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独特的历史地位,因为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发现甲骨文》全片

↓节目文字版↓

【解说】

距今四五千年左右,从尼罗河到黄河,不同地区的人类独立发明了各自的原生古典文字。今天,四大文明孕育的古典文字中,有三种都已被深埋在岁月的风尘中,有的已无从破解,无人能识。

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是在漫长历史中逐渐发展演变过来的。多年来的考古发掘证明,在史前时代,华夏先民就开始了文字的创造,殷商时期所使用的甲骨文,已经是相当成熟的成体系文字了。

【同期】林沄 吉林大学资深教授

世界上基本上都是表音文字,主要是记录语言的音的,但是中国文字不同,从甲骨文一直到现在性质没有变,就是它是意音文字,所以这个汉字从古到今,就一直传下来了,就是一种顽强的中华基因。

【解说】

从甲骨文开始,在漫长的3300年间,汉字一直在随着文明的发展而变革演进。从甲骨文到金文、大篆,从小篆到隶书、楷书,每一次变革,都代表了知识的扩张;每一次演进,都承载了文明的进步。而中华文明没有间断过的各方面伟大成就,无不有赖汉字记录而传承至今。

【同期】裘锡圭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我们现在的汉字,确确实实就是从甲骨文一脉相承地继承下来的,三千年以前的文字直线地一直继承到现在还在使用,在世界上恐怕是很少的。

【解说】

甲骨文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通过字形的嬗变、演进,而得以保存至今的上古文字,它是人类文明的一朵奇葩,由甲骨文一脉而下的汉字,以及由汉字所记录传承的中华文明,塑造了我们这样的广土巨族,构建起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和历史记忆。而甲骨文从发现至今,已经有120年的历史了。

【解说】

北京国子监,每天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这里曾经是元、明、清三代设立的全国最高学府和教育行政管理机构所在地。120年前,公元1899年的一天,一名古董商来到这里,给国子监祭酒王懿荣送来了一些品相完整、并有刻划符号的龟甲残片。

【同期】王宇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

王懿荣在北京文物收藏界那是一个领袖,很多人就说得公一言,就简直是圣旨一样,马上就视为定论,有器物让他鉴定,说这个是怎么样,立刻就大家都承认的。

【同期】黄锡全 原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他是一个金石收藏家,精于小学。他看到这个甲骨以后,发现上面有字,就是以他这个深厚的文字学功底,他就认为这可能是上古文字。

【解说】

甲骨初出,就遇到王懿荣,这是中国历史的幸运。甲骨乍现,却遭逢国难,这是中华文明的劫数。甲骨文被发现的第二年,即公元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王朝的首都北京被攻陷,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仓惶西逃。这一年是中国农历庚子年,这场从未有过的可耻失败,被称为“庚子国难”。在这场国难中,王懿荣以京师团练大臣的身份,兵败自杀,以身殉国。

【同期】黄锡全 原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他后来(甲骨文发现)第二年,八国联军进北京以后,他就去世了。后来这批东西就归为刘鹗(所有)。所以刘鹗就用这批东西编了一本书。

【解说】

刘鹗与王懿荣是好友。在获得了王懿荣所藏甲骨后,刘鹗又通过其他途径收集、购买了甲骨5000多片。他对这些甲骨进行了整理,从中精选墨拓1058片,编著成《铁云藏龟》一书,于1903年石印出版。《铁云藏龟》是第一本著录甲骨文并公诸于世的书。在书中,刘鹗明确指出,甲骨文为“殷人刀笔文字”,并对干支、数字共计40多个甲骨文单字作了考释论证,后来证明无误的有34个字。

【同期】黄锡全 原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就编成一个,叫《铁云藏龟》,这是著录,甲骨文第一部著作,为后来的收藏、著录、研究,这就等于是个开山之作,作出了贡献。大家现在学术界认为他,真正认识甲骨的人,他是最早之一。

【解说】

《铁云藏龟》的出版,让更多学者得以认识和研究这种从未见过的上古文字。清末经学大师孙诒让,便是通过《铁云藏龟》知道甲骨文的,他在1904年完成的《契文举例》一书中,考释了334个字,其中认对的有185个,成为第一部考释甲骨文的开创性著作。

