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读书】做影响孩子一生的教育——读《刘希娅与小梅花课程》一书有感
《刘希娅与小梅花课程》,刘希娅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
很早就知道谢家湾小学,也很想认识刘希娅校长,这一愿望终于在2018年得以实现。那年《中国教师报》在宁波有一个活动,我和希娅校长在会上先后做主旨发言,所以第一时间互留了联系方式。这样的机缘也让我得以走进谢家湾小学,亲身感受学校在育人方面的独特经验。
今年4月份,首届中国教育评价改革峰会在谢家湾小学举行,我再次来到这所学校学习,获赠希娅校长新鲜出炉并亲笔签名的大作——《刘希娅与小梅花课程》一书。希娅校长在这本自传体著作中,用平实的语言向人们勾勒出她的成长历程以及在谢家湾小学改革创新的全貌,文字朴实无华,充满真挚情感,读起来犹如身临其境,仿佛可以置身于他们中间,一点一滴地感受他们坚定改革的决心,不惧挑战的信心,静等花开的耐心。
一,六年影响一生
不同的学校,即便校园的场所建设、设施设备、教师配置、生源水平等没有太大的差异,但办学的成效之间也会出现明显的不同。其中的原因很多,但有一个原因是不能忽视的,那就是学校的办学理念。
所谓办学理念,是学校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集体以学生的前途和学校承担的社会责任为重心,将自身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作为基础,对学校的运作和治理所持的信念和态度。理念决定行为,不同的办学理念,就会产生不一样的教育行为,这些行为施加在教师和学生的身上所引发的变化也是不一样的,学校于是也就慢慢地变得与众不同了。
希娅校长给谢家湾小学确定的办学理念是:“六年影响一生”。这是一个充满教育智慧、极富教育哲理的办学理念。从“一生”发展的需要来看小学六年的教育,是“教育要面向未来”的具体化。做教育的,最容易出现的境况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教师局限于自己所教的学科,学校局限于自己所在的学段来思考问题,很少去关心自己所做的工作与人的一生成长之间的内在联系。之所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就是因为教师和学校始终深陷教育教学的具体事务之中。学会从人的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视角来思考问题,旨在让教师站在人的一生成长的制高点上、站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制高点上,体验那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美教育境界。
从“一生”发展的需要来看小学六年的教育,是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是哪一个学段、哪一所学校独自施力就可以完成的,这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构建“大中小幼一体化”的教育体系,明晰没一个学段的具体任务,知道学段之间如何有效衔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也是一个不断递进、螺旋式上升的动态发展过程,需要整体设计、分步实施。这都需要每一个教育人确立起为人的一生发展奠基的整体教育观,明晰自己的责任,用优质的教育服务来影响孩子每一天的成长和发展。
力,发展素质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努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谢家湾小学“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对上述这几个特点做出了很好的阐释。
一个好的办学理念通常具备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理解和爱护每一个学生;以学生全面而有质量的发展为己任;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培育学生的实践能力,发展素质教育;注重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鼓励和支持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创造性;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自主选择机会,努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生动活泼地学习和发展;强调尊重个性,正视个性差异,努力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创造条件,通过因人而异的教学方法和评价策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谢家湾小学“六年影响一生”的办学理念,对上述这几个特点做出了很好的阐释。
二,课程奠基人生
