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微摄影在文博数字化中的新应用

大多数人一定和小编一样一脸闷圈

直到收到了另外一张图

这是一只印尼吉丁虫的标本

来自上海世博会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拍摄。

这绝不是一张普通的照片

拍摄的照片完整像素

稍稍放大一点

小伙伴们感受一下

这幅五亿像素的吉丁虫微距

由稷下先生拍摄

拍摄耗时12天左右

总计拍摄约9200张

依靠后期合成来完成制作

后期合成处理约7天左右

最终合成tiff文件3G. 全部文件约800G

每150-250张堆叠一张

作为文博行业的媒体,我们更加关注针对文博行业的创新技术,于是连线了作者,了解到更多的信息。

1. 为什么想要拍摄这个标本?目前从事的工作和拍摄标本有关吗?

我目前在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主要从事开放服务工作。超微距拍摄的起因是与博物馆同事探讨关于微型、小型藏品的数字化拍摄,如何解决局部放大,清晰度,景深等等问题。

然后逐步确认拍摄设备和拍摄方式,考虑到藏品并不适合直接拍摄,所以选择将自然界的生物作为拍摄对象,由于要呈现更多的细节表现,故而挑选了昆虫这类形状色彩有特点的昆虫。

通过国产10倍显微镜头象甲虫(27000张)局部的试水拍摄,到收到了国产老蛙25mm超微镜头拍摄了印尼锹甲(6200张),通过自然画映的施老师推荐选择了颜色艳丽的印尼吉丁虫进行拍摄。

2. 在器材上,你使用了哪些仪器?为何选择国产,有何优势?

在拍摄中我使用了WEMacro电动堆叠平台,普通民用的全画幅相机,国产江西光学10倍显微镜头,国产长庚光学老蛙25mmf/2.8 Ultra Macro 2.5-5X微距镜头以及国产订制的光学隔振台等等。

大部分的设备选取国产的理由是考虑到作为文博行业最终可能成型一体方案以及作为对这类特殊摄影有兴趣爱好的大众入门,同样的我也相信中国制作品质是可以作为专业领域用途应用的。

3. 你花了多久完成这些作品?拍摄及后期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象甲虫的拍摄从18年2月中旬开始,3月处开始使用10倍镜头拍摄下第一张照片,3月26日完成了所有的后期处理。

拍摄局部面积约为1.5cm x 1.5cm,每次拍摄的有效范围在直径为2.5mm左右的圆视角,通过3微米的步进进行大约400-1200张的拍摄,最后再合成为整个作品,这也正是为什么总拍摄数量达到了大约2万7千多张。

金锹甲虫和吉丁虫都在总计20天左右,使用5倍镜头拍摄。虽然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是在实施中还是超出了原本的难度设想,显微摄影要求一切都尽可能得小,器材需要缩小,布光需要缩小。

最后整体的光影效果并不像常规微距那样有直观的预期,需要自己的经验把握。常见的微距昆虫摄影是需要非常高的专业水准,活体昆虫的拍摄非常难,同时又需要构图和艺术创作。

而显微拍摄方式更多在于还原拍摄物体的细节上,可以以5倍,10倍,20倍,甚至50倍来拍摄,拍摄周期也决定只能以固定标本的形式进行拍摄,同样作品也更多以教育和科研为主。

4. 在此之前,你有拍摄过其它显微作品么,除了自然界您是否有对博物馆藏品有拍摄计划?

此前并未进行过类似拍摄,在这幅昆虫作品前我先通过宏观世界的拍摄方式,制作了博物馆的全景图,解决了相似的技术难点。

http://720yun.com/t/x77a24qz3dfaq6w9c3?pano_id=yvola0RtvNWcEjyO&from=message&isappinstalled=0

这个项目得到了馆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这也是我能在这么短时间能完成的重要因素。

我们整理了单独一个空间进行这个项目的拍摄,同样有许多社会力量的设备支持和国内外专家经常在线技术交流。也通过这个作品的拍摄探索出藏品数字化方面新的应用方式和技术手段,同样的也有相关专家提出可以除了藏品,标本也能运用到微型化石,甚至大体量的拍摄高像素数字化的形式运用。

5,最后,在拍摄过程有什么乐趣和我们分享么?

其实过程是很痛苦的(笑)。但是有一件趣事可以分享。

在拍摄吉丁虫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比较特殊的器官。

通过网络查询学到了一些知识,也觉得在科普教育方面应用前景很大。

吉丁虫最特殊的器官,“仿生”

在森林火灾发生前

大多数昆虫都感受到危险

纷纷逃离。

只有喜火的松树黑吉丁虫例外

吉丁虫的胸部有两个微小"颊窝"

每个"颊窝"都有大约70个感应单元

吉丁虫靠探测长波红外线

能感知13英里外的林火。

它们能从几公里甚至十几公里以外的地方赶过来

以便在刚烧焦的松树上产卵、孵化幼虫。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