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eamNative翟佳:若无社区,开源项目可能是个死项目 | TGO专访
本期采访嘉宾:
StreamNative 联合创始人,TGO 鲲鹏会学员;
Apache 软件基金会顶级开源项目 Apache Pulsar 和 Apache BookKeeper PMC 成员,曾在 EMC、Streamlio 担任技术负责人、创始工程师,2019 年初与郭斯杰创立 StreamNative,2020 年获选「中国开源先锋 33 人榜单」、2021 年荣获「OSCAR 尖峰开源人物」称号,成为中国开源技术新创企业代表人物。
和斯杰一起做开源,打开另一扇门
翟佳和 CEO 郭斯杰很早就认识了。两人在中科院计算所是研究生同学,后来郭斯杰毕业加入美国雅虎的北京研发中心。2012 年,推特要使用底层存储层项目 BookKeeper,就将郭斯杰从雅虎挖到推特,当时 BookKeeper 在业界有了一定的影响,社区宣传推广引进了像 EMC、Salesforce 等大公司,翟佳也参与到社区建设中,和郭斯杰有了更深的接触和讨论。
2016 年底,翟佳从 EMC 离职,休息了三四个月。而另外一边,郭斯杰一直深耕消息、存储、基础设施领域,加上又有了一个好的开源项目 Apache Pulsar,从上到下形成了一个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这段时间,郭斯杰和推特的两位同事便一起创立 Streamlio。
「大家都是业界领先的大拿,都相信这个事情(可以做成),觉得从上到下都是很优秀的项目,我们是不是可以出来干一些事情?」翟佳回忆起郭斯杰邀请他一起创立 Streamlio 的情景。Streamlio 三位技术创始人投入了很多商业化工作,但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好。后来他们总结经验得出,如果商业化走不通,从社区开始可能是技术推广的正确路线。
于是 2018 年 10 月,翟佳和郭斯杰在北京、上海开了两场 Pulsar 主题的 Meetup 分享,尝试社区运营建设和推广后发现此事可行。他们就从 Streamlio 离开,在 2019 的年初成立了 StreamNative。Streamlio 随后被 Splunk 收购,收购理由是 Splunk 认可 Pulsar 技术,想将 Pulsar 用到 Splunk 实时处理平台中。翟佳和郭斯杰俩人从 Streamlio 离开时,公司另外一位合伙人 Matteo 继续留在了 Streamlio,直到 2021 年 3 月才正式加入 StreamNative。
翟佳和郭斯杰之所以将目光放到国内社区上,是因为他们发现国内有更好的开源土壤,社区有助于他们将开源产品打造好。因此,StreamNative 前两年几乎将所有精力都放在了开源社区上。
皇天不负有心人。这段时间的付出给了翟佳和他的团队极大鼓舞。他们和国内用户接触如腾讯、天翼互联、EMQ、智联招聘等发现:一方面,Pulsar 不仅帮用户解决了问题,为 StreamNative 积攒了良好的行业口碑;另一方面,他们也将在国内用户使用 Pulsar 的场景和案例输出到海外社区,又促进海外社区的增长,如此一来,翟佳团队最开始认定的在国内走社区这条路算是走通了。
翟佳说,「郭斯杰是一个全情投入的人,他认可的方向都会投入很大的精力,从公司创立到现在,他是干劲最足的那一个,他给所有人树立了一个榜样,大家都觉得跟着他干这个事情一定能成。」
社区胜于代码
据悉,StreamNative 成立后一年半左右就发布了基于 Apache Pulsar 的云端 SaaS 服务产品 StreamNative Cloud,在 0 销售员工的情况下积累了 25 家全球客户,这些客户基本都分布在海外,欧美较多,如 美国 Narvar、印度 Flipkart 及《财富》100 强跨国企业集团。与一些国内开源商业化公司出海艰难不同的是,StreamNative 在海外销售进展顺利。
