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从身高到颜值都变新了+“漫游”姑苏+一入秋,苏州就成了姑苏!

千年历史的姑苏城正在变潮

这篇,我们来到位于苏州古城以东的苏州工业园区。在金鸡湖畔,带你探索苏州国际金融中心、苏州中心等城市地标,发现小桥流水与吴侬软语之外的苏州新魅力。

从平江路南端的相门城墙向东出发,突破了老城区24米建筑高度限制的大楼越来越高。仅仅坐4站地铁后,城市空间的气质便截然不同。

在东方之门站下车,不远处就是苏州最大的内城湖泊——金鸡湖。以其为中心的这片工业园区诞生于1994年,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首个合作项目,如今以生物医药、 人工智能、纳米技术应用产业为名。

园区内近50%的城市绿化覆盖率,让这个长三角有名的科研制造基地有点新加坡花园城市的影子。

尤其是金鸡湖畔那条长16公里的环湖慢行绿道,更是在这片城市花园中提供着“行走在湖面”的独特散步体验,和水波上的CBD景观。

苏州也有因别致造型,而一度成为饱受争议的网红建筑。

位于金鸡湖西岸,集购物中心和酒店等功能于一体的苏州中心和东方之门,分别以“未来之翼”和“秋裤”造型走红于网络。

作为购物中心,这个“未来之翼”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这里汇集了近千家店铺,其中不少是苏州首店,并且现在仍有新店源源不断地入驻。

如果你还想往高处走,旁边“秋裤”造型的大高个儿则是喝下午茶的好去处。东方之门的50层以上,有不少网红咖啡厅,超级大的落地窗可以俯瞰整个金鸡湖美景。

无论你想逛展、看电影,还是看戏剧、听脱口秀、欣赏芭蕾表演,苏州文化艺术中心都能满足你。

这座苏州标志性的艺术文化高地,由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者保罗·安德鲁先生所设计。中国电影金鸡奖永久评奖基地、苏州交响乐团、苏州芭蕾舞团、金鸡湖美术馆、文化馆等都聚集于此。

整个建筑从外面看有“一颗珍珠、一段影壁、一座园林”的集约之美,从里面则能感受空间的开阔。站在玻璃窗外,眼前就是码头和金鸡湖景色。

江苏第一高楼国际金融中心距文化艺术中心不远。这座高耸入云的玻璃鱼尾面向金鸡湖迎水展开,象征长寿和繁荣。

位于国金之巅,新开的苏州尼依格罗酒店在今年更是刷新了苏州城内的睡梦天际线,233 间开阔雅致的客房将城市风光尽收眼底。

酒店的餐厅、大堂茶吧和酒吧均设于115层的云端,是金鸡湖畔体验天际用餐的好去处。

欣厨是一家集东西方烹饪之所长的特色餐厅,可在此尝到各国风味。悦廊是体验湖景下午茶的优异之选。天际酒吧吧115则可在入夜时分伴随着现场演奏带给你动人的城景微醺。

距离酒店车程15分钟的李公堤商业街区,是苏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之一。

步行街两边不仅有各种博物馆、美术馆、精品店等,还有多位中国新锐的街画艺术家共同创作的街画艺术大赏。

它们散落于湖光亭台以及苏派建筑群中,把现代的文艺气息,注入至独一无二的湖畔风景里。

在多家文艺氛围浓厚的艺术馆中,我最推荐去年新开的虹美术馆。

这里凭别致的光影与空间,是当下园区内炙手可热的打卡地。馆中横跨三层的大楼梯迎着顶部天窗给洒下的充足阳光,特别适合拍照。

在工业园区这片新锐的艺文空间中,斜塘老街格外显眼。

作为在有着760多年历史的斜塘镇原址上重建的的仿古老街,这里的建筑以一、二层为主,绝大多数为坡顶式样,保持着江南水乡民居原貌。

抬头是白墙、庭院、花窗,低头是小桥流水、铺地花砖......在周围密布的高端购物中心里,这种百年前的姑苏城模样环绕下为一些Live house、茶馆等慢生活方式门店留出了成长空间。

街区汇聚了众多老字号品牌店、艺术工作室、博物馆、艺术画廊等。既让你看见“老苏州”的传统文化,又较其他老街而言多了些创意与时尚。

位于苏州工业园区金鸡湖东北岸,月光码头是一个新兴的欧式风格街区。

呈半圆环状的它,如一弯新月优雅地停泊在金鸡湖东北角水域,适合散步用餐。A、B、C三个区域汇聚了餐厅、酒吧等商家。

每当夜色降临,柔和的月光配合着缤纷的彩灯交相辉映。再加上码头四面环水的特点,站在沿湖岸线的清水平台上,在夜幕下体验古韵今风的新苏州。(信息源自《旅行家杂志》)

“漫游”姑苏

梦中,你从万丈崖边跃下,魂丝于云雾山岚间翱翔。却不知是何原因,竟“逆”入了“姑苏”。你瞄了一眼卷头,原来这是乾隆眼中、徐扬笔下的“姑苏”。

【《驻跸姑苏》为《乾隆南巡图》第六卷,主要描绘乾隆下江南(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驻跸姑苏的盛况。据《高宗纯黄帝起居注》记载:乾隆二十九(1764)年四月十日,乾隆到寿皇殿拜谒先祖。十二日,传喻徐扬起稿《南巡图》第一卷。

乾隆三十一(1766)年六月八日,“徐扬起得《南巡图》第五、六卷,呈览,准画”,图卷描绘的场景虽然更可能是第四次(1765年)下江南,但由于画家徐扬本是苏州府人,且有《康熙南巡图卷》在前,因此画卷描绘的场景可能并不特指具体某一次,而是一个综合性的描绘。】

你站在小石桥上,满目望去,那什么“水满春畦白云连”“大船小船浪相依”,都不及眼中的三月小桃红。

伴着间断的杵臼舂稻声,你隐约听见那小轿旁俩役夫小声闲谈,竟是在比较圣祖皇帝南巡和当今皇帝南巡,

说什么圣祖皇帝当初巡视河工轻舟简行,而如今天子虽说是为问民风,可这做派却......

