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招不到人是因为年轻人不能吃苦?年轻人有话要说
1
曹德旺一语中的,现在的年轻人是宁愿送外卖、送快递,也不愿意到进工厂上班。董明珠也提到她的担忧,国内的制造业工厂“青黄不接”,一线工厂基本招不到年轻人了,尤其是高学历的年轻人。
媒体也有报道称,广州制衣厂老板开出一万元的月薪,但依然无人问津。于是就有了这样的结论:现在的年轻人都懒了,没有上一届的年轻人那么能吃苦耐劳。
也有“专家”指出,年轻人不进厂,是因为互联网制造了泡沫,让太多的年轻人抱着“轻松赚钱”的念头,热情投奔虚拟经济,不再愿意进厂赚“辛苦钱”了。
总之,归结起来就是这届年轻人不能吃苦,所以不愿意进工厂。可我就是没听到哪个工厂的老板跳出来说,是我们工厂没跟上时代的发展,所以没能留住年轻人。我们不能一味地在年轻人身上挑刺,也应该尊重一下年轻人内心的真实需求。年轻人没有选择进厂谋生,那一定是因为工厂在某些底层需求方面没能满足到他们。
2
我之前写过,对于吃苦,每个时代都有不同的理解。也引用过罗振宇的解释:认为吃苦是受穷受累,那是匮乏时代的概念。在我们今天,吃苦的本质变成了长时间为了一件事情聚焦的能力。这背后意味着我们也许要放弃娱乐生活,放弃无效社交,放弃一部分消费,甚至还要在这个过程中忍受不被理解和孤独。
从这点来看,现在的年轻人送快递、送外卖、跑网约车等也很苦很累啊,每天早出晚归,有时还要忍受客户的不理解和投诉,以及平台的处罚。干互联网的年轻人,也不见好到哪里去,脱发的事就不提了,前几天有关部门还为他们发声——“996”、“007”加班都是违法行为!可以说,现在的年轻人不仅是身体上受苦受累,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他们选择这种苦累,却没选择进厂的苦累,底层逻辑是什么?三个字——有奔头!年轻人也知道送外卖、快递,跑网约车很辛苦很累,但是苦得有所值啊 。他们心里明白,这些活都是多劳多得。每天跑多两单,我的收入就能相应的增加,明天就有钱给孩子买下念念不忘的玩具了,父母也就不用五六十岁了还穿带补丁的衣服,老婆也不用每天发愁怎么把一分钱掰成两份花了。
有人说,幸福的人生,就是晚上睡得着觉,睡醒有所期待。人活着有奔头,日子才越过越有滋味。这是人人追求美好生活的底层逻辑。进工厂的话,一眼望到头的固定工资,很难激起年轻人的冲劲,就算加班,也是给低廉的加班费,有的工厂还没有加班费。
事实上,当今的社会环境下,工资低、福利少,进厂打工是发不了财的,也没什么晋升空间,这已经是很多年轻人的共识,所以很多年轻人不愿意把青春浪费在车间。
3
除了追求收入带来盼头的生活,现在的年轻人还追求体面的生活。同样是三五千块钱的工资,为啥年轻人愿意去写字楼上班,而不愿意进工厂?这是因为办公室环境干净舒适,吹着空调喝着咖啡,可以穿着漂亮的衣服、化好妆去上班,即使晚上住在城中村、吃盒饭,依然觉得这工作够体面,有格调。
而工厂呢,多数在偏远的郊区,远离灯红酒绿;住宿条件差、车间环境差也是一方面;穿着工作服显得土,还得干重复的体力活,这对于追求美和时尚,追求体面的年轻人来说,无疑是低端的工种,是迫不得已才会考虑的选择。
这不仅仅是个人爱美、爱时尚的需求,也是年轻人找对象的需求。多少年轻人感慨在工厂找不到对象,在厂里遇到的都是大叔大妈辈。
所以在年轻人的意识中,只有那些没背景、没学历、没出路、没得选择的中年人才会进厂打工。
4
年轻人还追求有自由平等的生活。在当今文明的社会环境下,很多年轻人对现代雇佣关系的理解,已经由原来的“上下级”关系,变成了今天的“平等合作”关系。
九十年代的“打工潮”,很多外地的同胞来到广东进厂打工,当时是“一岗难求”的状态,几十个人甚至上百个人竞争一个工作岗位。据说,那时候经常发生这样的事,A介绍熟人B到厂里打工,工厂的领导C同意B入职,然后B的第一个月的工资要全部用来“孝敬”这位领导C,有时第二个月的工资还要分一半给A作为介绍费。
那时候的“打工仔”是很卑微的,生怕丢掉工作丢了饭碗,所以即使被领导欺负、责骂,都会选择忍声吞气。面对工厂苛刻森严的规定,也是百分百的服从和执行,有怨言也不敢表露。
现在再回过头来看这种事,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可当时是真真切切的普遍现象。也正是经历了这样的一段历史,所以工厂的老板跟领导就逐渐形成了一个认知:老板和领导都是高高在上的,打工仔都是低下的,可以随便欺负和责骂的。
现在你敢骂个试试,年轻人当场就跟你翻脸,还反骂领导和老板一顿,然后收拾东西大摇大摆走人,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有人说,是因为年轻人越来越没规矩,没大没小。在我看来,这恰恰是文明的进步,因为年轻人开始敢于对抗权威、反抗压迫和反对不正之风了,开始要求工厂把他们真正当有尊严的人看待了,而不是任劳任怨的机器、牲畜。
5
如今,已经全面进入了抢人才的社会。国与国之间在抢人才,城市之间在抢人才,同行之间也在抢人才。如果制造业工厂的老板还没意识到自己应该要跟其他各行各业去抢人才,那就是意识还没跟上时代的发展。
任何一个领域,如果没有学会拥抱年轻人,是没有未来的。所以,别再喊招不到年轻人了,工厂是时候该改革升级了,各位尊贵的老板们应该放下身段,好好了解一下年轻人的想法和需求,然后改善工厂在年轻人心目中的形象,我们的制造业才有未来。正如曹德旺说的,改变世界的,一定是制造业,中国要保持优势,制造业一定不能丢!
3、作者:广仔,一介商人,业余写手,喜欢阅读、思考、写作、游天下。明天会分享什么故事呢?我自己也很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