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城厢天灯弄77号书隐楼

书隐楼坐落于老城厢天灯弄77号,建于清代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已有二百五十多年历史。清乾隆进士沈初所建,占地2余亩,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宅共5进,70余间。据考,它是明代后期上海名园——日涉园旧址的一部分。因楼址所在上海县城中心地带,故取“大隐隐于市”之意。

据考证,书隐楼的楼主是当时的兵部侍郎兼《四库全书》副总裁沈初。营建此楼是为藏书和居住之用。“书隐楼”匾额上的三字由沈初亲笔题写。该楼总体结构类似浙江宁波天一阁藏书楼。临街有高大的古门楼,门楼内建筑分前后两大部分。前面是富丽的大厅,大厅以东是小巧精致的花厅和船厅,作为会客和饮宴之用。在大厅中轴线的后面是两进四合院式的两层楼房,前后两进楼房有走马廊相通.

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上海市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名录:310102923180000033 书隐楼清 小东门街道


从天灯弄77号正门进入,所见一至三进为前部宅邸花园,或散步、或观赏,环境典雅脱俗。内有名花异木,假山池沼和船厅,船厅三面临水,上有船蓬轩,船厅檐枋上雕的“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极有意境;其次还有轿厅、七梁正厅、话雨轩、十字墙和古戏台,可以想象,逢喜过节,必有欢快的乐声在这里缭绕盘桓,装点园景园色。共四进五进,虽为后部,实为正中,当曲径通幽漫步而入,顿生别有洞天之感,中间两幢古曲式走马楼形成一个敞开式的空间隔绝,但见四周为大青砖砌起的厚约二尺余,高约三丈六尺的封火墙所围合,墙中置有一块大型“福”字砖雕,要知道这墙可比上海老城墙还要高;大门、侧门均为石库门,木质门上都用方砖遮盖,用以防火,由此可见“书隐楼”的规划设计者,已极具消防意识。


当步入书隐楼内,居住于此的67岁女主人郭誉文指着堆放在一旁的石雕、木雕说,这还是明代留下的文物,那里面是清代建筑。郭女士是书隐楼内唯一的看护人,一个人住在一片残砖剩瓦中的倒塌霉变的房内,为了祖上传下来的这份产业,她默默地守护着。住过老房子的朋友都知道,在这里,每天常规的洗漱、清扫、吃喝都是问题。为了不生明火,郭女士家里不做饭,只叫外卖。每天探头探脑看的朋友太多,郭女士干脆大门紧闭,不是熟悉的朋友介绍,谁也别想进门。


明清时期,私家藏书风气极盛,“据叶昌炽《藏书纪事诗》所收录,历代藏书家共一千一百七十五人,而清代便有四百九十七人,几占一半”。当时以江浙一带涌现出的藏书家数量最多,并且出现了很多有名的私家藏书楼。与宁波天一阁、南浔嘉业堂并称为“明清江南三大藏书楼”的上海书隐楼便是其中一颗熠熠生辉的明珠。


这块地皮本为明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陈所蕴所建日涉园的一部分,日涉园与豫园、露香园并称“明代上海三大名园”,其名来自陈所蕴朋友李绍文和他所作的诗中一句:“不妨日一涉。”园成之后,陈所蕴亲做《日涉园纪略》[2]记录该事,又请名家绘《日涉园三十六景图》,并配以诗文,藏于书斋。后陈氏家道中落,清康熙年间,日涉园被浦东名绅陆起城购得。

书隐楼虽残破不堪,亟待修缮,随地堆放老屋中卸下来的石材木料,透着一股尘封的历史味道。但从它的雕梁画栋、飞檐翘角、古戏台等来看,依然能感受到当年这座名楼的豪华精致。


楼内院落,处处可见精美的砖木雕刻艺术,如“周文王访贤”“八仙游山图”“穆天子朝觐西王母”“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等,尤为珍贵。


