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徽州107】老竹岭脚:徽州东大门(昱岭关)下第一村
【行走徽州107】老竹岭脚:徽州东大门(昱岭关)下第一村
司马狂/文
歙县有东西南北四乡的划分,但这个划分,其实并不是按照区域所处的四个方位来划分的。譬如歙县的旱南,其实位于徽州古城的东方。在歙县与昌化县交界处,还有一座昱岭关,可以说这里是徽州真正的东大门。而自东大门昱岭关往徽州而来,第一个村落便是老竹岭脚村,这便是我标题所谓的徽州东大门(昱岭关)下第一村的由来。
其实在徽州,村名唤作岭脚的地方有很多,其得名大多都是村子位于某个高岭之下,老竹岭脚亦是如此。如村名所表达的那样,老竹岭脚位于老竹岭的山脚下,于是得名岭脚。后人为了有别于旁的地方的岭脚村,于是加上了老竹二字。既然是竹岭,想来当年少不了竹子吧。于是,老竹岭脚又有一个特别文雅的名字,叫做筠麓。筠者,竹之青皮,代指竹子;麓者,山脚也。如今人立老竹岭脚村中,抬头仰望,山野间密密麻麻种满了山核桃树,当年那风吹竹林响的景致再也寻觅不到。唯有筠麓的村名,还能让晚辈后学者凭吊一番。
徽州的村子,前人营建的时候,未曾预料到,若干年后,子孙们家家户户都有车子,所以那路大抵都是无法通车的。老竹岭脚也面临这样的情形,于是索性在村子前那条河的对岸,另修一条路,如此一来倒也少了诸多不便。在这条新路边,村民们修复了当年的水碓。也不知道他们是何处寻来的老料,那水碓看着有些年份。只是可惜,恰逢上游在营建工程,水碓断了水流,未能转动起来。不过此间的景色,倒是很有一番味道。高速公路的横跨桥,村里的简易桥,一齐入景来,一个是飞虹,一个是玉带,相得益彰。
沿着河边往村里走去,有美丽乡村建设时候新修的石板路,边上还辅有栏杆。河道里有嶙峋怪石,路边上有村民种的果蔬,还有一株古树横亘在河道边上,那枝杈直往边上人家的墙上靠。房舍间,不知是否是老宅塌掉了,留下一小片的空地,老人家就在那种上一点菜蔬。房舍虽然是新建的,但也顽固地保留下了白色的墙壁,以及马头墙的样式,这才是徽州人骨子里的坚守,难怪异乡游人一过昱岭关,便觉得进入另外一个世界。
一路行来,见一座新修的木制长廊,廊名同怡,长廊前有六角亭,亭子叫了五圣。此间看模样应是老竹岭脚的“枢纽”之所,乡人坐亭中,从国家大事到家长里短都能聊上几分。亭子前,有一个桥洞,上面有字,我好奇地弯腰瞧,原来是“通将桥”,桥旁还有一座“文昌阁”。你别看民国年间修的杭徽公路,和新世纪修的杭徽高速,一前一后,都避开了老竹岭脚。可在民国之前,徽州人东出昱岭关,老竹岭脚乃是必经之地,不然也不会有通将桥的存在。前人修就的徽杭古官道,也是穿村而过,只是不知道究竟是先有村子,还是老竹岭脚的先人们,因了这里的官道而来此定居的。
通将桥往上走几步,有一栋老宅,名曰“绿猗轩”。这个绿猗就很有意思,古人的诗词中时不时用到的词,而它最早的出处《诗经 淇奥》,里面有句“瞻彼淇奥,绿竹猗猗”。老竹岭脚人,看来对于竹子的热爱和骄傲,是刻在骨子里了。你看,这一句里就引出徽杭古官道上的两个村子,瞻淇和筠麓。这个绿猗轩明显带有西方建筑物的某些风格,上下有两层。据说是咸同兵燹过后,潘氏族人因祠堂被付之一炬,而没了族人议事的场所,故而修建的。后来,在绿猗轩还办过私塾,称作“潘家文会”。再往后,这里又是岭脚村委会的办公地。如今的绿猗轩,旧貌换新颜,成为了农耕文化的展示馆。带我前去老竹岭脚的鲍义来老师,热情地给我讲解着里面的陈列品。