学校课程承载着国家意志和教育理想,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路径,是建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也是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的基本依据。课程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也决定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期望。
学校课程是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所构成的复杂的体系。因为太过复杂,在具体的教材建设过程中,被划分成了不同的主题或科目,由相应的专家团队依据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相对独立地完成。由此而带来的一大问题,就是内容的交叉与重迭,而且相同的内容在不同学科中表达的方式还有差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不少困扰和麻烦。所以,每所学校都面临着课程建设的压力。学校的课程建设包括课程设计、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三个维度的任务。
课程设计的主要任务,是明晰学校的课程架构,建立学校的课程图谱,按照学校的办学理念对三级课程进行合理的整合,以确保学校的育人目标得到有效落实。谢家湾小学在此方面做出了富有创意的探索。他们率先从课程目标层面加以梳理,找准国家课程目标与学生实际水平的契合点,进行目标层面的整合。在课程内容上,将学科之间重复交叉相互关联的内容进行整合,将三级课程之间重复交叉的内容进行整合,将国家课程的文本内容与孩子们的现实生活世界进行整合。在上述两方面整合梳理的基础上,他们大胆地将三级课程体系中的十几门课程整合为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体育、科学、艺术等七门课程,形成了谢家湾小学独具特色的“小梅花课程”体系,只需要用原来60%的时间即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要求,节约出来的时间,用来引导同学们开展学科专题活动和各种类型的社团活动。没有这样的课程设计和架构,就没有办法在现有的课程方案中为学生留出自主学习和实践活动的时空,这种极富创意、突破思维惯性的课程架构,应该是像希娅校长这样的教育家才有这样的胆识和气魄。
课程按照学校的办学理念进行了整合,不再是原来大家所熟知的分科教材了,要有效实施整合之后的新课程,教师首先需要的是一份路线图,或者说教学引导地图。刘希娅校长率领学校的团队基于自身的实践,不断探索小梅花课程实施的路径和策略,从国家课程的总目标到学段的目标,从学段的目标再到单元的目标,然后进一步细化为课程目标,在此基础上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编制出不同课程的学科教学建议,确保了七门小梅花课程的高质量实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还注重打通学科课程、专题活动课程、社团课程之间的联系,促进教师、学生、家长、社区人员等与课程内容之间的互动,让课程实施成为多方参与、共同建构的过程。学校还打破现有的统一上课时间、统一教学进度等的管理模式,施行长短课相结合的教学安排,课堂教学时间从30~120分钟不等,课与课之间不设置统一固定的课间休息,但是50分钟以上的课程必须安排10分钟以上的休息时间,具体有老师和孩子们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状态自主安排。也因为如此,学校取消了固定时间和场地的课间操,而是每个班级创建一套更符合孩子身体发育和实际运动水平、更契合班级文化的自编操。每天一节的体育课的时长为1小时,保证了学生充足的户外活动时间。课程整合之后,给学生留出了可以自由选择的时空,学校为此做出了专门的制度安排,上午以学科课程实施为主,下午以专题活动课程社团课程为主,他们为此研发了500多个学科专题活动,还估计学生创建了上百个社团,每个学生都有选择的机会,都有展示才华的可能性。学生在谢家湾小学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从一个自然人走向社会人的过程,学校给孩子们提供的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和课程,让他们明白了什么是团队,什么是社会,对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大有裨益的。
谢家湾小学的各学科教学建议,不仅是课程实施的指南,也是课程评价的指南,其中所蕴含的过程评价、增值评价的理念,正是当今评价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刘希娅校长并不满足于此,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又在深入探索对话评价的开展。课程是在师生互动交往的基础上被动态地建构起来的,其中最重要的交往工具就是师生之间的语言和对话。师生正是在对话交流中实现产生新的知识,构建新的思想,生成新的智慧,促进师生心智的共同成长的。也正是因为如此,理想的课程评价,一定离不开师生之间的对话,并总是融入对话过程之中的。希娅校长选择这样的视角来加以探索,直指课堂教学的核心,衷心祝愿她能够在近期有新的成果涌现。
三,文化激励创新
