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詢年譜
唐詢年譜
宋真宗景德二年乙巳(一○○五) 一歲
本年生。祖籍山東,自五世祖徙家杭州,遂爲杭州人。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唐氏,本魯北海人,自公五世祖徙家杭州。曾祖諱某,仕錢氏,爲鹽鐵巡官,累贈諫議大夫。祖某,衢州龍游縣令,累贈工部侍郎。考諱某,天章閣待制,贈尚書左僕射。』[一]
父唐肅。
《宋史》卷三○三《唐肅》:『唐肅字叔元,杭州錢塘人。當錢俶時,始七歲,能誦五經,名聞其國中。後與孫何、丁謂、曹商遊,學者慕之。舉進士,調郿縣主簿,徙泰州司理參軍。……歷知聞喜、福昌縣,通判陜州。召拜監察御史。或薦肅爲羣牧判官,真宗曰:「朕欲别用肅。」遂提點梓州路刑獄。遷殿中侍御史,入爲三司户部判官,出知舒州。遷侍御史,爲福建路轉運使,判三司開拆司。再遷工部郎中、知洪州。尋爲江南東路轉運使,擢三司度支副使。奉使契丹,還,遷刑部。爲龍圖閣待制、登聞檢院,知審刑院,卒。』[二] 咸平元年孫僅榜進士[三] 。(咸淳)《臨安志》卷六五《唐肅》載『天聖八年卒』。[四]
兄弟四人,唐詢排行老大,有弟詔、諲、諷。
(咸淳)《臨安志》卷六五《唐肅》:『子詢、詔、諲、諷。』[五]
宋真宗天禧三年己未(一○一九) 十五歲
篤喜硯墨紙筆。
《墨池編》卷一九《器用一·硯》引用唐詢《硯録》云:『予生十五六歲,即篤喜硯墨紙筆,四者之好皆均。若墨紙筆,居常購求必得其精者,但取用之不乏。至于可愛終身,獨硯而已。』
少慕賈誼、劉向之爲人,文章高聳。
宋沈遼《雲巢編》卷八《翰林唐公祠堂記》:『公諱詢,字彦猷,性高介,中勁而外莊,與世寡合。少慕賈誼、劉向之爲人,以憤吊世。』[六]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幼清警介特。其守氣精壹,而内志端直,故其於爲學深而簡,文章高聳。其以應物不煩,而達規矩繩墨;粲然有常,而枉直判於彼矣。』[七]
宋仁宗天聖二年甲子(一○二四) 二十歲
父唐肅曾授以端溪石硯。
《墨池編》卷一九《器用一·硯》引唐詢《硯録》云:『予方冠時,得先君所授端溪石硯,其製上圓下方,纔長四寸餘,心有鴝鵒眼,又有金綫,亦當時人所罕睹者。』
天聖八年庚午(一○三○) 二十六歲
以廕爲將作監主簿。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公初以廕爲將作監主簿。』[八]
南省試,見貢士茹孝標用黄石硯。
《墨池編》卷一九《器用一·硯》引唐詢《硯録》云:『又數年於南省試,見貢士茹孝標用黄石,色不甚深而壯(《六藝之一録》作『狀』,當是——笔者)正圓,廣三寸餘。其間墨光可鑒,云出新羅國。』明李賢等撰《明一統志》卷一四《廬州府》:『茹孝標,舒城人,天聖中進士。少負氣節,吏治有聲,嗜學不倦。仕至都官員外郎,出知江州。』[九]
詔許天下士獻文章,應詔者百數,有司第其善者,唯詢數人而已。五月,詔賜進士及第。
宋王應麟《玉海》卷五五《藝文》之《天聖羣書新語》:『天聖中詔許天下士獻文章,應詔者百數。有司第其善者,唐詢數人而已。』[一○] 《宋會要輯稿》選舉九之三:『(天聖)八年五月二日,賜將作監主簿唐詢進士及第。』[一一]
除知湖州長興縣,以憂去。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公初以廕爲將作監主簿。天聖間,獻所爲文章,召試學士院,賜進士及第。除知湖州長興縣,以憂去。』[一二] 唐肅卒於本年。
天聖十年、宋仁宗明道元年壬申(一○三二) 二十八歲
服除,返京師,得閣門副使侯宗亮古石硯。
《墨池編》卷一九引用唐詢《硯録》云:『後三年於京師得閣門副使侯宗亮古石硯,長六寸已外,後刻「延和二年」字,硯形外方而貯水處乃圓,其下不加鎸鑿;石色青紫相間,模制頗古,但於墨色不甚相宜。然亦寶之。』
明道二年癸酉(一○三三) 二十九歲
知華亭縣。
(紹熙)《雲間志》卷中《知縣題名》:『唐詢,明道二年。』[一三]
宋仁宗景祐元年甲戌(一○三四) 三十歲
考察華亭山川風物,因事紀實。
元徐碩(至元)《嘉禾志》卷二九録唐詢作《華亭十詠(並序)》敘緣起云:『華亭,本吴之故地。昔附於姑蘇,佩帶江湖,南瀕大海,極觀望之美焉。歷吴晉間,名卿繼出,風流文物相傳不泯,閭里所記,遂爲故事。景祐初元八月,予被詔爲縣。至部且一年,而囹圄多囚繫,簿書嬰期會,蠠没朝夕,精疲意殆,凡山川風物在境内者,未嘗一日得講求焉。粵今秋邑人有訟古泖湖者,持舊圖經詣庭以自直,因得而究之。凡經所記土地、人物、神祠、墳隴,所書甚詳,行部之餘,輒至其地,因里人而咨焉,多得其真。代異時移,喟然興嘆,即探其尤著者爲十詠。皆因事記實,按圖可見,將以誌昔人之不朽,存舊俗之所傳云爾。』[一四]
按詢序,景祐初元八月知華亭縣,一年後有《十詠》,故『知華亭縣』在本年,《十詠》事在下年。唐詢《十詠》分别是:顧亭林、寒泉穴、吴王獵場、柘湖、秦始皇馳道、陸瑁養魚池、華亭谷、陸機宅故址、崑山、三女岡,俱見《全宋詩》卷二七二。
王安石、梅堯臣、韓維等皆有和詩。
王詩見《臨川先生文集》卷一三《次韻唐彦猷華亭十詠》、梅詩見《宛陵先生文集》卷四四《依韻和唐彦猷華亭十詠》、韓詩見《南陽集》卷四《和彦猷在華亭賦十題依韻》。宋李壁《王荆公詩箋注》卷一九《次韻唐彦猷華亭十詠》:『《梅聖俞集》及《劉貢父集》皆有《華亭十韻》,題云:「和楊令。」此稱唐彦猷,當是林亭主人也。』[一五] 按,今遍查劉攽《彭城集》,不見和詩,疑佚。
王安石和詩《寒穴泉》引發争議。
元徐碩(至元)《嘉禾志》卷二一毛滂《〈寒穴泉銘〉並序》:『秀州華亭縣有寒穴泉,邑人知之者鮮,縣令姚君汲以遺余,余始知之。問此邦人,則多不知也。取嘗甚甘,取惠山泉並嘗,至三四反,覆嘗,略不覺有異。是就余所知,則惠山、寒穴相望裁二百餘里間,蓋有兩第二泉矣。嗟乎,論水者談何容易。景祐中,相國舒王有和華亭縣令唐詢彦猷《寒穴泉》詩云:「神震洌冰霜,高穴與雲平。空山渟千秋,不出嗚咽聲。山風吹更寒,山月相與清。北客不到此,如何洗煩酲。」此泉雖所寄荒寒,宜相因相國詩聞於時,然亦復未聞也。余恨前人之論水者,既不及知之,余欲以告今之善論水者,爲作銘云……』[一六] 宋吴聿《觀林詩話》:『華亭並海有金山,潮至則在海中,潮退乃可遊山。有寒穴泉,甘洌與惠山相埒。穴在山麓,泉鍾其間,適與海平。而半山和華亭令唐詢十詠 《寒穴泉》詩,乃云「高穴與雲平」,蓋未嘗至其處也。毛澤民作《泉銘》,敘半山詩云:「泉當因此詩以名世。」然余以爲因半山詩以增重於世,則此泉之幸,若後世好事者,欲憑此詩以考寒穴所在,則失之遠矣。非泉之不幸歟?』[一七]
景祐二年乙亥(一○三五) 三十一歲
在華亭縣,有《華亭十詠》。
景祐三年丙子(一○三六) 三十二歲
約在本年,知諸暨縣。來往於蕭山、杭州、紹興之間,有詩存世。
