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酒论英雄之三国良将,臧霸篇(上)
三国良将系列之臧霸(上)
煮酒论英雄,且谈三国人物。
本期开始,三国武将的介绍将再次回到曹魏阵营。在汉末乱世之中,青、兖、徐三州交界处有这样一股力量,与周边各大诸侯周旋逶迤,投降曹操后长期保持半独立,却又受到高度评价,直至曹丕时期才真正消失,这便是以臧霸为首的泰山军。
在《三国演义》中臧霸戏份不多,其主要身份被描述成吕布部将,然而历史上的臧霸从未归属于吕布,甚至在曹魏内部也长期维持相当大的自主权。然而与关中诸侯起兵叛曹的凄凉下场不同,识时务的臧霸紧紧跟随曹操的征战步伐,不仅得到善终,而且是位列二十六名配享曹操庙庭的曹魏开国功臣之一。不论个人魅力与战功,历史上的臧霸比演义里要重要得多,从本期开始,就将讲述泰山军首领,臧霸的事迹。
臧霸重大事件之一——劫狱救父
臧霸(生卒年不详),又名奴寇,字宣高,泰山郡费城人。臧霸父亲名叫臧戒,在县城做狱掾,也就是执行刑罚的小吏。当时的郡太守意欲私自授意杀死监狱的犯人,臧戒严守法律而拒绝了郡太守的命令。县城小小的狱掾敢于顶撞郡太守,当然没有好果子吃,太守大怒,下令把臧戒押送到郡府。
可能是太守格外气愤,所以竟派出一百余人的押送队伍。一旦臧戒被押送到郡里显然凶多吉少,当时年仅十八岁的臧霸带领几十名宾客在费城西边的山里,等待押送队伍经过突然杀出,迅速将父亲臧戒救出。押送队被臧霸的气势震慑住,完全不敢追。
《三国志·臧霸传》载:霸年十八,将客数十人径于费西山中要夺之,送者莫敢动,因与父俱亡命东海,由是以勇壮闻。
泰山郡当然没法再待下去,于是臧霸与父亲逃往东海郡。年少的臧霸这次壮举,使他在周边地区很快打响了知名度。
陈寿称其“以勇壮闻”似是夸赞,实则也有为传主美化的成分。毕竟从后来的发展看,臧霸的起家走了一条颇有绿林好汉意味的“野路子”。敢打敢拼的臧霸自然在乱世中拥有很强的号召力,逐渐在他身边聚集起一直队伍。
臧霸重大事件之二——真假泰山贼
泰山军,也被称作泰山贼,这是为何呢?有趣的是,泰山贼或泰山寇的称呼,从未见诸于正史。有伪造的《三国志·武帝纪》“豨一名霸,初为泰山寇,臧霸仕陶谦,破黄巾,与豨、孙观、吴敦、尹礼各聚众…”这段文字被广泛引用,均称其来自于《三国志·武帝纪》,但笔者经查阅史书原文并没有发现这种记载。笔者认真查阅了《武帝纪》全文,没有找到上段被全网广泛引用,甚至在某百科也广泛用作引文论据的这段古文。不信的话,读者诸君可以用上面的所谓史料在网上搜索,能找到无数引用这一片段的网文,但如果查询《武帝纪》全文,您是绝对找不到这段文字的。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三国志》通篇没有提到“泰山贼”或“泰山寇”的字样,全书一次都没有。根据检索,甚至裴松之注也没有一次用过这种字眼。
这就出现非常诡异的现象,而且是被几乎所有人忽略的现象:泰山贼这种称呼,在正史根本就未出现过,而现今不论正史还是演义,臧霸等人是泰山贼简直属于三国常识。可实际上只有《三国演义》里才称其为“泰山寇”,正史中并无这种称呼。
那么泰山诸将到底是不是贼寇出身呢?只能说可能性比较大。
裴松之注引《魏略》载:霸一名奴寇。孙观名婴子。吴敦名黯奴。尹礼名卢儿。
现有的史料,只有这样一条侧面暗示泰山诸将“野路子”出身。这些人的的别名,听起来就像江湖诨号,所谓“一名奴寇”,实际应当是臧霸的诨号叫奴寇,只不过因为这些人后来都归降曹操,尤其臧霸、孙观后来身居高位,史书需要处理得婉转一些。
如果不看裴松之注,只看《三国志》正文,丝毫看不出臧霸等人的贼寇出身。假如您觉得奴寇、婴子都是小名,就像曹操小名阿瞒,这样的话,我们连泰山贼最后一点证据都没了。然而这一点至今没有人发现,不得不说是非常诡异的现象。
由此产生一种可怕的联想,个别作者虚构史料误导读者,其他作者未经核实再复制粘贴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经过层层传递,会产生多么大的误导效应。
臧霸重大事件之三——泰山诸将的崛起
中平五年(188)十月,销声匿迹多时的黄巾军在青州再次崛起,并进入徐州境内。陶谦起用臧霸等泰山军首领为将,任命他们为骑都尉,共同征讨黄巾军。
正如上文所言,在之前的三国常识中,我们都默认臧霸等人是贼寇,跟从陶谦征讨黄巾军之后才洗白了身份。但是,如果考虑得更加严谨些,且看下面的记载。
《三国志·臧霸传》载:黄巾起,霸从陶谦击破之,拜骑都尉。遂收兵于徐州,与孙观、吴敦、尹礼等并聚众,霸为帅,屯于开阳。
