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仁 | 波斯庄(大桥镇)荞麦
【往期回读】
波斯荞麦
顾仁
作者顾仁先生,原名顾仁魁,1947年8月生,江都大桥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社会科学助理研究员,现为退休干部。先后任公社团委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乡党委宣传科长兼秘书、副乡长、党委副书记兼纪委书记。江都区历史文化专家、扬州市诗协会员。曾任江都作协主席,主编《中闸乡志》《三江潮》,出有《仁寿诗文集》《一叶集》《一莲集》《一缘集》《一吟集》,另参编《映像江都》《江都名人》《名人与江都》《龙川春早》等。
在我的家乡大桥镇,有个波斯村,原名波斯庄,是个在全国都少见的带有异域风情的地名。在波斯庄周围的农村,过去广种荞麦,成了一方特有的农产品。《扬州风土记略》记载:“东乡厥土沙粘各半,最宜种植,傍河低洼之区率种稻麦,高田麦豆,亦有种荞麦而称三熟者”,这就是历史的证明。
波斯庄为什么广种荞麦?除了上述与土质有关,还有一个悠久而美丽的传说。在唐代,大桥东乡的榉树阁水陆交通方便,是扬州海上丝绸之路的一个站点。当时,有一位波斯商人来到这里经商,同时行医助人,并与本地的一位姑娘结了婚。后来他在率众抗击泰州方向来犯匪徒时献身,人们为了纪念他,就将榉树阁改名为波斯庄。据说,荞麦就是他带来的。
波斯庄地处高沙土地带,不能长水稻,麦黍产量也不高,荞麦就成了当地农民每年必长之物,荞米荞面,就成了百姓当家的食品。当地有个民谣:“波斯六家庄,荞面疙瘩汤,一年吃了三顿饭,沾的祖宗亡人光。”意思是说,波斯庄一带的百姓,过去常年吃的是荞面疙瘩汤,即使一年中吃了三顿饭,只能在清明等三个祭祖节日里才能吃到。这个民谣,让人品味的只能是过去老百姓生活的辛酸。
我的舅父、两位姨娘,都生活在波斯庄一带。从幼年开始,母亲带着我走亲戚,就来到波斯庄那里。在荞面开花的时候,走在田间小路上,只见娇小白嫩的荞麦花层层叠叠,秋天的田野平添了春色的美丽。来到亲戚家中,自然吃的也是荞面疙瘩汤。荞面疙瘩虽然好吃,但那汤仍然是荞面汤,并无特色。唉,充饥之物,何谈美味?我总算通过荞面疙瘩汤,品尝过那个时代的滋味。
让人们感到欣慰的是,党和政府把群众疾苦时刻挂念在心中。到了1970年,江都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组织八个公社38000民工,开挖了一条从长江边直达通扬运河的红旗河,这就是旱改水工程。从此,波斯庄一带的群众在高沙地上栽秧,大米饭代替了疙瘩汤。现在,要想吃荞面疙瘩汤,还真的谈何容易。
不过,现在煮荞米还是有的,倒是成了一种特色餐饮。在波斯村一带的餐饮店里,人们吃饭时不要大米饭,而是向店家要煮荞米。店家在煮荞米时,加上肉丝、花生米等佐料,再加上当令的蔬菜,适当的油盐调料,煮成的荞米粥真是餐中之珍,让人赞不绝口。有的餐饮店还在做荞面疙瘩汤、荞面薄饼等食品,让人们享受到现代荞麦食品的美味。
同是荞麦,同是荞麦食品,为什么在不同的时代有着不同的味道?其中的道理,我不说,大家也会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