宋孔延之《會稽掇英總集》卷四録唐詢《遊五泄山》二首[一八] 。五泄山位於諸暨市西北二十多公里處。當地人稱瀑布爲泄,一水折爲五級,所以叫五泄。五泄瀑布早在北魏就聞名於世,酈道元的《水經注》裏就有詳細的記載,歷代的文人墨客多有留題。《會稽掇英總集》卷一二録唐詢《寄五峰諫長老》一首[一九] 。宋施宿撰《會稽志》卷八《寺院·諸暨縣》:『永慶院在縣北五里,唐天祐元年建,號五峰院。』[二○] 《會稽掇英總集》卷一二録唐詢《題會稽谿口躬師上人房》[二一] ,(萬曆)《紹興府志》卷二一《祠祀志》三題作《唐詢題廣慈躬上人房詩》[二二] 。按,廣慈院在蕭山縣。《會稽志》卷八《寺院·蕭山縣》:『廣慈禪院在縣南七十里,梁大同二年建,號安禪寺。隋大業十三年廢,晉天福七年重建,吴越改保安禪院,景德二年改今額,寺多勝概。范希文、葉道卿、元厚之、沈存中、施正臣、唐彦猷、晁美叔、吴伯固皆留題其中。』[二三]
景祐四年丁丑(一○三七) 三十三歲
春三月,蔣堂作西園,取永和蘭亭故事,作曲水閣,唐詢爲作《題曲水閣詩》(並序)。
《會稽志》卷一《府廨·西園》:『府西園之新,蓋自樂安公蔣堂。初,景祐三年冬,公實始來,數月政成。郡以無事,迺闢金山神祠作正俗亭(以淫祀斥其神,即其祠以建亭)。既又爲曲水閣(鑿渠引湖水入,屈折縈紆,激爲湍流,閣踞其上),有流觴亭、茂林亭(並取永和蘭亭故事)』。[二四] 《會稽掇英總集》卷二《西園》録唐詢《題曲水閣詩(序)》:『吏部樂安公治會稽數月,政清吏休,庭無留事。一日出府署西里,所歷金山祠,顧神而嘻,知非所宜爲民祀者,促吏壞去。因其宇乃廣乃闢,署曰正俗亭。……監郡虞曹降及寮屬從而賦者凡二十一篇,編次如左。屬吏唐詢辱命以序,辭不成飾,赧然愧集。景祐丁丑歲春三月日序。』[二五] 蔣堂(九八○—一○五四),字希魯,號遂翁,宜興人,家於蘇州。真宗大中祥符五年(一○一二)進士。累遷樞密直學士。好學工詩,有《吴門集》二十卷。《宋史》卷二九八、《吴郡志》卷二五有傳。
本年左右,校理錢仙芝知歙州,重光歙硯。
《墨池編》卷一九引唐詢《硯録》云:『自二十年前,頗於人間見,多用歙州婺源石硯。或問江南故老,且云昔李後主留意筆札,凡所用澄心堂紙、李廷珪墨、龍尾石硯,三者爲天下之冠。自李氏亡而龍尾石不復出,其傳市於人,無復向時之比。景祐中,校理錢仙芝知歙州,推考其事,乃得李氏取石之處。案其地本大溪也,昔常患溪水之深而工不可入,始斷其流,使繇别道,其溪遂乾,自是方能致之。李氏去國,縣人苦溪涉之回遠也,復治之如初,而石中絶。仙芝乃黟縣,導之使還故道,而石又出。此後,人之所用者盡佳石矣,遂與端石並行於時。』宋羅願《新安志》卷九《敘牧守》:『錢仙芝,景祐中以校理知州事。』[二六]
景祐五年、宋仁宗寶元元年戊寅(一○三八) 三十四歲
在諸暨。
寶元二年己卯(一○三九) 三十五歲
本年前後爲梧州太守。
《墨池編》卷一九引唐詢《硯録》云:『凡十年,至爲梧州太守,道出端州,往還二年間。端人有崔之才最爲好事,使之搜訪,前後所得其尤者四,率用侯宗亮琢之,較所藏先君者殊已過之。』按,此處『凡十年』當從天聖八年中進士算起,至本年正好十年。
宋仁宗康定元年庚辰(一○四○) 三十六歲
在梧州。
康定二年、宋仁宗慶曆元年辛巳(一○四一) 三十七歲
在梧州。
慶曆二年壬午(一○四二) 三十八歲
約在本年前後知歸州。
《墨池編》卷一九引唐詢《硯録》云:『又三年,知歸州。州之西南十餘里昊池,乃江之一曲也。有石焉,士人用之爲硯。至冬水涸,乃命工取而琢之。石色蒼黄相半,最佳者乃正緑,石理微少密緻,發墨殆過端石。又詢諸東西蜀以至夔州西南諸郡,多云萬州懸金崖洎戎、盧二州皆出石,可治爲硯。悉求得之,二石皆色墨而萬石最堅,亦俱可用。』
慶曆三年癸未(一○四三) 三十九歲
用吴育薦拜監察御史,未至都,丁母憂。
《長編》卷一五八『仁宗慶曆六年六月』:『癸丑(四日),詔監察御史唐詢更不赴廬州。詢,肅子也。初,吴育在翰林,薦詢爲御史,未至,喪母。』[二七]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用近臣薦,拜監察御史,未至都,丁太夫人憂。』[二八] 吴育本年任翰林學士。《長編》卷一四二『仁宗慶曆三年秋八月』:『丁酉(三日),復命官删定。翰林學士吴育、侍御史知雜事魚周詢、權判大理寺杜曾、知諫院王素、歐陽修並爲詳定官。』[二九] 《長編》卷一四三『仁宗慶曆三年九月』:『丙子(十二日),翰林學士吴育權知開封府。』[三○]
過金陵,遇葉清臣,見歙硯一方。
《硯録》:『二十年前因過金陵,於翰林葉道卿處見一硯,方四五寸,其色淡青,如晴霽之時望遠天雲,表裏瑩潔,都無他文。云得於歙人,蓋出於端石之右矣。』[三一] 葉清臣(一○○三—一○四九),字道卿,湖州烏程(今浙江吴興)人,天聖二年(一○二四)進士。《長編》卷一五七『慶曆五年十一月丁酉(十六日)』:『初,翰林學士葉清臣居父喪……』小字注云:『(慶曆)三年三月召入翰林,七月丁父憂,五年十一月免喪,除知邠州。』[三二] 唐詢遇葉清臣,當在奔喪返回浙江途經金陵時。
慶曆四年甲申(一○四四) 四十歲
丁母憂。
慶曆五年乙酉(一○四五) 四十一歲
丁母憂。
慶曆六年丙戌(一○四六) 四十二歲
四月六日,吴育爲昌朝言,詢用故事當罷監察御史,昌朝不得已,以詢知廬州。因爲張方平的説情而留備言職。六月四日,詔監察御史唐詢,更不赴廬州。自此陷入吴育與賈昌朝之争。
《長編》卷一五八『仁宗慶曆六年六月』:『癸丑(四日),詔監察御史唐詢更不赴廬州。詢,肅子也。初,吴育在翰林,薦詢爲御史,未至,喪母。服除,育方參政,而宰相賈昌朝與詢亦有親,育數爲昌朝言詢用故事當罷,昌朝不得已,以詢知廬州,時四月乙卯(六日)也。凡官外徙者皆放朝辭,而詢獨許入見。中丞張方平因奏詢材質美茂,宜留備言職,詔許之。育争不能得,詢由是怨育而附昌朝。方平留詢,且譖育,世皆以爲昌朝意云(方平希昌朝意,據《方平傳》)。』[三三] 《宋宰輔編年録》卷五『慶曆七年丁亥』:『昌朝自慶曆五年正月拜相,是年三月罷,入相凡二年;育自慶曆五年正月除樞密副使,四月除參知政事,六年八月復除樞密副使,是月同罷,執政凡二年。』[三四]
六月二十七日,希賈昌朝意,奏罷制科,意在排詆吴育。又奏育弟婦久寡,不使改嫁,欲用此附李氏自進,上訖不聽。
《長編》卷一五八『仁宗慶曆六年六月』:『丙子(二十七日)……參知政事吴育與宰相賈昌朝不相能,監察御史唐詢既怨育,遂希昌朝意上奏曰:「賢良方正、直言極諫、茂材異等科,由漢涉唐,皆不常置。若天見災異,政有闕失,則詔在位薦之。本朝稽用舊文,訖真宗世,三建此科。陛下即位,增科爲六,令兩省若少卿、監以上奏舉。後又止用賢良、茂材二科,隨進士科設之。近年率不用保任之官,皆自名科目。且賢良方正、茂材異等名號至美,使舉而爲之。……育本由制策進,上數稱其賢,以爲得人。故詢力排詆,意在育,不在制科也。育弟娶李遵勗妹,有六子而寡。詢又奏育弟婦久寡不使改嫁,欲用此附李氏自進。大抵希昌朝意,且報怨爾,上訖不聽也。』[三五]
七月四日,奏謹於防邊。
《長編》卷一五九『仁宗慶曆六年秋七月』:『壬午(四日),監察御史唐詢言:「近者京師雨雹、地震,此陰盛陽微、夷狄侵侮中國之象。今朝廷以西北講和,寖弛二邊之備,臣常默以爲憂。願下聖詔,申飭守邊之臣,其於兵防敢有慢隳者,以軍法論。」從之。』[三六] 《宋會要輯稿》『瑞異二』記此事爲仁宗慶曆六年五月[三七] ,今從《長編》所記。
八月二十七日,監察御史唐詢爲工部郎中,直史館,知湖州,竟以宰相賈昌朝親嫌罷。
《長編》卷一五九『仁宗慶曆六年秋八月』:『甲戌(二十七日),監察御史唐詢爲工部郎中,直史館、知湖州,竟以宰相親嫌罷也。』[三八]
八月二十八日,爲工部員外郎。
《宋會要輯稿》選舉三三之七:『(慶曆六年)八月二十八日,監察御史唐詢爲工部員外郎、直史館。』[三九] 工部郎中爲從五品, 工部員外郎爲從六品,此處爲降職。
