抢救北宋官窑 把中国最耀眼的古文明从垃圾里捡出来
很多很多年前,收获了一袋没人要的老窑瓷,在漫长的岁月里,这些东西一直属于舍不得扔掉的垃圾,改革开放后,慢慢地,一点一点地,开始对这些近似垃圾的东西有所醒悟。
北宋官窑瓷片
北宋官窑瓷片
后来,对于相类似的窑瓷开始辨识和收集,慢慢有了更深的醒悟。
再后来,身边多了一个,两个,同样痴迷收集这种窑瓷的人。八十年代末,这种窑瓷一百块钱能买一堆,一个人拿不了。
这种古代窑瓷,和所谓的几大宋瓷有点像,但不一样也十分明显。它们有的,和大家流行认知的汝窑似的,有的,和大家流行认知的官窑似的,有的,和大家流行认知的钧窑似的,有的,和大家流行认知的越窑似的,有的,和大家流行认知的影青似的,有的,和大家流行认知的耀州窑似的,有的,和大家流行认知的龙泉窑似的。
它们有的,和一种窑瓷像,有的和两种窑瓷像。有的极其像,有的有点像,有的这里像,有的那里像。有的干脆就是几大窑瓷的拼接混合物。至今,这类不伦不类的宋代窑瓷仅被一些外行收藏。
行里人鄙弃这类老窑瓷,面对其实验室里的古陶瓷结论,也为之不动。
问题出在收藏圈里的回声室效应(Echo Chamber Effect)。
回声室效应
“回声室效应是指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大多数人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
形成回声室效应的圈子会疯狂地排斥闯入的异类声音。
在这个效应里,一个真相,也许只要稍微地多看一眼,多听一句,就能明白,却在几百年,甚至几千年里,都难以变成一种共知。
问题还出在中国古陶瓷学者们极易陷入的“信息茧房”效应。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专业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思维桎梏于像蚕茧一般封闭环境里的现象。这也是为什么世界上许多科学发现大都来源于外行的原因。
博物馆研究人员、田野考古人员和实验室分析员都极易陷入“信息茧房”。
在中国,古陶瓷的科学共同体主要是由这些人构成。这些人有馆藏和已发掘窑口科学数据神功护体,对于偏离已知的窑瓷,可以说刀枪不入。
北宋官窑残器
数据比较接近清凉寺青窑器的北宋官窑作品在所谓百年传承有序的宣传下,在大财团的操作下,也曾在苏富比拍过两亿多人民币。但绝大部分北宋官窑作品都在最底层的收藏形态中,和现代仿品混在一起。现在流行的平均价格也就在一两千元左右,加上做热释光鉴定年代的钱,大几千元就能收到一件。但也有高的,主要看它的不伦不类偏离传统民窑有多远。
有时,我们称专捡漏北宋官窑的人为北宋官窑拾荒者。
北宋官窑的拾荒者们,相信这些宋代窑瓷都是北宋皇室定制的,北宋官窑窑场的作品,是因为这些古窑瓷上的,如同DNA一样相同的工艺胎记,以及礼神、皇权、黄河等等的符号和印记。当然还有实验室的数据。
北宋官窑拾荒者目前还是个被人嘲笑的群体,支撑他们走下去的,唯有实验室给出的数据。他们坚信,嘲笑他们的人,才是该被嘲笑人。
北宋官窑残器
有时,北宋官窑拾荒者捡到表面粗陋残破,文物信息接近北宋民窑窑器的北宋官窑作品,当作知名民窑窑口物件,骗过中高端收藏者,也能发个大财。但几乎所有的北宋官窑精品都被收藏界避之如污物。
前几天,一个安徽退休的记者上我家,给我看了一件他捡的,明显越州秘色血统的,北宋官窑窑场工艺特征的青瓷灯。照片手机拍摄,有些变形。北宋官窑作品塑型美学挑剔,毫厘之间的双曲线变化,都会破坏原设计的美感。所以北宋官窑作品只有上手,照片传达真实度很差。
灯身上的黄色不是镀金,而是结晶沁土。
艾色莲纹青瓷灯 大约11厘米高 有黄河土沁 越窑泌白
青瓷灯底部北宋官窑装烧特征与越窑泌白特征同时存在
近几年,留意在低级市场捡拾北宋官窑瓷器的人越来越多,其捡拾水平也在提高。文物,只有进入高层收藏形态的时候才会得到更多的人欣赏、研究,才会得到更好的保护。珍贵的文物长期在底层收藏形态下被撇置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
但愿,体制内权重的专家,有一天会偶然留意到,这些偏离主流认知的,不伦不类的北宋官窑作品,并把它们送入国家硅酸盐实验室事件早日发生。
许多历史真相大白天下的事件都是偶然发生,我们静静地等待……
我收藏的北宋官窑青瓷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