但由于年久失修,屋顶已漏,只能用塑料纸挡雨。西厢楼坍了一角,只能用一些大腿粗的木柱撑着,防其坍塌。只有四周12米高的防火墙高高耸立,巍然壮观。

门楣前后各书“金辉玉昭”“古训是式”。


细细看去,“书隐楼”里可谓精品纷陈,诸般细节,堪可细细品味。如五进内大门枋上镌有“古训是式”匾额字碑。“古训是式”语出《诗经·大雅·丞民》,其意为“取法先王遵古训”,指的是这是先贤留下来的规范法则,陈建元先生据永璇王府中有“古训堂”及刊有《古训堂集》,认为这是沈初对乾隆皇八子永璇王表示尊敬而制此匾额。四周有精美的砖木雕刻,一眼看去,分明呈现出精彩的故事,如“西伯姬昌磻溪访贤”长卷式砖雕故事图,仅人物就有30多个,神情毕肖、姿态各异,无不栩栩如生。


四进属正楼,这里便是藏书室了;五进则是宅居楼,是当年楼主及其家眷的起居室。据我这位老街坊说,这便是“书隐楼”主人隐居读书的地方,但见两楼雕梁画栋,精美无比。中间一间底楼放有八仙桌,桌两旁是太师椅,上方高悬清乾隆进士、官至军机大臣、《四库全书》副总纂沈初题写的“书隐楼”三个凝然遒劲的大字,平凭了屋中浓浓的书卷气。沈初系浙江闰湖人,乾隆癸末榜眼,历任礼部、兵部、户部尚书,河南、福建、江苏、江西学政及左都御史、军机大臣等职,“书隐楼”请他题额,也见出当时宅主的身份的不一般。


说起“书隐楼”的精美还有值得一提的,就是其庭院周围极具审美观价值的落地槅扇长窗。长窗的上半部为富有艺术图案的木质窗格,下半部的裙板上,


都雕有精美的诸如“雄狮吼日”、“太狮少狮嬉戏”图案及楼台亭阁、山水名胜、如意太极等木刻图案。除此之外,“江干城廓”、“长桥卧波”、“垂柳风帆”、“五福同庆”等等也都别有意趣,让人爽心悦目。


“书隐楼”经历200多年的风雨侵蚀、世事变迁,虽多有破败,但由于其左右坚实,结构严密,用材考究,主要建筑及艺术装饰虽有破损,但面目依旧,这不能不说是“书隐楼”的奇迹。有意思的是,关于“书隐楼”的原始宅主迄今尚无定论。以前曾有原始宅主好沈初一说,但似乎难以确认。后来被人确人的是,“书隐楼”宅主由赵姓转到郭姓后人手中,从此成为郭氏私人产业。据陈建元先生介绍,郭氏先人原为福建漳州人,康熙年间移居台湾,经营航海贸易,乾隆年间迁至上海,定居小东门外洋行街。十六铺金利源码头,即为郭家于200年前迁沪后所建。郭家商船除往来沪台贩运棉糖外,还远航日本、南洋等地,出口丝茶和采购沉香、珍珠等货物。鸦片战争后,郭家的航海业受到冲击,到清光绪八年(1882年)郭家被迫结束经营100年的航海业。金利源码头也售给招商局,郭家遂于此时迁到城内“书隐楼”居住。


还在20世纪50年代,北京建筑科学院太湖流域民居调查组人员曾考察过“书隐楼”,他们认为太湖流域已很难找到像“书隐楼”那样精致的民间宅第了。80年代中期通过电视里播放的纪录片,算是“进入”到了“书隐楼”。那个一个关于“书隐楼”的专题纪录片。当时的画面中频频出现一个孤独的老人,他就是“书隐楼”的业主,郭氏后人(郭誉文的父亲)。老人向记者述说着“书隐楼”在“文革”中,如何在四面建造起的高大厂房中,开始砖墙开裂、门窗受损的。然后就围绕如何修复“书隐楼”转开话题。然而如此一来,现场顿时就陷入一片尴尬。原来问题的症结在于,“书隐楼”系私人产业,私人产业要搞大规模维修,当然不能由公家埋单。但郭氏后人的理由也言之凿凿:“书隐楼”损坏非我郭氏的人之过,乃“文革”中建厂、造反冲击之过也。


显然,这是一笔历史的帐。而历史的帐应该怎么算,一时谁也把不准。曾有人建议郭氏后人将“书隐楼”产权转让给国家。然后由国家出资修葺出名正言顺。但问题是“书隐楼”毕竟不是一般的家宅院落,而是有着200多年的清代历史建筑遗存,是文物,怎么样认定它的实际价格,同样有一个计算问题。“书隐楼”的“过户”问题也决非易事。据知结果问题果实还卡在这里了。