慶曆七年丁亥(一○四七) 四十三歲
四月,至湖州,有郡守題名。
(嘉泰)《吴興志》卷一四《郡守題名》:『唐詢(工部員外郎直史館,慶曆七年四月到皇祐元年四月罷)。』[四○]
在湖州,悦官妓,取以爲妾。
《宋史》本傳:『詢少刻勵自修,已而不固所守,及知湖州,悦官妓,取以爲妾。』[四一]
蘇舜欽除名,居姑蘇。唐詢守湖州,蘇與唐善,因拏舟自蘇訪之。
《説郛》卷四三張耒《明道雜志》述『相工之驗』第三事:『蘇舜欽除名,居姑蘇。唐詢彦猷守湖州,蘇與唐善,因拏舟自蘇訪之。時湖有報本長老居簡,有異術,善知人。唐因謂居簡,使相蘇。簡曰:「試使來院中。」蘇他日往過簡。簡乃設食具榻,留之竟日,遂留宿。中夜,簡乃登蘇臥榻,若聽其息者。蘇覺,乃胗其臂,若切脉然。良久曰:「來得也曷(吴人謂曷如速)?」更無他語。他日唐問簡,簡亦以前四言對之,唐亦不曉。蘇將行,又過簡,因問之曰:「來得也曷是何等語耶?」簡從容曰:「若得一州縣官,肯起否?」蘇大不意,因不復言。而舜欽以明年蒙恩牽復,爲湖州别駕,遂不赴官。無幾何,物故。』[四二] 按,蘇舜欽於慶曆五年流寓蘇州,慶曆八年復官爲湖州長史,拏舟訪唐詢合在本年。
蘇舜欽有《和彦猷晩宴明月樓二首》
《蘇舜欽集》卷八《和彦猷晩宴明月樓二首》[四三] ,《浙江通志》卷四二《古蹟》四《湖州府·明月樓》:『(萬曆)《湖州府志》:「在府治子城西南隅,唐貞元十三年建。」』[四四]
慶曆八年戊子(一○四八) 四十四歲
在湖州,重修碧瀾堂、逍遥堂。
(嘉泰)《吴興志》卷一三《宫室》:『碧瀾堂在子城南一百步霅谿之西岸,唐大中四年刺史杜牧建。中和五年,刺史孫儲記云:「牧去後,郡人望所建碧瀾堂,若視甘棠。」本朝漕使陳堯佐、張逸俱有詩,及他篇詠刻石墨妙亭。慶曆八年知州事唐詢修。』[四五] 又云:『逍遥堂在六客堂右,知州事唐詢重建。』[四六]
在湖州,與張先有交往。
張先,字子野,烏程人。詩格清麗,尤長於樂府,有『雲破月來花弄影』、『浮萍破處見山影』、『隔墻送過秋千影』之句,時號『張三影』。李公擇守吴興,招子野輩集於郡圃,爲六客之會。晚歲優遊鄉里,仕至都官郎中,年八十九卒。張先《安陸集》有《胡搗練》(霅上送唐彦猷)詞一首[四七] ,『霅上』爲湖州地名。
宋仁宗皇祐元年己丑(一○四九) 四十五歲
四月,罷湖州。秋,爲江南西路轉運使。
據(嘉泰)《吴興志》卷一四《郡守題名》:『唐詢(工部員外郎直史館,慶曆七年四月到,皇祐元年四月罷)。』唐詢罷湖州後,爲江南西路轉運使。《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遷江南西路轉運使,總六路漕運事。』[四八] 司馬光《傳家集》卷一三《送史館唐祠部(詢字彦猷)江南西路轉運使》有『風高片帆疾,鉦鼓入秋光』[四九] 之語,故知爲江南西路轉運使在本年秋。
在江西,嘗取試吉州永福縣石硯。
朱長文《墨池編》卷一九引唐詢《硯録》云:『皇祐三年,予爲江西轉運使。或言吉州永福縣出石,亦可爲硯。嘗取試之,雖色近紫而理粗不潤,無足貴焉。』皇祐『三』年當爲『元』之誤。
皇祐二年庚寅(一○五○) 四十六歲
五月,出爲福建轉運使。
《長編》卷一六八『仁宗皇祐二年五月』:『戊子(二日),遣户部判官、屯田員外郎、直史館楊畋河東路計置糧草及處置盜鑄 鐵錢。徙江南西路轉運使、工部員外郎、直史館唐詢爲福建轉運使。時淮南、江、浙、荆湖發運使許元,請六路轉運司移文發運使皆曰「申」,如所屬。詢争以爲不可,朝廷方委任元,故徙詢。』[五○]
皇祐三年辛卯(一○五一) 四十七歲
在福建,與蔡襄有交往。
本年初夏,蔡襄在與馮京的《思詠帖》中提到唐詢。《思詠帖》(圖三—一 ),紙本。高二十九點七厘米,寬三十九點七厘米。十行,凡一百零六字。臺北故宫博物院藏。《思詠帖》著録於明郁逢慶編《續書畫題跋記》卷三《蔡君謨十帖真蹟》第三帖,釋文:『襄得足下書,極思詠之懷。在杭留兩月,今方得出關,歷賞劇醉,不可勝計,亦一春之盛事也。知官下與郡侯情意相通,此固可樂。唐侯言:「王白今歲爲游閏所勝。」大可怪也。初夏時景清和,願君侯自壽爲佳。襄頓首,通理當世屯田足下。大餅極珍物,青甌微粗,臨行區區致意,不周悉。』[五一] 本年蔡襄從故鄉應召赴京,馮京(當世)也自荆南通判卸任還朝,兩人邂逅於杭州,可能是馮方到而蔡將離去,因此蔡襄臨行贈送團茶和茶具,略表心意。信中所言『唐侯』,即唐詢(彦猷)。『唐侯言:「王白今歲爲游閏所勝。」』一句,據徐邦達先生考證認爲:『是指有關茶的事情。』根據《宋史》卷三一七《列傳》七六《馮京》:『馮京字當世,鄂州江夏人。少隽邁不羣,舉進士……出守將作監丞、通判荆南軍府事。還,直集賢院、判吏部南曹,同修起居注。』[五二] 馮京中狀元在仁宗皇祐元年,從荆南軍府事還直集賢院當在皇祐三年左右。[五三]
圖三—一 蔡襄《思詠帖》
十一月十一日,蔡襄有書與唐詢。
《端明集》卷三一《彦猷學士》:『十一月十一日某再拜,賢弟殿中君雖同年而未嘗接識,至京又不往還。但有見君子,多或稱之。前月十九當直後殿,輒見其作爲動揺山嶽,雷霆之下,挺然不動,遂得春州之行。斯大可嘆駭。前史所載古人事,豈復能過之耶?惜其不幸,所論不從而身竄窮荒,愧恨何極。近有勅旨,減於三州身丁米,斯聖情哀憐遠民之深,故有是舉。今歲都下大寒非常。近登陛,首問員小茗造作之因,殊稱珍好。恐知。兩日前堂中下進奏取江西及福建赴治月日,後逼節未有聞,不知作何行。當是别有命耳。夜寒筆凍,揮灑縱横,願君侯恕之。蔡某再拜。』[五四]
帖中提到的『殿中君』乃唐介。《宋史》卷三一六《列傳》七五《唐介》:『唐介字子方,江陵人……張堯佐驟除宣徽、節度、景靈、羣牧四使,介與包拯、吴奎等力争之,又請中丞王舉正留百官班庭論,奪其二使。無何,復除宣徽使、知河陽。介謂同列曰:「是欲與宣徽,而假河陽爲名耳,不可但已也。」而同列依違,介獨抗言之。仁宗謂曰:「除擬本出中書。」介遂劾宰相文彦博守蜀日造間金奇錦,緣閹侍通宫掖以得執政;今顯用堯佐,益自固結,請罷之而相富弼。又言諫官吴奎表裏觀望, 語甚切直。帝怒,卻其奏不視,且言將遠竄。介徐讀畢,曰:「臣忠憤所激,鼎鑊不避,何辭於謫?」帝急召執政示之曰:「介論事是其職。至謂彦博由妃嬪致宰相,此何言也?進用冢司,豈應得預?」時彦博在前,介責之曰:「彦博宜自省,即有之,不可隱。」彦博拜謝不已,帝怒益甚。梁適叱介使下殿,修起居注蔡襄趨進救之。貶春州别駕,王舉正言以爲太重,帝旋悟,明日取其疏入,改置英州,而罷彦博相,吴奎亦出。』[五五] 《長編》卷一七一『仁宗皇祐三年』記此事爲冬十月丁酉(十九日),與帖中『前月十九』[五六] 正合。
《端明集》卷二六有《乞減放漳泉州興化軍人户身丁米劄子》,《宋史》卷一二《本紀》一二《仁宗四》:『(皇祐三年)十一月辛亥(四日),減漳州、泉州、興化軍丁米。』[五七] 帖中『近有勅旨,減於三州身丁米』可見着落。
蔡襄《茶録》序云:『臣前因奏事,伏蒙陛下諭臣先任福建轉運使日,所進上品龍茶,最爲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辱陛下知鑒,若處之得地,則能盡其材。昔陸羽《茶經》,不第建安之品;丁謂《茶圖》,獨論採造之本。至於烹試,曾未有聞。臣輒條數事,簡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録》。伏惟清閑之宴,或賜觀采,臣不勝惶懼榮幸之至。謹序。』[五八] 此即帖中所云『近登陛,首問員小茗造作之因』。
