大。
清制婚礼的第一步叫“提亲”,即古礼的问名。这当中取决定作用的是媒人,从实际情况而言,这个媒人多半是“陪奉”之类的仆妇,因为,她们深知名门望族的底蕴,先由她们穿针引线,征得两家长辈同意则根据男女生辰八字进行合婚。在六、七十年前,北京的世家(包括王府)一般都到朝阳门内路北一家名“三元子命馆”合婚,如“犯相”,这门亲事就不提了。如合成“上婚”、“中婚”乃至“下婚”,再进行下一步——“相看”。相看中意,再请出有名的某某福晋或一品夫人作为正式媒人,而那个起实际作用的媒人则退居幕后。
媒人的第一件工作,是将“龙凤帖”(是一种精工裱制的大型折子,封面图案为金色“龙凤呈祥”,折内仅写男女生辰年月,如“乾造年”,“坤造年”等字样)和如意、钗、钏等物送至女家,叫做“过小帖”(即“放小定”)。此后,少则半月,多则两月,选择良辰吉日,“过大礼”(即“放大定”)。放大定的规模仅次于结婚。“放定”就是下聘礼。古人婚嫁时用雁和币帛作聘礼,称之谓“雁币”。唐诗云:“雁币任野薄,恩爱缘义深。”汉书上说,“无礼者,为不由媒妁,雁币不至,却■以成昏。”(引自《毛苌传》)清制的聘礼少者二十抬,多则三、四十抬不等。所谓“抬”,是把礼品分门别类捆在长方形油漆桌上(旧称“栏杆桌”),披红挂绿。第一抬循例是置放紫檩三镶白玉如意一柄,第二抬为“通书”、“礼单”(内写迎娶吉期吉时和应趋避之事)。以下各抬为女用钿子珠花,朝珠首串,四季首饰(多为镶嵌翡翠……),袍褂衣料,金银锞子(即约一两重的小元宝),衾料棉花,鹅笼(以鹅代古代之雁,翎染红色,共四只鹅,一笼一鹅,二人抬一笼),酒海(酒为四坛,二人抬一坛,坛体红漆,上绘蓝色龙凤)。此外,喜字馒头(一斤重一个,上印红“喜喜”字)共四抬,绵羊四只,羊毛均染红色。
礼品装点完毕,如期由四名王府官员乘马为前导,浩浩荡荡送至女家,男方媒人随抬而至,请女方纳彩,相互道贺,受礼如仪。
再过两三个月,择期完婚。在完婚的前夕,要“过嫁妆”。嫁妆是根据男方的新房而备置的。王府娶亲一般都自成院落,过礼不久,室内粉刷,室外藻绘,整个院落焕然一新。女方所备嫁妆不少于一百二十抬,花梨紫檀,红木螺钿制作的全堂家具,以及古玩陈设,举如如意、瓶坛、座钟、盆景等等,包括男方“放大定”抬到女方的用品,由两人执“吉庆有余”的征兆标志为前导,热热闹闹于定婚的头一天送到新房,并按各类家具的所在位置,设摆停当,叫做“安装”。至此,王府举办婚礼不惜铺张已可见一般了。下面说一说,“不尽人情”和“两而”的一些情况。
王府的府门是终年不开的,人来人往都走角门。但是,一到王府主要成员结婚那天,府门必须大开,只有知其王府礼制者,能看出府中是在办喜事。但是,宾客车辆依旧出入角门。除府门大开这点喜庆迹象外,还有府门要在过大礼以后油漆一新。此外,再没有什么结婚大喜征兆可寻了。
王府结婚期间,玻璃门窗等处,都不贴“喜喜”字。但是,喜轿所经每一院落的门栏,必须张灯结彩。新房所在院落,外挂“喜喜”字牛角灯,形状与过年所用的相同。室内每间四盏“喜”字宫灯,新房门窗虽不贴“喜喜”字,倒也喜气盈盈。
结婚那日的白天,只是为夜间举行婚礼作准备。宾客一般都在晚饭后才前来道贺,既无丰盛筵席,也不备名酒,只款待香茶一盅,谓之“清茶恭候”。还有与一般人家明显不同者,不扎喜棚。男宾客到轩馆落座,女宾客径至关房院内各房休息,说些道贺套话,有无酒筵招待,全不在意,惟宾客的随从人员,既不能喝酒吃菜,又得不到酒饭钱,故多有烦言,说是“不尽人情”。
