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是智慧
慢是智慧。
金庸先生说:“我性子很慢,不着急,做什么都是徐徐缓缓,最后也都做好了,乐观豁达养天年。”
这是第一次得知金庸先生的性格特点。以前只了解他写了十几部让人叫绝的武侠书后,他适时封笔,不再写武侠小说,继续去做他的报纸,去做学问,甚至80多岁又去读硕士博士。
他一生的功绩可谓大矣,一直按部就班,徐徐缓缓来做,最后真如他所说,“也都做好了,乐观豁达养天命”。
快是效率,慢是智慧。
如今都是追求效率的时代,时间就是效率,时间就是生命。崇尚快,鄙视慢,似乎也是共性。
高铁越来越快,私家车越来越多,两地通勤时间越来越短,走路快,我们做到了。
智能电子产品,办公智能化,嘀嗒一声完成工作内容传送,完成任务快了,工作效率高了。
两地亲人思念至极,抄起电话就能听到来自大洋彼岸的声音,速度快了,效率高了,世界小了。
这世界快到你不断被甩。
早晨一醒来,忽然就被甩在了五条大街之外。对“拍了拍”,还停在懵懂阶段,忽然所有的群里都有了灰色字迹,显示:某某拍了拍某某,连《人民日报》都开始了调侃,这世界变化太快了,真的追不上。
但依然有许多慢性子,比如木心,依然固守原来的一切,依然慢,等着我们尚未追上来的灵魂;比如蒋勋,住在池上的老房子里,简陋的家具,简洁的生活,终日看稻田,和老农为友,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角落,不急迫、不焦虑,平静的生活。
他们超脱世俗,超然物外,都活成了自己想要的样子,真是让我们羡慕。
周边也有慢性子的同事,她们也是生活得徐徐缓缓,甚至到了让人受不了的地步。
但拿我们的眼光去看,她们都不曾去争,不曾踌躇满志,也不是势在必得,完全一副恬淡面对世事的态度。
得之淡然,失之坦然。有,也不喜;无,也不悲,一切顺其自然的态度。
走路缓慢,不长的路,骑车要无数次下车、推行的老同志,当年评高级职称时,没有公开课,没有论文,没有荣誉,但适逢高级名额放开,尽管“三五”,但闸门大开,一大波轻装的“三五”和众多证件齐备的满副武装者一起过了,真是好福气!
原本不曾想会评上高级的时代,却给了这批不争不抢的老同志以福利,急性慢性的一并都得到了。
还有一个慢性子的同事,假若一起出门,那效率,简直“人神共愤”。按着急性子的方式,应该骑车走出了五里路之远,她这里才刚刚出发,依然一副“慌什么,前面也在下雨!”的镇定自若模样。当然,曾冒出“假如家中着火了会怎么办”的问题,至今都没好意思问过。
正是这样的慢性子,才会有非常好的福气吧?这同事,无论是孩子就业、安家、买楼、卖楼,都有极好的运气,买、卖楼房在最好的行情阶段,也许你匆匆忙忙去挣的钱,她只在一个楼房的转手中就赚了你十几年的钱!
想想都觉得,大概上辈子她曾经以稳若泰山的缓慢挽救了银河系。
大概好福气都偏向于这类不争不抢、缓步而行的人身上,她自己从未想到过内退,那年顺利内退了,无需争取福利,福利自然而来。
院儿里有位80多岁的老教师,生性迟缓,说话、走路、做事,可谓沉稳之极,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最怕停下车子给她打招呼,她必要说话很久,让人无法“逃脱”。
听家里人说,老人家没有脾气,偶有生气时,令人生气的事儿气势汹汹来到了,遇到她,似乎针尖儿扎进了棉花堆,没有了力量,气儿便被她化解到毫无杀伤力的地步。老人家,照吃,照睡,一点儿不影响生活。老人家80多岁了,看上去虽不强壮,但却柔韧,骨子里满是长寿。
看这些慢性子,有时也心里着急到上火,但细想一下,这样的慢性子,何尝不是一种人生智慧!
是你的,不会落下;不是你的,早晚收回。急什么!
慢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