宋葛勝仲《丹陽集》卷一○《跋君謨與唐彦猷論其弟直諫帖》即指此帖。唐介,江陵人,王珪《華陽集》卷三七《唐質肅公介墓誌銘》謂其先晉昌(陝西石泉)人,唐末避亂於餘杭,自其祖始徙家江陵,今为江陵人。[五九]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唐氏,本魯北海(今山東昌樂東南)人,自公五世祖徙家杭州。』[六○] 曹寶麟先生依據二唐與杭州的淵源認爲:『如此則二唐自可歸宗敘齒。』[六一] 按,晉昌唐氏與北海唐氏本不相同,(咸淳)《臨安志》卷六五《唐肅》:『子詢、詔、諲、諷。』亦無唐介。二唐以兄弟相稱當源於同姓之故。後人不加細考,誤認爲他們是親兄弟者大有人在。宋王應麟《小學紺珠》卷七《五豸》:『唐坰、祖肅、父詢、叔介、兄淑問(繼爲御史)。』[六二] 張邦基甚至將唐介的兒子唐義問誤作唐詢。《墨莊漫録》卷七:『范忠宣公薨,朝廷賜墓碑之額,曰「世濟忠直」。時唐彦猷君益知潁昌,爲表其居曰忠直坊。』[六三] 按,唐義問字君益,唐介仲子,嘗爲修撰。見《渭南文集》卷二六《跋唐修撰手簡》和《宋史》卷三○六《列傳》七五《唐介》附。
宋費袞《梁溪漫志》卷六《二唐論宰相》對唐詢和唐介的關係進行了辯證:『唐質肅公嘗論文潞公燈籠錦,而唐林夫(坰)嘗以新法彈王荆公。後人文字間多誤,謂父子論宰相,爲唐氏一門盛事。原其致誤之由,蓋質肅之子淑問,林夫之父彦猷(詢),俱嘗爲監察御史。唐氏父子皆爲臺官則有之,至論宰相,則非出於一家也。』[六四]
皇祐四年壬辰(一○五二) 四十八歲
在福建。
《長編》卷一七二『仁宗皇祐四年五月』:『丁卯(二十三日),詔制置發運使司、六路轉運司仍舊以公牒往來。先是,許元欲廣收羨餘,以媚三司,憚諸路不從,請以六路轉運司自隸,皆令具狀申發運司。唐詢既自江西徙福建,他轉運使相繼論列於朝,卒罷之。』[六五]
皇祐五年癸巳(一○五三) 四十九歲
正月二十三日,直史館唐詢與集賢校理孫錫同考試知舉官親戚舉人。
《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九之一二:『(皇祐五年正月)二十三日命直史館唐詢、集賢校理孫錫考試知舉官親戚舉人。』[六六]
與梅堯臣、江鄰幾、劉敞有交往。
宋吴曾《能改齋漫録》卷一○《梅聖俞孫綽哀詩》引江鄰幾《雜志》云:『梅聖俞至寧陵,寄詩云:「獨護慈母喪,淚與河水流。河水終有竭,淚泉常在眸。」彦猷、持國譏作詩早,愈應之以《蓼莪》及傅咸《贈王何二侍中》詩。』[六七] 按,梅詩見《宛陵先生文集》卷四○《寧陵阻風雨寄都下親舊》,中有『予生五十二』之句[六八] ,故知作於皇祐五年(一○五三),則『彦猷(唐詢)、持國(韓維)譏作詩早』當在本年左右。劉敞亦有詩及之,見《公是集》卷八《讀聖俞〈我今五十二詩〉感之》。
《公是集》卷五有《題度支廳事許道寧畫松石呈彦猷、鄰幾、直孺》,劉敞遷權三司度支判官正在本五年四月。[六九] 許道寧,北宋畫家,生卒年不詳,活躍於北宋中期。長安(今陝西西安)人,一説河北河間人。擅山水,師法李成。韓維有和詩,見《南陽集》卷四《奉同原甫度支廳壁許道寧畫松(依韻)》。本年,江休復(鄰幾)、賈黯(字直孺,南陽人,慶曆六年登進士第)、韓維(字持國)皆在京師,故能得一時酬唱之歡。
八月,就秘閣考試制科。
《宋會要輯稿》選舉一一之二:『五年八月初三日,命觀文殿學士高若訥、王舉正,端明殿學士楊察、直史官唐詢就秘閣考試制科。若訥等上趙彦若論六首。』[七○]
舉薦陳某制策及第,劉敞有詩寄呈。
劉敞《公是集》卷二一《同年陳君制策高第,改佐著作,東還餘杭,作五言送行兼寄彦猷閣老使君二兄》:『江海一遠别,見君金馬門。先鳴二三子,强著五千言(同年所對詔策凡五千餘言)。清望開中秘,英辭動至尊。薦賢受上賞,時論重西垣(同年本彦 猷所薦)。』[七一] 陳君,待考。
皇祐六年、仁宗至和元年甲午(一○五四) 五十歲
明堂覃恩,遷刑部員外郎,入爲三司户部判官,改判磨勘司。出爲江南東路轉運使。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明堂覃恩,遷刑部員外郎。入爲三司户部判官,改判磨勘司。張堯佐由女寵驟用,公數刺譏堯佐。陳丞相執中,故嘗請建上爲儲貳,天子以爲其功,厚報之。公復爲上言:「執中何得爲功?」上不以爲忤,待公甚厚。出爲江南東路轉運使。』[七二]
十一月八日,修起居注闕,上遂用唐詢補之。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出爲江南東路轉運使。入辭,上謂曰:「吾今召卿。」未至江東,修起居注闕,上遂用公補之。』[七三] 《長編》卷一七七『仁宗至和元年十一月』:『丁卯(八日),江南東路轉運使、刑部員外郎、直史館唐詢同修起居注。始,詢使江東,因辭得對,言執政純取科名顯者修起居注,非故事。詢行纔數月,而馮京罷,遂召詢入補其闕。』[七四] 《長編》卷一七七『仁宗至和元年十一月』:『乙丑(六日),太常丞、直集賢院、判磨勘司、同修起居注馮京落同修起居注。』[七五]
至和二年乙未(一○五五) 五十一歲
修起居注,得會稽『風』字硯。
《墨池編》卷一九引唐詢《硯録》云:『至和二年爲右史。會稽叟自云王右軍之後,持一「風」字硯示予。大且尺餘,石色正赤,其理亦細,用之不減端石。云右軍所用者,不知果然否?後左史揚休以錢二萬購得之。又嘗聞青州紫金石,其傳之四方,多以鐵爲筒,而匣片石於其中,頗類永福石。』
左、右史是修起居注官的别稱。『左史揚休』指石揚休。宋沈遘撰《西溪集》卷八《上殿薦馮京劄子》:『(馮)京始與石揚休並命修起居注,繼以唐詢、范鎮,然皆在京後。』[七六]
三月六日,判三司開拆司,乞改一合入者遣。
《宋會要輯稿》職官二之一三:『(至和)二年三月六日,刑部員外郎、直史館、同修起居注唐詢言:「蒙判三司、開拆司、緣本 司係發於三部文字,若候臣後殿及講筵,衹應罷入省,顯有稽滯,乞改一合入者遣。」詔差向傳師權判開拆司。』[七七]
八月,劉敞出使契丹,途中有詩示唐詢。
《長編》卷一八○『仁宗至和二年八月』:『辛丑(十六日),翰林學士、吏部郎中、知制誥、史館修撰歐陽修爲契丹國母生辰使,四方館使、果州團練使向傳範副之。右正言、知制誥劉敞爲契丹生辰使,文思副使竇舜卿副之。』[七八] 《長編》卷一八○『仁宗至和二年八月』:『甲寅(二十九日),改命劉敞、竇舜卿爲契丹國母生辰使。户部副使、工部郎中張掞爲契丹生辰使,西染院副使、兼閤門通事舍人王道恭副之。』[七九] 劉敞於次年閏三月出知揚州。《長編》卷一八二『仁宗嘉祐元年閏三月』:『辛卯(九日),翰林學士王洙爲翰林侍讀學士、兼侍講學士,知制誥劉敞知揚州。』[八○] 則劉敞從契丹返回在本年末、次年初。劉敞《公是集》卷二五《持禮北庭回示希元並寄之翰、彦猷、當世》:『肅承朝命謁穹廬,卻臥空牀涕滿裾。不敢復論天下事,更能重讀篋中書。男兒戰死自無恨,國勢倒懸誰爲攄。我本不來人彊我,百年空使愧相如。』[八一] 孫甫字之翰,許州陽翟人;竇舜卿字希元,相州安陽人。『當世』指馮京。此詩爲途中作。
至和三年、仁宗嘉祐元年丙申(一○五六) 五十二歲
八月,奉使契丹。
《長編》卷一八三『仁宗嘉祐元年八月』:『丙寅(十七日),刑部員外郎、知制誥石揚休爲契丹國母生辰使,文思使、康州刺史沈惟恭副之;刑部員外郎、直史館、同修起居注唐詢爲契丹生辰使,東頭供奉官、閤門祗候王鍇副之。』[八二]