宾客相至,府中的一切准备就绪,约在亥初时刻,由一名老太监登堂回话,说是吉时已到,可以吩咐发轿,主人首肯。这时,早在亲戚或同族中选就一名十龄以下的童子,至洞房炕上,敲锣三下,谓之“响房”。锣声一响,则“发轿”之令迅速传至府门内,早已齐集在那里的迎亲人马,随即出动,虽有鼓乐,但行在街上并不吹打,叫做“设乐不奏”。只听到位列最前面的开道锣,连敲三响,则见一百二十对“喜喜”字灯笼(即牛角灯)高高举起,宛如二条火龙,徐徐前行,宏伟壮观。由于没有人声嘈杂才有“壮而无声”之说。灯笼后面,有王府四名乘马官员,手执藏香,还有步行者四人,手执提炉,内焚檀香,其后,为一乘“黄天络网”大红官轿,由八人抬着,随后,是由四人抬着的官轿,轿内为取亲太太(即男方之正式媒人)。取亲太太所着服饰与平日不同,要在袍褂之上披上大红袍罩,钿子上也加大红钿罩,很象一顶红风帽。女方的送亲太太所着服饰与男方相同,除送亲太太外,女方尚有四位男宾,各乘马车,随轿前往,称之谓:“送亲爷们”。这四位官阶大致相等,不外是固山、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和一品大员等。
男方的迎亲人马和所备喜轿,由提亲官员陪送至女家门口。新郎乘马由王府官员陪送也赶到了,并先入女方喜堂,一言不发,也不落座,只行三叩首礼。礼毕,随即返回王府。新郎离去,提亲官员才命众人把喜轿抬入喜堂提亲。
王府、世家以及内务府,在清代一般都称作“大家”。大家者即阀阅门庭也,生活习俗有些近似。但是,婚丧大礼,绝不相同。例如,婚礼,王府没有以下四种习俗:①内亲兄弟陪送,不扶轿杆;②喜轿入喜房前,无过火盆之举;③不倒红毡;④新妇出轿门不跨马鞍。但是,有几种习俗与“大家”相同,即新郎向喜轿连发三箭和新妇抱宝瓶出轿,以及迎喜神同拜天地等等。
新妇至洞房,已早有四位中年妇女在那儿等候。这四人统称“全靠人”(亦称“全福人”,即上有公婆、下有子女、丈夫在世者)。她们都是从至亲或族人中邀请来的,其任务,首先是揭“盖头”,继而接宝瓶,接着为新妇梳妆,换礼服,然后,安排新妇、新郎在已铺好被褥的炕上分男左女右落座,接着由四名“萨马太太”用满语念诵吉利之词。此时,一人托着红木盆,内有烧熟而无味的羊肉,呈奉新郎新妇分食,谓之吃“阿什不拉密”。(满语)紧跟着“全靠人”端来一盘微型饺子,让新郎新妇各咬一口,谓之“吃子孙饽饽”。边吃,“全靠人”边问:“生不生?”一般由新郎回话:“生!”至此,“全靠人”一应人等,一一退出洞房,只留新妇一人暗坐帐内,直至天明,谓之“坐帐”。新郎不得在此,须往静室休息。有的趁此时刻,则至各轩馆与清客们喝酒说笑去了。
黎明之后,新郎新妇由太监、仆妇陪同前往宗祠行礼,叫做“朝庙”。朝庙礼毕,回至上房,向公婆及各房长辈行“双礼”(由男左女右同时跪下行两跪六叩首礼),如唐诗“待晓堂前拜舅姑”(朱庆余诗)所描写的那样。向长辈行礼告毕,即向同辈请安,这称之谓“分大小”。此后,便把新妇备好的尺头(衣料)分赠给长辈、公婆、同辈等人,谓之“开箱礼”。行礼时磕头,开箱时请安,整个上午,磕不完的头!请不尽的安!至婚礼结束时,新郎新妇已是头昏脑涨,疲惫不堪。
结婚后的第四天,新妇乘车,新郎骑马,率领仆众去女方家看望双亲,谓之“回门”。至此,王府气象万千的婚礼,总算在“无声”“有序”中曲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