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二水居士:“含胸拔背”的养生含义
针对唐豪所谓“内部呼吸器官的运动,是应该扩胸,而不应该含胸的,这也是运动生理学上不可否认的话”的论调,1961年2月16日(年初二)下午,金仁霖老师在张晋良医师的陪同下,到上海纺织第一医院放射科(该院放射科主治医师田淑仪,即张晋良医师的太太),去测试“腹式顺、逆呼吸的X光透视观察”。顺式呼吸,采取唐豪所说的“内部呼吸器官的运动,是应该扩胸”的概念,即,吸气时,扩胸,吸气时回复正常。而逆式呼吸,则是采用吸气时,敛腹含胸,呼气时回复正常的呼吸法。观察结果是,无论是逆式呼吸还是顺式呼吸,吸气时,胸膈肌呈下降状态,呼气时,胸膈肌呈上升状态。为此,将胸膈肌上下升降的的距离,称为胸膈肌运动的动程,以测定两种呼吸的数据。经进一步透视观察,得到的数据为:在极度呼吸时,顺呼吸膈肌动程7.2厘米,逆呼吸膈肌的动程9.2厘米,两者相差2厘米;在一般正常呼吸时,顺呼吸膈肌动程4厘米,逆呼吸膈肌动程6.4厘米,两者相差2.4厘米。不论是极度呼吸还是一般正常状态下的呼吸,就胸膈肌上下升降的动程而言,逆式呼吸,都要比顺式呼吸动程大。
根据生理学常识,胸膈呈钟罩状,静止时原本隆起,介于胸腔和腹腔之间,构成胸腔的底。吸气时,随着吸气肌(膈肌与肋间外肌)收缩,胸膈隆起的中心下移,从而增大胸腔的上下径,使得胸腔和肺容积增大。胸膈下移的的距离就是金老师测定的动程。通常膈肌下降1厘米,胸腔和肺容积可以增大250-300毫升。吸气,因为需要调动胸膈肌与肋间外肌的收缩,所以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时,不是由呼吸肌收缩引起的,而是由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的结果,肺依靠本身的回缩力量,而得以回位,并牵引胸廓缩小,恢复吸气开始的位置。因此,呼气是被动。
在逆腹式呼吸的吸气时,随着敛腹含胸,伴随着胸软肋骨与胸骨的下陷,促使膈肌与肋间外肌的运动幅度增大,从而使得膈肌下降的动程增大。胸膈象活塞一样的下行,使得肺在肋条肌神经支配下,带动肺泡,往胸腔横下、腹部纵深向扩张。而扩胸式的顺式吸气,随着吸气时的鼓腹、扩胸,腹腔扩大了,胸腔无法往纵深扩张,也不能往胸腔横向扩张,因而,膈肌的动程受到了限制。唐豪所谓“内部呼吸器官的运动,是应该扩胸”,显然是外行露底之言。
由此可见,吸气时敛腹含胸,呼气时回复正常,准确掌握这样一种逆式呼吸法,促使胸膈动程增大,以增大肺活量,这对健身的意义非常大。
徐致一先生在民国十六年初版《太极拳浅说》一书中,涉及含胸拔背的生理机制的这些论点,二水以为非常具有前瞻性。他说:“惟人体肌肉有随意肌与不随意肌之分。随意肌常随意识而运动,不随意肌则属自动性质,而不受意识之指挥。欲增加不随意肌之运动力,除功深之人,能利用心理作用外,初学之人,则非籍重于适当之姿势不可”。太极拳作为内功拳的一种,首先是训练“内动”为要的。如何让原本不受意识指挥的不随意肌,也随着“适当之姿势”而增大其运动量,显然是太极拳“内动”所要解决的问题。“随意肌”是听命于人的意志控制,以骨骼肌为主,控制躯体的随意活动,以适应外界环境。“不随意肌”,指没有意志参与的,譬如平滑肌和心肌等,这些肌肉作用,使许多内脏器官具有自动性。
医学上说,除了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之外,人的外周神经系统分成两套,其一是躯体神经系统,又称“动物性神经系统”。这一神经系统通过感觉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来调控人的四肢百骸。“随意肌”就受命于“动物性神经系统”的调控。另一套外周神经系统叫内脏神经系统,又称“植物性神经系统”。这一神经系统,不受意识的调控,而是有着自主运动的特征。这一神经系统,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两个子系统,对内脏肌和腺体的神经支配,对循环、消化等植物性机能进行控制、调节。那么,如何通过增加“不随意肌”的运动量,或者调控自身的情绪、心态,进而来调节植物性神经系统,抑制或兴奋植物性神经的作用,进而使得人的身心,时刻处于最佳状态,这便是太极拳“内动”所昭示的更为深层次的含义了。二水将太极拳定位在“一门调控身心的学问”,其本质含义,正在于此。太极拳运动,通过拳架、推手等训练,不但调控自己的身心,还能调控对手的身心。这层含义,将日渐被太极拳爱好者所认识到。
作者:江澜 ,自号二水居士,奉化棠溪人,寓居嘉兴。1987年从王清发老师学习杨式李雅轩老师一脉太极拳,1992年从蔡光圻老师学习推手。2003年初,因缘结识金仁霖老师,系统学习杨式叶大密老师一脉太极拳之拳技、拳理、拳史及教学体系至今。创立嘉兴一多庐太极文化传播公司,致力于太极拳传播与推广。受聘于新加坡传统杨式太极拳协会担任武术顾问。创立马来西亚槟城一多庐太极拳协会、马来西亚雪隆一多庐拳艺工作坊、马来西亚砂拉越古晋一多庐太极拳协会,担纲总顾问暨总教练。手谈之余,勤于笔耕,陆续在《武魂》、《太极》、《精武》、《武当》、《武术家》等杂志刊发文章数十篇,出版有《一多庐太极体悟录》、《杨家太极拳老拳谱三十二探究》、《<王宗岳太极拳论>校注》、《<太极功源流支派论>校注》、《<太极法说>校注》、《陈微明武学辑注》(包括陈微明《太极拳术》、《太极剑》、《太极答问》三册的校注)等。
【声明】作者系漾太极网站、公众号特约撰稿人,本文只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漾太极公众号无涉,本文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和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