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长阳的“偏食”异人
笔者近阅1987年《长阳自治县志初稿》,其卷末记载的逸闻异事,虽不是正史,但读来却非常有趣,亦极具资料价值。现将《偏食之冠》一篇分享转载如下,以供读者特别是医家研讨:
榔坪区长丰村农民廖德清,一年到头只在春节时吃一次猪肉,食量达6—8市斤。
马连有三人食量惊人:何贤廷,原籍四川,好吃糖食,尤喜糯米制作的食品。1951年,放木筏到汉口上馆,一次吃汤圆200个。又一次在马连与人打赌,一餐吃猪油、白糖各一斤。刘万端,一次与人打赌,吃皮蛋30个。刘可楠,人长得秀气,平时不吃猪肉,食则一顿不少于5市斤。
民国年间,津洋口镇向文生的母亲经常在河边捡小麻果石吃,成了习惯。她本人说不食无力。
津洋口镇有一名叫胡真元的妇女,一生有食生盐的瘾。她说:一天不吃一把生盐,做事没有精神。而龙潭坪镇椿树坪村农民张朝望,却平生不食生盐,食则呕吐,年逾六旬,于1958年去世。
杨福基,宜都潘家湾人,好书画。民国时,尝寓居都镇湾、马连、资丘等地,以为人写篆体条幅或绘画百寿图谋生。惟吸食山烟瘾大,数量过人。每取烟叶半市斤,置三耳瓦壶内。烧燃,盖住壶口,烟从壶嘴冒出,则以口衔壶嘴吸完为止。间或将二两烟叶卷成烟棒吸食,边抽烟边绘画写字,自引为乐事。
以上,即是《偏食之冠》中记载的饮食奇人。这些事迹,是上个世纪80年代纂修县志时,自民间采访而来。是是非非,真真假假,难以考证。正因如此,出于谨慎考虑等原因,后来出版的县志并未收录这个资料。但如果属实,则上述人物自有特殊体质,只是限于当时的条件,难以对其人其事进行科学研究。相信在现在或者将来,有科学家会对这些现象给出一个接近真相的解释。
清代长阳文人饶宗濂的《游石柱观记》中说:“不知山深林密之中,畸人奇士为不少矣,而往往淹没而无称者。”换成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高手在民间”。1987年县志初稿中记载的这些内容,对于不少人看来,可能认为荒诞不经,但笔者认为,其实也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