本年召試知制誥,賜金紫,判流内銓,遷禮部郎中。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頃之,召試知制誥,賜金紫,判流内銓,遷禮部郎中。』[八三] 宋沈遼《雲巢編》卷八《翰林唐公祠堂記》:『有司言:「公自爲御史官十餘年不遷。」上以爲廉。於是進秩二等,以褒賞焉。』
嘉祐二年丁酉(一○五七) 五十三歲
二月,禮部郎中知制誥唐詢知蘇州,避參知政事曾公亮親嫌也。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曾丞相在政府,與公親嫌,出知蘇州。』[八四] 《長編》卷一八五『仁宗嘉祐二年二月』:『戊申(二日),禮部郎中、知制誥唐詢知蘇州,避參知政事曾公亮親嫌也。』[八五]
劉敞有詩寄與唐詢。
宋陸佃《陶山集》卷三《寄彦猷閣老,某前歲奉使還領揚州,今彦猷亦自境外歸,得姑蘇》。題下注云:『案《宋史》本傳,佃 以吏部尚書報聘於遼。據《徽宗紀》在元符三年七月,逾年拜尚書右丞,未嘗領揚州,前此亦未嘗奉使。此詩與紀傳不合,疑非佃作,或誤以他人詩雜入者,今姑存之。』[八六] 清勞格《讀書雜識》卷一二《陸佃〈陶山集〉》認爲『此詩疑劉敞作』,甚是。[八七] 劉敞於前歲(至和二年)奉使契丹。又《公是集》卷二一《楊子寺送彦猷閣老,去年四月某别彦猷於京師,到今適期年矣》亦作於本年四月左右,劉敞使契丹回,出領揚州在至和三年(一○五六)三四月間。
於吴中得唐摹智永《千文》。
《六藝之一録》卷一六八《法帖論述》三八《千字文》:『智永《千文》五百字,唐詢於吴中得唐人摹本,自改「得能莫忘」以下不成文真草共四百七十四字,後有褚遂良字。嘉祐八年青州益都令張稚圭立石。在益都縣。(《復齋碑録》)』[八八]
在蘇州,表彰孫侔孝行。
董斯張《吴興備志》卷一一:『孫侔字少述,吴興人,父及都官員外郎。侔精識元解,能得聖人深意,多所論撰。知制誥唐詢表其孝行,賜之粟帛,累徵不赴。』[八九] 宋吕祖謙《宋文鑒》卷一五○林希《孫少述傳》:『孫侔,字少述,世吴興人。父及,仕至尚書都官員外郎。簡州卒,侔方四歲,從其母胡氏家揚州,母親教之。……知制誥唐詢、劉敞、錢公輔,尤尊禮之。詢嘉祐中守蘇,表其孝行,詔賜粟帛。』[九○]
在蘇州,有《談奉》、《得達》二帖。
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一○《唐彦猷〈談奉〉、〈得達〉二帖》:
詢啓:昨者經途,幸得談奉。迫於行邁,不能從容。仍煩出郊,足見勤止。别來動息如何?介至,辱書並示佳什,奬愛之厚,曷以克勝。續當繼和,少酬淑貺。衰拙無狀,方臨劇郡,或有所聞,幸冀見諭。秋涼自愛不宣。詢頓首,十二兄。二十九日。
杭醖不佳,輒送木蘭二十四器,以爲重九一醉之賞。二郎謝書,三郎不見薦名,更宜寬勉。尊嫂萬福,九姊同此。
詢啓:近元昆虞部行,曾奉書,想尋得達左右。暑濕,不審哀慕之外,動止無爽。姑蘇自月初即淫雨相仍,民田頗以爲苦,今尚未霽,不知餘杭何如?吴中卑濕,殊可患,兼往往因此爲疾。吾兄憂居且踰年,久寓於杭,還粗安否?咫尺不能面奉,徒勞引領,餘宜自重不宣。詢再拜,正叔國博。五月二十三日。貴眷各想平暢。[九一]
此二帖爲唐詢與『正叔國博』的書信,當時『正叔國博』在杭州,唐詢在蘇州。詳情待考,姑附於此。
嘉祐三年戊戌(一○五八) 五十四歲
六月,知杭州。
清馮桂芬(同治)《蘇州府志》卷五二《職官一·歷代郡守》:『唐詢彦猷,錢塘人。嘉祐二年二月以尚書吏部郎中任,三年六月改知杭州。』[九二] 『吏部郎中』當爲『禮部郎中』之誤。
劉攽有詩相送。
宋劉攽《彭城集》卷一五《寄彦猷移鎮錢塘》:『紫垣清切擁鈎陳,閣道分明絶漢津。未怪靈槎滯吴會,衹堪藏劍動星辰。懷金紆組臨鄉社,釃酒椎牛宴里人。行樂從來多壯觀,秋風莫使鬢華新。』[九三]
在杭州,與張先(字子野)有交往。
宋張先《安陸集》有詞《山亭宴》(有美堂贈彦猷主人)一首。《大清一統志》卷二一七《杭州府二·古蹟·有美堂》:『在府城内吴山最高處,宋嘉祐二年梅摰出守杭州,仁宗賜詩,有「地有吴山美」之句,摰因作堂名之。歐陽修爲記,蔡襄書。』[九四] 張先字子野,烏程人,號『張三影』者,仕至都官郎中。
在杭州,有《送客舟中》詩。
見《蘇軾詩集》卷三三《遊寶雲寺,得唐彦猷爲杭州日〈送客舟中〉手書一絶句云:『山雨霏微不滿空,畫船來往疾輕鴻。誰知獨臥朱簾裏,一榻無塵四面風。』明日,送彦猷之子坰赴鄂州,舟中遇微雨,感嘆前事,因和其韻,作兩首送之,且歸其書唐氏》[九五] 。
嘉祐四年己亥(一○五九) 五十五歲
在杭州。
嘉祐五年庚子(一○六○) 五十六歲
在杭州,嘗得鎮潼留後李端懿元伯書。
《墨池編》卷一九引唐詢《硯録》:『玉亦可爲硯,古或有之。予在杭州,嘗得鎮潼留後李元伯書云:「近求得玉材,令匠人琢爲圓硯,其發墨可愛。」恨未得與予觀之。後數月元伯亡,竟不果見。』李端懿,字元伯,遵勗子。積官至鎮潼軍節度觀察留後。《長編》卷一九二『仁宗嘉祐五年秋八月』:『乙丑(九日)……澶州言鎮潼軍留後李端懿卒。』[九六]
九月甲辰(十八日),遷吏部郎中。
(乾道)《臨安志》卷三《唐詢》:『嘉祐三年六月丙辰(十七日),以知蘇州尚書禮部郎中知制誥唐詢知杭州;五年九月甲辰(十八日),除禮(『禮』當爲『吏』之誤—筆者)部郎中。』[九七]
九月,赴青州,道拜翰林侍讀學士。
根據《北宋經撫年表》卷二,唐詢守青州始於嘉祐五年九月,止於嘉祐七年。[九八]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徙青州,遷吏部郎中,道拜翰林侍讀學士。』[九九]
約在本年,前屯田員外郎周頌嘗寄二硯。
唐詢《硯録》:『近三年,前屯田員外郎周頌知婺源縣,嘗寄二硯。』[一○○] 明程敏政《新安文獻志·先賢事略》下:『周都官頌,嘉祐中,以都官員外郎知婺源縣事。』[一○一]
嘉祐六年辛丑(一○六一) 五十七歲
知青州,本年夏四月至次年春三月,訪紫金石。
《墨池編》卷一九引唐詢《硯録》云:『嘉祐六年,予知青州,至即訪紫金石所出。於州之南二十里曰臨朐縣界……自辛丑夏四月至癸卯春三月,經二年,凡工人數十往,其所得 可爲硯者大小共五十餘。』
詔賜知青州唐詢告勅並賜對衣、金腰帶、鞍轡、馬等。
宋王珪《華陽集》卷二四《賜知青州唐詢告勅並賜對衣、金腰帶、鞍轡、馬等口宣》[一○二] 約爲本年作。
本年,蔡襄有《遠蒙帖》與唐詢。
《遠蒙帖》(圖三—二) ,紙本。高二十八點六厘米,寬二十八點六厘米。九行,凡九十一字。臺北故宫博物院藏。釋文:『襄再拜。遠蒙遣信至都波,奉教約,感戢之至。彦範或聞已過南都,旦夕當見。青社雖號名藩,然交遊殊思君侯之還。近麗正之拜,禁林有嫌馮當世獨以金華召,亦不須玉堂,唯此之望。霜風薄寒,伏惟愛重不宣。襄上,彦猷侍讀閣下。謹空。』既稱『彦猷侍讀閣下』,則可確定此帖作於嘉祐五年拜翰林侍讀學士之後。帖中『青社』即指青州,『金華』指『金華學士』,是翰林侍讀學士的别稱,此處指馮京。『麗正』是集賢異名,『麗正之拜』指唐詢親戚曾公亮於嘉祐六年閏八月庚子拜相。蔡襄向唐詢透露官場的微妙變化,告訴他的親戚上臺,可以彈冠相慶了。[一○三]
圖三—二 蔡襄《遠蒙帖》
