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讲演员那些事—剧本、角色,你知道我在等你吗?

这些天有个导演一直在跟我聊演员和角色的定位问题。

他的意见是:

“现在好角色挺多,好演员太少。”

我表达了相反的意见:

“好角色不少,好演员也不少,只是要匹配合适度。”

之所以发生上述的对话,是因为最近因为某部武侠翻拍剧被群嘲后,有很多网友都纷纷拿出之前的经典同现在的作品进行对比,并表示,什么都进步了,唯独国产影视剧进步不大。

我想是不是某个环节出了什么问题?

但应该不是演员的问题。

毕竟我接触过许多演员,无论知名的还是尚在“知名中”的,哪怕是艺术院校里的学生,对于表演艺术的领悟力都是极强的。

01

昨晚正好翻看有财经人士讲解香港TVB的兴衰史,看完之后有了强烈的分享欲,这篇内容的主题是——

为什么曾经被公认为“亚洲第一”的电视台如今旗下艺人纷纷出走?

先说“兴”:

一、影视剧投入的费用只有一次,而播放是无限次的,因此创始人邵逸夫先生把赢利点放在了广告植入上,恰好赶上了当时香港经济的蓬勃发展,TVB收益巨大;

二、电影那套东西用在电视剧的制作上等于“降维打击”,所有制作资源都是现成的,于是才有了用了几十年的服化道,制作成本极低;

三、做艺人培训,自产自销,给艺人发工资,艺人演出费只占30%,同时保持行业垄断。艺人们为了“上位”必须在旗下接受指令;

四、采取内部晋升制,主创编导的阶级递进每一步保持三到五年的节奏,进一步地控制住了人才。

上述四点,是铸就了TVB的业内龙头地位。

再说“衰”:

一、自90年代中后期香港零售业的凋零导致以其为主体的广告业衰败,失去了最主要的收益,TVB的收入呈现断崖式下滑;

二、主要收益减少,导致制作成本压缩,进而影响到制作费用压缩,艺人演出费用减少;

三、新媒体平台的出现,夺走了一大批市场消费者,进入新世纪后,华语娱乐市场逐渐多元化,老套的剧情设置和人物设置不再受宠;

四、收入下滑、费用压缩、品质降低,导致人才纷纷外流,转战内陆市场,陷入恶性循环。

于是造成了TVB如今衰败的结果。

02

相对于TVB的兴衰历史,再对比内陆影视业近三十年来的发展,作为其中表象之一的“演员”表现得尤为明显:

既缺乏有效的成熟的演员管理,也缺乏系统的有序的培训晋升。

与香港同行相比,内陆胜在学院派众多,但同时也是三国混战,定位模糊。

文化行业最大的弊端是跟着实体经济走,实体兴文化兴,实体衰文化衰。在影视业兴旺发展的时候,有些弊端还不曾显见:

有的是戏可以拍,演出拿钱,粉丝追捧,谁都不会考虑定位之类的问题,因为东方不亮西方亮,反正有的是“时间”来摸索出路。

而一旦因为种种外部因素的制约出现后,对“演员”不利的很多因素就显现出来了:

没得演、没得选。

于是大家又纷纷挤破头上综艺,一方面为了保持存在感,另一方面也是为了给自己增加一些收入。

至于剧本和角色?

那时一定是躺在某个角落里静待有缘人的出现。又或者……

早早地就内定给了“有缘人”。

03

每年徘徊于北京、横店等影视集散地的演员据非正式统计,“常驻人口”大概在三十万左右,这仅仅是统计“持续在影视表演事业上奋斗超过三年以上的专业院校毕业”的人员,至于该年限以下和其他非专业院校毕业人员,根本无法统计。

因为太多了。

无论年景好或不好,生存在一个生态链底层的大多数人都很难有机会、有资格选择适合自己的剧本和角色。这就是目前业界最真实的情况。

假设一个演员最佳“艺术生命”在十到十五年左右的话,男性似乎更发展空间更大,而女演员则到了三十岁之后就要面临“演姐姐”还是“演妈妈”的窘境中。

碰巧一个演员命“好”,有“专业”人员和平台,比如签约某公司某工作室,也不见得常年有好剧本和好角色能碰上。内陆文化产业在分别经历了煤老板、房地产和基金会等的分别洗礼之后,终究迎来“谨慎地保持乐观”的投资环境,这就进一步导致许多质量不错的剧本被暂时雪藏。

而外面环境中,随着个人自媒体的逐渐成熟,原本只能注定当路人的普通人也纷纷利用手机进行自我形象传播。

在内外交织的影响下,“演员”这个光环,逐渐黯然失色。

别说挑了,能活下来保持“艺术生命力”就不错了。

结语

返回到开头提到的TVB兴衰史,一些类似的环境正在逐渐形成。

但不是说“演戏”这条路走不通,任何行业都必然要经历一个沉淀的过程。

在三十年的文娱发展历程中,包括演员在内的各个行业环节都在发生变化。

能沉淀下来的除了需要毅力和勇气,同样也需要一些实力和运气。

剧本、角色之于演员,即是主要的谋生手段,也是晋升上一个品阶的唯一渠道。

在任何时段任何环境下,或潜伏隐忍,或不断挣扎,最终观众们能看到的并能记住的——

除了超人,还有勇士。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