书隐楼的主人郭誉文父亲郭俊纶先生,青年时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解放后担任上海民用设计院的工程师。这组建筑可以说是主人郭俊纶一生最主要的事业,文革后,他跑了不知多少部门,据理力争,从街道厂手里要回了主权,赶走了隔壁的川湘食品厂,在八十年代又经过努力,将该组建筑列入了上海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他学的是正规的土木工程,但他极其热衷中国传统建筑,在古典园林方面很有研究,而且能绘制传统的建筑、园林的图画,他曾编辑过一本《清代园林图录》画册,1993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此书收集了大量清代的园林图资料,很有参考价值,因此他认为只有他才是真正的古典园林专家,他说陈从周是“伪劣产品”,“什么也不懂”,他曾在信中写自己“我辈奥而慢……”其自我感觉可见一斑。


大厅的地基是大型条石基,十分稳固。正南中间为石库门,两扇大门前后都贴有磨平的方砖,木门藏于中间,是鲜有的中国式防火门。第四进——正楼,供藏书之用,五进是宅居楼,是主人居家阅书的地方。两幢古典式走马楼成“开”字格局,雕梁画栋,精美绝伦。四周有大青砖砌起的厚二尺。


用于加固的木支架横七竖八,楼梯和主体结构已基本散架,现在无人能攀上二楼,远远地,只能透过空洞的木墙,望见二楼石灰般的书桌。


高三丈六尺的封火墙围合,比上海老城墙还高出一丈二尺。大门、侧门均为石库门,木质门上都用方砖遮盖,可见其防火措施之严密


书隐楼建筑之特色为多砖雕、木雕装饰,用砖雕刻的仪门、漏窗等雕镂有山水人物,如门楼上砖雕西昌伯磻溪访贤、穆王朝见西王母、老子青牛出关故事等,还有“八仙”登山、三星祝寿的砖雕屏风。


楼前东西两侧厅与北房之间,各有一块镂空立体雕刻的砖雕屏风。东侧雕三星祝寿,西侧雕八仙游山。背面是云中飞舞的蝙蝠,周围有福寿无比图案的镶边,顶部正中是二龙戏珠,底部正中是鸾凤和鸣,是江南宅居建筑装饰中不可多得的精品之作。


桌上刻字的金砖。


穿过灰尘遍布的房间,桌上放着一些年代久远的玩具、羽毛球拍和早期的电视机,到达书隐楼后院时,看到了比正厅更为残破不堪的房屋状况。


令人触目惊心的是,这些代表着中国建筑艺术特色的旷世奇珍几乎隐没在齐人高的荒草之中,多处楼梯已朽不可攀,许多雕花木构件也塌落、朽毁、霉烂……


政府每年的维修基金,只能进行最简单的维护,无非就是保证房子不塌,让老宅“旧貌换新颜”,那需要上亿的资金,郭女士做不到。何况,她还面临困局。房子的产权结构非常复杂,她只是二十几名产权持有人中的一个。虽然是文物保护单位,但同时也是私产,政府也无能为力。于是,就这样搁下来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一代又一代。


雕花横梁


西厢楼坍了一角,只能用一些大腿粗的木柱撑着,防其坍塌。只有四周12米高的防火墙高高耸立,巍然壮观。

从上世纪80年代起,相关部门曾多次想购买书隐楼,提出过房屋置换、经济补偿等方式,使书隐楼产权归国家,由国家出资维护。但因书隐楼产权人分散,且大多在海外,成员意见各异,出售、置换等方案始终未能通过。书隐楼当年只有6家兄弟姐妹,如今,30年过去,产权传至下一代,产权人已变成了24家,情况更为复杂,协商难度更高。


书隐楼作为古建筑,是上海城市发展的历史印迹,即使产权是私人的,作为人文底蕴深厚的建筑文物,它却仍是我们这座城市的宝贵财富。我们有理由共同守护这份文化遗产,绝不能任其在风雨中倒塌,让文物日渐破落甚至湮没。

我的更多文章:
(0)

相关推荐

  • 怀念已经消失的“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老楼

    在惠州城区中山公园的旁边,是惠州市图书馆的旧址,如今是惠州市少儿图书馆.在图书馆大楼的侧面,原来还有一座"惠州私立丰湖图书馆"的老楼,可惜的是,这座有着重大历史价值的老楼,已在10 ...

