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 唯美食不可辜负

吧啦原创文学,陪你走过每一个有梦的日子

【编者按】

美食,是一种极致的味觉诱惑。享受美食是最美好的瞬间,那一刻,忘记所有的烦恼与忧愁,让美味在唇齿间散发馨香。

——编辑 媚小曦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唯美食与爱情。情易老。唯美食,是时光烙在我们味蕾上的记忆,随生而生,永不磨灭。

喜爱汪曾祺先生的书,不仅为先生精炼、传神的文字,世事洞明的练达,更为先生对美食以及生活的热爱。读先生的文章,就象累了靠在一棵树上,就这样舒服地靠着,任神思游弋。即使是家乡的炒米和焦屑、端午的鸭蛋、春日的野菜,也能轰轰烈烈到天长地久;再到《肉食者不鄙》的肉类杂烩,《豆腐的做法》,以及《咸菜与文化》的研究,先生妙笔生花,如做学问一般考究,并将之上升为文化的高度:“考查咸菜和酱菜的起源,我不反对。但是,也不一定非得寻出它的来由不可。”,“小说要有浓郁的民族色彩,不在民族文化里腌一腌,  酱一酱,是不成的,但不一定非得追寻那么远,非得追寻到一种苍芒  的古文化不可。”

受先生的启发,渐渐爱上了美食。我以为,爱做饭的女人是圆润 而精致的,有些事或许可以将就,但有些事绝不能。比如做饭和爱。做饭除了常识和经验外,还需要理解和创新,更重要的是你要学习爱和美。我本是尘世中的饮食男女,所以,一进入厨房,便化作翩飞的蝴蝶。砂锅里进行着小鸡炖蘑菇,蒸锅里高亢着剁椒鱼头,盆里浸着绿茵茵、翠生生的豆苗,手里翻飞着麻婆豆腐的各类备料。此刻,我象一曲交响乐的指挥,一种酣畅的快感充盈着全身。这种快感也激发了我的灵感,关于下一期的策划,约稿的线索,以及一篇文章的精妙构思,常在狼烟四起之时,伴随着油锅一声激昂的“嗞啦”,在我的脑海中升腾而起。

这亦是一种享受的过程。

待哥和儿子进门,一桌红红绿绿的菜肴十分性感地摆上桌,仿佛迎接他们的亲切笑脸,贴心,温暖。将风雨和苦寒关在门外,让人世间的烦恼随着浓郁、温热的汤汁滑入胃肠,消化后化作废物排出体外,精神在美味的滋润下焕发出新的光彩,这就是家肴的意义。

我的发小阿英自领略了我非凡的厨艺后,隔三叉五找借口来蹭饭。但代价是,对于我尚不成熟的科研新作,他们两口子也要努力消化掉,以示对我的支持和鼓励。有一年春节,回周至老家后受到启发,创作了款城市版哨子面。说真心话,尽管十分地用心,用料也十分地考究,但味道仍不及农村柴火大锅的醇香,透着清高的寡淡。但老李仍十分投入地呼哧了三大碗,这让我倍受鼓舞和感动。当然,他们两口子在品尝之后也会诚恳而委婉地指出不足,以便我持续改进,日臻完善。阿英从小就比我数学好,我虽铆着劲追赶,终因几分之差无法超越。原以为已时过境迁,但是,突然发现我至今仍然没有超越她,她的智商确实比我高。我们铁实的友谊还表现在:星夜,有朋自海边空运来生作猛海鲜,并嘱我现蒸,味才鲜美,隔日,肉会瘦,鲜会逊。如此美味不与友分享,如锦衣夜行。两口子召之即来,酣畅淋漓之后,挺着一肚子高蛋白,踏着一地琐碎的月光朦胧而去,慷慨而悲壮。

当对美食的热衷成为一种爱好后,渐渐爱上了美食节目,希望从操作层面到理论层次都得到系统提升,喜爱美食节目的另一个原因是,无法忍受注水肉般的脑残电视剧,打了鸡血般的娱乐节目。相比之下,我认为美食节目更具有朴素的现实意义,可以现学现用,瞬间提升生活质量。我比较推崇陕西电视台的“好管家”,仨个靓丽的主持人,一群大妈级的忠实粉丝,愣是将一个十分世俗化的节目折腾得风生水起,广受热爱生活的中老年妇女的喜爱。其中,就包括我。欣赏她的另一个原因是,从传播学的角度看,她注重编者的主导性,充分发挥策划在节目中的基础作用,每期都有新看点,每月都有新亮点。特别是每年年尾的“最牛年夜饭”,分别邀请了民俗学家、营养学家、美食家、厨艺大师等各方人士,对每道佳肴从不同的角度予以点评,经过激烈角逐,最终评出形与色俱佳、意与味齐飞的优秀美食作品。轰轰烈烈,亦如选秀。

由此受到启发,世界上的事并没有大事小事之分,只有用心与不用心。用心做事,小事亦可锦绣天下;心猿意马,再大的事也漏洞百出。美食如此,工作、生活亦如此。

作者刘兰辉授权吧啦原创文学发布。本文由作者同意授权吧啦原创文学申请原创保护,其他平台转载此文会默认此原创标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