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步频下的触地时间怎么判断好坏?
『跑你』普及跑步技术,科学训练,运动营养,急救知识——跑步不受伤,小白快入门。愿跑友亲们更健康不受伤,一起跑一辈子。
原创技术文章,真实案例分析
文 | 老Q
我们说过很多次,练习跑步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尽量减少触地时间。同样的步频下,触地时间的多少很容易对比出来,例如:
A跑,180spm的步频,触地时间240ms
B跑,180spm的步频,触地时间230ms
那么很明显,B的触地时间要好过A。
问题是,我们通常跑出来的步频并不一定就能完全一致,多数情况下配速和步频都会略有差异。那么,在不同步频下我们又如何对比衡量触地时间呢?
例如:某次跑步180spm的步频,触地时间240ms,另一次跑步185的步频,触地时间230ms,谁好谁坏?
是不是觉得挺难判断?
确实。通常是在相当的步频下我们会对比一下触地时间,不同步频下一般也不会去PK。当然,如果你真有兴趣的话,还是可以算一下的。
貌似没有人没有文章在说这个事,老Q今儿就给说说呗。
来看实例:
上面是某位同学不同配速区间的步频和触地时间,趋势很明显,随着配速的增加,步频越来越高,触地时间越来越短。
请注意了,上图右边所列的触地时间,指的是每一步的触地时间。也就是说,固然每一步的触地时间减少了,但步频又在增加了呀,谁好谁坏?
很简单,我们来计算一下每分钟总的触地时间。
公式列出来一点不费劲:步频X触地时间=每分钟总的触地时间。
我们来对比一下各配速区间总的触地时间,看看谁多谁少。
配速1区:185.2X224=41484.8ms,约41.48秒
配速2区:189.1X215=40656.5ms,约40.66秒
配速3区:191.1X205=39175.5ms,约39.18秒
配速4区:193.4X202=39066.8ms,约39.07秒
配速5区:197X195=38415ms,约38.42秒
配速6区:205.7X179=36820.3ms,约36.82秒
这样对比就很容易得出结论了:
这位同学跑的配速越快,步频增加,每一步的触地时间在减少,总的触地时间也在减少。是个合理的趋势,可喜可贺。
这个计算方法大家可以实践一下,愿意的话当然也可以拿去跟其他同学对比PK一下。
当然,我们还是要强调一下,不同人之间的生理、技术都存在差异,所以最好还是只跟自己比。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