空气忽然有些凝滞,你逃也似地疾行两步,越过两位倚杖老者,路过篱笆院墙,恰逢一人迎米粮入院。

一条小河横陈在前,你看见不远处有座木桥,只是过去的路有些“崎岖”,但这可难不住你。绕过枯木细松,缘着墙边,顺利上了桥,只不过你好奇那一层蓝布外究竟是什么。

原来那是皇太后乘坐的“翔凤艇”,

而岸边则是拉纤的河兵、跪伏瞻仰的村妇,而男子么,应该是规避了;

至于沿河民居、角亭、牌坊则设有香案。

身边的牌坊匾额上蓝地金书“万寿无疆”,

极目望去,那对岸则是“恭迎圣母”。

看着那些身穿礼服的命妇们,以及不远处林荫下的小轿,你也就明白了,这对岸多得是致仕还乡的官要,也难怪能搭两座戏台子。其中一处似为“九仙女祝寿”的戏码,

另一处你也不知道是个啥,但是拉纤河兵们看地津津有味。

许是圣母体谅百姓,这“翔凤艇”行地慢,你放弃了与之同行的想法,快走两步,近了那浒墅关,据说“其税收量曾居运河沿线税关之首”,江南百货都要到此完税,为“南北冲要之地”。不过看着那每个路口的围布、卡兵以及商户门中的绮罗、灯彩、香案,你也知道那百船穿梭、熙熙攘攘的场景是见不到了。

看着对岸的“茶食”“纱罗”“棉花”“卜易”,闻着一旁“进京名酒”的香气,你也懒得过“北桥”去对岸,就原路直行了。你遇到零零星星的挑担行脚商、樵夫以及妇人孩子,但更多地是那些三五成群的耆老、乡绅、士大夫们,嘴里念叨着你听不懂却又软软的吴语。

反正左右无事,你就敞开了眼看,什么“官帽”“茶室”“加染梭布”“朝靴”“灯草细席”,

不过你更喜欢的是“五香腐干”和“大肉馒头”。

你看见裹着蓝头巾的老妇人在灶台前煮浆,另三人合作压腐干白坯,原来这就是大观园中“茄鲞”里夹的五香腐干;而混着麦香与肉香的包子,你是喜欢的,那小仔自然是更喜欢的,这不,一拿着铜板就找老板买包子。

可即使在这张灯结彩的梦中,你仍是留意到了那个在三四月里赤脚踝、裸腿肚的人,原来这盛世尚有人未得饱暖。

片刻功夫,便过了“中桥”。

身边人都在好奇太后到哪儿了。只有“尧天舜日”的牌坊下的人有些焦急,他们忙着张灯、围布,三匹骏马从旁疾驰而过,都没人注意。

那对面还有一座上演着祝寿戏码的亭子,定睛细看这才发现那是那浒墅钞关的公署衙门,那可不是“东辕门”仨字。

是了,这沿河的“粮食行”“福建名烟”“布行”不都在印证浒墅关的税收地位。

你见兵役忙着围挡,也就走了,到“兴贤桥”的这段路,你遇见一家不想逛的书店;

碰见一批“自由行”的官员;

看见一家正给人剃头的理发店;

闻见弥散在空气中夹杂着花香的茶香。

而那“兴贤桥”桥口不知为何没有蓝布,仅用了一根绳。

于是你四处打量了起来,这不你看见了春天的颜色,那家具铺屋角后的杏花白中透粉。一旁四角攒尖的亭子里传来清脆的笛音,台下的老爷们看地眼笑眉舒,台后围布里时不时传出来翻箱换衣的窸窸窣窣声。

至于对岸么也是重檐的戏台,写着什么“太平鼓吹”,

而那不远处的“天颜咫尺”牌坊下有十个身穿红袍绿裤、扎冲天鬏的人,他们或拍板、吹笙、吹笛,或敲鼓、敲锣、击铙,或弹琵琶、弹琴,一派祥和。

河水在此处拐了个弯,你看了那水流的方向似乎是寒山寺和石湖,这么想来,那石桥旁的花灯船和不远处载着华盖的龙舟从那个方向来也是应当的,但你不准备过去了。

你路过一户人家的屋角,估摸着是书房吧,因为你听见父亲检查孩子学业的声音,抬头看了那探出头的竹叶和太湖石,想来这户也是个风雅的书香门第。

你绕过瞭望台,听说那以前还是抗倭的地方,上了木桥,走进了江南乡村的田野。

你看见因南巡而在水上停留的几户渔民,他们中年轻的坐在船头饮着粗茶,说着从五湖四海听来的闲话;年老的则注视着船边的鱼篓;而年幼的孩子短暂地结束漂泊,下了渔船在岸上放起了纸鸢。

你走着走着,竟到了虎丘山下,抬眼望去,老松遒劲,寺塔耸立,皴山披藓衣,附葛藤,挂悬萝;石径若隐而复现,林荫遮亭阁,春花点点;山禽啭响,水流潺潺,人语躁幽林。这才明白那人所说“独有岁寒好,偏宜夜半游”的“静意”。

许是虎丘山灵气充沛,你竟遇上一游魂,他说他叫顾尧年,长洲人,戊辰年时苏州米价昂贵,他想着为民请平米价,便自缚双手入堂,可地方官却称他蛊惑民心,于庭杖毙。他说他不明白,想问问当今天子,却不得路。

你心想:当今天子准备在胥门外舍舟入城,到了阊门再走一段不就是胥门了。而这虎丘到阊门,不过就是沿着那山塘河再行六七里而已,他一长洲人怎会不知。他好似知你所想,解释说自己忘了。听闻如此,你也没再说什么,便和他一起上了路。

不管那香山居士是为了游虎丘,还是为了治水患,总归这七里山塘的临水商肆便成了姑苏的半个烟云。可终究你二人急于赶路,还是漠视了那虎丘到半塘的三四里民居,只得了一个“家家尽枕河”的印象。

终于到了阊门外的吊桥,可你看着那重新上了漆色的栏杆,竟耍起了赖,不想走了,想看那山塘。

这顾尧年到底是个好说话的人,倒也没急。那阊门外娄江、山塘河、外城河齐聚一片,让你不禁想起桃花坞主人的“黄金百万水西东”。

那水埠“船行”旁停泊的船只数都数不过来,你看那船夫摇浆撑杆时左顾右盼地生怕船头碰了船尾;

山塘桥、渡僧桥上挑担买卖吆喝声此起披伏,桥下摇橹船的小调如丝如缕;

前门临街、后门临河的书行、布店、金银首饰、果子行、陈年绿酹、山东府、兖州府绸、钱庄.....

