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 | 杨氏太极拳伴我修身养性

编者按

太极拳作为中国的一项传统拳术,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源远流长,内涵丰富,蕴含着中国古典哲学、美学、伦理学、中医学的精华,太极拳具有修心防身、强身健体的效果和理论,通过对太极拳的学习与演练,可以治疗、缓解和控制一系列心理、身体疾病,对调节身体和心理亚健康以及社会适应性亚健康都具有很好的效果。因此受到各个年龄阶层人士的青睐。

5月11日在济南市召开的“张圣麒学生弟子太极拳与健康研讨会”当天演讲稿件,已授权给漾太极网发布,从本期开始,漾太极网站、漾太极微信公众号、漾太极今日头条等平台陆续发表本次大会的发言稿,以飨读者。

作者 | 许媛

因为我改拳不足三年,“拳龄”小,对于太极拳的理论知之甚少,在此我只能简单地谈谈自己“改拳”和“学拳”的经过及“练拳”和“悟拳”的心得。请在座的老师和拳友指正并谅解。

改拳

2008年开始健身活动,我从学练国标太极拳入手24、40、42、48式等,还有太极剑、扇、拂尘、太极刀等,林林总总,有十七、八种,很是下了一番功夫。比如马春喜的长穗剑,我就是用伸缩剑在青岛阁楼上的有限空间里,穿过房门,侧身观看电脑学成的。学马春喜36式太极刀、吴阿敏的太极拂尘,都是从电脑上把她们的教拳视频一句句记下来学成的,很用心,很专注。但对什么是太极拳,怎样才能练好太极拳,没有研究,也真的是不懂。修炼太极拳有个13条警示,其中有1条警示中谈到:最大的苦恼是没遇明师,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有人说是太极操,我觉得也不过分。如同广播操,就是为了健身。

有人劝过我,让我学习一下传统太极拳,当时并不理解劝说者是何意,可是让我知道了太极拳还有传统拳。

学拳

2016年,济南军休大厦办班教授传统杨氏太极拳,出于好奇心理,我报了名学拳。

都知道学拳容易改拳难,但既然上了道就容不得你不舍,于是下决心不思不想旧招,从头学起。

就我自身而言,在第一年学习37式拳路中,我的兰花指手型、我的突臀、我的身不正等毛病就逐一暴露出来。庆幸的是,我遇到了“明”师——传统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张圣麒老师和他的弟子孟文老师和叶老师。

遇明师是有了好的外因,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内因。执着、认真是我的强项。每周只有一次课,每次上课,老师讲拳做示范,我认真听认真看,并用手机拍下视频与拳友一起分享。为的是在每天的练习中不跑偏,尽早学会套路,跟着老师的教程走,一招一式按规矩练拳。就这样,两年时间,我学会了传统杨氏太极拳37式、91式,还有51式杨氏太极剑,13式杨氏太极刀。

练拳

春夏秋冬,没有特殊原因,我从不间断练拳。无论是在济南还是去外地,真正做到了“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就是大雪天、雪地中仍有我练拳的身影。室外练拳,我的身体顺应一年四季的季节变化,身体的血液循环与冷热空气变化的流通相适应。在改拳的这几年里,尽管自身有糖尿病,还有进行性的脊髓空洞症等,但我已少有感冒。练拳已成为我日常生活的头等大事,我把它看作是我提高身体机能,延续生命的必须。我迷恋太极拳,我学习太极拳,而实质是传统杨氏太极拳在磨练我的身心,我的意志和自信。

为练好拳,我把老师的教课视频请拳友帮忙拷贝到U盘里,在电脑上反复观看,并一字不漏地记录成册。

我喜欢阅读《太极》杂志,也天天在手机上浏览各太极网站的文章和视频。特别是有关杨氏太极拳拳理、拳法和修习心得。也常翻阅张老师的师父杨振基老先生演述的《杨澄甫式太极拳》一书,受益匪浅。

老祖宗杨澄甫先生强调行拳的“松”,张老师每节课也都在强调“松”。一个“松”字可让我们修习一辈子。杨澄甫的弟子郑曼青老先生又谈及一个“柔”,他讲“吞天之气,接地之力,寿人以柔”。我虽然还理解不了此境界,也练不出此气势,但我非常喜欢。“松”、“柔”二字我觉得就是此拳的精髓。

“柔”不是软绵绵地行拳。太极拳柔中带钢,绵里藏针,行拳时面前无人似有人。如“手挥琵琶”。老师讲了击技意义中的撅臂,“搂膝拗步”前掌推出的穿透力,都不是用“僵”劲能完成的。

《太极》杂志文章中有段话:“松腰并通过敛臀,收腹和内收腹股沟,使腰椎调直,通过含胸拔背调直胸椎,通过虚灵顶劲调直颈椎,把后天形成的骨骼形态调回到先天的骨骼形态,将S形脊柱调直。”

