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霞客游记》中标注的崇仁这片息土
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文学家徐霞客所著《徐霞客游记》被一些学者称为明末社会的百科全书,也是我国旅游史、文化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
1636年农历11月,徐霞客在游览了宜黄的石巩寺之后从宜黄县的曹山,走进了崇仁县,开启了他的崇仁之旅。对于这次旅行,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十》作了详细的记载。游记中共用1100余字记录了他游历崇仁南部的全部历程,对崇仁南部的山、水、村庄、桥梁、甚至疆域作了详细而准确的标注,是我们了解三百多年前崇仁自然环境和社会状态的珍贵资料。
对大山的记录是徐霞客游记的一个重点。《江右游日记十》对崇仁南部及西南的山脉、山峰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按照其游历先后秩序,共记录了当时崇仁境内的山峰、山岭分别为大霍岭、龙骨山、幞头岭、干冈岭、相山、芙蓉山、雷公岭、石脑、一天门、二天门、华盖三峰。其中大霍岭、龙骨山、幞头岭为如今相山镇双坑村委会、港下村委会境的务山、龙须山,龙须山现为崇仁县与宜黄县的界山,海拔857.8米,因山上有龙须庙而得名。干冈岭在现港下村委会,游记称"西登干冈岭,岭颇峻″。相山为崇仁境最高峰,海拔1219.2米,芙蓉山位于相山西南,浯漳村西北,现为崇仁县与乐安县的界山。″芙蓉尖峭而相山屏列,俱崇仁西南之巨擘也″(《江右游日记十》)。雷公岭、石脑上在朱溪村委会鲁浒村,石脑上现为崇仁与乐安分界处,东为崇仁相山镇,有以"九子十进士″而远近闻名的袁鳌墓,西现为乐安县谷冈乡,是元代理学名家吴澄故里咸口村。一天门、二天门、华盖三峰均为现乐安境内大华山,″盖华盖三峰并列,而中峰稍逊,西为着棋,东为华盖″(《江右游日记十》)。现华盖三峰分别称为浮邱峰、香炉峰、着棋峰,因耸拔云表,气势磅礴、风景秀丽、冠绝江南,被称为"千仞道仙山″、"江南绝顶三峰″。
对河流的关注是徐霞客游记的另一个重点。游记对崇仁南部的主要河流均有较为详细的记录。″逾骨岭,水犹东注。″"下幞头岭,水始西流″,"至纯乡,则一溪自南而北而下″,记录的是发源于青芝山及务山一带的青芝港及支流。“至廖庄,有溪自南而北,其大与纯乡之溪并,东北流,当与纯溪同下崇仁者也",写的是起源于崇仁宜黄乐安交界的西宁水的一支,从相山镇的陈坊村经贯里村流向东北。″其(北面相山附近山坳)东水下练树桥为小巴溪,西水下双溪桥为大巴溪,俱合于罕浒"。因这些河流发源或流经相山一带,相山古称巴山,故以巴溪称谓这一带河流。″二里为双溪桥。二小溪,一自东北、一自西北,俱会于桥北,透桥东南去。路从西南,又一里为玄坛庙桥。其水自西而东,乃芙蓉西南之流,当亦东汇双溪而下罕浒入巴溪者也″。这里记录了流经鲁浒村的双溪桥、赵公桥河流的来龙去脉。"又五里越一岭,曰赵公岭。……岭北水绕雷公而西北下崇仁,岭南水由大陂而下永丰、吉水者也。……,水虽西流乐安、永丰,而地犹属崇仁″。这表明,在明代崇仁这片土地不仅仅是地属抚河流域,还因其西南一角河流注入恩江而同属赣江流域。
另外游记还记录了崇仁南部有名称的桥梁九座,分别为接龙桥,属云峰乡圭峰村,1954年划归宜黄县,现属宜黄县二都乡;纯溪桥,现在相山镇港下村,已改为当代公路桥;廖庄桥,在相山镇山斜村委会廖庄村,现已毁;练树桥,在相山镇朱溪村附近,最早宋代本乡人游启照建,后重修,明代谢济有记,现已改建为公路桥;双溪桥,在朱溪村委会鲁浒村,为华山道人罗玉镜募建,现存三孔石拱桥为清代乾隆年间浯漳陈姓族人所建;玄坛桥,古因桥边玄坛庙而得名,现庙称赵公庙而改称赵公桥,现存三孔石拱桥为清代嘉庆年间重修;崑阳桥、双湛桥、赵桥,属谷岗乡,1950年随谷岗、登仙、太平三乡划归乐安县。
徐霞客游记记录的旅行线路,按明末崇仁疆域计,起于接龙桥(现宜黄境),终于崇仙观西三里的越韬岭(现乐安境)。按如今之崇仁计,则起于大霍岭(相山镇港下村),止于石脑上(相山镇鲁浒村)。按今之崇仁疆域,对应于今天的抚吉高速,徐霞客三百多年前的崇仁之旅则起点为S46相山隧道一东三公里左右,终点为S46相山服务区西三公里,其整个游历线路恰好与抚吉高速这一段的走向也非常巧合,南北偏差一般在500米左右,所以我们今天每从这段高速上驶过,实际上就重走了一遍徐霞客游历崇仁的线路。
务山余晖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