你这才明白他为什么说“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耍赖终不能长久,终归还是要赶路。于是你们进了瓮城,周遭突然安静了起来,你忽然想刚才那个五间两层的书行会不会是传说中的扫叶山房。

出了瓮城,耳边的嘈杂、开阔的视野打断了你的思绪,原来这就是那阊门内“翠袖三千楼上下”的西中市,那两边的“珍藏玉器”“发兑人参”“宋锦”“山西毯”“泥金宫绢”“八丝贡缎”“定做蟒袍”“各色皮货(狐敞)”“万全字号”“翠花老店”让你看花了眼。

而街上则是些盆栽、青菜、木柴的担客,大家或买或卖或赶路,但你还看见一人折了春花,优哉游哉。

想着陆子冈,你心中只得一句话“吴中玉人多居专诸巷”,便一心拐进那巷子,浑然忘了顾书生。

你看着那满眼“玉器”“古玩”招幌的巷子,竟有些失望,这里难道不是传承子冈攻玉、琢玉的巷子么?怎么就成了古玩一条街呢,这是所谓的“不见长安”么?

你还想去阊门内下塘那条街看看,但想着顾书生,也就站在桥上瞅了瞅,那里临街大致是些“诚造铜锡器皿”“白藤凉枕”“三进斋朝靴”“纯绒毡货”“状元名笔”,

转身离开时你发现桥墩处的拴马桩拴着一匹俊俏白马,而不远处有一对老夫妻在渔船上给店家递鱼。

你瞅着那顾书生,也明白他想寻求一个答案。即使那注定是一场没有答案的追问。最终,你们还是到了万年桥。若是活着的顾书生肯定知道的,这三孔石拱桥是曾经的知府汪德馨为响应民情,集资重建而成的,并在桥堍立了石牌坊,上书“三吴第一桥”,时人说“湛湛胥江贾舶聚,万年桥上万人行”。是了,这胥门外也是米粮丝绸药材烟货的集散地,要不然那墙上也不会写什么“浦城烟行”“云贵川广药材杂货老行”“福建船行”了。

看着那城墙外的船只、墙上的卫兵以及地上铺洒的细腻黄土,你明白了当今天子怕是正在过胥门,

你拉着顾书生穿过胥门,混到“来远桥”旁边“三鲜大面”处的人群里。

一眼望去,那皇帝穿着及肘的石青色外褂,骑着健硕的宝驹,似乎想看透些什么,身后的随从撑着一曲柄重檐华盖,而那穿着明黄色及肘外褂的乾清门侍卫们簇拥在皇帝一侧及身后,两旁跪着身穿朝服的文武大臣、耆老、乡绅们。

你们身后那蓝布外的人异常激动,你甚至怀疑如果没有生命危险,他们会为了一睹天颜而爬墙头。

顾书生也有些激动,他冲了出去挡在皇帝的马前,你能听见他问的是“陛下不是以儒治国,爱民如子么”,可皇帝看不见、也听不见。

他这才明白他找不到答案的原因。他忽然觉得那戏台上的“天下太平”有些刺目。

你看那顾书生的表情,虽说不能十足同感,却也明白或许与自己见专诸巷时的心情相似,或许他更甚。

你看着眼前这条“草木呈祥”蜿蜒至苏州织造府的的长街和那西花园的瑞云峰,

或许顾书生还是不知道答案的好,因为你之前便听见那捕役们说“不能让琐屑细事叩渎天阍”,你从他们的闲言碎语中听到了苏州顾尧年的名字。

原来当今圣上早就知道了,原来顾书生的罪刑:煽惑众心,目无功令,助长刁风,令群情汹涌,立即杖毙。亦是那人的意思。

你忽然感觉有些沉重,想来自己是要醒去,可想了想顾书生,总要做些什么。于是你看着那远处的瑞光寺和盘门,对顾书生说“要不一起出城,或许外面有答案呢,毕竟海阔天空”。(图文源自《博物馆,看展览》)

说不尽的苏州情,道不完的姑苏缘

写过若干篇苏州,介绍过无数次姑苏,然而,总是说不尽、道不完!

最近,苏州又火火火火火了。三位姑娘游苏州的流调信息上了微博热搜。吸引网友热评的原因是,她们的行程——很“苏州”。目的地明确,避开了热门景点和网红地,直奔去一些相对冷门的景点和历史建筑……例如,沧浪亭、网师园这些“园林之极”;例如,东山紫金庵、斜塘土地庙这些“不少当地人都没去过的小地方”。

这个消息让当地人和学历史的人觉得又熟悉又惊喜:“她们实在太专业了!”因为那些地方,几乎只有苏州当地人才了解,并且会带外地朋友去玩的。

好多网友都把她们的行程保存下来。这条“新苏州”路线——园林之美:沧浪亭-网师园-拙政园;姑苏文化:东山紫金庵-斜塘土地庙-吴中博物馆;平凡百味:十全街-大唐家巷。

说起苏州,作为江苏人的我心情就不能平复了。它算是最爱的城市之一,去了很多次。她们这次的行程,也同样让我眼前一亮。也很欣慰,有人懂得欣赏苏州冷门的美。毕竟,苏州可是“最江南”的城市。

苏州很特别

尤其是老城区,和其他城市都不一样。老城里,多是一排排一两层的矮屋子。河里的乌篷船幽幽划过,走过窄窄的街巷,有不平的青砖。品不尽的苏式味道,说不尽的风雅与风物。这座城市,仅凭一个“苏”字就能引人入胜,甚至甘愿微隐于此,“虚度时光”。