彦範即唐詔,唐詢弟。與蔡襄有交遊。宋周必大《廬陵周益國文忠公集》卷四九《跋蔡君謨與唐詔帖》:『右蔡忠惠公與唐詔帖十二紙。詔字彦範,龍圖閣待制肅之子,侍讀詢之弟,錢塘人。』[一○四] 蔡襄與唐詔帖十二紙今已不存。唐詔亦善書。宋江少虞《宋朝事實類苑》卷五一《辨畫絹》:『唐彦猷侍讀詢,弟彦範詔,俱擅一時才雅之譽。彦猷知書好古,彦範文章氣格高簡不屈,疎秀比六朝人物。尤精翰墨,遣一小札,亦必華箋妙管。忽一客携黄佺梨花臥鵲,於花中斂羽合目,其態逼真。彦猷蓄畫最多,開篋,蜀之趙昌、唐之崔彝數名花較之,俱所不及,題曰「錦江釣叟黄佺筆」。彦猷償其半,因暫留齋中少玩。其絹色晦淡,酷類古縑,彦猷訝其圖角有巨印,徐潤揭而窺之,乃和買絹印。彦範博知世故,大笑曰:「和買始於祥符初,因王勉知潁州,歲大饑,出府錢十萬緡與民,約曰:「來年蠶熟,每貫輸一縑,謂之和買。」自爾爲例。黄佺唐末人,此後人矯爲也。」遂還之,不受其誣也。(見《玉壺清話》)』[一○五]
嘉祐七年壬寅(一○六二) 五十八歲
在青州,開發紅絲硯。
米芾《硯史》之《樣品》:『蓋古硯皆心凹,後稍正平,未有凸者。始自侍讀學士唐彦猷,作紅絲辟雍硯,心高凸,至作馬蹄樣,亦心凸。』[一○六] 《墨池編》卷一九引唐詢《硯録》有詳述。
嘉祐八年癸卯(一○六三) 五十九歲
在青州,仁宗晏駕,哀號盡禮,一昔鬚鬢皆白。
本年三月,仁宗趙禎病死於汴京宫中福寧殿。宋沈遼《雲巢編》卷八《翰林唐公祠堂記》:『在青州時,仁宗宴駕,哀號盡禮,一昔鬚鬢皆白。官吏愕然,知公爲忠義之至也。』
約在本年,著《硯録》。
宋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卷二九論紅絲硯云:『彦猷如青社日,首發其秘,故著《硯録》,品題爲第一,蓋自奇其事也。』[一○七]
宋英宗治平元年甲辰(一○六四) 六十歲
本年,遷諫議大夫,召還,勾當三班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遷給事中。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今天子即位,遷諫議大夫,召還,勾當三班院,判太常寺,兼禮儀事,遷給事中。』[一○八]
嘗與蔡襄述歸老之計。
宋袁文《甕牖閑評》卷八:『唐彦猷酷愛書畫等物,嘗謂蔡君謨曰:「告老之後,屏居以絶世事,苟非此,何以寓適哉?」後月餘,彦猷染疾竟卒。』[一○九]
閏五月廿一日,贈大硯給蔡襄,蔡襄書《大研帖》(圖三—三) 。
圖三—三 蔡襄《大研帖》
《大研帖》(致彦猷尺牘),紙本。高二十五點六厘米,寬二十五厘米。八行,凡六十七字。臺北故宫博 物院藏。釋文:『襄啓:大研盈尺,風韻異常,齋中之華,繇是而至。花盆亦佳品,感荷厚意。以珪易邽,若用商於六里則可,真則趙璧難捨。尚未決之,更須面議也。襄上,彦猷足下。廿一日,甲辰閏月。』
『商於六里』指秦惠文王派張儀到楚國去實施離間計,以方圓六百里土地的商於作爲誘餌,騙楚懷王與齊國斷交的典故。見《史記》卷八四《屈原賈生列傳》。
『邽』、『珪』是指李庭珪製墨先後使用的名字。蔡襄《端明集》卷三四《墨辨》:『曾君視予墨一丸,其面文曰「新安上色香墨」,棊(音漫)文曰「歙州李庭珪」,肌理光膩,與今之李庭珪墨形模不類也,其名字不同(邽、珪不同),形制復異。謂之真庭珪墨,其可乎。然李超與其子庭珪唐末自易水渡江,至歙州,地多美松,因而留居,遂以墨名家。本姓奚,江南賜姓李氏,超墨世不復傳。某嘗侍仁宗羣玉宴,輒賜得之,其面文「新安香墨」,其棊「歙州李超造」,與今所視形制切相類也。予謂超與珪始至新安,各出姓名,尚用「邽」字,超死而珪業益精,面有龍紋而其名亦用「邽」者,乃知名字不同,形制有異者,作之有先後也。或曰:「何以決知之?」曰:「類其父超也。」蓄藏於中,數十百年,非僞效也。予既辨之,而墨遂歸吾家墨哉?可無恨矣。』[一一○] 宋蔡襄撰《端明集》卷三四《文房四説》(一作雜評):『余收歙州父子四世五人墨,超自易水來江南,爲歙人,超之子庭珪,珪弟庭寬,寬子承晏,晏子文用,用之後,墨無傳焉。有孫惟慶,今爲墨務官,李氏墨,超始知名,「珪」或爲「邽」,與寬最精好,承晏而下,不能用家法,無足取者。世之好奇者多借庭珪姓名模倣形制以造之,有至好者,苟非素蓄之家,不能辨之。備條數等傳諸雅尚之士,或有未見,他日續其後。』[一一一] 據此知以『邽』名者乃真李墨,而以『珪』名者則有假。故蔡襄不願與唐詢交换,表示要『面議』。『甲辰閏月』指本年閏五月。此帖曹寶麟先生有考證,見《中國書法全集·蔡襄》『作品考證』第四二帖。
十月九日薨於京師。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治平元年十月九日,薨於京師,年六十。詔贈禮部侍郎,予四子官,賻贈加等。』[一一二]
始娶蕭氏,再娶陳氏。子四人,女三人。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始娶蕭氏,再娶陳氏,皆先公卒。子四人某,三女子。』[一一三]
善與人交,性嗜書畫,仗義疏財。
《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公善與人交,意所許與,堅不可間;其所不可,不假借矯强以爲歡。性嗜書畫研墨,尺牘與人,多珍藏之,未嘗問家有無。田園皆推以予他昆弟。』[一一四] 宋沈遼《雲巢編》卷八《翰林唐公祠堂記》:『凡與人交,固少與可,及已知之,終不可間;所不與者,亦不苟合以爲懽。平居清澹無他嗜好,唯書畫研墨、焚香烹茶以爲娱爾。所爲 文章,論事似賈長沙,下筆逼歐陽率更,皆其所喜者。自先内閣時田疇生業甚厚,皆歸諸昆弟,而未嘗復問;歲得任子,亦先諸族。』
有集三十卷,不傳。有《硯録》(又名《北海公硯録》)二卷。今存《杏花村集》一卷。
《宋史》卷三○三《唐肅》附唐詢謂『有集三十卷』,(咸淳)《臨安志》卷六五謂二十卷。《宋史》卷三○三《唐肅》附唐詢謂有《硯録》三卷。而《宋史》卷二○七《藝文志》一六○作『唐詢《硯録》二卷』,當以二卷爲是。《墨池編》卷一九引唐詢《硯録》云:『因論著古今所載及自所見,隨其優劣而次序之,分爲上、下二卷,非敢傳於他人,姑欲貽諸子孫,後將復有所得,則當續而廣之,以成吾志也。』《杏花村集》一卷,清抄本,藏北京圖書館。
書學歐陽詢。
《黄庭堅全集·正集》卷二六《書摹搨東坡書後》:『唐彦猷得歐陽率更書數行,精思學之,彦猷遂以書名天下。』[一一五] 宋李之儀《姑溪居士前集》卷三八《跋東坡四詩》:『近時以筆墨爲事者,無如唐彦猷,其雅致自將,故所録皆絶俗。』[一一六]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七《跋歐陽詢〈隅隩帖〉》:『評書家嘗言率更書難雙鈎,蓋其落筆全在骨法,若填補肥媚,則失其體。舊見唐彦猷摹《鄱陽帖》,筆意絶近,此卷殆髣髴之矣。』[一一七]
書蹟多不存。
《南宋館閣録·館閣續録》卷三《群玉堂法帖》十卷:『第九卷李後主、錢忠懿、徐騎省、李西臺、楊文公、錢内翰、宋宣獻、石曼卿、蘇才翁、蘇滄浪、石徂徠、唐彦猷、陸子履……』[一一八] 《後村集》卷一八《唐彦猷諸公帖》:『此册位置稍雜,蓋以人論,則楊大年、蘇子由、曾子開、范淳夫、陳了翁當作一編;以字論,則唐彦猷、林夫與别册才翁、子美字當作一編。』[一一九]
治平二年乙巳(一○六五)
正月,贈禮部侍郎。
《宋會要輯稿》儀制一一之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詢治平二年正月……以上並贈禮部侍郎。』[一二○]
春,蔡襄爲作挽詞。
