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面与边款的刀法汇总
一:印面刀法
执刀如执笔,有法而无定法。
1)执笔法
一般是采用执毛笔法,亦称拨灯法,即以指尖(第一指节)执刀,拇指在内左,食指、中指在外撮定刀杆,无名指抵于内右。具体用刀时会有些变化,如横冲刀法,就变成了拇指在上,食指、中指在下。虽笔杆须直而刀杆常斜,但同样要指实掌虚。有时刻较小、较工整的印,为了求稳,也可将无名指尖抵于印章的一侧。这样做便于限制每一刀的收结,不致失控跑刀、飞刀。
又有如同钢笔的执法,也是可行的。它更便于以无名指抵石,但仅限于自右向左或左前方行刀,且力量比较小,不适宜刻大印。
2)握拳式
一般是五指一把抓住刀杆,形如握拳,大拇指抵住刀杆上端,控制发力。字外向内走刀刻印,或冲或切。其特点是力量较大而控制精度小些,一般用于刻制较大的石章。
古人刻印,风格多样。究其原因,同执刀的细节不无关系。过去有人称须食指发力,有的则说中指得力,还有认为无名指是关键。所以在模仿不同风格时,也不必在执刀上以不变应万变。
(3)运刀法
古人论刀法,谓有正刀正人法、单刀正入法、双刀正人法、冲刀法、切刀法、留刀法、涩刀法、迟刀法、埋刀法、复刀法、轻刀法、平刀法、舞刀法等,其实多数大同小
异。初学只要掌握冲刀法、切刀法和连冲带切法三种即可。
执刀为了运刀,运刀造就线条,线条又服务于印风。“执刀须拔山扛鼎之力,运刀若风云雷电之神”,有自在的控制,才能操刀如用笔,指挥如意,然后能使作品气韵生动。
4)冲刀法
刀杆与印面成25至35度角,刀角入石后延欲刻线条持续向前推进,直至收结点。冲刀法分为横冲刀法与竖冲刀法。横冲刀法自右向左刻,刀刃靠内侧;竖冲刀法自外向内冲,刀刃靠右侧。这两种方法都称“侧冲法”。若刀刃面垂直于印面,则为“正冲法”。
冲刀产生的线条,通常比较流畅、挺拔,多一面光润,一面毛糙,呈自然迸裂状。入石深度,依石质、力量和印风而异。石质坚硬,不能刻得较深,否则无法向前冲刻,石细嫩则可刻深些,若石质松脆,则要控制力度和深度,以防过度迸裂;篆刻者手上的指力、腕力大,可刻深一些,力量不够就难以驾驭;刻得深,往往迸裂也严重些,刻粗放一路,可重刻、深刻,刻工细一路,便须轻描淡写。另外,一冲到底,有爽利、劲拔的意味;一节一节冲,有凝重、浑厚的趣韵。刀法不同,线质迥异。看齐白石的单刀白文印,最能体会冲刀的形态与方法,体会石面自然迸裂的“石味”。
冲刀产生的线条
4)切刀法
先将刀角以刀杆与印面较小的角度入石,而后以此为支点延欲刻线条向前、向下切石,刀杆随之立起,这一起一落,刀杆与印面的夹角也在30至80度间变化,形成一个较短小的呈三角状的线。然后用中指将刀提、推至前继之,一而再,再而三,节节推进,积点成线。
切刀法的进刀方向有三种:其一是刀杆外斜,以刀锋前角入石,由外向内切;其二是刀杆右斜,以刀锋右角人石,由右向左切;其三是刀杆内斜,以刀锋内角入石,由内向外切。无论哪种方法,在一刀与一刀的交接处,或连续接,或稍错位接,当使刀法灵活而不单一刻板,有涩进之刀味。这种线条有苍莽、老辣、朴拙、厚重的意趣,因笔画由碎切而成,尤其应追求古朴圆劲,骨肉分明。明代朱简、清代“浙派’'丁敬等人擅用此法。
5)兼冲带切法
此法是以上两法的综合运用,同样也得到两法的综合效果,可使印章语言更丰富,风格更灵活多变。用得好,自然有冲刀之率意、畅快,切刀之苍老、凝重。另外,有时也须从实际出发,如因石质的软硬、松紧,线条的长短、粗细,布局的疏密、正欹,见机行事,活用刀法。仔细分析名家作品,往往能看出何处是冲,何处是切。把握规律,自己来实践一下,又发现原来人家刀法变化也完全是因势利导的。吴昌硕等擅用此法。
3)兼冲带切法
刀法要点:
第一,指腕并用。运刀须五指齐力并辅以腕力进退收送,大印、巨印甚至以运腕为主。
第二,定刀转石。与书法不同,篆刻在其刻制过程中运刀方向基本不变,而靠不断转动石章来完成每个不同方向的线条,即“定刀转石”。但有时适当变换刀刃着石的角度,能刻出不同效果的线条;亦有定石转刀,转石又转刀的,可以刻出婉转流丽的线条。
第三,因地制宜。印章大小不同、风格不同、字体不同、阴阳文不同、线条长短疏密曲直不同、结构方圆不同,要用不同的刀法以适应之。用刀的轻重,对一个白文线条或两个朱文线条之间要刻去的空白区域来说,先刻的一侧用刀须轻些,以防迸裂失控,后刻的一侧用刀可重些,因为已有对侧的刀痕存在,这一刀就不太会导致意外的过度迸裂。石质疏松,要轻;石质紧密,要重。
