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指导步骤

​浅谈整本书阅读指导步骤——以《红楼梦》阅读指导为例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2017)》将整本书阅读放在学习任务群的第一个,要求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建构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形成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提升阅读鉴赏能力,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促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入学习和思考,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中学习目标与内容第二点是:在指定范围内选择阅读一部长篇小说。通读全书,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点。从最使自己感动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欣赏语言表达的精彩之处,梳理小说的感人场景乃至整体的艺术架构,理清人物关系,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体会小说的主旨,研究小说的艺术价值。

  那么,作为语文老师,如何指导学生做好整本书阅读呢?在实践中,我遵循整体到局部,通读到细读、局部研读的原则,每个阶段给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任务,引导孩子们把握长篇小说整本书的阅读方法。下面我就以《红楼梦》的教学为例,谈谈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步骤,以抛砖引玉。希望能得到广大同仁的批评指正。

  一、选好书籍版本,做好时间规划。

  书籍的版本选择往往直接影响书籍的阅读效果。尤其是文言书籍和外文译本,选择版本时要选既忠实原著又能让学生快速把握内容的版本。《红楼梦》是一部鸿篇巨著,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称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虽说高中生已有一定的阅读经验,但要读懂是有难度的。市场上《红楼梦》的版本繁多,有的更适合研究者读,如脂批本。中学生阅读更需要有一些对文中的诗词、隐语作注释、提示的版本。因此我选择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推荐给学生阅读,因为这个版本有校注、凡例、详细注释与版本说明,对学生阅读这部稍显隐晦的小说有较大的帮助,甚至可以说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其次是做好时间规划。阅读要有时间保证,否则谈阅读就是一句空话。在我校每周有规定的一节专门阅读课,加上一些课余时间,所以时间上是有保证的,因此对于规定书目,我都会给学生规定一个阅读时限。《红楼梦》共一百二十回,100多万字,对于学业繁重的高中生来说,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深度阅读难度挺大。在实践中,我规定学生用一个学期时间完成《红楼梦》深度阅读。其中两个月的时间完成小说的通读(差不多一天读两回),重点把握前80回的内容,一个月时间研读自己喜欢的内容,做好自己的读书心得,并尝试在小组、班级讨论交流。

  二、做好导读工作,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把握大体内容,初步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导读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激发学生想去读这本书的欲望。平时的教学中,我常用课前五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推荐好看的书籍,介绍自己喜欢该书的原因及读书心得。由于《红楼梦》内容繁杂、人物众多、还有众多的诗词曲赋,兼有隐语、谐音等修辞手法,因此我借助必修三的课文《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之机,对《红楼梦》的整本书阅读亲自做了一次系统的导读。由《红楼梦》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以及历代名人名家对《红楼梦》的高度评价引入,重点给学生讲解小说的前五回即总纲部分。梳理两张图即贾府人物关系图和贾府平面布局图,指导学生借助辈分记住贾府人物;尤其是讲清小说第五回中的判词、曲词,这些曲词判词暗示了小说中的人物命运,体现了作者“草灰蛇线”的笔法,了解作者人名地名里隐含的含义,如甄士隐——真事隐、贾雨村——假语存、王仁——忘仁、贾政贾敬——假正经、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千红一窟”——千红一哭、万艳同杯——万艳同悲等,这些名称或讽刺或感叹,从不同的角度暗示人物性格命运,揭示小说主题。了解了这些写法,对学生阅读全书有重要指导意义,从而达到纲举目张的效果。又因为诗词太多,学生的鉴赏水平有限,因此我又告诉学生不必拘泥于看不懂的地方,暂且跳过。这次导读前后花了六节课的时间,讲完之后,许多原本看到《红楼梦》就摇头的男生开始在课余时间拿起《红楼梦》逐字逐句的读、划,讨论起来。

  三、通读全书,梳理主要故事情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体会小说的主题。

  这个步骤相当于单篇教学时的整体感知。学生通读全书,吸引他们的有时是动人的故事情节,有时可能是跌宕的人物命运,有时也可能是一段优美的文字。不管吸引他们的是什么,总之要让学生先把整本书看一遍,梳理故事的主要情节,了解主人公的主要事件,看不懂处暂且跳过,把握大意即可。阅读《红楼梦》,我指导学生在前五回导读的基础上,抓住回目梳理主要事件,并将前后相关联的事件联系起来看看是写哪个人物、哪个事件为主。例如围绕秦可卿之死,就有“论病细穷源“毒设相思局”“协理宁国府”“路谒北静王”“弄权铁槛寺”等。集中描写了王熙凤特点。围绕“宝玉挨打”有“情烈死金钏”、“不肖承笞挞”“以错劝哥哥”“玉釧尝莲叶羹”等情节。这样对全书故事情节、人物个性有个了解,为下一步的深入探究做好准备。