既然说到绿猗轩是潘家祠堂被焚后所建,那就一起看看老竹岭脚的祠堂。如今,村里修缮完成的是鲍氏和潘氏两座祠堂。两座祠堂,相距不远,建筑的年份看样子也相隔不远。其实老竹岭脚虽以鲍、潘二姓为盛,但村内也有诸多别的姓氏,这从如今还保留着的小地名中就能看出端倪。譬如张冲、庄屋前、孙家坞、程家坞、杨家田等。诸姓汇聚此地,相互间和谐共处。在鲍氏宗祠里进,存放着很多鲍义来老师多年来抢救下来的石碑,这些碑刻上的文字依旧清晰可见,这或许就是历史脉络的延续了吧。
再往村子深处走,脚下踩着的石板路,渐渐不再是那种人工打磨的轻石板,不知道当年的徽杭古道是否就是这般的石板铺就的呢?道旁也有一些老建筑,近几年都抢救性的修缮过。而我此行最想去的,却是鲍义来老师的“九千卷堂”。这是鲍老师的祖宅,退休后的鲍老师回到老竹岭脚,将老宅理瓦捡漏,打了连排到顶的大书柜,把自己几十年来珍藏的书籍搬到此处。杜工部云“读书破万卷”,今有鲍义来藏书九千卷。因为有了九千卷堂的存在,老竹岭脚的文化底蕴一下子就提高了不少。
紧挨着九千卷堂的老宅子,鲍老师买下来,修缮过后,改造成了“老竹大方博物馆”。虽然这个博物馆,如今的布置有些简陋,二楼的茶叶相关陈列品也不够齐全,但鲍老师那份执着而热忱的爱乡之情,却能让人忍不住畅想起未来这里茶香飘溢的美好景象。从老竹大方博物馆再往上走,有老宅子,据说是鲍家最早的发源之所。继续往前,有巨型石碾,和几座石磨,那是等待着某日有乡村体验游的游客来此的。再往前,就能进入徽杭古官道在老竹岭的那一段,这段古道,本文暂且不写,留待下次单独写一篇。
绿猗轩做过潘家的私塾,鲍家子弟读书的私塾则是玉屏墅馆。这玉屏其实是村后山中一块突兀巨石的名字,石上没有杂草,树立在那,状若屏风,故而得名。玉屏墅馆的所在地,地势偏高,远眺能瞧着那块玉屏石。如今的玉屏墅馆,西席的先生早就不在,摇头晃脑跟着读《三字经》的孩子们也都去了新学堂,墅馆里的桂花树也一并没了踪迹。值得庆幸的是,今年暑假,玉屏墅馆打开门,迎来了书法培训班。老竹岭脚的孩子们,重新坐回墅馆,手握毛笔,感受着先辈们的经历。这是老竹岭脚的一大喜事,这样的暑期活动应该坚持下去。
越到老竹岭脚村尾处,老宅子越多,保存得也越是完整,其中又以业商江浙的潘民生老宅最为壮观。只是有些遗憾的是,潘民生的生平事迹在《歙县志》上没有记载,想要搞清楚这位先贤的履历只能期待下次有机会了。村尾还有一处古迹,叫做“岳王泉台”,据传是当年岳飞率军路过此地,兵士们口渴难耐,岳飞掘石得泉,水色白而甜润。后来村民筑石台上,泉自下流,因而得名岳王泉台。武穆作古数百年,当时的事迹湮没在历史中,唯有泉水依旧清澈,依旧流淌不息……
附录:此前曾撰文专门写过鲍老师近些年在老竹岭脚的事迹,点击下面标题就能跳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