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日本女人嫁给“抗日将军”后,64年不说日语,与娘家决裂,女儿嫁给了钱学森

作者:哎呀妈 编辑:贾方方

来源:婚姻与家庭杂志

ID:hunyinyujiating99

什么样的情缘,称得上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

毫无疑问,非钱学森和蒋英夫妇莫属。

钱学森和蒋英

前者,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后者,中国著名歌唱家。

如今,钱学森的名字如雷贯耳,可实际上,在他们那个年代,蒋英的人气和声誉更胜一筹。

蒋英

外界媒体评论她“优越的艺术天才,良好的气质和聪颖的头脑”,就连金庸也曾盛赞她高超的演唱技巧。

如此天之骄女,家世不容小觑。

父亲蒋百里,是中国著名的军事家。民国时期的兵学泰斗,一生风云激荡。

蒋百里

早年,蒋百里留学日本军校,机缘巧合结识了梁启超,拜其为师,深受民主革命思潮影响,后以优异成绩毕业归国。

因身怀奇才,蒋百里一回到中国就被各省争相罗致,最后,他把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放在了东北。

在那里,他平步青云,一度成为袁世凯总统府一等军事参议。

戎装在身,志向未改。他爱国,但不盲目,得知袁世凯倒行逆施想要登基称帝,便辅佐好友蔡锷讨袁护法。

袁世凯死后,国家一片战火硝烟,军阀混战,蒋百里以军师的身份,服务了几任军阀,帮助自己的学生反蒋,无奈失败入狱。

在众拥护者的帮助下,蒋百里顺利出狱,还出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高等顾问。

期间,由他编写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军队的战略指导依据《国防论》正式出版。

不仅第一次将近代西方先进军事理论系统介绍到中国,还成为国民政府抗日计划的重要指引。

在爱情上,他更是将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精神发扬光大。而那个他“死也要娶”的日本妻子,也是位伟大的女性。

01

他欲“以死明志”,她带来生的希望

两人的初相识,和蒋百里的一次“自杀”有关。

1912年底,蒋百里被任命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校长。在动荡不安的时局下,他踌躇满志,心想务必将学生培养成最优秀的军官,并扬言:“若不效,则当自戕以谢天下。”

蒋百里

然而,再豪情的壮志,也激动不了早已麻木、一心贪图安逸的当局。

当校长仅半年,在一次紧急训话中,当着所有师生的面,他掏出手枪,以死捍卫自己的立场。

这一枪,惊动全国。

在老师的帮助下,日本驻华使馆紧急派出一支医疗小分队,前往救治蒋百里。

同行中就有护士长佐藤屋登。

蒋佐梅

这位出生于日本北海道的贵族之女,刚结束实习没多久,就迎来了一场彻底改变她人生轨迹的出诊。

未见其人先闻其名。没见蒋百里时,佐藤就很好奇:为什么威风的一校之长,要选择自杀呢?

等见了真人,她甚是诧异,难以相信眼前这位温文尔雅的男人,会一心求死。

出于对生命的敬畏,佐藤除了照顾校长的日常疗养外,还当起了“解语花”:陪校长聊天,还劝校长要懂得“忍”。

长时间和美人作伴,备受照料,还得到一番出自肺腑的开解,蒋百里求生的本能被唤醒,更点燃了心中对爱情的渴望。

照顾病人照顾出追求者,这不是佐藤的本意。

她根本没想过和中国男人产生任何感情上的纠葛,于是,在感觉到校长的心意后,百般躲闪。

为了抵挡校长的求爱攻势,她屡次借口逃开,甚至决定放弃公职,匆忙回国摆脱压力。

谁知,蒋百里非一般人,从不知难而退,只会迎难而上。

千方百计打听到佐藤在日本的地址后,他继续发起猛攻,写了一封又一封信,倾诉相思。

一边是真挚求爱的优秀男子,一边是坚决反对她和中国男人结缘的父母,佐藤实在两难。

得知她心中有情,蒋百里再也没什么顾虑了,直接在信中亮出绝招:“我因你而生,你现在又想置我于死地!我马上到日本,要死就死在你的家里。”

这一招,奏效了。

蒋百里的爱,给了佐藤足够大的勇气。

明知道父母反对,她仍努力争取。终于,在她坦诚真切地恳求下,父母被打动,同意了。

两个有情人,相识一年,定下终身。

蒋百里夫妇

她的名字,从此改成“蒋佐梅”。

02

他勇胆救国,她夫唱妇随

乱世中,想获得片刻安宁、幸福的小日子谈何容易。

更何况,心系国家的蒋百里身居要职,对于有损人民利益的国事,他自是要抵制到底。

新婚燕尔,他受好友蔡锷之托,修改润色《军事计划》,耗费大量心血修订成稿。

袁世凯称帝的野心昭然若揭后,他更是积极投身于反袁的行动中。

蒋百里

他敢为国家献身的决绝,佐梅夫人全看在眼里。

婚后,丈夫做什么,她从不过问,知道危险可能随时来临,她也一心一意当好贤内助。

全身心照顾丈夫的生活起居,疗养丈夫的身体,希望胸怀大志的丈夫能做好他当做的事。

心里虽然担心丈夫南下反袁吉凶难料,可她还是报以最大的信心,相信丈夫此番必能满载而归。

她不是胆小怕事的弱女子。丈夫是干大事的将军,自己也当配得起少将夫人这一称号。

丈夫国事优先,她从不心生抱怨或不满。

只想自己能多分担,把丈夫临走前托付的要事妥善办好。

甚至在家休养时,丈夫在东京发来紧急电报,称“蔡锷病重,需要帮忙照料”,她都第一时间前往。

虽然丈夫常年出钱出力为国为民,导致生活拮据,一度需要变卖家具寄人篱下节省开销。

面对这样一位有情有意的丈夫,她唯一能做的就是,把丈夫关心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夫唱妇随。

