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周刊】天才病青蛙男孩——赫尔姆霍兹丨第06期
人物周刊
每周五推送
生平丨贡献丨扩展
正文共:3040字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本篇幅较长,建议收藏阅读
——————————————
当你最后登上顶峰时,你将羞愧地发现,如果当初你具有找到正确道路的智慧,本有一条阳光道可以直达顶峰。
——赫尔姆霍兹
-第06期-
天才病青蛙男孩赫尔姆霍茨
人物介绍
如果你已经完成了心理学专业课的第一轮看书,你会发现很多地方都出过“霍尔姆霍兹”这个名字;如果你学过理工科,你或许也发现物理课本里也不少出现这个名字。
霍尔姆霍兹(Helmholtz,1821—1894)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和生理学家。他曾从师于当时著名的生理学家缪勒,尽管从未获得一个心理学的学术职位,但是他在物理学和生理学上的研究发现对心理学的多个方面都做出很大的贡献。我们认识的第一个心理学界的朋友冯特曾经是赫尔姆霍兹的助手。冯特虽然很钦佩赫尔姆霍兹,但他们未能成为挚友,因为冯特拒绝接受赫尔姆霍兹的唯物主义。
人物生平
🌿
全能体育老师霍尔姆霍兹
物理学 / 生理学 / 心理学
霍尔姆霍兹8岁就读于体校,但是他在体校的学业表现得相当平凡。从体校毕业后,他希望成为一名物理学家,但是没有钱,只能退而求其次,因为一个医学院答应只要他同意担任军队的外科医生,他就可以在那里接受免费的教育。毕业后,他去军队当了外科医生,但他在那里还继续研究了理论物理学的问题,1949作为初级教授来到了克隆堡大学,两年后被任命为终身教授。最终,1962年他成了柏林大学的物理学教授。
体校毕业(想成物理学家)——改去医学院——外科医生——物理学教授
小伙伴们从这段经历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启示呢?我反正得到了不小的启示,我觉得这恶狠狠地证明了体育老师真的是全才。人们常说我语文是体育老师教的,数学是体育老师教的,原来都是真的!(OS:你萌不笑就玩完了~你们玩,我完了)
🌊
心理学老师霍尔姆霍兹
三色说 / 神经传导速度 / 正方形错觉
三色说 1802年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三台投影机,分别经由R(红)G(绿)B(蓝)三色滤镜,将光投影在白色的屏幕上,发现将它们调整成不同的亮度再组合在一起可以产生千差万别的颜色,因为他认为人的眼睛也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它们分别对光谱中的不同光波产生不同的兴奋,人类对颜色的感觉是由这三种感受器不同的兴奋比例的组合决定的。之后赫尔姆霍兹在托马斯杨的基础上修改完善了色觉三色论。
神经传导速度 当时那个年代,普遍的观点是神经传导的速度如光一样快是无法被测量的,赫尔姆霍兹正是要打破这种观点。1950年,他通过对电刺激青蛙的腿首次用反应时技术推算了神经冲动的传导速度。实施了第一个反应时实验并且成功测定蛙的神经传导速度(26m/s),其后,他又测定了人的神经传导速度为(60m/s)。
正方形错觉 赫尔姆霍兹还为胖嘟嘟朋友的穿衣操碎了心。很多时尚穿衣栏目告诉我们胖嘟嘟穿衣服一定要避免横纹而去选择竖纹。昨天赫尔姆霍兹打了个电话给我:我费尽心机做了那么多实验就是想告诉广大胖嘟嘟们,穿横条限高还显瘦,条纹越细效果越好。记住了吗?
对于知觉是先天的还是后天习得的这个问题,赫尔姆霍兹是完全的后天习得观点的持有者。想想你要设计一个检验知觉是先天还是后天习得的实验,你会怎么做呢?如果你还没什么头绪,不妨来看看前辈们的设计。
图一,视崖实验
如图,实验时让婴儿的母亲先后站在装置的"深"、"浅"两侧招唤婴儿,观察婴儿是否拒绝从有深度错觉的"悬崖"一边爬向母亲,借以研究婴儿的深度知觉的发生。实验证明,出生六个月左右(甚至更早些)的婴儿,尽管母亲向他(她)招手呼唤,诱导其爬向母亲,但均被拒绝。这说明他们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的能力。
但也许你已经发现了一个问题,即便实验证明了他们已经具有了深度知觉,但研究者使用的是六个月大的婴儿,无法得知识六个月大的婴儿已经习得了深度知觉还是他天生自带的深度知觉。这也是这个实验的痛点:实验要求婴儿至少已经会爬行了,但是会爬行的婴儿又不可能具备是刚出生的这个条件。
但无论如何,赫尔姆霍兹是完全的后天习得观点的持有者。他认为:知觉是在对这个世界的经验的基础上学习如何解释感觉,你的解释事实上就是对知觉有根据的猜测。
主要理论贡献
🌿 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 赫尔姆霍茨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三色说的缺陷在于该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和颜色负后效。
🌿 提出者:赫尔姆霍茨
🌊 理论观点: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它们分别与外界不同频率的震动发生共鸣。短纤维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基底膜的震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又叫位置理论。
💫 缺陷:人耳能接受20Hz~20000Hz的震动,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1,二者并不对应,因而根据并不充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