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升降散治疗小儿高热、腹泻验案
高热
屈某,女, 3岁, 1977年4月10就诊。发热5天,曾请某中医诊治,示其处方2张, 为银翘散、银翘白虎汤。母述初服体温略降,继而发热加重。经医生介绍,来我处就诊。症见: 发热,体温40℃ ,无汗,烦躁,时惊惕,咽红,口渴,尿短赤,大便结,腹微胀, 舌红,苔黄白相兼,脉数。证属温邪已入气分,而卫分之邪未尽,治当辛凉清气,佐以通腑泄热。药用僵蚕、蝉蜕、薄荷、荆芥、牛蒡子各6 g , 姜黄、甘草各3 g ,大黄5 g, 金银花、连翘、芦根各10 g ,水煎服。服上方1剂,次晨体温恢复正常。1984年10月其母因病就诊,谈及患儿幼年多病,时发高热,自从服中药1剂即热退后, 更加相信中药能退热,自此以后,凡见其发热, 均自用上方,多l~2剂热退。
按:本案前医曾用银翘散、银翘白虎汤治疗无效。辨证为温邪已入气分,而卫分之邪未尽,用升降散合银翘散1剂热退,证明升降散起了主要作用。郑老临床上运用升降散数十年,深深体会到对于温热性质的外感热病(邪在卫气阶段),如采用外疏通、内畅达的治疗方法,使邪热内外分消,发热往往很快下降,与具有辛凉透邪、清热解毒、攻下逐秽作用的升降散甚为合拍。在具体运用时,应根据病情灵活变通。 表证重者,偏重辛凉,升降散合银翘散;热毒重者,偏重苦寒,黄岑、知母、板蓝根、草河车等可随症选加;腑气不通者,偏重泻下,可重用大黄。对于大黄的运用,不一定要痞、满、燥、实四证具备,只要见到大便不通,或大便不畅,即可使用。对于体虚之人,可用虎杖代大黄,柴胡、黄岑同用,仿小柴胡汤柴岑同用和解退热之意,亦常选加。
腹泻
患者某,男,1岁6个月,2010年12月4日初诊,郑州市人。因发热、呕吐、泄泻2天,经社区给予头孢克肟颗粒等治疗1天,而呕吐、泄泻加重而来诊。诊见:发热(T:38.6℃),呕吐,时咳,泻下为蛋花汤样水便,每日10余次,气臭腐,舌红苔黄,指纹紫。查轮状病毒(+)。中医诊断:泄泻。辨证:邪毒内扰,升降失常。西医诊断:轮状病毒性肠炎。治宜:升清降浊,和胃止泻。方投升降散加减:炒僵蚕6g,蝉蜕3g,生大黄1g,苏叶3g,黄连3g,生姜3g,甘草3g。1剂,水煎,少量频服。次日复诊,呕止,热减。上方去大黄、苏叶、生姜,加车前子3g,乌梅3g,茯苓6g,2剂,日1剂,水煎服。热退,泻止,神和而愈。
按:秋季腹泻以发热、呕吐、泻下如注,便下如蛋花汤样为主要表现,治不及时,易变生气阴两伤、阴竭阳脱之危证。郑老师认为该病虽发生在秋末冬初,但其临床表现大多为邪热内扰之象,当属中医温病范畴,邪犯胃肠,升降失常而吐泻大作。故用升降散合连苏饮加减升清降浊、清热和胃,药切病机,疗效显著。正如杨栗山所言,本方取僵蚕、蝉蜕升阳中之清阳,姜黄、大黄降阴中之浊阴,一升一降内外通和,而杂气之流毒顿消矣。
本文节选自2014年6月第29卷第6期《中华中医药杂志》之《郑启仲运用升降散治疗儿科疾病经验》;2001年10月第22卷第10期《中医药学刊》之《郑惠伯主任医师妙用升降散验案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