【同期】裘锡圭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在甲骨学初创的时期,主要有三位学者,一位是第一个鉴定殷墟甲骨上的文字,商代古文字的王懿荣。第二位,是首先著录甲骨文,将他公布于众的刘鹗,第三位,就是清末的大经学家孙诒让,他写了一部《契文举例》,对甲骨文做了相当全面的一个研究。

【解说】

除了上面的三位开拓者,还有两位学者也同时开始了甲骨的收集和研究。一个是天津人王襄,他编写的《簠室殷契类纂》是甲骨学史上第一部字汇书,于1920年出版。1925年他出版了《簠室殷契征文》,公布了他收藏的1225片甲骨文精品。另一个是罗振玉,他以他的研究成果,开创了甲骨学的新时代。

【解说】

这块大版甲骨,是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的最大甲骨之一,长22厘米,宽19厘米,正面残存125字,反面残存99字。这块甲骨就出自罗振玉的收藏。罗振玉号雪堂,浙江上虞人。1902年,罗振玉初次接触到甲骨文,就情不自禁地惊叹:“汉以来小学家若张(敞)、杜(林)、扬(雄)、许(慎)诸儒所不得见也。”

【解说】

1906年,罗振玉开始收集甲骨,不久就达到了3万多片。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以清朝遗老自居的罗振玉带着他的私藏东渡日本。在日本,他筛选出了5000多片甲骨,精心墨拓出版了《殷虚书契》、《殷虚书契菁华》等著作,为后人研究甲骨文提供了一大批非常宝贵的资料。在随后的《殷虚书契考释》一书中,罗振玉考释出甲骨文约500字,他提出“以许书以上溯古金文,由古金文以上窥卜辞”的方法,这些都给后来考释古文字者以启迪。

【同期】裘锡圭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罗振玉可以说是这个著录甲骨文方面第一位比较重要的人,《殷虚书契考释》,是当时最重要的一部殷墟甲骨文研究著作。

【解说】

在罗振玉的影响下,浙江海宁人王国维也开始进入甲骨研究领域。王国维,字静安,号观堂,是我国近代著名学者。与罗振玉注重文字考释相比,王国维更注重运用新出土的甲骨文材料,去研究商周史、研究典章制度。这种以“地下之新材料”补正“纸上之材料”的“二重证据法”,获得了学界广泛认同。

1917年,王国维以《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与《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续考》二文,纠正了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中记载的个别错误,证明了《殷本纪》所载商王世系确系信史,被誉为甲骨文发现19年来第一篇具有重大学术价值的科学论文。中国历史研究,也由此揭开了新的一页。

【同期】黄锡全 原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罗振玉、王国维他们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和领域。这个罗王之学,大家首先把这个时间概念要搞清楚,也就是说1928年,这个“前中央研究院”正式科学考古,殷墟科学考古发掘之前,这个从甲骨文发现到科学发掘这个30年左右的时间,他们所倡导所取得的成就,大家称为这段时间是罗王之学。

【解说】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虽然封建王朝已经覆灭,但人们憧憬的太平日子,还远在不知有多远的天边,军阀混战,民不聊生。在学术界,各种思潮纷至沓来,风云激荡。苦闷,彷徨,激辩,期冀,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有人选择了逃避,更有人选择了坚持。

【同期】肖永明 岳麓书院教授 院长

中国学人,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传统,就是高度的历史自觉、文化自觉。他们在做学问的时候,身上都有这种使命感。在甲骨文发现之初的诸位学者身上,我们也可以看到这种历史自觉、文化自觉,这种使命感。

【解说】

从1840起,西方文明的坚船利炮无情地打碎了泱泱天朝的迷梦。在一场接一场的挫败中,中国几乎被帝国主义列强瓜分豆剖,在“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五千年一脉相传的华夏文明命悬一线。就在这样一个乱世,殷商甲骨惊现人间,仿佛是在宣读某种天命,或者说,某种历史意志。在风雨如晦的无边黑夜里,甲骨文,这三千三百年前祖先的遗泽,像一盏幽暗的灯火,在数位甲骨先贤手中次第传承,不绝如缕,渐成大道。