裴松之注引《魏书》载:孙观字仲台,泰山人。与臧霸俱起,讨黄巾,拜骑都尉。
臧霸、孙观两位泰山军地位最高的将领,都是在陶谦手下征讨黄巾,因功被拜为骑都尉,其他人的情况应该也差不多,而最重要的是,“遂收兵于徐州”这句话。通常人们理解为臧霸等人从泰山转移到徐州,陶谦把徐州北部的琅琊国让给他们,这些人就以臧霸为首,各自带领队伍分别划了一块地盘,最强的臧霸,就驻扎于琅琊治所开阳。
但是,首先要明确,臧霸虽然曾经劫狱救父,但不意味着他天然就是贼寇。毕竟臧霸当时带着几十名门客,说明其家庭条件相当好,逃到东海郡也完全可能重新做良民。家大业大加上自身勇武的名气,乱世中很容易吸引到很多人投奔。恰逢此时青州黄巾蜂拥而至,臧霸联合泰山本地大族进行反击,并顺势参加陶谦的统一行动,这非常有可能。
其次,按照上述史料,是在赶走青州黄巾后泰山诸将进驻琅琊国,聚众以臧霸为帅。我们来看四位泰山将领的别名“奴寇、婴子、黯奴、卢儿”,不是奴,就是婴和儿,有没有十几岁男孩中二程度爆表,互相起外号或者自己起外号的感觉?四个名字都很像小孩子的名字,绝不是巧合,很可能是臧霸年轻时结识了这些同样喜好游侠之事的年轻人。
在那个时代,什么轻侠、任侠、游侠之类的年轻人层出不穷,从董卓、曹操、曹仁,到典韦、甘宁,甚至徐庶等等,不论诸侯将军,不论文臣武将,年轻时都喜好行侠仗义,行为高调张狂,一言不合就拔刀相向,为朋友强出头不惜两肋插刀的那种,引为风尚。
所以泰山诸将如果不是贼寇,而是一帮爱好游侠的热血青年,在黄巾入寇乡里时带头组织抵抗,就此起家也完全可能。毕竟正史中没有一句提到他们是贼寇。
这一节的最后,笔者澄清一下,以上观点只是笔者自己查阅资料后得出的一种可能性,并不敢确定,分享给大家仅供参考而已。
徐州各郡,能看到琅琊国远离徐州核心区域
臧霸重大事件之四——吕布入徐州,维持独立
兴平元年(194),陶谦病死,刘备接任徐州牧。这一时期刘备与曹操大体维持和平,但因自身根基浅薄,所以刘备对徐州的掌控力并不强,包括曹豹为首的丹阳派、徐州本土士族都并不完全服从刘备。至于徐州最北部的臧霸等人,实际上自成体系,未听从过刘备号令。
建安元年(196),吕布偷袭下邳得手,徐州再次易主,但山高皇帝远的臧霸未受影响。
建安二年(197),臧霸与吕布之间发生过一次冲突。与《三国演义》有很大不同,历史上的臧霸从未成为吕布部将,双方曾经有合作,也有过交手,总体来说臧霸这一时期依附于吕布,但仍保持着独立割据态势。
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载:霸畏布钞暴,果登城拒守。布不能拔,引还下邳。霸后复与布和。
这是臧霸与吕布冲突的结果,吕布没有打败臧霸,但双方实力差距明显,所以臧霸主动向吕布求和,双方恢复友好。
事件的大致经过是这样:有个东海郡人叫萧建担任琅琊国相,治所设在莒城,拒绝服从吕布。吕布便写了一封恐吓信,威胁萧建将发兵攻打。萧建害怕吕布威势,便派人带着道歉信以及五匹好马进贡,表示愿意服从吕布。谁知萧建旋即遭到臧霸的攻击,莒城被攻破,萧建不知下落。
细心的朋友还记得,臧霸和他的小伙伴们一直驻扎在琅琊国,以开阳为大本营。这些泰山诸将此时的具体官职没有详细记载,根据之前的史料,可以推测仍然为骑都尉的可能性非常大。
琅琊国相萧建之前没有服从吕布,臧霸与之相安无事;萧建刚向吕布进贡,臧霸立即攻破莒城。可见,臧霸的目的就是防止琅琊国被吕布势力渗透,他的首要目标是维持自身的实际割据。
吕布听说此事,亲自带兵向莒城进发,高顺劝谏不要轻举妄动,吕布也不听。
与高顺的预测一样,臧霸虽然害怕强大的吕布,但仍然坚决抵抗。吕布猛攻一番没能取胜,又担心后方有失,于是悻悻引军回到下邳。臧霸随后主动示弱,与吕布和解。
不论陶谦、刘备还是吕布时期,徐州最北面的琅琊国始终在臧霸的小心经营下保持着割据状态。得益于徐、青、兖三州交界,臧霸的一亩三分地属于各大诸侯势力范围的边缘地带,加上徐州长期缺乏强势军阀,所以官职不高的臧霸能够维持自己小小的割据力量。甚至在必要时,能够把不利于自己的当地太守(国相)铲除,自己登上前台。
臧霸虽然自身力量不算强,但凭借该打则打,该拉则拉的敏锐判断力,在强敌环伺的情况下维持了泰山诸将的割据。臧霸高度灵活的行动为泰山诸将争取到非常有利的外部环境,体现出臧霸远超常人的政治智慧。
本期为您讲述了臧霸及泰山诸将的起源,辨析了有关泰山贼的史料情况。下期将继续为您讲述这位泰山军首领归降曹操后的经历,感兴趣的朋友敬请点击关注,您的支持是我持续创作的最大动力,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