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人在广州呆了18年,对广州的方方面面很有好感

  我这大半辈子的时间段可分为:1-16:重庆;16-29:昆明;29-32:武汉;32-42:重庆;42-60(至今):广州。呆过的地方有四处,不算多,算是个半吊子“游子”吧?

  算起来,武汉只读了三年书,对这个城市了解不算太多,没有什么可谈的;昆明呆了13年,是我人生自16岁开始第一次独自闯荡的地方,酸甜苦辣,感触良多,昆明话也说得差不离,这个以后再谈;重庆就不摆了,是自己的家乡,前后呆了26年,算个“老重庆人”,这个我在重庆天涯写了《伟大的重庆!》《伟大的重庆续》及有关“重庆言子”等文,大家可以屈尊垂阅;广州至今呆了18年。我对广州很有好感,这个城市,值得一谈。

  广州话难学,到现在我还听不懂,更不用说“说”了,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个城市的基本了解。

  广州是个所谓的一线城市,但它与其它一线城市相比,有其特殊之处。

  它虽然高楼林立,摩肩接踵,灯红酒绿,车水马龙,但总的来说,其气质温婉,并不显山露水,比较低调。这跟北京、上海等地儿盛气凌人的爷们儿姿态区别颇大。

  在天涯,你可以对它的不足之处说三道四,广州本地人一般不会太介意,有时还会随声,附和;即使有争辩者,也很少出言不逊,暴跳如雷,反而有不少南漂者为之鸣不平,这是个奇特的现象。

  广州是个美食之城,在这里,你完全不用思念家乡的美食,川味、湖南味、东北味、江南味、新疆味等等等等,不管你是哪里的人,都可以一饱口福,乐不思蜀。

  这个地方,钱多,可以进高档餐厅吃生猛海鲜;钱少也可以找到消费之地儿填饱肚子,不少杂七杂八的东西,啥子萝卜牛腩、拉肠粉……消费不高,也能令一般百姓“垂涎欲滴”。

  广州有荔湾区、越秀区等老区,这些地方是老广州人聚居之地儿,亦可谓平民聚居地儿,消费水平不高,比较实惠,生活节奏缓慢,老广州人在这里生活虽然朴实倒也惬意。

  天河区是广州新区,这里大多是外来者的天下,亦称“白领区”,甚为繁华,颇有气派,生活消费水平较高,人人行色匆匆,生活节奏较快。

  在语言使用上,广州与重庆有个很不大一样的地方:两地虽都以说本地话“为荣”,但重庆政府现在大力提倡普通话服务,商场服务员都操一口椒盐普通话,说重庆话要遭扣奖金“你要买啥子?嘿们便宜,买不起豆不要紧倒告(试)嘛,扯得很”,全是重庆话的声韵母,普通话的声调,听得外地人云里雾里;而广州服务业则相反,你到商场,服务员首先是用广州话接客,你听不懂才切换成“普通话”,但他们一点儿不会歧视你——只要你财大,便可以气粗;广州服务业招员工,首先一句是:会粤语者优先。

  广州虽不临海,却能吃到正宗新鲜的海鲜,啥子三文鱼之类是我的最爱,蘸点儿芥末,辣得很也爽口得很,不像我在北碚,点了个三文鱼,居然是冰冻的,硬邦邦的,价格不菲,吃得我鬼火冒。不晓得解放碑吃不吃得到新鲜的三文鱼,没有告(试)过。

  广州人脾气不大,很少有吵架扯皮的,餐馆里也很少有人大声喧哗,比较安静;谁是大款谁是穷措大一般看不出来;这跟北方人形成鲜明对比:北方人无论有钱没钱的都大声吆喝,点几瓶啤酒花生米都住起一副吃不完要不完的样子,重庆人似乎介于两者之间也。

  广州人比较注重养生,与很多土豪级新款时髦的五花八门搞法相比,具有其源远流长的巧妇之道,堪称一绝的是其“煲汤”功法,为全国各地所不及也。其食材之搭配多样,各种煲法也颇为讲究;其喝汤程序也与重庆相反。重庆人喝汤,往往是酒足饭饱之后,口干舌燥时才来上一碗,多属边角料尔;而广州人喝汤,乃头道压阵之品,老火靓汤下肚之后,已不再饥肠辘辘,然后是菜,最后的饭已吃不下多少。这从养生学看来是最合理的。重庆有句老话叫“饭胀哈脓包”,指的就是那种上来就大块吃肉大碗刨饭的吃法,灾荒年间的风气未绝,很不科学。

  广州人很少劝酒,喝多喝少随量,吆五喝六猜拳行令的场景很难得见。广州人喝酒也养生,有个广州学生送我一瓶五粮液,介绍说这是低度的,不会伤身;我喝起来淡淡的很不过瘾,据说这是宜宾五粮液酒厂专门为广东人的喝法定制的,不知道是真是假也。

  广州人一般身材矮小,大腹便便的人不多,这大概与他们在“吃”的方法上有点儿关系。据我观察,胡吃海喝得白白胖胖者或猛男壮汉活得长的不多,倒是那些黑瘦的袖珍男人长命百岁的不在少数也。