【解说】

2016年10月28日,一则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公告引起众多读者的注意: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这则在海内外甲骨文研究者、爱好者中引起轩然大波的通告,是由位于河南省北部安阳市内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出的。人们在惊讶之余,又有些疑惑:一个国字头的博物馆,为什么没有建在首都北京,而建在豫北城市安阳呢?原因只有一个——我们用了几千年的汉字,源头就是甲骨文,而甲骨文就是在安阳出土的。

【解说】

洹河边上的这一大块地方,就是史书上记载的“盘庚迁殷”的“殷”地。从盘庚开始,到大家熟知的商纣王,这里一共做了273年的商王朝的首都。商朝灭亡后,这里逐渐沦为废墟。

【同期】郭旭东 安阳师范学院教授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副会长

大家学习甲骨文,有四位大师大家必须要知道,哪四位呢?一个就是罗振玉,第二个王国维,第三个董作宾,董作宾是我们河南人,也是第一个来殷墟进行科学发掘的人,第四个大家可能都知道,就是郭沫若。甲骨四堂,郭董罗王。

【解说】

罗振玉和王国维的研究,影响了不少学者进入冷僻的甲骨学领域,甲骨四堂中的另外两堂,鼎堂郭沫若,彦堂董作宾,就是其中的翘楚。郭沫若,字鼎堂,四川乐山县人。1928年6月,在日本东京的书店,郭沫若拿到了罗振玉所著的《殷墟书契考释》,开始了他的甲骨文研究。在日本,郭沫若几乎访遍了所有的收藏者,掌握了大量的实物资料。1929年8月,他的《甲骨文字研究》正式完成。在这以前,他出版的《中国古代社会研究》一书中,就已经收录了他的《卜辞中之古代社会》一文。这些著作和文章,让郭沫若的甲骨文研究达到了时代的巅峰。

【同期】裘锡圭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郭沫若在殷墟卜辞的通读方面起了很大的作用,他写的《卜辞通纂》,以及那个《殷契粹编考释》,在很长的一个时间里,是研究殷墟甲骨文的人所必须先读的书。

【同期】黄锡全 原中国钱币博物馆馆长 郑州大学特聘教授

郭老的贡献,最大的贡献,就是应用新的手段,新的方法,新的古史观,按照我们现在马克思主义的古史观,来研究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古文字,这是他的最大贡献。

【解说】

董作宾,字彦堂,河南南阳人。1928年10月,董作宾促成了“中央研究院史语所”首次对殷墟的科学发掘。他1933年发表的《甲骨文断代研究例》,被学术界公认为中国甲骨文史上划时代的名文。此文创立的甲骨断代学,是他对甲骨学最大的贡献。

【同期】裘锡圭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董作宾是主持殷墟甲骨的第一次发掘的人,他奠定了甲骨学断代研究的基础,这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殷墟的甲骨内容有200年左右的历史,在研究的时候是必须加以断代的。

【同期】刘一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董作宾先生他是一个考古学家,也是一个甲骨学家,跟三堂的区别主要是用考古学的方法来研究甲骨学,所以他取得了突破性的成就。

【解说】

郭董罗王,甲骨四堂。甲骨学大家唐兰这样评价他们的贡献:“卜辞研究,自雪堂导夫先路,观堂继以考史,彦堂区其时代,鼎堂发其辞例,固已极一时之盛。”他们四人的贡献,共同构成了120年来甲骨学殿堂坚实的基盘。

【解说】

洹水悠悠,流过千古。从1928年到1937年,在十年的时间里,“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考古组”,在董作宾、李济、梁思永的领导下,对殷墟小屯周边先后进行了十五次考古发掘。

