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文】房海林丨红旗渠上送粮人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红旗渠上送粮人

□ 房海林/文

纪计成,男,横水镇东赵村人,今年81岁,是东赵村当年参加修建红旗渠现在仍然健在的为数不多的老人之一。满脸的皱纹,就像人们灰谐地说的那样,“红旗渠”爬满了脸庞,身穿农村最常见的“农民服”,饱经沧桑,但说话的声音仍然铿镪有力。一提起修建红旗渠的事,老人的话语里既充满了自豪,又流露出许多悲壮,“都没了”,三个字里蕴藏了丰富的情感。
纪计成是第一批参加修建红旗渠的人,又是第一批参加“钻”青年洞的勇士,还是往红旗渠建设工地的送粮人。
1960年春节刚过,刚20虚岁的纪计成就与队里一群青壮劳力,前往横水公社常路郊村修建一条农用渠。正月十六,正在常路郊修渠的纪计成接到前往任村“引漳入林”的通知,他当即卷起十分简单的铺盖,与在一起修渠的本大队社员纪天昌(抗美援朝功臣、共产党员)、纪增书(晋家庄村人,当年与东赵村是一个大队)、纪德庆、郝建芹、纪新顺、改莲、秋林(晋家庄人)、秦四(晋家庄人)、李改新、刘丁山、纪收仓、纪长吉、刘顺香(一双小脚儿)等20多人,由纪天昌带队,步行60多里,到任村木家庄与本大队从家里去的人会合后,天已经黑了,也没让吃饭,放下铺盖,就让大家去工地加夜班。我们住在民房里,由纪增书管事务,郭明兴(晋家庄人)管做饭,全大队一共有30多人,从队里带的粮食和菜蔬。白天整天在半山腰划出的渠线上打眼放炮修渠,夜里还经常加班。夜里不点灯,全凭月亮照明,三个人一盘钎子,一个人扶钎子,两个人打锤,丁丁当当响个不停,虽然月光模糊,可人人都是用心去打,每一锤都打得很准,很少有人打空或砸住人。刘丁山除了每天上工地修渠,还兼职当了广播员。更佩服的是刘顺香,踩着一双小尖尖脚,硬是与大家一块儿步行,从常路郊走到了木家庄,在工地她不比大脚的人少干活儿。
提起修青年洞,纪计成就有点激动。60年过去了,有些事他至今还记忆犹新。开始打青年洞,是横水公社好多大队承担的任务。东赵大队30多名民工在木家庄段施工后就移到卢家拐,参加打青年洞的施工。当时民工们也不知道是打青年洞,只知道是一个既险要又艰巨的咽喉工程,修成后才叫青年洞。青年洞建在百丈绝壁之上,位置在牛岭山村的下边。打青年洞,除了东西两头的洞口,还从中间开口打。东赵大队民工连主要打的是2号洞,那里的地形很像一个栲栳圈椅。洞口的位置在百丈悬崖峭壁上,要想从半壁上开一个洞口,下边够不着,上不去,只能从山头上拴住人下滑到洞口开口的地方,光滑的红石壁,连放脚的地方都要没有。为了克服这道难关,指挥部下令让我们连队伙房多做一些饭,只要谁敢用绳系着下去开路,红薯面糠尽吃!60年正是国家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时候,人们都十分饥饿,在那时能吃饱一顿饭,也是很向望的事。东赵村比纪计成大五六岁的纪收仓是个大饭量,他和纪太山自告奋勇,饱餐一顿后,要去冒这个险。在山头上他们用绳系好腰身,山头上的人们用手拉往绳慢慢往下放。纪收仓和纪太山们随着绳越放越长,在空中的游荡的越厉害,他们趁着游荡的绳荡回到石壁根时,奋力用手抓住石壁崖缝中长出的荆棘条,才算稳住身体,寻找到可以搁脚的小石尖。由于山头上没有大树,山头上放绳的人只能把大绳拴在崖头边的荆棘根上。纪计成现在还记得,“那时真是让人心惊胆颤,我们在下边目不转睛地往上看着他们,心里真是捏着一把汗,现在想起来还十分后怕,如果上边拴绳的荆圪垯承受不住下边的重量被拉断,那后果不堪设想!”纪收仓和纪太山等人寻找到几个能存放炸药卷的小石圪台儿,把做好的炸药放在上边,又害怕不牢固,炸药下边再用木棍支住,导火线很长,点着导火线后,崖头上拉绳的人用力把下边的人拉上去后,炮才炸响。炮响完后,再把人吊下去,用锤钻和钢钎把崩松动的石壁锻大,使人能在上边站稳,再逐渐扩大平台,只到够两三个人在上边抡锤打眼儿。打炮眼儿时,也要用绳拴住腰,以防万一。
