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一个混蛋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该有多好!
世上大体分成好坏两种人,
好人晚上睡得踏实,
而坏人更享受醒着的时间。
——伍迪·艾伦
文丨旧故麻袋
∨
什么是“恶”?
本质上看,世上并无善恶、得失、对错。一切都是在社会生活产生的关系和利益中产生,有了我你之分,才出现了比较和对立,才有了善恶、得失、对错。若是拿“善恶”来当辩题放上《奇葩说》斗它个三天三夜也未必有结果。
我第一次体会到“恶”,是内心中的欲念作祟,还是孩提的我,因为自己馋食拿了父母藏于口袋中的零钱,并在父母问起时刻意避之。虽然当时只是个孩子,过错不至于上升到“恶”,但我却羞于承认自己的作为,蓄意为之。好在良心痛过之后我选择了收手,之后便再也没有随意拿过父母一分钱。
后来看《告白》,我找到了对“善恶”解意的地图。它一刀切开人们内心底层对世界的困惑,将所有黑暗的秘密沿着人性底层,一层又一层的切开。杀人者荒唐,但有社会成因,复仇者冰冷,但意在警世。
这是真正关注现实,不落俗套的好故事。从神职者到传道者,女老师从未单纯的理解善意,在她凄凉的心里,世界就如电影中的教室那样,是泛着深蓝的铅色。于是在这个黑板般熟悉的小世界里,她开始解“命”,说出真相。
电影带给人难以排遣的焦灼感,看到的不再只是电影中莫名残酷的黑暗,而是黑暗尽头被无限放大的世界。善良崩坏,阴暗兴起,我庆幸自己还保持着清醒,还有能力感知悲剧,探寻这黑暗的源头。
“人性本善”终是一家之词,复杂的人性背后明明就是一目了然的自私与残忍,哪来的善。善是传道者麻痹世人的一套说辞,不是恶被激发,而是善念更需要被激发。
电影中,每个人都不约而同揭开了自己内心最脆弱阴暗的一面:
用自己的方式制裁学生的女老师,她无法接受残忍杀害自己女儿的学生竟仅因是未成年而逃脱于法律之外;
不懂尊重生命的天才少年A,年幼时母亲的离开让他倍感凄凉,因而弱视了生命对于他的意义,得不到母爱,他便由不得别人肆意温暖;
胆小的自卑少年B,他胆小怕事,是同学中被欺负的终极对象,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懦弱而犯下大错;
一味袒护少年B的母亲,即使在真相大白的情况下,她也极力为儿子辩护称其并未做错什么,而是被不良学生影响了,他本就善良,最后死在被她称“善良”的儿子刀下;
品学兼优的少女,她习惯了学校欺凌的日常,看清了人的软弱,找不到生命的意义,迷茫中成了少年A刀下的牺牲品。
没有谁比谁更加高尚,也没有谁比谁更加残忍,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少年A漠视一切生命,但对于母亲却处处谨慎,小心翼翼,生怕被母亲嫌弃,他陪以笑脸,陪以努力,陪以成绩,只希望母亲多看他一眼,这种索求般的母爱多少看着让人心酸。童年的创伤,成长过程中的阴影,一览无余的暴晒在太阳下,刺眼又无奈。
少年A因是未成年,触犯了法律仅仅写了悔过书就被释放了,所以他气焰更胜,肆无忌惮,在他眼里杀人形同吃饭、睡觉般正常,所以他才会说:没有人告诉他杀人是错的。他是施暴者,但却也是潜意识里的“被害者”。
人远比我们理解的要复杂,最后自食其果的少年A被女老师的报复击垮,这是一场心理战,也是一场人性追逐战,谁也料不到女老师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而这就是电影最精华的部分,少年A那种被瞬间击垮的不甘,隔着屏幕我都能切身体会,这才是最好的完美复仇,她让少年A终于为生命的凋零感到心痛,这才是人应该有的对生命基本的敬畏。
第一次看《告白》时,我叹其神作,而后多年,我每年都会温习一遍,在这场人性的狩猎战里感受善恶的分界。其实我每次都会欲言又止,对于《告白》,我没了看完其他电影后的醍醐灌顶,而是陷入了没完没了的沉思,因为不知从何开始讲起,所以大部分时间我空白着,选择沉默。
我相信这是只属于日本的电影,只有日本能完全演绎出其精髓,就像韩影《不可饶恕》我从未提起一样,因为这是只属于韩国的电影,到了其他国家就变味了,没有任何参考意义,所以选择不说,或者还没想好该怎么说。
而如今提起《告白》,是因为觉得大概应该说点什么了,我不知世界会不会更好,但如果每一个混蛋的内心都住着一个天使该有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