宋蔡襄《端明集》卷七《唐彦猷挽詞二首》,中有『隧外春江静,林邊曉露溥』[一二一] ,正作於送葬之時。《彭城集》卷三八《翰林侍讀學士給事中唐公墓誌銘》:『及公之薨後一年,某日月從葬於先兆,以夫人陳氏祔。』[一二二]
宋神宗熙寧元年戊申(一○六八)
葬後三年,仲子坰爲作祠堂。
宋沈遼《雲巢編》卷八《翰林唐公祠堂記》:『比其終,二子七孫,廼未薦,公卿尤賢之,以爲不可跂及。歷職既多,在東南,最愛錢塘之靈隱,以爲山水當爲天下第一,而公之幽宫乃卜於寶峰。葬後三年,仲子坰爲圖其像,作堂於寺之西軒,以申公志。』
注釋:
[一] 〔宋〕劉攽撰《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二] 《宋史》,第二九册,第一○○四一頁。
[三] 《浙江通志》卷一二三《選舉一》,《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一七六册,第八五○頁。
[四] 〔宋〕潛説友撰(咸淳)《臨安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四九號),臺北成文出版社,一九七○年,第二册,第六三五頁。
[五] (咸淳)《臨安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四九號),第二册,第六三五頁。
[六] 〔宋〕沈遼《雲巢編》,收入《四部叢刊》三編本《沈氏三先生文集》,上海商務印書館,一九八六年。
[七]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一頁。
[八]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一頁。
[九] 〔明〕李賢等撰《明一統志》,《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一六一册,第一四二頁。
[一○] 〔宋〕王應麟《玉海》,廣陵書社,二○○三年,第一○五二頁。
[一一] 《宋會要輯稿》,第五册,第四三九八頁。
[一二]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一頁。
[一三] 〔清〕楊潛撰(紹熙)《雲間志》,《續修四庫全書》,第六八七册,第三九頁。
[一四] 〔元〕徐碩撰(至元)《嘉禾志》,《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一六六册,第九○四頁。
[一五] 〔宋〕王安石撰,李壁箋注《王荆文公詩箋注》,中華書局,一九五八年,第二一○五頁。
[一六] (至元)《嘉禾志》,《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一六六册,第八八三頁。
[一七] 〔宋〕吴聿撰《觀林詩話》,《叢書集成初編》,第二五五八册,第三頁。
[一八] 《會稽掇英總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四四九册,第五○六頁。
[一九] 《會稽掇英總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四四九册,第五二四頁。
[二○] (嘉泰)《會稽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五四九號),臺北成文出版社,一九八三年,第六二八一頁。
[二一] 《會稽掇英總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四四九册,第五二四頁。
[二二] 〔明〕蕭良幹、張元忭(萬曆)《紹興府志》,《四庫全書存目叢書》,第二○○册,第七三○頁。
[二三] (嘉泰)《會稽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五四九號),第六二八六頁。
[二四] (嘉泰)《會稽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五四九號),第六一七三頁。
[二五] 《會稽掇英總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四四九册,第四九九頁。
[二六] 〔宋〕羅願撰《新安志》,《中國方志叢書·華中地方》(第二三四號),成文出版社,一九七四年,第二册,第六○七頁。
[二七] 《長編》,第七册,第三八三○頁。
[二八]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一頁。
[二九] 《長編》,第六册,第三四一五頁。
[三○] 《長編》,第六册,第三四四八頁。
[三一] 《墨池編》,清刊本。
[三二] 《長編》,第七册,第三八○八—三八○九頁。
[三三] 《長編》,第七册,第三八三○頁。
[三四] 〔宋〕徐自明編《宋宰輔編年録》,臺灣文海出版社,一九六七年,第三八二頁。
[三五] 《長編》,第七册,第三八三三—三八三六頁。
[三六] 《長編》,第七册,第三八三九頁。
[三七] 《宋會要輯稿》,第三册,第二○九○頁。
[三八] 《長編》,第七册,第三八四五頁。
[三九] 《宋會要輯稿》,第五册,第四七五九頁。
[四○] (嘉泰)《吴興志》,《續修四庫全書》,第七○四册,第一六八頁。
[四一] 《宋史》卷三○三,第二九册,第一○○四三頁。
[四二] 〔明〕陶宗儀等編《説郛三種》,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八年,第五册,第一九九三頁。
[四三] 《蘇舜欽集》,第九五頁。
[四四] 《浙江通志》,《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一七六册,第三四五頁。
[四五] (嘉泰)《吴興志》,《續修四庫全書》,第七○四册,第一二七頁。
[四六] (嘉泰)《吴興志》,《續修四庫全書》,第七○四册,第一二六頁。
[四七] 〔宋〕張先撰《安陸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四九七册,第五六○頁。
[四八]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四九] 〔宋〕司馬光撰《傳家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六五册,第五三○頁。
[五○] 《長編》,第七册,第四○四一頁。
[五一] 〔明〕郁逢慶編《郁氏書畫題跋記》,《中國書畫全書》,第四册,第六八七頁。
[五二] 《宋史》,第三○册,第一○三三八頁。
[五三] 有關《思詠帖》的考證詳見曹寶麟《蔡襄皇祐三年所作三帖考》,載《抱甕集》,文物出版社,二○○六年,第二一八—二二二頁。
[五四] 《端明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六四册,第四九四頁。
[五五] 《宋史》,第三○册,第一○三二六頁。
[五六] 《長編》,第七册,第四一一三頁。