虽然在光滑的石壁上开洞口太难太怕,终于被我们征服。随着洞口的打开,打洞的施工进入循环作业。东赵村大队民工连和留马大队民工连共打二号洞,白天黑夜轮班干,留马连下班,东赵连接班。开始时,民工们没经验,红砂石太硬,每天的进度很慢。三个人一盘钎子,夜里点着提灯照明,不是很明亮,都是在昏暗的条件下打钎,也能把大锤打得很准。一个班一盘钎子要打四五个炮眼儿,每个炮眼儿有四五十厘米深,能装两卷炸药,一次要放十二三个炮。随着施工越来越熟练,再加上营部和总指挥部技术人员的指导,进度越来越快。营部和总指挥部的领导,每天要到青年洞施工现场去巡视指导。每天公布进度,极大地调动了各个民工连队的劳动竞赛积极性,东赵民工连的进度总是名列前茅,经常受到总指挥部的广播表扬,还奖励给不少粮食,使东赵村民工连的生活得到很大改善,大家的干劲更大了。
东赵大队民工连还去打过一号洞。夜里施工,半夜里要往工地送一顿饭。从卢家拐村到一号洞有一里多地,离洞口不远的地方,小路只有一尺来宽,还有个急拐弯儿。夜里送饭时,要提着提灯才能小心翼翼通过这段路。但是这段路却是一个怪地方,当提着提灯走到那个急拐弯时,无风无动,提灯就会突然灭了,当走过拐弯后提灯又会自动亮起。人们传开这件事后,夜里送饭就没人敢去了。纪计成胆大,承担了夜里送饭的任务。他说:“那个地方确实怪,我送饭也是到那儿灯就会灭,过去拐弯灯就自动又明了。”
在青年洞,东赵大队和横水公社其他的民工们一道,打开了引漳河水穿山的基础。直到中央下令进行百日休整,红旗渠全线暂时停工,纪计成才从渠上回家。之后,他就没有再到红旗渠工地直接施工。但是他却接受了一项更为重要的任务:往红旗渠工地运送粮食和物资。他一干就是五六年,风雨无阻。他赶着一辆平车,套着一匹骡马,每个月至少要往工地运送两次粮食和菜蔬。赶好了至少也得误两天时间。他走的线路都是从东赵村出发,经过陵阳、姚村、坟头岭、任村、卢家拐。东赵民工连完成一段施工工程后就要转移地段,施工地段移到那里,纪计成就把粮食送到那里。由于路不好走,又远,他害怕白天到不了,他就在身上备了一个手电筒,以防备走黑路或车坏修理时照明。
纪计成说:“往红旗渠送粮食也是一个很重要的事,民工们每天的劳动强度那么重,一旦断了粮,就会直接影响到民工们的积极性,总不能让大家饿着肚去干活儿吧!”所以不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都会把个人安危抛于脑后,及时将粮食蔬菜送到工地,急工地所需,想工地所想。那时,又没有电话之类的通信工具,纪计成总是让连队事务负责人预先把下次所需要补充的各种粮食蔬菜,按各小队分配好,列好单子。回到村里,他提前按单子上的数量,一个小队一个小队收好。有一次去往渠上送粮食,从家里走时,天就下起了小雨,到路上雨越下越大,就这也不敢停下来避避雨再走,因为路太远,下雨天路更不好走。不到任村天就黑了,到盘阳时发现车坏了,又下着雨,他说:“只要车轱辘会转,我就要一直往前走。”终于在半夜时分把粮食车赶到了驻地。
采访结束时,笔者问纪计成,自从1960年你从青年洞回来后,你又去看过青年洞没有?纪老回答说,他后来再没去过。六十年过去了,作为人生来说, 既是“弹指一挥间”,又是“长路漫漫”。红旗渠如今响誉全球,他作为第一批修渠的老功臣,却远离红旗渠的喧嚣和荣耀。我想,真应该组织现在健在的修建红旗渠的“最美奋斗者”们,再去看一看他们当年为之奋斗、为之出过力、洒过汗水的红旗渠!
——  The  End——