  广州人接风送行、迎来送往一般不在家里折腾,一切在外面搞定,干净利落,宾主尽欢。 

  广州人不大排外,原因如何,还没有想得很清楚。我揣测:一个最大的原因,估计与广州人对自己的城市发展,默认外来者的贡献有关吧?事实上,大量外来人口的涌入,确实为广州的飞速发展提供了劳力乃至智力的新鲜血液。当年我就是作为“引进人士”进入这块土地的。广州乃至整个广东,多年来对各方优秀人才的大量引进,体现出当地政府对人才的渴求及广览博收的豁达思路。可以说,这个城市对不同层次——上至各层官员、教授,下至各行各业的白领蓝领,均敞开怀抱予以宽容接纳。所谓“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之说在广州人的思想中似乎并不浓烈。就我目力所及,各行各业用人机制,似乎并不大搞本地人士“优先”的明里或暗里的搞法,任人唯贤的情况似乎不在少数。省城的人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不屑于与其他小地方的人往来,广州这种情况好像不存在。广州人不卑不亢,既不认为自己比别人差,也没有多少地域性的优越感,与各地人相处比较融洽。我在这里18年,感觉大多数广州人还是比较友好的,没有什么地域歧视观念。

  无论对广州政府有多少不满,但我觉得在民生工程上,一个让我心生感激的是能办实事儿这一点。多的不说,全面禁摩便是一个利民之举。不但从根本上消除了飞车抢夺这个社会毒瘤,其附带的好处是极大地降低了城市噪音,让我们深得其惠——多年来,我可是被摩托车噪音搞得痛苦不堪也。

  广州女人,是一个很难描述的群体。没有重庆女人的泼辣,东北女人的彪悍,江南女人的妩媚,云南女人的玲珑,上海女人的骄横;她们缺少棱角,缺乏“光彩”,世间对女人的赞美或鄙夷之词——秀外慧中、倾国倾城、上得厅堂下得厨房、河东狮吼、泼妇骂街、大家闺秀、小家碧玉……似乎用在她们身上都不合适;她们貌不惊人,扔在大街找不着,没有很高的回头率,既不精致也不高贵;

  但居家过日子,找贴心的老婆,男人在外战斗一天,回家舔伤,广州女人给你的家是最温馨的窝。

  广州女人貌不惊人,男人与之相处,没有压力;她们的眼神没有顾盼生辉的电击力,却有着让你心里暖暖的感觉;回到家,等待你的是有滋有味的汤与热腾腾的饭菜;她们不会追问你的行踪,揣测你的心思,一切都自自然然,平平淡淡,却让你不忍心背离,世间的多少诱惑都被这无声无息的清风细雨化解。

  广州的服务业,其成熟程度如果说堪称全国之最,盖不为过。除了西藏、山东没去过,走了大半个中国,敢说这句话也。

  所谓成熟,是指综合指数,包括硬指标与软指标。以下稍作简述。

  在全国高呼“微笑服务”、“顾客是上帝”等口号的时候,广州默不出声,为啥?因为这些口号,广州无需大喊大叫,早已顺理成章,尽在不言之中。

  要说高大上,北京、上海也有,绝不亚于广州。但看看上北京服务员那副“豪气冲天”的架势、上海服务员那张后娘般的马脸,叫人难以消受。

  广州的服务业,很少宰客欺客现象。你不必担心缺斤少两,无需在账单上与店主较劲儿,一分钱一分货,抱怨这顿饭“亏大了”,吃出苍蝇、蟑螂与店家吵闹打斗的事情更是很少发生。

  在重庆,我曾在好吃街点了一份羊肉笼笼,所谓羊肉,几乎全是骨头,再点一份,依然如故;花了钱搞得鬼火冒的事情经常发生。我曾在菜园坝火车站某个摊位吃面,一外地人刚坐下来,店小二即刻上了一堆菜,顾客说:我没点这些啊?店小二说:少废话,付钱!在重庆菜市场买扇子骨,那是不沾一丁点肉的,真是“骨”到了家;而广州的扇子骨,则是厚厚一层肉包着的;在重庆下馆子吃饭,你首先担心的是分量是否足,是否饺子馄饨少了几个,是否花了钱吃不饱;而广州早已超越了这个“填肚子”的基本层面,讲究的是“意头”——饭菜的命名,不是什么回锅肉、红烧肉、火爆腰花、夹烧肉、白片肉、烧白之类多年没见过油腥似的俗气的名字,已上升到“饮食文化”的层面。

  在广州你要是开馆子,想搞“一锤子买卖”,坑一个是一个,绝对没门儿。广州人不会跟你为损失纠缠,有了这次没有下次,转身走人便是。你这生意铁定玩完。所以在广州干服务业这行,大家都靠实力说话,靠信誉生存,长此以往,逐渐“优胜劣汰”,搞歪门邪道的人几乎没有了立锥之地。

  俗云“民以食为天”。广州是个美食之城,这是我这个好吃狗最为满意的地方。我在重庆有房子,打算老了回老家过日子。但这个打算可能要打些折扣——最多每年回重庆呆几个月,还是要飞回广州一饱口福,死翘翘那天埋在哪儿难说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