来吧,今天我们就跟着那三位姑娘的行程走。重新欣赏一次,这座步步是景的江南水乡,另一种惬意滋味。

01

游苏州,不可错过“园林”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苏州,也许园林很合适。苏州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是身在城中,又满是山林田野的意趣。你可以在这里见到不同风格的江南园林。至今保存完好的有数十处,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的风格。面积不大,却靠着各自奇异的风格而闻名。

今天,我们重新欣赏一次,这座步步是景的江南水乡,另一种惬意滋味。

01 游苏州,不可错过“园林”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苏州,也许园林很合适。苏州的特别之处。在于,它既是身在城中,又满是山林田野的意境,你可以在这里见到不同风格的江南园林。至今保存完好的有数十处,分别代表宋、元、明、清四个时期的风格。面积不大,却靠着各自奇异的风格而闻名。

中国四大园之一的留园,也在苏州

同时,还可以根据这些不同的风格,了解到原先园林主人的个人性格与品味。在细微之处,发现他们的讲究与有趣。例如,拙政园主人以荷花的香味来自谓品行,他在院内建造了“远香堂”;有人追慕苏式小船般怡然自得的心境,如怡园的“画舫斋”;有人喜欢恬静的田园生活,如留园的“小桃源”……这里是,难得在城市之中,还能感受到世外桃源的诗情画意之地。

那三位姑娘去的沧浪亭。同样有着自己的性格与独特之处。在人民路往南,过了苏州图书馆,再过了文庙。就可以去到沧浪亭街,远远就看到一座“飘”在水上的园林———沧浪亭。最初,北宋诗人苏舜钦归隐苏州城,买下此园,造出此亭。命名,沧浪。有人说,苏州园林里没有了沧浪亭,都是徒有虚名。沧浪亭,始建于北宋时期。在如今苏州现存的诸多园林之中,历史最为悠久。亦是苏州园林的灵魂之处。

与其他园林不同的是,沧浪亭以“清水”为主,园内有一泓清水贯穿。四处闲步时,亦能感受到其波光倒影。

在沧浪亭有108个花窗,样式不重复。这是园林中最重要的“移步换景”组成元素之一。江南园林中,有个很有趣的小细节:多数透过窗台看见的景色,并不能简单地饶过一堵墙就能观赏到,而是需要走过其中部分的亭台楼榭。因为,这里处处都引人一探究竟。

除了花窗,园内的竹子也是这里的特色。竹,是文人象征品格的植物。苏东坡曾以《竹石》为名,写下让人津津乐道的“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翠玲珑是沧浪亭里以竹为题的建筑,也是原园主人的书房。站在窗前,能看到种植在园的竹子,其中还有蕉叶的身影。能让人联想到原主人的文雅气息。

网师园

网师园,是苏州园林中中型古典山水宅院的代表,建于南宋时期。地处苏州城东南,网师园的一头连着圆通寺,一头连着清代诗人沈德潜的故居。

园林的名字也很有意思。

“网师”有渔夫、渔翁之意,与“隐渔”同意。这里,也被称为“渔父钓叟之园”,有“隐居江湖”之意。亭台楼榭,无不临水,处处有水可依。

小小的网师园,不算大,但名气却很厉害——

中国第一座被移筑到大洋彼岸的“明轩”,就是以网师园的部分为设计元素。和有名的园林相比,网师园算不上必打卡的。去的都是些真正对园林感兴趣的人。这也是,被众多网友所热议的原因之一。

网师园占地面积不大,却在“方寸之间”皆有美景。与很多园林中“景宅分隔”的布局不一样。这里是“宅院合一”的设计。东为住宅,中为主园,西为内院,与园内建筑、山池联系在一起,相映成趣。

不用等一年四季,就能一日之间浏览到朝、午、夕、晚的数种变幻。三个姑娘夜游网师园,也很奇妙。白天已足够美妙。夜间则更像一方“小小幽园”,让人赞叹乃是“小园之极”

拙政园

拙政园的名气大,也热闹。它是中国四大园林之一,也是苏州现存最大园林。如果想一次性里看到苏州园林的精髓,选拙政园就对了。拙政园,是苏州园林中的精心大作。园林,离不开造山留水,山是园林之骨,而水则是园林的血脉。拙政园同样以“水”为中心,周边庭院错落,花木为胜。随便一个转身,都是一幅完美的山水园林画

拙政园,是个与文人墨客有着不解情缘的地方。见过降雪的苏州,又碰巧站在拙政园里的待霜亭,也许就能懂园艺家周瘦鹃在《芭蕉》里写的——“芭蕉叶上潇潇雨,梦游犹闻碎玉声。”

绣绮亭曾有对旧联,“闲寻诗册应多味,得意鱼鸟来相亲。”写的是正园中河畔的夏日之景。

见山楼旁的“与谁同坐轩”,曾有个文人为它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你猜他是谁?对了,园中还有个秫香馆,与水相迎。在古代,秋天站在秫香馆常常能闻到秋收的稻香

苏州园林,满是诗情画意。“不出城郭而获山林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乐。”是它们惹人喜爱的原因。它们是花园式园林的精髓。对中式平衡之度,拿捏得是精巧绝妙,而个中的精彩,又让人流连难忘,是难得是人造「世外桃源」。

如果要推荐,大园要去看,小园更要去看。无意穿过窄窄小路,说不定就能发现,某处大门上规整地写着某处园林的牌匾。让人惊喜之余,也让人感叹,苏州真是一座园林上的城市。苏州之美,是美在了骨子里带来闲情雅致。

02 文化,在苏州

苏州从古到今,备受人们喜爱。不仅是因为在江南,也不因这里美到极致的园林。更重要的,是城市包容万物的性格。只有深入了解苏州的人,才明白,这里藏着一部分中国史里,若隐若现的芳华

