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梅村 - 寻觅万里茶路的起点

2020年11月我们在游完武夷山后,又在武夷山多停留了大半天,去了趟下梅村,找到了清代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

这张万里茶路地图画在邹氏家祠内的墙上,显示万里茶路起于武夷山的下梅村,西至圣彼得堡,南至新加坡。

下梅村位于武夷山市东部,距武夷山风景区8公里。商周时期就有了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遗迹,村落建于隋朝,里坊兴于宋朝,街市隆于清朝,是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它地处梅溪下游处的支流当溪,村落建筑沿河而建。清康熙、乾隆年间,下梅村曾是武夷山的茶叶贸易的集散地,兴盛一时,现仍保留具有清代建筑特色的古民居30多幢。这些集砖雕、石雕、木雕艺术于一体的古民居建筑群,是武夷山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下梅村保存最好的建筑是邹氏大夫第、邹氏祠堂、西水别业这三座邹氏家族的宅楼。下面会有介绍。
村头上挂着的一幅巨大的下梅村导游图
在梅溪与当溪的交汇点处眺望梅溪上的一座大桥
古村落的入口

祖师桥是进入村落的入口之一,凭票进入。据旅游书上介绍,如果不想进入古建筑内部参观的话,也可以不买票门票进入。村落有很多地方都有出入口。

梅溪与当溪交汇点处的祖师桥
万里茶路的起点

这里曾是清代晋商万里茶路的起点,也因后来茶叶走更便利的水路和海运而衰落。不过横跨当溪而立的文昌阁和两岸的老宅里的精美的木雕和石雕,仍然是下梅村繁华的留印。

万里茶路地图位于邹氏家祠内

弧形长椅
溪畔设有弧形靠栏“美人靠”,可坐可倚,现在是当地老年村民聊天休闲之地。也有当地人在这里买点家里种的蔬菜。从前下梅村的男人外出经营茶叶,邹氏家族沿河修建了弧形长椅,家眷闲时多坐在此,张望离人归来。
邹氏家族
邹氏原籍江西南丰,公元1694年,邹元老带着他的儿子们入闽,来到下梅村择居创业。经历了几代人的艰苦创业,邹氏才发展为闽北有名的商贾。地方史料载,下梅邹氏与晋商合作每年获利百余万两银子,取得成功后,建豪宅七十余座,修当溪建码头,立家祠设文昌阁,大兴土木,传教化,重教育。
邹氏家祠是下梅邹氏在与晋商经营武夷茶叶获得巨大利润后,耗巨资建成的创业丰碑。也是雄踞于村落中心的标志性建筑。祠堂门楼气势宏阔,砖雕图案丰富多彩。
邹氏家祠门楼
邹氏家祠内还有个万里茶道展示厅。
邹氏大夫第是邹氏祖房,是为庆祝邹英章60大寿而建,因邹英章获朝廷诰封“中宪大夫”而得名。当时同时并排建筑了6栋房子,大夫第是主人居住,实际建筑面积3200多平方,全场116米,最宽处40多米,其余几栋为书房,客房,偏房等。邹氏大夫第在1997年列入联合国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是万里茶路辉煌历史的见证。
邹氏大夫第是邹氏祖房
后记
来下梅村旅游,需要在村口的停车场附近购买门票,门票包括一名导游。她会带你进入几座古建筑,给你讲述下梅村的故事,万里茶路的起点,以及邹氏家族的发家史。导游都是由村里的各家村民轮流担任,这是一项村民的义务工作,当然会有一点补贴。很多村民在村上都有自家茶馆,导游也会带你去她家的茶馆喝茶。不过这次我们有约要去司机家的茶馆喝茶,所以就没有在我们的导游家坐下来喝茶了。

这里的一切都很古朴,原汁原味,没有过多的现代商业装饰。也许是疫情的原因,来下梅村旅游的人很少,村上的环境和气氛都非常的安逸。
当溪两侧的道边也有一些茶馆和旅游商品小店。
看上去很像腊肉吧?再放大了仔细看看 ......。
【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