这样的结果与他们前期做社区分不开。2016 年,Pulsar 被雅虎开源,2017 年捐给了 Apache 软件基金会,2018 年从 Apache 软件基金会孵化器毕业成为了 Apache 顶级项目,郭斯杰和翟佳此时成立 StreamNative 可谓正当其时。
翟佳介绍到,Pulsar 社区是国内外同时发展的结果,截止到采访当日 Apache Pulsar 在 GitHub 上已有 454 位贡献者,开发者一半来自国内一半来自国外,由于自带国际化背景,自然在海外获客更容易。
社区除了解决早期获客问题外,还能帮助其不断迭代开源项目。翟佳相信,「产品是用出来的,不可能单靠几行代码、几个专业的人就将各种场景想得全面」。这就需要有各行各业的用户参与进来,而用户参与的基础就是有一个好的社区。
「社区要有吸引用户的地方,他进来之后就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参与社区的贡献。」在翟佳看来,Pulsar 社区吸引大家的点在于它契合云原生架构,能实现数据统一,解决用户现有场景的问题,同时在前沿的方向也尝试了诸多值得大家信任的事情。
正如郭斯杰在接受 InfoQ 采访时说,「社区才是开源商业化公司的护城河。」翟佳表示,社区是开源商业化一个基础。如果没有社区基础,开源项目可能是一个死亡的项目,也不能称为一个真正的开源项目。
开源商业化
基于多年的社区运营和治理经验,翟佳认为打造一个成功的开源社区,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找到一片优良的土壤适合做开源。翟佳团队选国内社区是因为国内有更大的数据规模,更大体量的公司,只要技术能解决用户的问题,用户都愿意用。
认定的方向是不是可以做?像 Pulsar 是基础设施,在 MQ 消息方向场景广阔。
打好这两个基础后,剩下就是全心投入。
「首先,要重视宣传,让更多程序员关注到你,然后参与进来,并且愿意对基础设施投入精力。
其次,为参与社区的小伙伴准备好一个清晰的生长路线。比如说他关注到你了,你能不能让他喜欢你?他喜欢你了,他能不能让他参与?他在参与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你有没有手册、经验和资源?」
2021 年 10 月 12 日,StreamNative 宣布获得 2300 万美元 A 轮融资,距离公司成立不到 3 年,能获得资本青睐的原因,翟佳归结于三方面:
StreamNative 的成就离不开社区。「你的场景多大决定了你的一颗种子能长多大。」社区商业化,对做基础设施的 To B 客户帮助很大。StreamNative 的愿景是让 Pulsar 能够成为一个事实的标准,即让大家在消息产品选型时优先想到 Pulsar。
Pulsar 是一个云原生的架构,是整个消息平台里唯一在云原生方向更具竞争力、更靠前的技术。简单来说它是开源的,是一个基础设施,又是云原生方向。目前国内具备这三个方向,且发展到 StreamNative 阶段的公司并不多。
Pulsar 具有国际化优势。
最近翟佳对市场关注比较多。他以前担任 CTO 承担着工程师的角色,从去年 8 月份开始慢慢聚焦商业化产品,过去 StreamNative 的产品形态主要针对于公有云客户,虽然在海外推广顺利,服务客户高效自然,但在国内遇到了一定的挫折。「因为愿意付费的中大规模客户很少用公有云的服务,公有云的服务难以卖出去」。
针对国内市场和用户需求,StreamNative 推出了私有化部署平台产品 StreamNative Platform,将 StreamNative 的平台产品能力打包,更好满足国内行业客户对合规和安全性的高要求,同时重点推进金融、物联网等客户。
翟佳提到,国内外开源社区有不同的运营模式,在商业化上 StreamNative 会更加本地化、接地气。虽然 StreamNative 国内产品商业化之路才刚启程,但面对星辰大海,翟佳和他的团队,不惧风雨,相信未来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