苏州人造园的技艺,登峰造极。而鲜为人知的“造像”亦如此。若想鉴赏出其中的奥妙,可以去到东山紫金庵

那里是延伸于太湖的一个半岛,三面环水,环境清幽。东山紫金庵里的罗汉像,在对古文化与造像感兴趣的人的圈子里,声名远扬。

紫金庵历史,早起南北朝,晚止清朝。庵内的尊尊造像生姿各态,或凝想,或假寐,或讪笑。人人知山西,知敦煌。然而,这里也是了解中国造像史的好去处。若不是了解得够深,想必三位姑娘是怎么都不会去到东山的紫金庵。

这里不像著名的雕花楼、席家花园的游客多。冷冷清清,鲜少有人出没。黄色的围墙,随处可见的参天大植,给人一种浓浓的古意。附近还有一颗千年古银杏树,树下有口千年古井。秋天,坐在茶社里喝一杯东山碧螺春,闻着山中桂花香,再看窗外碧黄树叶,听其涛涛声……这几个懂苏州的姑娘,才是绝绝子。

不过,更让人意外的是……他们去了,更更更更更冷门的,斜塘土地庙。苏州的精致与小巧,不光能从园林的绝妙设计里可以看得出来,还能在藏在街头巷尾,或是深山远林里的小庙中得以感受。斜塘土地庙,就是这样的一处小庙。

小到只有一院一庙,静静伫立在河边。想去这里,要从中科大苏州研究院穿过,再经过一片竹林,去到河边,走过荡漾着微微水波的石桥,才能到。

它很低调地就在那儿,门上牌匾,挂着“厚德载物”四个字。据说,以前只有一个“斜塘土地庙”的本名牌匾。厚德载物,也是近几年修葺过后才加上去的。里面供奉造像,是面目慈祥的土地公公和土地奶奶。

平时几乎没有人来,初一十五才有些信众过来供奉、上香。小归小,这座土地庙却是苏州现存历史最久的厅堂建筑。够厉害了吧。

苏博大家都知道。但这里还有很厉害的“吴博”。想更多地了解关于吴地的历史。还可以去到姑娘们到访过的那间吴中博物馆。它是苏州第一座,全面性展示吴地文化的地方性特色博物馆。也被称为“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位于苏州市吴中区澹台街9号——当年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曾写下《过宝带桥有咏》:“金阊清晓放舟行,宝带春风波漾轻。”两百多年后,在国宝单位宝带桥的南侧,世界文化遗产大运河旁,这家博物馆立了起来。

馆内有6800件与吴地相关的文物,55件一级馆藏。可以帮助你了解,苏州所在的“吴地”千百年来流淌过的烟雨点滴。苏州为什么是这样的?是什么塑造了今天的苏州?那它以前又是什么样的?种种问题与疑惑,这里都有答案。

在河道纵横,桥梁密布的苏南地区。有个从春秋时期便存在的古镇,名为“甫里”。清朝时期,一位文人发现俯瞰古镇全貌——“市河六道似甪字”,于是甫里被改名为甪直。没错,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甪直古镇”。它被称为“水乡第一镇”,有“名冠江南”之势。

周边的喝水,也有“五湖之厅”与“六泽之冲”之称——古镇滨临大运河,澄湖、金鸡湖、阳澄湖等六湖环镇四周,吴淞江、东塘江、界浦江等六江交错境内。一个名副其实的水乡泽国。2500年来,这座古镇就与姑苏同在。

看惯了高楼大厦,对古镇有一种莫名的眷恋。这里历史氛围厚重,许多古时大宅广布于此,吸引了很多电视剧居住来拍摄关于「古代大宅院」的故事。还有两岸古典的民居,是这里原始而真实的影像,像一位平淡的老人,收藏了一切可以这个古镇收藏的故事。

如果想看布局精致,雕梁画栋的江南风韵;或者漫步在保圣寺内,感受南朝四百八十寺在风雨中沉淀下来的岁月静好;在叶圣陶纪念馆品读他与甪直的情怀;甪直古镇,都会为你讲述姑苏2500年来的变化

城城问身边的苏州朋友,好几处地方,她自己都没有去过。“我也许是个假苏州人?”“我很高兴,能有外地人比本地人还爱了解苏州。”“她们真的很棒。”

03 苏州“滋味”

她们去了十全街大唐家巷。听起来普通,但苏州当地人会懂。知道并来到这里的人,也许都很爱生活。那条“十全街”是苏州知名的美食街,老苏州的灌蛋饼、萝卜丝饼、面拖大排,这里有;年轻人喜欢的火锅、咖啡馆、创意餐食、充满风格的小店,这里也有。

每天早上,从街边小巷里冒出煎饼的香味;

中午人最多的“没肉丝儿”,来了不能不吃,名字够古怪,装潢接地气,深藏巷子里,却很好吃;

十全街和平桥直街路口的月半斋,专卖苏式点心,店里还有苏帮菜,一季一味,谁能忍住不来吃呢;

很多小店,闻起来都很香,吃起来也好吃。有句话,是这样说的——到十全街啥都有,老的少的都满足。

爱逛菜市场的人,就一定要去大唐家巷。那儿啊,可藏着一个神秘的,被称为苏州四大菜场之一的——娄门菜场。

没事做就逛菜市场。看生鸡活鸭、看水灵的蔬果瓜菜。即便是人挤人,也能体会到生活的热闹气氛。

免费帮剥帮切帮削已经不足为奇了。店主们对蔬菜瓜果就像待嫁的女儿一样,样样都精修、细究。处理得漂漂亮亮的,看了都想立马买回家做饭!毕竟,论精致还得是江南。

都说,菜市场隐藏了城市的老味道。这话儿没错。各种带着苏式风格的爆鱼、糕团、点心这里都能买得到,而且几乎不踩雷。每个住在附近的老苏州人,都有自己心爱的,买了好长时间的铺子。

在这里,有的人忙着买蔬菜瓜果,有的人站在小窗前排队买熟食,人来人往、熙熙攘攘。同时这也意味着,饭菜正在被加工,人们正在等待熟悉的味道,生活一切正待时。

你看,三个姑娘行程里的苏州,是不是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又或者,是你完完全全没想到的?逛喜欢的地方,吃喜欢的食物,和最熟悉的朋友——“这个行程真的太真实了,真实的就像是我们身边和我们爱好一样的朋友做出的攻略。”

苏州啊,是一座有太多惊喜的城市。再重新走一次苏州吧。(信息源自《那一座城》)

一入秋,苏州就成了姑苏!

