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书下酒一斗不多
鲁迅先生曾将读书分为两类,一种是职业的读书,另一种是嗜好的读书。前者如农人磨镰、银行职员数钱一样,纯粹是职业的需要,后者则是一种放松心灵、精神自由遨游的愉悦之事。
宋末元初的隐士翁森写过春夏秋冬四时读书之乐的诗,其中有“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等诗句。宋人一本名为《道山清话》的书中记载,大文豪苏东坡夜晚读书读到兴起处,会高声阅读而忘记休息,吵得两位侍从敢怒不敢言。宋代诗人苏舜钦把读书当做人生最大的乐趣,有一次,他住在岳丈家,每晚都要喝一斗酒,岳丈很惊奇此人酒量之大,便于一天夜里躲在一旁窥探究竟。只见苏舜钦高声朗读《汉书·张良传》,念到精彩处,便感慨一番,并满饮一杯酒。老丈人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诚不多也。”由此可见,这些人是把读书当做一种乐趣,心甘情愿地做书痴。
在古人眼中,那些书籍是先贤思想的概括、凝聚,读书可达至美至乐的境界,然而,再优秀的作品,因时代的桎梏,行文中亦有语焉不详之处,所以要求读书人必须通过自身的知识与经验,推想其详,通过思考、概括、综合等方式,读出文字中的“微言大义”。
北宋著名政治家王安石嗜书成性,每日手不释卷,且勤于思考,因而常常为学问所困。他刚任常州知州时总是板着面孔,对人几乎没有笑脸。一天,同僚聚会,官伎助兴,宴会间,王安石突然大笑起来,同僚以为是官伎的表演逗得他开心不已,于是要赏赐艺人。席间一位深谙王安石性情的同僚对此有些怀疑,便问王安石刚才为何而笑,王安石说:“前些时候关于 咸 常 二卦百思不得其解,刚才猛然悟得其中奥妙,自喜有所得,因此不由得发出了笑声。”原来,即便在宴会上,王安石仍然牵挂书本,因此有了这样一则读书笑谈。宋儒程颐曾说:“学源于思。”如果你经常像王安石这样在读书的过程中思考入迷,以书中精华浸润自己的头脑,便会不断有新知新悟。
近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的读书“三境界”是为文人读书境界的精妙总结。其一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说的是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著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其二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王国维以此句来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坚定不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其三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说的是读书必须有专注的精神,反复追寻、研究,自然会豁然贯通,有所发现和收获。(肖明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