  四、研读品味。选择自己喜欢的故事、人物、场景、语言等方面入手,反复阅读品味,深入探究,感受、欣赏人物形象,探究人物的精神世界。

  这个步骤是进入深度阅读阶段,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或者事件对小说做深入的研究型阅读,进一步把握小说的人物形象,探究小说人物的性格特点、形成环境及其背后展现的社会意义;或者抓住某一中心事件,分析事件的前因后果,各色人物在这个事件中的表现,从而达到窥一斑而见全豹的作用。例如《红楼梦》的阅读中依据小说的丰富内涵,我与学生共同商量了十多个话题供学生选择,有关于人物形象探讨的“从金陵十二钗中选择你最喜欢的一个人物,阅读小说中与之相关的章节,分析人物特点”“怡红院中的丫鬟们”“木石前盟与金玉良缘的支持者反对者分别有谁?请找出相关章节说明”“宝玉黛玉的爱情之路”“刘姥姥在小说中的作用”“贾府的男人形象”等,有以事件为中心做深入研读的,如以“协理宁国府”“元春省亲”“宝玉挨打”“抄捡大观园”等中心事件为专题的研究,还有“大观园的院落布置与居室主人的关系”“《红楼梦》里的美食”“《红楼梦》中的节日风俗”“《红楼梦》里的服饰”等与小说主人公们的日常生活相关的话题来供学生们选择。或者由他们自己选择一个喜欢的角度深入阅读。从学生上交的读书笔记来看,选择人物形象研读和中心事件研读的同学占了大多数,对《红楼梦》中的美食研究也有一小部分,甚至还有同学按里面的叙述动手烹饪了其中的食品,如“碧粳米粥”“枣泥山药糕”。虽说学生们的看法还略显稚嫩、甚至也有些是人云亦云。但经过这样的研读,至少学生们初步学习并实践了整本书阅读的方法,积累了一定的阅读经验,也算初步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五、创设交流讨论的机会,展示读书成果,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交流读书心得,展示读书成果,目的是为了检查学生读书效果,也借此进一步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地读书。因此每周我都要求学生上交读书笔记,并对学生的读书笔记进行批注。并推荐好的读书笔记到全校交流展评。同时模仿朗读者,利用课前5分钟,按座号轮流上讲台,或朗读自己摘抄的好句好段,与大家一起鉴赏品味;或推荐自己喜欢的书籍或章节给同学看,并将每周六下午的语文课固定为读书交流讨论课。这节课是一周来同学们期待的课,因为这个课可以听到同学们的争论,还可以用这节课观看与所读的书同名的改编影视剧,实现跨界阅读来加深对小说内容的理解。例如高一(12)班的王铖晖的《红楼美食》交流,引得全班同学口水直流;钟美灵同学的《红楼梦之刘姥姥》结合刘姥姥三进荣国府谈到了自己对刘姥姥的独到的认识,说了刘姥姥是荣国府兴衰的见证者,她用“朴、智、义”三个字概括了刘姥姥的特点;而高一(15)班的曹淑婷以自己的少女视角来观照宝黛之间的爱情,对“探宝钗黛玉半含酸”她讲道:“ 这种绵里藏针和借槌敲鼓的机锋,将黛玉恋爱时期那种心怀酸嫉而又小心试探的心情写得入木三分。其实,在这里黛玉是无理的,仅仅是强词夺理,但是她有情,是可以原谅的‘无理’。由于怀着爱的希望,宝黛之间的口角、猜疑、试探才是可以忍受的,甚至是甜蜜的。其后的反复口角,反复试探,都是在情理相悖中进行的,愈到了热恋时期愈是如此。这种情理相悖,表面上看,近于庸人自扰、无理取闹,实质上是爱的自卫。”这些交流充分展现孩子们的读书成果,赢来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这样,一方面让读有所得的同学获得了成就感,另一方面也给其他同学带来了读书启示,更进一步激发了孩子们读书的积极性、主动性。

  以上是我在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中的粗浅做法。在指导阅读的过程中作为老师每一个步骤都要给学生设定一定的阅读任务,让孩子们带着目的阅读,进行分析、综合、概括归纳,并形成自己的独特看法。我想坚持去做,假以时日,学生们的阅读水平、综合素养一定会得到大大提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