阳澄湖的螃蟹肥了,天平山的枫叶红了,定慧寺的银杏黄了,苏州就变成姑苏了。苏州!苏州!单是听它的名字,就已然被它的诗意包围。若是到了秋天,一江秋色江南岸,十里恍然忘人间。苏州就成了姑苏!

被城市快节奏夹裹向前走,时间久了,就无比渴望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惬意。姑苏的秋,温暖又诗意,柔美又热烈,你不知该用怎样的语言去形容,只知道这里会告诉你“人间值得”。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唯有别时今不忘,暮烟秋雨过枫桥。”“姑苏台上乌栖时,吴王宫里醉西施。”自古以来,姑苏的秋,都被各朝的大诗人赞赏,惹得人人心醉。

说真的,千万别在秋天来苏州!因为我怕你沉醉其中,不舍离开;因为我怕你沾上一袭秋色,不舍拍打;因为我怕你走了之后,念念不忘;

01姑苏的秋,是温柔的。

拙政园

说起秋天,大概没有那个地方能像苏州的园子一样,温柔的让人不忍大声说话。红枫似火,潭水清澈,行走其中,如痴如醉。这份雅致和苏州园林的魅力,让园子里的秋天,更美更醉人。

从第一片叶子悄然落下的时候,拙政园的秋,就悄悄来临了。秋天的色彩在这里被运用的淋漓尽致,落的一个“庭院深深深几许”。一瞬间恍若穿越了千年的时光。

留园

园子的小道上、屋檐上、亭台间...目之所及皆是秋天给留园装扮的模样。一片片叶子,是这个季节对大地最珍贵的馈赠,也是给人们最震撼的美景。

在梦里,园子里秋日的阳光正是温暖,这片银杏和红枫交织而出的秋日图,让世界都变得安静了。一阵风吹过,叶子飘飘然落下,捡起一片,夹在最爱的那本书里,收藏属于此时此刻的姑苏秋。

狮子林

它像一位柔情的女子,蒙着一层薄薄的面纱,让人忍不住去探寻,去感悟这秋的魅力。院子里的建筑布置精巧,细细看来,引人遐想。

每年秋天,它都将积攒了一年的力量,用在点缀这个院子上,给秋天的狮子林一份古朴与秋凉。如此美景,是多少旅人心中的向往,又是多少人心中的念念不忘。

网师园

网师园之前叫做“渔隐”,表明园林主人渔隐之意。在苏州它不及别的园子名声大燥,却在景色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在网师园随意的走走,江南秋天的舒适和惬意,全部都收入心中。

艺圃

当你找到艺圃,并且踏入这个园子之后,你就会知道世外桃源的模样。若是再遇上一点小雨,泡上一盏茶,就着秋色,岂不绝美。

耦园

耦园尽显姑苏“人家尽枕河”的特色。秋日的阳光照耀的这里充满诗意,不经意的一个拐角,就会遇见绝美的秋日小景。真的真的好想在这里发会儿呆。

02姑苏的秋,是诗意的。

周庄

姑苏的秋,诗意藏在一个个古镇里。走进周庄,桥桥相望,桥桥相连,抒写的是古镇人家的故事和生活。房屋、小桥、树木,映射在河道里,真的美的有点过分了。

当人们谈起它,除了美好,还是美好。恍若是城市私藏的惬意空间,如果你想有一段安静的时光,可以在秋天来这里小住几日。

同里

探访过古镇的青葱夏日,却忘记了它的秋天也能美的如此惊艳。同里的秋,是低调的,藏在每一片叶子上,江南的初秋,还有些含蓄,要仔细逛逛,才能发现。

古典的园林和初秋的美景,大概是最能引人遐想的了。像是悠然的走在诗里。

甪直

甪直是一个很有生活气息的古镇,镇子上的居民生活悠闲惬意,和秋天的调调很搭。秋日的蓝天和金黄的叶子,成了镇子上最迷人的色彩。

苏州大学老校区

苏州大学老校区,藏着关于记忆里最简单的秋。校园被换上了五彩的新装,学子们在树下走过,这份美好,被叫做青春。

03姑苏的秋,是热烈的。

定慧寺

谁说姑苏只有温柔和诗意的秋,热烈的秋,也在随着时间而到来。走到深秋,定慧寺殿前的两株百年银杏并峙,一片金黄,洒落一地,一眼便难忘。

时光轮转,200多年的时间,世间千变万化,银杏树依旧春发芽、秋落叶,循环往复,不经意间是否为我们讲述了千年前的故事。

天平山

天平山的秋,是漫山的红枫。让人忍不住和姑苏来一个约定:待你秋风刮起红枫满城时,我就回来赏枫,陪你渡秋天。

错过了天平山的秋,姑苏城,你便定会重游。没人能抵挡得了它的诱惑。

虎丘山

虎丘山是苏东坡的最爱,山不算高,却难得雅趣。随意的走走,你便会明白苏东坡写下的“尝言过姑苏不游虎丘,不谒闾丘,乃二欠事”的真正含义。

寒山寺

《枫桥夜泊》中“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让寒山寺闻名天下。就为了这里的秋天,你一定要来。

