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也不闲着,这群老师想干什么?
寒假也不闲着,这群老师想干什么
临近期末,有些老师就开始忙着制定寒假的旅游计划,趁着这假期,好好放松自己。可是有这么一群老师,他们在寒假里还想干点什么,让自己的假期过得有意思些。
他们到底想干什么呢?
我就是他们其中的一员,非常荣幸与他们一起来一次特殊的寒假之旅,让自己的假期不只是吃喝玩乐,还有一点值得开学时与学生们说道的事情。
我们想在这个寒假中,每一个老师完成10篇的自由写作。通过集体的力量,彼此互相监督,共同成长。10篇文章虽然不多,但是一个寒假平均下来,也算是每两天一篇文章。这对于许多老师说,未必都能做到。正因为大家都不一定能做到的事情,而我们去做才有价值。
当然,我们做这件事情,还真不只是心血来潮,而是已经有好几年的传统习惯。那是2017年的1月份,我们发起了寒假“挑战15篇”的活动。那年暑假,我们又一起玩了一场“51读写行动”。那些日子,每天在电脑前编辑大家发来的文章,做成一期期的公众号文发到群里,已经成为我最乐意完成的事情。
有的老师为了完成一篇文章,就在火车上用手机一个字一个字地敲打出来;有的老师把孩子哄睡后,坐在电脑前直到深夜,才把文章发过来;还有的老师刚生完孩子,就参加挑战活动。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啊?
特别让人高兴的是,张津老师的第一篇杂志发表的文章,就在“挑战15篇”里诞生的。也是这次活动中,我完成了《我这样当校长》系列文章发表在《中华教育》杂志上。后来,徐燕老师的一篇文章在《教师博览》发表了;张跃老师的一篇文章在《温州教育》发表了;陈璋怡老师的文章获得了瑞安市一等奖。年后,她们几个老师的文章还将在《新课程评论》杂志陆续发表。
我们期待有更多老师的文章在杂志上发表,但前提是我们要勤于笔耕。告诉大家一个喜讯,2020年1月份开始,我特别荣幸受中国教育报下属的《中国民族教育》杂志编辑部主任赵小雅老师邀请,为该杂志撰写办学故事专栏。一个从不会写,到后来的发表,再到现在的写专栏的人——我,真心期待大家都能够关注教育,关注自己的成长,特别相信我们这群老师,都能够通过一段时间的磨炼,每一个人都是可以发表文章的。
每一个假期,都是人与人之间拉开距离最大的时间段。一个人能够在假期里保持自律,逼迫自己读书学习,就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这种人迟早都是要从人群中脱颖而出的,更重要的是这种人都特别享受自己沉浸在孤独之中。尤其是快过年了,各种各样的聚会接踵而来,我们很容易深陷其中而不能逃离。
有了这样一个组织,有了大家的互相监督和提醒,我们才会更有力量!
这个寒假,我们这群人或许还真可以改变点什么。
其实,改变已经在我们决定参加的一瞬间。
祝福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