在即将进入新世纪之时,著名教育家及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出了他的文化主义教育观,其中最核心的三个概念就是文化、教育和心灵。一个人所处的文化环境对其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一样的文化环境造就了人不同的性格特征和学习风格。要把教育工作做好,文化建设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谢家湾小学有着鲜明的价值文化。在很多学校都在创建办学特色、走特色发展的道路的时候,他们没有标新立异,也去寻找一项特色活动,或创建一门特色课程,而是始终坚持儿童立场,始终将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促进孩子们的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的办学追求,努力为孩子创设成为更好的自己的机会。他们认为,越是人性化的、个性化的教育,就越是前沿的、现代化的教育;越体现人本主义思想的教育实践,其效能越接近党中央提出的素质教育的本质。理解了这样的价值趋向,就能明白谢家湾小学的很多做法。比如说培养孩子们吃自助餐的相关技能和礼仪,哪怕将陶瓷碗或调羹摔碎也在所不惜;比如说每间教室都设计成落地窗,让通透的教室给孩子们带来更为开放自在的感觉。有人担心这会影响孩子学习的注意力,但事实证明并非如此,也没有引发撞碎玻璃的安全事故。比如说创造一切可能的机会和资源为孩子们搭建平台。将六一儿童节变成“六一周”,由孩子们自主申报节目,将一个舞台变成十几个,几十个舞台,使全校几千名孩子都有机会登台展示。体育节也变成了仍然有参赛项目的“校园吉尼斯”活动。比如说希娅校长将课桌设计为可调节高度的半圆形,一张弧形课桌可以容纳6~8人,既方便小组合作交流和变换组合方式,也方便老师们在圆心位置与一个组的孩子等距离互动。桌子底下仅有6根桌腿支撑,不占空间,如果一人一个小方桌,8张小饭桌就有32条腿,会使孩子们的腿部空间很局促。等等。
谢家湾小学有着透明的组织文化。作为一个教育集团,有不同的校区、有数百位教职员工。但队伍的庞大并没有让刘希娅校长陷于事务之中,她总是能够将主要的精力放在学校发展的大事上,放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上。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是她始终崇尚一种纯粹的、信任的、透明的组织文化,以此减少因为猜疑带来的内耗。校长与书记之间、校长与其他干部之间、干部与干部之间、干部和教职员工之间的关系都非常纯粹,他们从来不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从来不会阳奉阴违,整个团队的执行力非常强。芬中教育协会秘书长李栋认为,正是希娅校长这种重庆辣妹子的管理方式,成就了他对干部队伍的独特管理风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行政领导风格。希娅校长有一个习惯,在教学研讨、互相听课时有什么分歧,自己就亲自上课将相关的思考呈现出来,供大家观摩学习。只要有利于把每节课上好,只要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提升,就不怕自己丢面子,也不怕老师们没面子。我2019年去参加他们的课堂教学芬兰周活动,刘希娅校长就亲自上了一节面向全国教师的数学公开课,获得了与会教师的一致好评(这节课在这本书中也有介绍)。老师们在其中获得的专业提升是有目共睹的,所以非常认可她近乎苛刻的求真的教学领导方式,这也是谢家湾小学的课堂教学方式与教学质量有了质的飞跃的根源所在。
谢家湾小学有着不断创新的制度文化。凡是有利于学生成长、教师发展的事情,学校都敢于去尝试、去探索。为了推进课程整合,学校鼓励学科关联性强的老师合作教学,由两名或者多名教师协作打造合作式的、差异式的、应用式的等各具特色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得不同寻常的学习体验。学校非常重视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的价值,改变过去一个教师任同一个学科不同班级,与学生接触和交往有限的状况,尝试推行跨学科教学,由一位教师教一个班级多门不同的学科,这样的制度设计虽然在开始的时候备受质疑,但实践下来效果明显。学校鼓励教师创设多样化的课堂环境,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改变不同的课桌组合方式和学生的坐姿,可以小组围坐坐在阶梯上,可以坐在矮凳上,甚至可以席地而坐,室内的过道、走廊,室外等都是孩子们探究学习的场所。凡要求教室做到的,希娅校长自己都会先做到,她总是这样身先士卒,为大家做出榜样和表率。
谢家湾小学有着尊重儿童的环境文化。孩子们的个性照片,自画像和作品充溢着整个校园,学校4层楼高的大型喷绘上全是孩子们的笑脸照片,孩子的绘画作品被制作成一个个的瓷砖贴在走廊的墙壁上……行走在校园里,处处都能感受到孩子快乐学生和生活的瞬间。每个孩子都是那样的阳光,见到有外来者参观校园,会主动问你有什么需要帮助的,还会向你提出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让你感受到孩子们的活泼和自信。在这本书中,希娅校长更是用了很多的笔墨来描述孩子们与她亲密无间的交往,看着孩子们和她之间那平等的对话,深邃的思考,实在令人羡慕不已。
……
正是因为有着催人奋进的校园文化,生活在其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是那样的充满热忱、充满激情,并由此创造出了首个中国教育质量奖的伟绩。这样的校长,是中国教育的脊梁,这样的学校,是中国教育的希望。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