  • 历史建筑(文物、街道)寻踪270

    这幢青砖二层楼位于景阳街与靖宇街交汇处,与上面介绍过的靖宇街421-425号建筑对着,一左一右地把守着靖宇街口.但它没有被围墙围挡着,因为它属于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区二期工程的范围,楼体已经" ...

  • 洛阳上阳宫文化博物馆——洛阳研学系列推荐

    了解一座城,最好方式就是去博物馆. 一座城市,经过岁月的洗礼,那些被埋在黄土下数百年,甚至上千的文物,终得以重见天日.它们的出现,逐渐揭开历史的谜团,让人们更清楚的了解这座城的历史.而每一座城市都有一 ...

  • 历史建筑(文物、街道)寻踪62

    位于东大直街178号的这栋楼历史上是一座公寓式建筑,被称为"拉奇诺瓦大楼".建筑系砖混结构,折衷主义建筑风格,市二类保护建筑.地上二层,地下一层.        此楼曾是中共中央东 ...

  • 超600年历史的玉皇阁,银川古代技术的代表,旅游散心的好地方

    这里可以说是老城最繁华的地方,玉皇阁是银川市仅存的古代木结构高层楼阁,其独特的建筑风格.高超的建筑技巧,充分体现了银川古代能工巧匠的精湛技术,因为里面铸有玉帝像,所以称之为玉皇阁,台阁上经常举办各种小 ...

  • 从上海老城厢的“书隐楼”聊起

    一."书隐楼" 上海老城厢天灯弄77号的"书隐楼" 上面这张照片拍摄于2019年的10月12日上午,那天正好路过这里,便顺手拍了两张门口的照片,一张横的,一张竖 ...

  • 2019年1月13号-上海徒步第71回 探访书隐楼

    前言 上海老城厢的书隐楼是一处静谧的所在.如它的名字一般,隐藏于市井闹市.听说过这个名字的人不多,人迹亦罕至.说起名气,却远在上海的很多景点之上. 书隐楼,位于老城厢天灯弄77号(近地铁9号线小南门站 ...

  • 2018年4月1号-上海徒步第52回 尘土书隐楼

    上海老城厢的书隐楼是一处静谧的所在.如它的名字一般,隐藏于市井闹市.听说过这个名字的人不多,人迹亦罕至.说起名气,却远在上海的很多景点之上. 书隐楼,位于老城厢天灯弄77号(近地铁9号线小南门站),是 ...

  • 乔家路的故事 | 9郭俊纶先生和他的“书隐楼”

    "书隐楼"占地面积二千多平方米,不仅是上海市区里仅存的较为完整的一座大型清代建筑,而且也是惟一被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的一所私宅.书隐楼建于清乾隆年二十八年(1763),后为郭万丰船号 ...

  • 上海市中心的私宅:书隐楼

    ▲ 书隐楼后院"福"字砖雕,图片来自看懂上海 "书隐楼"坐落在老城厢天灯弄77号,现占地1515平方米,建筑面积1939平方米,该住宅建于清乾隆年间,是上海市区 ...

  • 258岁书隐楼启动抢险维护!现场直击→

    隐匿在黄浦老城厢的书隐楼,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的大型清代民居,距今已有258年.今年年初,在完成征收.收归国有后,经过市区相关部门及相关专家的反复论证.研究后,近期,书隐楼已启动抢险维护工作. 抢险维护 ...

  • 【提示】历经258年风雨!黄浦区书隐楼已启动抢险维护

    黄浦区新闻办说,隐匿在黄浦老城厢的书隐楼,是上海唯一保存完整的大型清代民居,距今已有258年.经过市区相关部门及相关专家的反复论证.研究后,近期已启动抢险维护工作,详见↓ 抢险维护当务之急 面积达20 ...

  • 书隐楼

    书隐楼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书隐楼(ShuyinLou)在南市区巡道街天灯弄77号,占地1515平方米,建筑面积1939平方米.清乾隆.嘉庆时内阁中书.兵部尚书沈初(平湖人)住宅,约在道光初年,为郭 ...

  • 老城厢先棉祠北弄40号

    先棉祠街原为黄婆庵弄,西起迎勋北路,东至河南南路.长184米.宽4.1-6.6米,清道光六年(1826年),沙船运粮百五十余万担,由海运抵天津交官,二个月内运毕,官民庆悦.上海市民以沙船云集上海,实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