散落满地的叶子,给寒山寺更增加了一份古意。江南精美的名刹和这热烈的秋,怎么想也是绝美啊。

04姑苏的秋,是醉人的。

如果城市是有味道的,那苏州是桂花香。秋天,你来苏州,便能嗅到淡淡的桂花香,满城的桂花悄然开放,让人忍不住大口呼吸。

苏州人便就地取材,将小小的桂花,做成桂花糕,香甜可口,让来往的人,都忘不掉这个味道。

或是做成桂花酒酿圆子,微凉的初秋,捧上一碗,别提有多让人欢喜的了。

还可以做成桂花糖藕,软软糯糯带着桂花香,入口就会爱上。

秋天,苏州人一定要吃大闸蟹,江南吃蟹,必定要配着黄酒,慢慢剥蟹,再来一口黄酒,这秋日的悠闲,可一下子就有了。

闲来无事,苏州人最爱的还是袅袅娜娜的昆曲腔调,一盏茶、一叠瓜子,一下午就这样消磨。你别说,江南的惬意,还真藏着在这昆曲里。

苏州!姑苏!你将这世间的秋,统统私藏,惹得人间心慌慌,想前往。你说这,该让人如何是好?你的秋绝美至此,却不止如此。不如,有空一同前往?(信息源自搜狐号《爱旅游的哆啦》)

▲摄影/喻乾坤

苏州若是天堂,山塘就是天堂的代表。运河“塑造”下的山塘,是一个自由开放的“非传统”街区。

河上灯船游曳,两岸灯火通明,把夜晚点缀得如梦似幻。山塘由河与平行于河道的街组成。明清时期,作为苏州城与大运河的连接线,这里商业十分繁华,直至今日,依旧是苏州城最著名的商业街之一

人间四月天,七里山塘街。“你一句春不晚,我就来到了真江南。”

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

1761年,北京的万寿寺旁新开了一条奇特的街市。

街市沿着玉河两岸向远方铺展开来,小食店、杂货铺、茶楼、药铺乃至酒楼歌肆,清一色小家碧玉的苏州式样

此等景象,好像不应该出现在北方皇城根底下,倒像是江南水乡风光。

▲位于山塘街入口处的御碑亭是一座四方亭,亭内有一块石碑,是曾多次下江南的乾隆皇帝的字迹“山塘寻胜”。

这是乾隆皇帝为其母七十大寿献上的特殊“贺礼”。

母子俩曾携手同游江南,而孝圣宪皇太后回到京城后依然念念不忘苏州的繁华风情,尤其是阊门外的山塘街,给老人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作为拥有至上权力的孝子,乾隆大笔一挥,干脆在北京仿建出一条“苏州街”供母亲游赏。

▲北京颐和园苏州街。

“上有天堂,下呀有苏杭。杭州西湖,苏州么有山塘,哎呀,两处好地方。”

山塘与西湖并列,苏州民谣《大九连环》道出了山塘之重——宛如天堂一般的存在。

所谓山塘,是连接苏州城西北阊门与城外号称“吴中第一名胜”虎丘间的一条笔直的水道。

▲从航拍图可看出,山塘河两畔,至今仍是房舍栉比,位于苏州古城区的繁华地带。摄影/丁达祥

唐宝历元年(825年),时任苏州刺史白居易始开山塘河,并将河道继续往西北延伸,连通到当时的运河。

名人亲凿,是山塘历史浓墨重彩的开端。然而白居易开山塘的目的,却非经济运输,而主要是为百姓游览虎丘方便

相传吴王阖闾死后就葬在虎丘,这一带风光优美、山景绮丽,至迟在东晋时期,虎丘已经是苏州城外首屈一指的旅游胜地。

▲山塘街上的白公祠。

开挖山塘河,相当于修了一条旅游“快速路”,此后人们可以沿山塘直达,朝而往暮而归,好不惬意。

白居易也在诗中骄傲地写道:“自开山寺路,水陆往来频。银勒牵桥马,花船载丽人。”

学者何峰研究,这时的山塘并未真正发展起来,在唐宋乃至元代,“水陆往来频”的景象,限定在虎丘游览的“旺季”。“淡季”之时,山塘几乎可以用清冷来形容。唐代张祜曾经作诗记述这一带的景象为“长洲苑外草萧萧”

▲白公祠大门两侧的照壁上,一边是 “山塘始祖”, 一边是“乐府诗神”。

与之相对照的,是唐代苏州城内乐桥一带、南宋城南盘门地区和元代东部滨海浏家港熙熙攘攘的繁华景象。

这三个地区的崛起各有因缘——据何峰分析,南宋城市经济逐渐活跃,但当时国家丧失了北部半壁江山,政治中心转移到杭州,联系西北的山塘无从施展,反而是城南盘门发展迅猛;元代漕粮海运,受益最大的莫过于东部沿海港口浏家港。

看来,商业需要一些“大势”推动的“天时”,而属于山塘的时代要到明代才降临。永乐迁都北京之后,京杭大运河成为国脉所系的漕运要道。山塘所在的阊西地区,是从运河进入苏州城的要地

▲七里山塘入口。

连接运河与苏州城阊门的主要水道有两条,一条是经过枫桥的上塘河,另一条便是取道虎丘的山塘河,南北交通都要在阊西汇集,这里遂成为八方聚焦的贸易枢纽。

就这样,山塘街摇身一变,疯长成苏州首屈一指的商业中心。

“吴中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看到阊西时,已经是“带城灯火千家市,极目帆樯万里船”

▲山塘街一直是去苏州打卡必去景点之一。

唐寅更是索性居住在阊门附近的桃花坞:“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五更市贾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最是富贵风流地

今天山塘的夜,依旧是“灯火千家市”般的热闹。两岸灯火通明,仿佛笼着绚丽的薄纱。山塘其实是由山塘河与平行于河道的山塘街组成。

苏州城寸土寸金,渐渐地,不少往来客商和本地商贩索性在城外沿河居住。山塘河的北岸,就逐渐形成滨河小路,叫山塘街。

据学者牛示力考证,明清山塘街河可以分为正段和副段。正段是“七里山塘”的主体,呈西北—东南走向,从虎丘附近的西山庙桥至阊门附近的山塘桥止。

▲夜色山塘,如诗如画。

副段很短,从山塘桥往南到渡僧桥止,是山塘河与城墙平行的一小段连接段。虽然从体量上被称为“副段”,地理位置却是名副其实的“黄金地带”

这段河道紧贴着阊门,是走水路进入苏州城的咽喉,两岸店铺鳞次栉比,简直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