1936年春天,“史语所考古组”在小屯东北地进行第十三次发掘。按预定计划,本次发掘工作到6月12日结束,没想到,当天下午4时,工作人员王湘在他负责发掘的YH127坑发现了成堆的卜甲,清理了一个多小时,就取出了3000多片,其中许多都有文字。

考古组用了四个昼夜,把甲骨连同灰土整体套进了大木箱之中。又组织了48名参加发掘的工人,足足花了两天时间,才把五吨重的大木箱运至五里路外的安阳火车站,装上火车,运往南京。

【同期】陈星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长

YH127坑,就是第一次把这么大一规模的17000多片的甲骨,第一次以整窖的这样一个方式挖掘出来,这是第一次科学发掘,当时是在国家非常困难的时候,当时是经过了很大的努力把它挖出来,把它运到南京去。

【解说】

董作宾带着助手胡厚宣,在南京“中央研究院史语所”的办公室里,用科学的方法,花了三个月时间,将YH127坑出土的17096片甲骨全部取出。此前,1935年秋,董作宾编撰完成《殷墟文字甲编》,收录了一至九次的发掘成果。

就在殷墟发掘渐入佳境、不断取得重大发现、相关研究越来越深入之时,“七·七事变”爆发,“史语所”在小屯的工作被迫结束。YH127坑出土的这批甲骨,连同历次出土的甲骨一起,也被迫西迁,先到昆明,又到四川南溪县李庄镇。在颠沛流离中,学者们“朝堂振滞,灯火钩沉”,潜心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在国难深重的时代,甲骨学者们没有停止探索研究的步伐,他们恪尽职守、继往开来,获得了一大批经得起时间检验的结论。唐兰、于省吾、商承祚、容庚,陈梦家、胡厚宣、张政烺、……一个个前赴后继的名字,一部部发微阐幽的著作,汇成光辉灿烂的星群,甲骨学,也因此云蒸霞蔚,方兴未艾。

【解说】

殷墟第五次发掘,正值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时任“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亲笔题下“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派人送到正在洹河边紧张发掘的李济等人手中,以此勉励国难之际仍加紧工作的殷墟考古发掘团队。

【解说】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在中国大地上持续了一百多年的战乱终于结束。在百废待兴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党和国家的重视,让甲骨学的发展迈进一个新的时代。

1956年1月,毛泽东主席在最高国务会议上说:“我国人民应该有一个远大的规划,要在几十年内,努力改变我国在经济上和文化上的落后状态,迅速达到世界上的先进水平。”

1956年3月,在周恩来总理主持下,国务院成立科学规划委员会,编制“国家十二年科学发展远景规划”(《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甲骨文合集》的编撰作为一项文化工程,被列入这项科学发展远景规划中。

【同期】王宇信 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中国殷商文化学会名誉会长

为了这个把材料集中起来,集中大规模集中整理材料,适应科学发展需要吧,1956年提出了《甲骨文合集》这个项目。

【解说】

这一年秋天,复旦大学教授胡厚宣奉调转入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从此,这位年轻时参与过殷墟发掘,并取得过一系列重要成果的甲骨学者,在此后的人生中,为《甲骨文合集》的编撰工作倾注了全部心血。1978年至1983年,《甲骨文合集》终于陆续付梓出版,共收甲骨41956片,分十三巨册,成为一套体系完备的皇皇巨著。

【解说】

在对已出土面世的甲骨资料进行全面整理的同时,因战乱中断的考古发掘也得到恢复。新中国成立的翌年,1950年,在郭沫若的建议下,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派郭宝钧率领发掘团前往安阳,恢复中断13年的殷墟考古工作。之后20多年,尽管每年都有甲骨出土,但这些甲骨零零散散,都不成系统和规模。难道,1936年发现的YH127坑,会成为甲骨发掘史上的绝唱吗?