时间证明,能拥有她这样一位好妻子,真是蒋百里三生有幸。

1930年2月,蒋介石下令将蒋百里被关押入狱。

忧心丈夫的精神状态,她一出院就没停歇过,照顾好5个女儿之余,还不停收集中外名人入狱后的相关资料,认真摘抄,寄给丈夫,鼓励他要振作起来。

后来,她得以每天探监就近照顾丈夫,先是安排年纪稍大的3个女儿寄宿读书,随后便带着两个小女儿一起搬到监狱附近。

蒋百里全家福

更令人钦佩的是:

卢沟桥事变后,面对日军的横行霸道,身为日本人的佐藤没有“护短”,而是主动加入到救助战争伤员的队伍中,协同女儿们做绷带和衣服,变卖首饰买布料。

由于身份特殊,留在内陆怕会影响丈夫率兵抗日的声誉。于是,她坚决留在香港,谁劝都没用,同时,还拒绝一切日本人的来访,就连娘家,她也决然写信断绝来往。

没有人知道,她做的这些,是扛着多大的压力。

嫁给中国人,成了中国人,丈夫在前线护国,她就要在后方,守着小家,做起后盾。

蒋百里全家福

03

他走了,她延续了

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脏病,不幸夺走了蒋百里的生命。

一代国之栋梁,就此与世长辞。

蒋百里

这个意想不到的噩耗,不仅刺痛了他的友人、同事和学生,更是重重打击了佐梅夫人。

她要面对的,不仅是养育女儿们的压力和责任,还有全国舆论对她的误解和抨击。

蒋百里去世后,有人将怀疑的矛头指向她。

认为她是日本人,一定是她陷害丈夫,致丈夫于死地。

然而这么多年随着丈夫出生入死,见惯各种风雨,佐梅夫人早已练就出一颗强大的心脏。

即便误解不断,悲痛难耐,她还是顶住压力,用最强有力的实际行动,堵住万人之口。

虽为日本人,可她不穿和服,不讲日语,教育女儿时,都用标准的北京话。

至于首饰,她悉数变卖,捐献给中国,为支持抗日事业尽绵薄之力。

不但如此,只要中国有需要她的地方,她就亲赴前线,为伤员疗伤。

丈夫为抗日而逝,生前最大的心愿就是“为国家为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她也不愿苟且,始终不遗余力地坚守在丈夫的志向之中。

正是她这番毫无保留的爱国之举,彻底打消了人们对她的顾虑。

蒋百里走了,可他留给家人们的爱,始终没有减少半分。

女儿们从小在温馨甜蜜的家庭里长大,感受到的爱远胜一般家庭。

蒋百里全家福

父亲从不嫌弃她们是女娃娃,常常关怀指导。一得闲,便唤女儿们来身旁,教她们唐诗宋词,还给不善交流的二女儿抄写经书,表达父爱。

5个女儿是他们的心头宝。在孩子面前,他们夫妻二人之间真挚的感情,善解人意的关心,是一种巨大的榜样力量,激励女儿们奋发图强,积极进取。

二女儿蒋雍考入西南联合大学,随后到香港中文大学读书。得知祖国需要她的时候,她效仿母亲,归国参加救护队,服务伤员;

三女儿蒋英,打小就热爱艺术,父亲离世时,她正在异国求学。丧父之痛虽锥心,生活清苦,可她依旧顽强坚持学业,终在音乐上取得极高的成就,获得国际女高音比赛冠军,打破亚洲音乐史的新纪录。随后嫁给钱学森,夫妻一同前往美国深造,亦在祖国最需要的时候,冲破重重阻力,回归祖国。

钱学森和蒋英

四女儿蒋华为哈佛大学硕士,身居异国他乡,筹办过欧洲中山学校,一直致力于华语文化的宣传推广。

虎父无犬女。女儿们习得了父亲的抗争精神,母亲的温柔善良,即便分居四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为祖国作贡献。

1978年10月17日,佐梅夫人以88岁的高龄溘然离世。

后人称她为“我国早年著名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先生的夫人蒋佐梅”,在对她的悼念词里,有这么一段评价:

“她加入中国籍以后,对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和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对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是她一生最好的注脚。

一个平凡普通的弱女子,敢在当年中日关系紧张的时候,选择嫁给一名一生研究如何对抗日本、性格刚烈的中国军人。

此等勇气,不得不服。

她的前半生,是佐藤;她的后半生,是丈夫心中的“梅花”,更是中国人敬爱的“佐梅夫人”。

参考书籍:

1、《蒋百里传·将星陨落鹤山旁》(杜继东);

2、《历史的温度》(张玮)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