第四,“宁使刀不足,莫使刀有余”。这对初学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先要工整严谨,追求所刻线条的必然性。印文多细小,须眼察毫芒,得于心而应于手。否则,差之毫厘而失之千里,形似得而神已去矣。熟练后,再作一些粗放、猛利的用刀练习。
第五,“稳”、“准”、“狠”。无论冲刀法还是切刀法,“稳”、“准”、“狠”三字是刻写意、急就一路印章的技法关键。须单刀直入,似狂涛奔腾,切忌胆小而反复刮削修饰,否则神气全无,不复为印。用刀求“爽”,刻印时常闻刀石间有爆裂声如炒豆粒,便知得法。齐白石有句名言曰:“世间事贵痛快,何况篆刻!”工细一路,亦以“稳”和“准”为要。
第六,三维刀向。操刀刻石之用力方向,一种是在平面上,一种是垂直向下。平面上,又分为二:一是顺线向前,走刀成线;二是向线冲切,以刀坏线。做得好,前者成字,后者添趣。垂直向下,即钉刀入石。平面行刀,必然也包括了刀的向下入石。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冲刀重前者,以求笔意流畅、劲健;切刀重后者,以求力透纸背,入木三分。
二:边款刀法
历史上,不同的刀法,成就了不同的边款风格。而当我们学习刻边款时,也要以掌握相应的刀法来体现这种风格。文彭以双刀作行书边款,典雅含蓄;何震继之,却改用单刀作楷书,猛利放逸。清人多不书径刻:或以石就刀,或以刀就石;或短刀碎切,或沉着轻盈。如丁敬之朴拙,蒋仁之丰丽,赵之琛之洒脱,陈鸿寿之豪放,陈豫钟之清雅,邓石如之圆满,吴让之之流丽,赵之谦之优雅,吴昌硕之雄厚,黄牧甫之凌厉,齐白石之霸悍,皆由其特有的刀法造成。
基本刻法有三:
一是双刀法,主要用于刻阳文边款,
二是单刀法,
三是单双刀混用,均用于刻阴文边款。
单刀法中,又有以石就刀和以刀就石两种不同的执刀运石方法。前者是转石不转刀,按字之笔顺和线条之方向,不断调整石面方向去就刀刃之方向,以笔形要求来决定刀角钉入、刀刃切入的力度和程度。模仿可取法丁敬、黄易、蒋仁及西泠诸名家。后者运刀作线,虽然石也可稍作转动,但主要是靠刀或向左或向下的运动来刻出线条。陈曼生和吴昌硕是此法之典范。双刀法多用于隶、草作款,一般须先书后刻。
下面以单刀以刀就石法为例,介绍楷书基本点画的刻法。
先看一刀下去的效果:起刀直钉切入,呈一不等边三角形状。最长的一边为刀刃切出,显得光洁;另两边为印石自然爆裂而成,略显毛糙。刀刃越偏斜,爆裂程度越大;反之,刀刃正直,爆裂则少。走刀时,刀刃角度也影响到线条的粗细和质感。
(1)点
竖点:钉切起刀,自上而下切,头重脚轻亦无妨。
斜点:刀自左前方切下。
平点:同短横,自右而左短切。
平点:同短横,自右而左短切。
(2)横
长横:自右而左行刀。起刀处相当于毛笔书写的收笔处,通常须粗重,故宜重切,或增大刀锋与石面的角度。走刀时,或轻或重,刀刃或立或卧;全画或起伏震动,或平和舒缓,全由风格和具体笔画的要求而定。
短横:刻法如点,横向短切。单一短横须稍重,以突显笔画;多个短横宜轻,平行等距,勿使相互粘连。
短横:刻法如点
(3)竖
悬针竖:竖刀钉切,向下走刀,刀刃渐行渐卧,线条渐细,直至出锋收刀。
垂露竖:楷书款字多上重下轻,上轻下重的竖只有偶尔为之。说是垂露,其实并非圆润如水滴的收笔,只是略粗重而已。收笔处或略顶刀转锋,使圆厚。
(4)撇
自右上向左下切,长撇切下后走刀出锋。款字之撇多挺拔,偶用弧撇,只须走刀中略作转向即可。
(5)捺
斜捺:多作长点处理,因其长,须有一定的走刀过程。斜捺的角度不易以刀就石,可适当转石以就刀。若须刻出捺脚,在收笔处认准方向补切一刀即成。
平捺:或作长横处理,只是方向略斜向左上。或补一短切,显出捺脚。
(6)钩
竖钩:先作悬针竖,至钩处刀杆竖起略向左靠,乘势钉切,形成竖左侧的三角形爆裂状,形如钩。横钩:先作一横,再在起刀处(横的右端)补一斜点,如钩,同横自然铆接。
戈钩:先以竖点法钉切入石,再刀、石逆向同转,刻出弧线,最后作一斜点与之相接。
卧钩:轻落刀,向右下走刀,亦须刀、石互动。最后由轻而重作一斜点,与之相接。
(7)折
横、竖相接即成。也有其他两笔相接的,只要轻重得当,衔接处见刀且自然不生硬即可。
(7)折
(8)挑
以斜横笔代之。
边款学习,除模仿前人外,有几点需要考虑:一是提高用刀的熟练程度,重点是把握轻重、曲直;二是小楷书法功夫,写字能把握结构和笔法,学刻边款就容易成功;三是注意到边款字小、笔画较细的特点,时时考虑拓款效果;四是不拘泥于以刀就石还是以石就刀,不拘泥于单刀还是双刀,不拘泥于切刀、冲刀,一切从效果出发,但又要照顾整体协调,不可杂乱无章。
以斜横笔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