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读书】汪进东:艳异的狂舞 ——读《金锁记》有感
▲
(题图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艳异的狂舞
——读《金锁记》有感
文 | 汪进东
天若让其亡,必先让其狂。扭曲的人性,荒凉的毁灭,艳异的狂舞,是《金锁记》所展现出的世界,而这个世界中的人物无一例外地,被打上“死亡”的标记,至少是灵魂上。
《金锁记》写尽了张爱玲的天才,是其最完美之作。傅雷在《论张爱玲的小说》中曾评论《金锁记》为“新旧文字的糅合,新旧意境的交错”,称其“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哥伦比亚大学文学教授夏志清,则斩钉截铁地把《金锁记》推举为“中国从古以来最伟大的中篇小说”,这些评论,说明了《金锁记》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金锁记》一书长达五十页,讲述了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出身于麻油铺店老板的女儿的曹七巧,因金钱的原因,被嫁给官宦人家的残疾人二少爷,在姜家受人排挤、奚落、利用,加之爱的无法满足和性格上的缺陷,人格沦入畸变,灵魂陷入黑暗,人性坠入扭曲,“十年媳妇熬成婆”后,她成了家族专制女皇,开始展露其极为可怖的破坏力:对那个她以前私恋过而没有得手的男人姜季泽,她把他当做网中的鱼来耍弄;对儿媳妇,因疯狂的妒忌,而百般挖苦、刁难,使其婚姻有名无实,只能在不堪折磨之余,结束了残生;对儿子长白,她唆使其吸食大烟,寻花问柳,冷落妻子;而女儿长安,更是成为其淫威下的“牺牲品”,羞辱她、折磨她、控制她,甚至变态般的拆散她与童世舫间的爱情,直到她成为另一个道德破产,人性丧失的“曹七巧”。悲凉蔓延于整个故事中,惨烈、惊心动魄……
费勇教授曾言张爱玲小说的底色是荒凉。这种荒凉在《金锁记》中体现的异常明显,文章的一开头便从“三十年前的月亮”写起,一种带着淡淡的回忆的苍凉美应景而生,随着故事的进展,令人窒息的“畸形”和“苍白”愈发浓厚。“酸梅汤沿着桌子一滴一滴朝下滴,像迟迟的夜漏——一滴滴……一更更……一年,一百年”时间在一瞬间里显得真长,空寂和静止的状态被酸梅汤往下滴的声音破坏了,荒凉便一点一点的挥散开来,如同那碗酸梅汤一样“一滴滴……一更更……一年年”永无止境的弥漫,让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沉醉于文字中。
《金锁记》中采用了“以实写虚”的手法营造意象,主色调是灰暗,“门外日色黄昏,楼梯上铺着湖绿衣格子漆布地衣,一级一级上去,通入没有光的所在”,只寥寥数句,凄凉以致暗无天日的意象就展现在读者面前。这种灰暗给文中奠定了情感基调,让故事在灰暗的背景中娓娓道来,看似轻柔无力,实则包含着巨大的艺术感染力。
《金锁记》注重人物的心理描写。张爱玲深喑西方心理描写技巧,而且融合东方人特有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特点,加以本土化。例如,在曹七巧赶走姜季泽后,“七巧提着裙子,性急慌忙,跌跌跄跄地上楼去,她要在楼上的窗户里再看他一眼”,仅一个“要”字和几个动作,便勾勒出人物此时矛盾、挣扎的心境,正所谓“着一字儿精神、气貌全出”,人物具有了生命力……
粤语版话剧《金锁记》剧照
《金锁记》中的人物性格的塑造也是可圈可点的。十九世纪末法国著名雕塑大师罗丹说:“在艺术中,有性格的作品,才算美的”,曹七巧由于性格的奇特与鲜明,被众多的读者所熟记,在由现代小说所构成的人物画廊中占有重要地位。曹七巧那句“人生在世,还不就是那回事?归根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就使主人公的复杂的性格跃然纸上,曹七巧内心的空虚与怀疑在此刻达到高潮,“到底什么是真的?”她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她的人生就像一场“黄金梦”,一场虚假的梦。梦醒了,人散了,她也只能留下一片声名狼藉。张爱玲通过细腻的内心刻画,使人物形象更加饱满,棱角分明……
《金锁记》中情节跌宕,结构完整。文章的结尾再次提到“三十年前的月亮”,“月亮”是张爱玲小说中重要的意象,月亮象征着女性阴柔美,清冷幽静。“三十年的月亮早已沉了下去,三十年前的人也死了。然而三年前的故事还没完——完不了”月亮成为了一个冷眼的旁观者,见证了一个凄凉的故事。这样实现了首尾呼应,循环往复,一个故事如果由起点到了终点,读者却发现这终点也就是那起点,这样的故事大概永远也结束不了,真正的读者亦很难轻易读完它,有这样故事的《金锁记》,它的艺术生命力也永远结束不了!
诗人瓦莱特的《人与贝壳》里,有这样一句名言:“每一个字都是一个无底洞”,的确,张爱玲的文字有着无限的魅力。她循着《红楼梦》的足迹,拾取《海上花列传》的吴侬软语,融合古今中外的语言艺术技巧,在语言艺术方面成就斐然,号称“张体”,《金锁记》也不例外。
“天井树,拽着萧条的影子的两个人,没有话——不多一点的回机,将来是要装在水晶瓶里捧着看的——她的最初也是最后的爱”,读完这几句话,我对万莱特的论断有了更深的体会,一个“拽“字体现出了人物的卑微,无法掌握命运的特点,用“萧条”两字来形容“人影”,无疑是一种创新,但又不失偏颇。“捧着看”三字表明了他们的爱情太脆弱,像玻璃球一样易碎,只有表面的光鲜,可是破碎早已是必然……
合上书良久,我依然无法从书中走出来。一个枯瘦如柴的曹七巧,戴着一双金手镯,一伸手,手镯从她那干瘪的胳膊上溜了下来,她急忙拽死金手镯,生怕别人夺去。拿着阴鸷般的眼睛盯着我,一面喃喃的问道:你知道到底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么?又突然大笑起来……世界在她的笑声里震颤,我亦在她的喃喃之语中默然无语、战战兢兢。
每一次相遇都是个奇迹,同样,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灵魂的洗礼,都是一次创新。再翻开《金锁记》,我忘记了故事,陶醉于字里行间中,于是乎,我迷路了,任由思绪飘飞……
天才的张爱玲,手执一支笔,便能点铁成金,化腐朽为神奇,让文字在纸上漫天飞舞,绝美天下。一本《金锁记》,写就一部活女子的变形记,凄惨的故事中有着艳异的狂舞,舞出毁灭,舞出悲壮,舞出荒凉,舞出文字的力与美感。
美哉,《金锁记》!绝哉,《金锁记》!
汪进东:山东省散文学会会员,烟台散文学会会员,微刊编委,芝罘区作家协会会员,芝罘区楹联协会会员。现任教于烟台十一中,担任校银河文学社主席,烟台晚报小记者站站长,烟台电视报小记者站站长,《芝罘教育》通讯员,校报编辑。荣获全国中小学书法教学联盟教师三笔字评比三等奖;山东省教科研优秀成果二等奖;烟台市第三届“学雷锋”征文银奖;今晨6点“紫林杯”征文二等奖等。在《五月》《胶东文学》《烟台晚报》《烟台散文》等报刊杂志发表数十篇作品。
读书|写作|亲子|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