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6篇 对红山文化玉三孔器的再认识
内容提要:本文在红山文化的特殊历史背景、宗教信仰以及文化传承的条件下,对红山文化玉三孔器的造型、纹饰、出上情况、结构等几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述。结合已有的考古发掘报告,参考了有关的历史文献,从玉神学、玉文化的角度说明了红山文化玉三孔器使用功能为巫师通神的法器,同时对相同和不同的观点都作了分析,进一步阐明此说的合理性。 X
近年来,辽河流域红山文化考古工作获得了重大发现,考古调查和发掘报告显示,红山文化玉器出土主要分布在辽宁省凌源市和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阜新县胡头沟、喀左县东山嘴、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翁牛特旗三星他拉等地。出土的器类有环、玦、珠、曲面牌饰、菱形饰、斧、钺、棒形器、猪龙、双猪首三孔器、双猪首磺、兽面形器、鸮、龟、鱼、蚕、勾云形器、箍形器、璧、双联璧、三联璧等等。本文所要研究的红山文化玉三孔器(以下简称为三孔器)正是红山文化的主要器型之一。
关于玉三孔器的使用功能,目前学术界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是史前的巫具;第二种认为是并封人祭祀祖先的礼仪玉器;第三种认为是玉质梳背饰。笔者比较赞同第一种观点,同时进一步认为红山文化玉三孔器应该视为当时巫师祭祀时佩戴于手指上的通神法器。理由有以下几个方面:
1.从器型上看,三孔器应该是巫师戴于手指上的法器。迄今为止,三孔器只发现了5件,其中3件为出土器,2件为传世品。
① 1981年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那斯台遗址出土一件玉三孔器(图一)。器形呈长方体,长11.8厘米,高3.8厘米,厚度不确。器身镂成3个横列的大圆孔,相邻两孔间有一纵向阴线,孔径为1.7厘米。器上端呈弧拱形,下端平直,侧面下沿于相邻两孔间的阴线处各横钻一小穿孔。此器是迄今所见三孔器中造型最简约者,有可能是年代较早的一件。
②辽宁省凌源市三官甸子城子山2号墓遗址出土一件玉雕双猪首三孔器(图二)。器形呈长方体小座屏状,长9.2厘米,高2.8厘米,厚1.8厘米.器身镂成3个横列的大圆孔,孔径为1.9厘米。器上端为弧拱形,底部平直,侧面下沿雕连续的绳索纹,底与大圆孔之间上下对钻4个小穿孔。器两端各琢1猪首,长脸、大耳、橄榄形目、吻部前突而上翘。
③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收藏一件红山文化玉双蛇首三孔器,此器系传世品(图三)。器形呈长方体,长7厘米,高2.7厘米。器身镂成3个横列的大圆孔,孔径较小,为1.4厘米。器上端为弧拱形,下端平值,侧面下沿刻一排斜向短阴线,靠近底部边沿处对钻4个横穿小孔。器两端各外凸一弯形尖角,似蛇首。
④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一件红山文化玉三孔器,系传世品(图四)。器形呈长方体,器长7.35厘米。器身镂成3个横列的大圆孔,经多人试戴,其孔径正适合于手指佩戴。器上端为弧拱形,下端平直,侧面下沿钻有4个横穿小孔。器两端各外凸一弯形尖角,从尖角看,此器很有可能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所藏三孔器为同一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