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余成:为读书曾在饥饿中煎熬三年
“小时候,我常常坐在自家的屋顶上读书,那种风儿悠悠和着书香的惬意的感觉,现在想来还是感到很享受。”回忆起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余成至今难忘。
余成的书房,由客厅改成,客厅虽大,却很挤,被两排长长的大书架,占据了一大半空间。
再加上一个余成练习书法的大案几,就没多少空间了。
“工作室也都是书,还有影像拍摄器材,写书法的案几。”余成说。
写小说,拍摄纪录片和摄影,酷爱书法,20世纪90年代还曾当过南方周末的记者……余成的跨界,让不少人感到惊讶。
不过,说到底,余成还是对读书,对文学写作情有独钟。
余成三岁时,母亲每次带他到乡供销社购物,虽然不认识字,小小的余成趴在小人书的柜台前不愿离去,母亲不给买小人书他就哇哇的哭。
母亲拗不过孩子,余成每次都能如愿以偿地得到一本小人书,就这样,几年下来,余成攒了他视为宝贝的几十本小人书,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说唐》《杨家将》等,这些花花绿绿的小人书陪伴余成度过了一个五彩斑斓的童年。
20世纪70年代,书也是“紧俏货”,长在吴忠乡下的余成更是很难见到文学书籍。
小学时,余成接触到的书其实都是像《故事会》《少年文学》《语文报》这样的报刊,但这也让余成读的如饥似渴。
当小伙伴们都在玩弹珠子游戏,余成却坐村里的大树下,或躺在草堆里,徜徉于阅读的海洋中乐此不彼。
书读的多了,作文自然就写得好。
余成说至今感恩自己的小学启蒙老师郑礼先生。
那时,他的每篇作文都会被老师在班里当作范文声情并茂地朗读,极大地鼓舞了小余成的写作热情。小学四年级,用了一年多时间,凭着阅读和丰富的想象力,余成以村里一位西征老红军的故事为素材,在作业本上创作了长达数万字的长篇小说《一个老红军的足迹》,手法虽稚嫩,却是他的长篇处女作。可惜手稿后来丢失,终成遗憾。
初中后,乡政府门口开始有了书店,可以租借回家细看。
为了租书,余成上树摘柳条,下河摸鱼,捡废铁,想方设法赚钱,就为了读书。因为迷恋读书,余成饥不择食,武侠小说,历史通俗小说,杂志,课本,只要是书,他都要通读一遍。
至今,书架上还有他那会买的拍案惊奇之类的古代演义类书籍。
“高中是我最难忘的人生经历,每周生活费是5元钱,五元钱六天刚好花完,但我把大部分生活费都买了书,后果就很严重。”
余成说,他被邮局门口的书摊给诱惑了,每周拿到生活费的第一件事,就是花一元钱买一本《小小说》,结果,看的开心,饿了肚子。
生活费不够了,只能饥一顿饱一顿。
高中时代,为了读书,余成生生在饥饿中煎熬了三年。
光这还不够,余成又跑到市图书馆办了一张借书证。
在图书馆里,他完成了读书生涯的原始积累,在记忆力最好的年龄专心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为写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那会的余成,对文学已经很是痴迷,在就读的吴忠一中创办过文学社,为了让著名作家张贤亮先生题写刊名,他居然逃课背着书包,到宁夏文联拜访过时任宁夏文联主席的张贤亮先生。
随后,余成到南方漂泊,做过记者,在商海中沉浮,但让他念念不忘的还是写作。
于是,他放弃了许多,开始读书和创作,发表了不少小说,并以自己的经历为主线,出版了长篇小说《羞于启齿的青春》,刻画了胡建国,马杆,罗大嘴三个年轻人在20世纪9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创业的经历。同时涉足于影像记录和摄影,在某电视台主持“名人面对面”栏目,先后采访过著名作家贾平凹、陈忠实、著名画家刘文西、戴敦邦等数十位名家,并深入宁夏南部山区进行电影纪录片创作,拍摄了多部纪录片。
余成说,这些年来自己虽然忙于工作,但只要到外地出差和求学,会到书店和旧书摊淘书和买书,现在藏书已经有一万多册,书房早就放不下了,不少都堆在了地上,窗台上,但他还是喜欢买书,“如果买到心仪的好书,会开心好几天,彻夜去读。”
余成说,阅读的习惯会伴随他一生。
余成,70后作家,纪录片导演,宁夏作家协会会员,宁夏书法家协会会员,宁夏电影家协会会员,北京电影学院2018届摄影系学员,宁夏文学院第四届散文班学员,在《朔方》《黄河文学》等文学期刊发表短篇小说多篇,出版长篇小说《羞于启齿的青春》。影视代表作品《死亡日记》《求学》《羊倌诗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