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外设专家姚锡珊和虞浦帆
1986年2月,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一册《电子计算机外部设备原理》,这本书并非仅仅是学术,它是以从事计算机系统工程及外部设备工作的技术人员为对象而编写的,取材着重于广泛性和典型性,而不过于专门化和理论化,叙述力求深入浅出,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一句话,该书记录了创新和追求,记录了一个时代,记录了奋斗的科学家与科技人员。因此,从该书内容可以比较准确的回顾历史和前辈的功绩。
编写成员即当年在一线的最优秀的专家,值得今日深入剖析。
编辑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平欣
副主任委员:姚锡珊、虞浦帆
编委:吕 辉(常务)、万永熙、杨 浚、李叔梁、叶济中、刘庭华、王敬治、于 荡、王昌茂。
为什么外部设备原理编写组要推选他们三位主编?
1990年2月,郭平欣副局长为《信息产业报》创刊三周年题字。
郭平欣时任四机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副局长,上世纪五十年代他即参与酒仙桥电子工业基地的电子管厂、有线电厂和无线电联合厂的援建谈判,有历练、有奉献、有眼光。后来参与了多项重大的计算机研发、生产工程和748汉字处理工程,成效卓越。担任外部设备编委会主任委员是当之无愧,他的经历与贡献值得撰写多篇文章。
计算机的外部设备与结构和组装密切相关。都是一种专业技术,也是一种艺术表达,排列整齐的机柜代表了一种工艺风格,和城市建筑一样,也有体量布局、层次形态和艺术手法。整机与外设的形体和机箱、插件板的结构,都随着材料和工艺的发展而表达出时代特征。设计师花费了大量心血,在有限的空间里构成绚丽多姿和精心安排的文化表达。组装工艺的持续进步,是一个行业的坚守,是一种意志的付出,更是一生的追求。计算机组装与外设的设计者、生产工艺操作者也是大师,给予组装和研制外部设备的工程技术专家、技师、技工任何一种评价与称号,都是当之无愧的。
两位副主任委员都是计算机界的重要人物,恰好在中国计算机学会CCF成立大会和华东计算所的5万次J-501计算机鉴定的合影中,都可以见到两位大师级人物在座。
1985年6月1日,中国计算机学会成立大会局部,左一,姚锡珊;右一,虞浦帆。
1964年10月16日,华东计算所J-501计算机鉴定会,左起:姚锡珊、周寿宪、虞浦帆、吴有训、郭书文、刘述周
1982 年12 月6 日,《计算机外设原理》编委扩大会议第一次合影。前排左起:唐守仁(外设处)、李叔梁(清华)、钱基广、梁万章、郭平欣(主编)、虞浦帆(华东所,副主编)、王昌茂(总局外设处)、顾存俊、吕叔森、薛君礼(总参);二排左起:□□□、向维良(电子标准化所)、封治安(52所)、龚滨良(1902所)、胡靖宇(计算所)、□□□、陈其昌(西北电讯)、吕辉(地空导弹学院)、□□□、张席珍(华东所);三排:□□□、□□□、杭州磁记录厂办、陆忠恒(15所)、□□□、□□□、出版社责编、□□□。
编委扩大会第二次合影,主要为参与编审人员。
一排左起:施士诚(杭州磁记录厂厂办主任)、吕辉(地空导弹学院)、刘庭华(52所)、杨俊(西北电讯)、陈明廉(总参)、姚锡珊(总参,副主编)、顾存俊(杭州磁记录厂总工)、李叔梁(清华)、王敬治(15所)、叶济中(华中工院)、张江陵(华中工院)、薛君礼(总参)。
二排左二起:唐守仁(总局外设处)、郑大材(西北电讯)、陈其昌(西北电讯)、胡靖宇(计算所)、□□□、龚滨良(1902所)、陆中恒(15所)、□□□、□□□、张席珍(华东所)、张裕华(52所)。
三排,封治安(52所,左三)訾世忠(15所,右8)、谢仕聘(西北电讯,右7)、董慧如(西北电讯,右4)、□□□(出版社责编,右2)。
两位专家都参与了1982年12月在杭州召开的外部设备编委会,他们应当会相见叙谈,但是来去匆匆,分别在两次拍照中留下各自影象。
姚锡珊
姚锡珊(1917—2003)是一位从不轻易露面的专家,在八宝山,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开拓我国计算机事业的资深专家”,其实他的的经历与贡献,自然不仅仅是一位“资深专家”。
从1956年3 月开始,计算机组在中科院数学所举办了“计算机原理讲习班”,北大、清华和相关单位的姚锡珊、曹履冰等20余人前来参加。讲习班每周进行一个上午,共讲了三个多月。这是中国计算机学科的第一次公开交流。
1957 年2 月,以张效祥为领队的20 人实习队依照计算所筹委会安排赴苏联实习BЭCM 计算机,次年8 月大队回国,他们后来都有不凡建树。实习队在苏联,20 人分兵两处,在苏联科学院精密机械与计算技术研究所学习的人员,主要进修计算机硬件。姚锡珊是队员之一,他进修的专业是“机械结构”,辅导老师瓦西里。
姚锡珊是我国知名计算机外部设备专家,当时已40 岁,四级工程师,是实习队中的最年长者,学习计算机算是高龄。
1957年赴苏实习队20人合影,姚锡珊在二排左六。