这些文字记录,开始我并不理解,通过学拳我渐渐地懂了,步入老年的人,骨质疏松,不知不觉中腰弯了背驼了。但通过练太极拳,遵循老师的指导,可以使此进程变缓并得以纠正。

通过学拳、练拳,在老师们细心、耐心,循序渐进的指导下,我的手型不再是“兰花指”了。做“玉女穿梭”动作的推掌时,张老师给我掰了一下双肩,我解决了练拳身不正的问题。做“搂膝拗步”时张老师提醒我下沉一下,我明白了“沉胯”。

因为知道了“突命门”、“收尾闾”、“圆裆”、“开胯”,行拳时不再“突臀”了。明白了“松”和“柔”,并尝试着打开周身关节,使行拳动作连绵不断,用松腰带动双臂完成上肢动作及双腿的虚实转换。最可喜的是我行拳时的松,得到了张老师的认可。

尽管这样,每天练拳时依然不敢懈怠,认真体会一招一式,规范练习。正如张老师反复强调“位置就是劲道”。我觉得哪怕脚尖的一丝不到位、不舒服都不能轻易放过。在学37式太极拳时,我就发现两脚位置都是一只正,另一只45度角。张老师提醒“川字步”除外。而且两脚拉回都是自然裆距离。但最近发现自己在做揽雀尾时,右腿上步的位置就稍欠点。做“玉女穿梭”提胯转身前脚落地不能像“砸夯”,这里就有柔和钢及行拳控制力的功力把握。

年龄不饶人,往75岁上数了,但每天的压腿不可缺,为的是练腿的柔韧性,为的是抻筋。筋长一寸寿增十分嘛。有的动作需单练,如“单鞭下式”接“金鸡独立”,这一伏一起,做标准了是非常吃功的。我因脚趾变形,脚垫的疼痛,行拳时要做到平衡是很困难的,这真的是太极拳在练人呐。但是,我不会认输。传统拳中的奥秘通过坚持练拳去探索很有意思。有太极相伴是可遇不可求的快乐之事,我喜欢!

悟拳

2018年,我参加了在青岛市举办的“全国杨氏太极拳邀请赛”。我是女子F组中的白发选手。我获得了此组太极拳的银奖和太极剑的金奖,我感谢张老师给予我的展示机会。

我没想去夺什么奖,因为熙熙攘攘的赛场,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出色的太极拳比赛团队和拳手。我明白,这只是冰山一角。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我看重的是自己满头白发仍能站在这样一个赛场上,说明作为一个太极人,年龄只是一个数字,精神是不可用数字计算的!我要用太极拳的演练来战胜自己的疾病、忘却自己的年龄。

太极拳练人,修身养性,此话真实不虚。因为修习传统拳,首先是心静,心无杂念,用意不用力。而这个静心的意念必须从自己的内心培养。这个不容易说清的道理,只有自己明白。用清净心、慈悲心、宽容大度的心去处世处事,这不是几句话可说透的。家庭的、周身外界的一切繁杂之事,能把它们都简单地处理好了,凸显的是一种智慧,一种修养,一种境界,而这种境界就来自太极拳的修炼。

有人说“拳练三年嘴且闭”,我感悟到拳练三年套路熟了,浅显地认为会打拳了。那时好常常发现的是别人的不足。但通过理论学习,才发现尚有许多未知和不懂。比如如何在一招一式的行拳中去体会并做到杨澄甫老先生传承的太极拳十要:1.虚灵顶劲 2.含胸拔背 3.松腰 4.分虚实 5.沉肩坠肘 6.用意不用力 7.上下相随 8.内外相合 9.相连不断 10.动中求静。

在慢练中“找拳”而且能发现自身的不足,我说这叫“知丑”。拳真的怕走样、跑偏,夹杂太多自己不经意出现的东西。每天练拳不能走过场,喜欢这套拳就得认真研究,不舒服的地方一套拳下来就得单找。跟拳过不去就是跟自己过不去。这湾水很深,拳也越练越难。传统杨氏太极拳奥妙无穷,只能在练拳中慢慢去体悟。

还有人说“拳练十年,其意自现”。我不知将来会出现什么,我只知道行拳者站在太极拳黑白阴阳鱼中,要修的自身阴阳和谐与平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改拳、学拳、练拳、悟拳,尚有许多想到而做不到的地方,时光有限,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心尽力坚持练拳,从身到心争取做个合格的太极人,争取天天与更好的自己相见!

我感恩传统杨氏太极拳,感恩张圣麒老师、孟文老师、叶老师及帮助过自己的拳友们,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谢谢!

本文已获授权发布,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