▲渡僧桥。

正段则大致以半塘桥为界,分为东西两部分,东边的一半延续着副段的商业繁华,而往西至虎丘,却慢慢地几乎不再有临河店铺。

明代《长洲县志》记载了这种分界的特性:“七里山塘,行至半塘三里半……自此至山麓,红阑碧树,与绿波画舫相映发,为游赏最胜处。”

山塘的商业吸引力主要来自苏州城,因此从阊门到虎丘的商业气息,是逐渐递减,大致过了半塘桥,都市商业景观就开始被郊区景致所代替

▲七里山塘。

如今半塘桥位置附近有铁路和几条公路穿过,现代交通再次切割了半塘两侧。以东总体上商业繁华,灯火烂漫,也是政府着力打造的旅游景区。以西的部分则相对安静、生活化,另有一番原生态的老苏州味道

走在东半段繁华的商业街上,除了目不暇接的小店之外,偶尔还会有几座别具特色的老建筑映入眼帘,大多是明清时期的老会馆。

据说鼎盛时期的山塘,会馆林立,而今天能看到的还有汀州(注:汀州府,古地名,治所在今福建龙岩长汀)、岭南、冈州(属今广东江门)、陕西和山东等会馆。

▲一大早就熙熙攘攘的山塘街,充满烟火气。

大概是地域相近、方言容易沟通的缘故,岭南会馆和冈州会馆离得不远,都在山塘东侧街口,而陕西会馆和山东会馆则在中段比邻而居。

清代,半塘桥以西的段落不再有鳞次栉比的货品店铺,但由于临近风景优美的虎丘,成了休闲服务行业的天堂

在虎丘逛完的游客,往往会在附近寻一处优雅的茶馆酒楼,坐下来细细享受闲暇时光。山塘最著名的三大酒楼——三山馆、山景园和聚景园,都坐落在西半段。

▲当喧嚣热闹暂时散去,山塘又呈现出不同的一番面貌。古桥静谧、塘水悠悠,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风情。摄影/张博

三山馆还建有凉亭、暖阁,山景园配建有飞阁流丹、疏泉叠石,用餐环境十分优雅。可惜聚景园等都已经湮没在历史里。好在今天山塘的饮食依旧不负众望,本地人开设的小餐馆里,几乎每家都有几样拿得出手的“宝藏”小吃

属于百姓的苏州名胜

明朝嘉靖年间,旷日持久的倭乱刚刚平息,一场激烈的辩论立即在饱受摧残的苏州城里展开。辩论的主要议题,是苏州阊门外的山塘等地要不要筑城。

从这场祸乱来看,苏州城高大坚固的城墙足以保护城内居民,但城外的山塘等地则直面倭寇洗劫,损失惨重。

以太仆章焕为代表的“筑城派”认为,阊门外是运河流经的交通要地,早就是苏州城最为繁华的商业中心,人口繁多,地位十分重要,必须不惜代价筑城保护

▲苏州阊门。

而以知县曹自守为代表的官员们则坚决反对筑城,他们的理由是,这一地带本来就是沿着运河水道自然发展起来的,如果筑城,势必会破坏交通和商贸。

辩论的结果,是“反筑城派”取胜。原因在于,他们不仅看到了现象,更深入问题本质。山塘这类街区的兴旺,靠的是与运河的开放联系,是黄金水道上的交通与各地客货的往来贸易,不应该被城墙限制。

▲山塘俯视图。

可惜曹自守等人的真知灼见,并未被高位者揣摩透,自由开放惯了的山塘,又一次面对行政命令的强制干预。

隆庆二年(1568年),从山塘前来虎丘游览的苏州市民们发现,在虎丘山门东侧新立了一块《苏州府示禁挟妓游山碑》。碑文以官方权威生硬地宣布:

“今后除士大夫览胜寻幽、超然情境之外者,住持僧即行延入外,其有荡子狎妓携童、妇女冶容艳妆来游此山者,许诸人拿送到官。”

▲山塘街上的居民生活一角。

言下之意,虎丘从此不欢迎平民百姓闲杂人等,今后只允许士大夫们寻幽览胜。一旦发现有打扮妖娆的百姓来此游玩,甚至可以当场扭送官府法办。

大概官府自己对这则告示的内容也不是太有信心,因此专门说明,“今虽禁止,恐后复开,合立石以垂永久。”——我知道过段时间你们就不听劝阻了,所以我专门立块石碑放在这里,永远震慑大家。

▲山塘的傍晚。

要说官府的预感还是很准的。运河在明清的繁盛,使得虎丘越发热闹起来。对于“吴中第一名胜”,往来客商们蓬勃的游览热情,怎么可能被一块小小的石碑恐吓住?

别说普通市民了,在明末文学家张岱的《虎丘中秋夜》中,“土著流寓、士夫眷属、女乐声伎、曲中名妓戏婆、民间少妇好女、崽子娈童及游冶恶少、清客帮闲、傒僮走空之辈,无不鳞集”。

整个山塘都是这样,大运河赋予了它开放包容的商业性格和沸腾多元的市井特质,上层不可能用权力独占,只能与民同乐。这里的繁华属于所有在苏州生活的普通人

▲今日山塘街之景观。作为“苏州第一名街”,山塘热闹依然,市井依旧。摄影/冯军

山塘的名人故居不多,说来说去也没几个大人物,甚至雕梁画栋的园林大宅也没有几处。但传唱至今的民间小调《大九连环》中,却专门把山塘提出来,与杭州西湖并列,成为苏州古城独一无二的象征符号。

“风雅平江路,市井山塘街。”

可能在苏州人的心里,更称意的是这条依托运河的“非传统”街区,它风流旖旎的繁华富足,嘈杂喧嚣的市井生活,开放包容的运河心胸,才是百姓心目中真正的“天堂”。

▲发源于苏州的昆曲表演。吴侬软语、身段婀娜,这般的似水柔情,曾让山塘街上南来北往的商人行客陶醉其中。摄影/周旸

来源:《中华遗产》2022年07期《中国大运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