房海林  文学爱好者,河南诗词学会会员、安阳市作家协会会员。

©原创作品  授权发布

(0)

相关推荐

  • 修路红旗渠(一)【郝陆山】

    修  路  --1974年修红旗渠参观道路记事 (参观分水岭) 上世纪60年代,红旗渠创造出了至今仍然令世人叹为观止的人间奇迹."劈开太行山,漳河穿山来,林县人民多奇志,誓把山河重安排--& ...

  • 散文《母亲是修渠工地上的女营长》谢军香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           我的母亲叫魏林恩,1937年7月出生,1958年1月入党,姚村镇东张村人,1956年和我父亲结婚后来到了姚 ...

  • 红旗渠青年洞的艰苦岁月

    ■程天山  我曾十多次登上红旗渠险要工程--青年洞,不仅仅是因为它是国家5A级景区,更重要的是在那艰苦的岁月里,我父亲程德本曾在那里奋战14个月,留下了许多令人难以忘怀的修渠故事. 那时候我还小,但却 ...

  • 我的父亲:“编外”修渠人【黄霞】

    在一次大扫除时,我发现了一个尘封已久的破黄布兜,灰尘和污垢盖住了它原本的色彩,像是发霉已久了.正要丢弃的时候,父亲正好看见了,如同看见曾经的老朋友,很是不舍.      老物件打开了父亲的记忆之门.摸 ...

  • 《你的成就》| 震撼演讲:三问红旗渠

    周恩来总理称这是新中国一大奇迹,外媒甚至评价:红旗渠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在上世纪60年代,林县人民徒手削平太行山1250座山头,在悬崖峭壁间凿出这条全长1500公里的"人工天河", ...

  • [老知青回忆录] 政治队长(十一)

    政治队长(十一) 刘士忱读秤作弊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你知青分粮食的秤我一斤也不少,而且秤杆还高高的挑起.但是,社员称粮的秤就大有文章了,那就是大秤小读:就是实际粮食多而读秤时读数小.举例说吧,180 ...

  • 山岩学舍(39期)赵宗汉回忆录(二)

    赵宗汉回忆录(二) 四.新的生活 当学徒打工受尽了折磨,1952年春节过后,我自己买了一个优质风箱,带二弟赵宗恩为学徒,在耀县南街租房打铁,走起了自己的路,生意倒还可以.几个月后,解放军炮兵八团来到耀 ...

  • 【征文】房海林丨大众煤矿全力以赴支援红旗渠建设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大众煤矿全力以赴支援红旗渠建设 □ 房海林 / 文 林州市红旗渠建设者们被党和国家授予"最美奋斗者"称号,是对所有参加过红旗渠建设和所有支援红旗渠建设的人的 ...

  • 【史学考证】房海林丨 田永昌接待外宾参观红旗渠轶事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田永昌接待外宾参观红旗渠轶事 □ 房海林/ 文 3月26日下午,好友纪阳生给我发来的一则视频,是曾经担任过林县接待办主任的田永昌,正在给纪阳生讲述当年他接待外宾参观红旗渠时的回 ...

  • 【今古传奇】房海林丨为革命功臣庆功挂匾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为革命功臣庆功挂匾 □ 房海林/ 文 林州市横水镇东赵村的纪看阳和纪保成都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参加八路军的革命军人,秦富昌和纪金庭都是解放战争时期参加解放军的革命军人.他们在战场上 ...

  • 【人物志】房海林丨六十年党龄不忘初心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六十年党龄不忘初心 □  房海林 / 文     房桂春,1941年出生于林州市合涧镇石板沟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59年参军,196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一个有着60年党龄的老 ...

  • 【地域文化】房海林丨 话说大众煤矿造火车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话说大众煤矿造火车 □ 房海林 /  文 有一位林县大众煤矿的老人儿,参过军,当过军官,转业回乡后,进入林县政府机关工作.他就是曾任林州市监察局局长.林州市纪委副书记的胡录学老 ...

  • 【在人间】房海林丨 重走修渠路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重走修渠路 □ 房海林 /  文 2020年11月的最后一天,我打开微信群浏览,看到我的一个只有7人"闲情逸致味相同"的微信群里,几位朋友聊得热火朝天.他们 ...

  • 【征文】白青年丨红旗渠上的特种兵——王天生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红旗渠上的特种兵--王天生 □ 白青年 /  文   引 子    红旗渠是永远讲不完的故事,而红旗渠除险队的故事尤为曲折动听.因为除险队,是建设红旗渠的特种兵,他们进行的是一 ...

  • 【征文】李长生 王存法丨红旗渠上老连长王万仓

    原创首发  侵权必究  红旗渠上老连长王万仓 □ 李长生 王存法 /  文 往事悠悠,总是有些事情使人终身难忘,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只要围坐在一起,总爱话说当年.因为那个年代有着他们那一代人不平凡的经 ...

  • 邹海林:民法典上的动产抵押权规则体系解释论

    邹海林,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法学博士. 摘 要 动产抵押权规则体系在民法典中已呈完善状态.为完善动产担保物权制度,民法典创新或引入了正常经营活动买受人规则.动产抵押权的优先顺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