【解说】

洹水河畔,小屯村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站,坐落在绿影婆娑的杨柳林中,考古队员在这里安营扎寨,至今已有61年。从1958年起,所有在安阳被发掘出土的甲骨,都在这里得到细心记录和精心整理。1972年12月,正值隆冬季节。一位小屯村农民,捧着一纸包甲骨,兴冲冲地来到工作站。

【同期】刘一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这个人叫张伍元,可能五十多岁,他经常到考古所安阳工作队的发掘工地干活,当发掘工人,所以他对殷墟的文物比较熟悉。他知道自己挖到的是卜骨了,就发现上头有六片有文字,就很高兴,他就把这个包起来,赶紧到我们那个安阳考古工作站。

【解说】

小屯村民的发现,令已经许久没有挖掘到甲骨的考古队员们精神一振。在这位村民的带领下,他们很快找到了甲骨的出土地点。

【同期】刘一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这是一个埋甲骨的坑,很高兴。但是当时太冷了,都零度以下,不能发掘,所以就叫人运了几车碎土给它埋起来。

【解说】

第二年开春,安阳工作站开始对小屯南地进行钻探。从3月到10月,经过两次、历时7个月的发掘,这里共出土刻辞甲骨5335片,其中龟甲75片,牛肩胛骨5260片。这次发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殷墟出土甲骨文字最多的一次,也是殷墟甲骨文的第二次重大发现。

殷墟甲骨文的第三次大发现发生在1991年。这一年秋天,考古人员在花园庄村东100米处,又发现了一大坑甲骨。甲骨坑里,大块小块的卜甲卜骨密密麻麻挤在一起。考古队员们想起了55年前先辈们发掘127坑时用过的老办法。他们做了个大木箱,把整坑甲骨套了进去。起吊,运输,仅仅20多分钟后,重达四吨的大木箱就被运到了安阳工作站院内。

从当年10月到次年6月,经过两次开箱清理,花园庄东地甲骨坑共出土甲骨1583片,其中,刻辞甲骨689片。

【同期】刘一曼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

占卜的主体是一个高级贵族,当然这个人跟王有密切关系,跟妇好都有关系,里头都记录,他向妇好送礼物,记录跟武丁的关系,这个对非王仆辞的研究很重要。

【解说】

甲骨出土后要进行清洗、粘合,墨拓。这些工作做好后,出土甲骨的技术性工作才算完成,才能形成摹本发表,供人研究。

对已发表的甲骨著录中各种零碎拓片进行缀合释读,也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它是按一定的体例、顺序整理拓片,编撰成册发表。1928年科学发掘以前出土的10万余片甲骨,存在大量零散残缺而无法释读的小甲骨片,尤其需要研究人员用心缀合释读,发掘出更大的价值。

【同期】黄天树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所以缀合工作它之所以重要,就是把残断的卜辞,把它变成比较完整的卜辞,经过缀合以后,它的价值倍增,等于变成一条新的材料。

【解说】

从120年前发现第一片甲骨开始,至今已有15万片甲骨重现人世。它们拂去厚厚黄土,穿越重重岁月,走到我们面前。一代一代甲骨学者和考古学家,经过一百多年的整理和辨识,那些消逝了三千多年的岁月复活了。

【解说】

在商代,“车”是一件重要器物,甲骨文里显示,商王和贵族经常乘车作战、田猎。甲骨文的“车”字,忠实严谨地展示了“车”的构造。不光如此,研究人员还发现,甲骨文中的“车”,有几种有趣的写法。

这块甲骨上有两个“车”字,第一个“车”字记录下“车辕”折断的情况,第二个则是完整的,展示车况良好。另一块甲骨也有两个“车”字,上面的卜辞记载,商王正在率领众人追逐一只犀牛,“兕”。这时随从的车突然因某种原因,“车轴”断了,马大概是受了惊吓,撞到了商王的车上,致使一个叫“子央”的人从车上掉了下来。

我们的祖先,是在用文字笔画的细微差别,来加载更多的精确信息。他们用会意兼具象形的方式,高度抽象和概括不同事件,向今天的我们展现出超卓绝伦的才智。

【同期】黄天树 清华大学特聘教授

我们今天讲的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我们今天用的汉字是古代汉语的继续,我们今天的中国人是古代中国人的继续,我们的五千年的文化一直没有中断,这么一直延续下来。