[五七] 《宋史》,第一册,第二三一頁。
[五八] 〔宋〕蔡襄撰《茶録》,《叢書集成續編》,第一四八○册,第一頁。
[五九] 《華陽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六册,第四八四頁。
[六○]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六一] 曹寶麟撰《蔡襄皇祐三年所作三帖考》,載《抱甕集》,第二三二頁。
[六二] 〔宋〕王應麟撰《小學紺珠》,《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七六册,第二六八頁。
[六三] 〔宋〕张邦基撰《墨莊漫録》,中華書局,二○○二年,第二○六頁。
[六四] 〔宋〕費衮撰《梁溪漫志》,上海古籍出版社,一九八五年,第六五頁。
[六五] 《長編》,第七册,第四一四六頁。
[六六] 《宋會要輯稿》,第五册,第四五六八頁。
[六七] 《能改齋漫録》,《叢書集成初編》,第二九○册,第二五六頁。
[六八] 《宛陵先生文集》,《宋集珍本叢刊》,第四册,第一六頁。
[六九] 張尚英編《劉敞年譜》,吴洪澤、尹波主編《宋人年譜叢刊》,四川大學出版社,二○○三年,第四册,第二○六九頁。
[七○] 《宋會要輯稿》,第五册,第四四二七頁。
[七一] 〔宋〕劉敞撰《公是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二册,第二四二頁。
[七二]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七三]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七四] 《長編》,第七册,第四二九○頁。
[七五] 《長編》,第七册,第四二九○頁。
[七六] 〔宋〕沈遘撰《西溪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六六册,第六○八頁。
[七七] 《宋會要輯稿》,第三册,第二三七七頁。
[七八] 《長編》,第七册,第四三六五頁。
[七九] 《長編》,第七册,第四三六六頁。
[八○] 《長編》,第七册,第四三九九頁。
[八一] 《公是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二册,第二九三頁。
[八二] 《長編》,第八册,第四四三八頁。
[八三]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八四]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八五] 《長編》,第八册,第四四六八頁。
[八六] 〔宋〕陸佃撰《陶山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七三册,第四五一頁。
[八七] 〔清〕勞格撰《讀書雜識》,《續修四庫全書》,第一一六三册,第三四四頁。
[八八] 《六藝之一録》,《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二七五册,第五八三頁。
[八九] 《吴興備志》,《叢書集成續編》,第四九册,第六二一頁。
[九○] 《宋文鑒》,第二一○七頁。
[九一] 《寶真齋法書贊》,《叢書集成初編》,第一六二九册,第一五六—一五七頁。
[九二] 〔清〕李銘皖等修,馮桂芬等纂《蘇州府志》,《中國方志叢書·江蘇省》(第五號),臺北成文出版社,一九七○年,第三册,第一四二五頁。
[九三]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八册,第一九三頁。
[九四] 《大清一統志》,《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一六三册,第六三二頁。
[九五] 《蘇軾詩集》,第一七四一頁。
[九六] 《長編》,第八册,第四六四○頁。
[九七] 〔宋〕周淙撰(乾道)《臨安志》,《叢書集成初編》,第三二一五册,第七三頁。
[九八] 〔清〕吴廷燮撰,張忱石點校《北宋經撫年表》,中華書局,一九八四年,第七二頁。
[九九] 劉攽《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一○○] 《墨池編》,清刊本。
[一○一] 〔明〕程敏政《新安文獻志》,黄山書社,二○○四年,第五七頁。
[一○二] 《華陽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四册,第二九六頁。
[一○三] 曹寶麟《蔡襄〈遠蒙〉、〈持書〉二帖考》,載《抱甕集》,第一八九頁。
[一○四] 《廬陵周益國文忠公集》,《宋集珍本叢刊》,第五一册,第五一二頁。
[一○五] 《宋朝事實類苑》,第六六七—六六八頁。
[一○六] 〔宋〕米芾撰《硯史》,《叢書集成初編》,第一四九七册,第八頁。
[一○七] 《苕溪漁隱叢話·後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二五六九册,第六三二頁。
[一○八]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一○九] 〔宋〕袁文《甕牖閑評》,《叢書集成初編》,第二八六册,第八五頁。
[一一○] 《端明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六四册,第五○四頁。
[一一一] 《端明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六四册,第五○四頁。
[一一二]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一一三]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一一四]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
[一一五] 〔宋〕黄庭堅撰,劉琳、李勇先、王蓉貴校點《黄庭堅全集》,四川大學出版社,第二册,第六七三頁。
[一一六] 〔宋〕李之儀撰《姑溪居士前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七四册,第四九三頁。
[一一七] 〔元〕袁桷撰《清容居士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二○七四册,第七九四頁。
[一一八] 〔宋〕陳騤撰《南宋館閣録·館閣續録》,中華書局,一九九八年,第一九○頁。
[一一九] 〔宋〕劉克莊撰《後村集》,《宋集珍本叢刊》,第八○册,第二六二頁。
[一二○] 《宋會要輯稿》,第二册,第二○二八頁。
[一二一] 《端明集》,《文津閣四庫全書》,第三六四册,第四二六頁。
[一二二] 《彭城集》,《叢書集成初編》,第一九一一册,第五○二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