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打了孩子“一巴掌”,他不会恨你,却会讨厌他自己

就在刚才,舟舟又挨了一顿打,原因是他吃饭的时候剩了饭,妈妈觉得他浪费粮食,于是狠狠给了他一巴掌。
挨打完的舟舟起初哭得很厉害,但哭着哭着,他开始想:为什么别人家的妈妈从来不打孩子?
思来想去,他得出了一个结论:一定是因为我不乖,我不够好,所以妈妈才不喜欢我。
于是舟舟下定决心,下次一定要把饭吃得干干净净,一粒米都不剩!
但是吃晚饭的时候,因为舟舟太过紧张,虽然饭吃完了,却在起来的过程中不小心带到了碗筷,陶瓷碗一掉在地上,就碎掉了。
舟舟又挨了一顿打,他伤心地抱住自己的膝盖,自责道:
  • 为什么我那么笨,什么都不会,经常惹妈妈生气?

  • 为什么,我什么都做不好呢?

这个问题,舟舟的妈妈没能回答他,谁也回答不了他。
他在日复一日地挨打中渐渐认识到了一个事实:他真的一无是处。
所以他沉默、自卑,变得越来越喜欢一个人待在房间里发呆。
但他并没有停止喜欢他的妈妈,因为在他看来妈妈什么都没有错,她漂亮、得体、大方,会给他做香喷喷的饭菜,买精致漂亮的衣服和玩具。
错的是他,不好的也是他。
有多少像舟舟一样的孩子,在父母的责罚打骂中日渐沉默、自卑,最终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和自我否定当中。
一个总是在自我否定的人,一定在之前被亲近的人否定过无数次,而那个亲近的人,大多都是父母。
为什么我们不提倡“棍棒教育”?
虽然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它确实是见效最快的一种教育方式。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它却是实实在在的弊大于利。
棍棒教育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
01丨亲子关系不和谐
对于家长来说,一次的棍棒教育背后承担的是良苦用心,但孩子大多不会理解这样的苦心。他只会怀疑自己,并且本能地疏远父母,长此以往,亲子关系只会变得愈发紧张。
到了孩子青春期的时候,可能会因此而变得叛逆,亲子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甚至会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
02丨孩子会陷入深深的自我否定当中
没有人生来就是自卑的,就像没有一片叶子从出生时就是后来的模样。孩子的自卑心理,多是在后天环境中逐渐形成。
哪怕他有某种生理缺陷,那也是在别人异样的目光里甚至是谩骂嘲讽里,才逐渐认识到“哦,原来我这样是很丑、很吓人”的,他才会感到自卑。
而棍棒式教育会让孩子陷入深深的自我怀疑当中,继而否定自己,他会认为都是因为他不够好,才会挨打。
03丨孩子会模仿
孩子是父母天生的模仿者。
有一句话叫做“长大后,我就成了你”,其实就有这方面的原因,因为家长对于孩子的价值观输入是最有效且印象最深刻的。
如果家长经常使用暴力行为,那么孩子也有可能会模仿他,比如:在学校的时候争勇斗狠,喜欢打架。以后结婚了,也喜欢对自己的孩子做同样的事情。
总得来说,棍棒教育是一柄双刃剑,而坏的那一边永远要比好的那一边锋利。如果你不是“武林高手”,请不要随意使用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