【解说】

1976年7月,殷墟发现著名的妇好墓,出土随葬品1928件,这是目前殷墟宫殿宗庙区内一座保存完整的商代王室成员墓葬。这次发掘,虽然没有出土甲骨,但甲骨学家们却更加兴奋。此前,通过研究甲骨材料上多次出现的名号,人们得知妇好是商王武丁的妻子。这一次出土的龙纹铜钺和虎纹铜钺等铜器上,清晰地刻有“妇好”铭文,与甲骨文中的“妇好”名相一致。

【同期】王巍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部主任 中国考古学会理事长

地下出土的甲骨文,和地下出土的考古墓葬的材料印证,这个还真是非常的不多见,尤其在商代是唯一。

【解说】

在首都师范大学甲骨文研究中心,一支研究团队对甲骨文拼合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成果,五本厚厚的专著,《甲骨拼合集》一到五集,已陆续出版发行,成为研究甲骨文的必备工具。

【解说】

在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中心,刘钊教授领衔研究团队和中国文字博物馆开展合作,把近几十年来甲骨文字编、考释等研究成果整理汇集起来,对比研究,最后形成《甲骨文已识字、有争论字和未识字综理表》。

【同期】刘钊 复旦大学出土文献与古文学 研究中心主任 教授

对甲骨文考释的历史做一个清理和总结,类似于我们的人口普查一样,就是要把甲骨文考释以来的家底摸清楚,算一个总账。

【解说】

在安阳师范学院计算机信息工程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甲骨文大数据平台已搭建完成,目前已录入7万多片甲骨资料。下一步,他们希望借助计算机的大数据运算进行人工智能研究,为甲骨文考释提供新的辅助方法。

【同期】刘永革 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

我们建这个大数据平台,一个是甲骨文的研究,一个是甲骨文对大众的一种普及,这就是我们这个平台存在的意义。

【解说】

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等一批高校,也都建有甲骨文专业研究团队,大批青年学者积极投身于甲骨学研究之中。他们研究新课题,探索新理念。

【同期】裘锡圭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年轻一辈的学者一定能够做出比前人更好的成绩来,把甲骨学推向一个新的高峰。

【解说】

120年来,甲骨文从发现挖掘到释读研究,海内外学者们经过前赴后继的探索,其中的历史奥秘逐渐揭开。十一卷本《商代史》就是建立在甲骨文研究的基础上,论述殷商一代历史,考察中国文明的早期要素与演进规律。

【同期】宋镇豪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我们研究只能到这个时代能够达到的程度。随着考古学的丰富、方法的完善,可能还会更加好。但是呢我们总算完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种学者的使命吧。

【解说】

“述往事,思来者”。2000年前,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用寥寥六个汉字,阐述了中国学者肩上的使命。甲骨文发现120年来,一代又一代的学人,在孤寂、琐碎、艰深、晦涩的甲骨文发掘和研究中坚持下来,用他们的成果,去追溯和解读中华文明的内核与源头。

【同期】宋镇豪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 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40年做甲骨,我觉得我把甲骨文中间的人与事,给放在自己的心中装着,始终装着,所以怎么说,就是因为甲骨文是中国真正的基因啊,我们不研究,谁研究啊,对吧。

【解说】

甲骨文发现120周年,是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120周年。曾经,我们的自信,在西方先进文明面前碰得粉碎;曾经,令我们自豪的古老文字,也在焦虑中被质疑为落后的一个原因。

今天,大航海时代以来的世界格局,正在发生着面向东方的深刻变化,一个高速发展中的复兴中国,越来越为世界瞩目。在一百多年来萃取吸收了人类先进文明后,中国人还是中国人,中国字还是中国字。今天,我们突然发现,从被创造出来的那一天起,中国文字就被祖先注入了坚韧、刻苦、灵活、包容和超越的中华基因。

【同期】黄德宽 中国文字学会会长 清华大学人文讲席教授

我们今天使用的汉字,是早期汉字从甲骨文以来一步一步传承至今的,这在世界文字体系中,也是独一无二的,在我们的文化传承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独特的历史地位,因为它是中华文明的象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