中科院计算所筹备时,计算机研究室组成了电路组、外部设备组等几个设计组,结构组组长莫根生,副组长姚锡珊。实习回国之后,他还担任了第三、四届计算机训练班的老师。在许多总结片断中都可见到姚说明理由珊的名字:
由张效祥领导的中国第一台大型数字电子计算机104.机在1959 年交付使用,骨干有金怡濂、苏东庄、刘锡刚、姚锡珊、周锡令等人。
104机的外围设备及机械结构设计参加人有:姚锡珊、徐厥中、白经天、李玉岭、孙仲谦、张品贤、顾尔旺、张洪顺等。
之后,形成“计算机组装”领域,早期带头人为姚锡珊、莫根生、白经天、王玉道、解桂芬、陈立忠等,都是知名专家,在创业的前三十年中,从仿制开始设计了二十多个型号的计算机。
1960 年,中科院计算所和15所、华东计算所、706所等都陆续成立了外部设备研究室,一批外部设备专家成长起来,曾茂朝、王昌茂、姚锡珊、杨荫溥、虞浦帆都是各自研究所的外部设备研究室主任,是很有创造性的科技人员。
由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学会外国设备组组织的全国磁盘系统学术研讨会,于1983年5月4日至5月8日在杭州召开.这是我国磁盘系统一次规模较大的专业性会议.会议由姚锡珊(代表四川省电子设备公司)、曾茂朝、王昌茂、刘凤翘、何志钧、杜叶祥、顾存俊、韩子仁八位同志组成研讨会主席团,领导了这次会议与会代表共有58个单位100名代表,选送交流的论文、科研成果、技术总结共63篇.大会报告7篇.分组交流分四组进行。
从上述概况就可看到姚锡珊的经历和贡献。
虞浦帆
虞浦帆则荣获国家荣誉——“发明证书”(当时这是一种国家奖励,并非是现在的“专利发明”),也是文革前计算机领域获奖的两人之一(另一人是哈军工的康鹏)。
2009年11月26日,虞浦帆向笔者展示获得国家荣誉的文件。
1958 年10 月27 日,上海市委决定建立上海计算技术研究所等16 个重点科学研究所,后定名为华东计算技术研究所,筹办骨干有何育辽、虞浦帆、杜叶祥等。虞浦帆时任上海有线电厂副总工程师。
1961 年春节,上海市委闵行会议决定批准基建规模42000 平方米,投资650 万元建设新址,由华东所研制原子弹和氢弹急需的大型电子管J-501 计算机,先后在何育辽、虞浦帆工程师主持下进行,虞浦帆负责外设(二室)。1964 年10 月24 日,由华东计算所的J-501 机通过中科院鉴定交付使用,每秒运算5万次。1962 年10月,何育辽因患脑瘤不幸去世,转由虞浦帆担任技术负责人。
华东所每秒运行5万次的J-501计算机和打印机为“两弹一星”承担重要计算任务。
1962 年8 月,虞浦帆设计了一种小型功率脉冲变压器,每秒钟电灼出2000个清晰字母,进入世界打印机的速度前列(1959 年,美国通用动力公司实现的打印速度为每分钟10 万字母,在核武器计算中作用重大)。有了这个“吞吐”速度,被邓稼先看中。1965年,于敏等人来到上海,完成了氢弹的理论计算任务。
虞浦帆说,本来这台机器的存储能力很小,只具备1 万次的运行能力,采用了直接快速打印的方式,不经过外存,可充分发挥运控能力,不因等候打印而浪费。
虞浦帆曾到北京和中科院计算所的吴几康一起向华罗庚汇报,华先生很高兴,宴请他们二人午餐。
1964 年12 月,国防工业出版社出版了《第三次全国电子计算机专业学术会议论文选集》,由中国电子学会计算机专业委员会编辑,虞浦帆的《非接触记录法高鉴别力磁头头形的探讨》等论文都是实际工作的成绩和克服诸多困难的收获与总结。
1965 年2 月,国家科委成立了“计算技术组”,虞浦帆研究员精心保存着聂荣臻主任颁发的聘书。
1965 年,国家科委聂荣臻主任颁发了关于设立296 个国家发明奖励项目的文件,这是推动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虞浦帆因“B501 型电灼式快速输出(打印)装置,获国家0256 号“发明证书”。因为文革暴发,国家颁发大会取消,证书直接下发到了单位,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是“国家奖励”,居然将毛泽东题字,聂荣臻签署的获奖证书丢失,华东所的所史对此也未记录。
简历
郭平欣,1918 年7 月7 日生于湖北省汉口,贵州盘县人。1937年入云南大学,1938 年转至重庆中央大学化工系,1941 年毕业。任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化学工程师,1946年赴延安任军委三局工程师,1950 年后历
任中央军委通信部器材处副处长、二机部十局技术处处长、四机部科技局副局长、
国家计算机工业总局副局长、四机部计算机工业管理局副局长。2010 年1 月30日逝世。
虞浦帆,研究员,1923年7 月18 日生于上海,1935 年进入沪江大学附中,1945 年,沪江大学物理系毕业,在上海电话公司工作,1949 年到上海有线电厂任工程师,1958 年,参加中科院上海计算机研究小组和华东计算所创办,任华东所研究室主任,副所长,1960 年参加和主持J-501 计算机研制,发明电灼式高速印机, 为中国核武器研究做出重大贡献,1965 年,获国家科委“发明证书”。2019年6月27日上午8时12分在上海市华东医院逝世,享年96岁。
(姚锡珊先生生辰、籍贯、学历、经历欠缺,待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