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四年,为何大一最辛苦?过来人说出“实情”,非常有道理

本科四年,哪个学年最累?这个问题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但对那些有良好人生规划、本科阶段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来讲,大学一年级一定是最累、最辛苦的。
关于大一最累的现象,笔者曾与多位大学毕业生有过交流,大家普遍认为,大一很辛苦,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其客观原因。
·从高中到大学,学习环境会发生巨大改变,很多人会产生主观上的不适感和乏力感
在高中,我们是被“圈养的孩子”,老师和父母时刻在我们身边,我们不需要操心生活上的事情,只需要把所有精力放在学习上。并且,我们的学习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考大学、考好大学。我们身边绝大多数人都抱有相同的想法,大家为考上心中理想的大学奋斗着,外界的一切似乎与我们没有关系。
然而到了大学,老师“变了”,他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管教我们,教学内容讲得没有高中时那般透彻,我们的很多疑问只能靠自己想办法解决;家长“变了”,他们不再伴随左右,很少关注或没有能力关注我们的学习,对我们的要求不再那么严格。同学们也“变了”,大家各有各的志向,有的想好好读书,拿奖学金;有的把很多精力放在勤工俭学或兼职上,想提升自己实践技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好工作;有的想考研或跨专业考研;有的早早为公考做准备……
学习环境的巨大改变,让很多刚上大一的学生产生了不适感和乏力感。大家遇到了许多从没有遇到的问题,但又没有办法从老师、家长或朋友那里得到很好的答案,不少人仅仅是从迷茫无措的状态中走出来就费了很大力气。所以大家的心理很疲惫,进而在主观上有很累、很辛苦的感觉。
·大学一年级需要打好基础,必须保持相当强度的学习状态,付出大量汗水,才有机会脱颖而出
本科四年,看上去很长,但过着过着,就觉得时间很短,许多东西错过了。那些脱颖而出的人,一般都抓住了大一学年这个关键时段。
大学一年级之于大学的重要性,犹如高中一年级之于高中的重要性。有些大学,大一不分专业,学的是通识课程;有些大学,大一就开始分专业,开展专业课教学,无论高校采取哪种形式,大学一年级都是“分水岭”,学生之间的差距基本就是从大学一年级结束之后开始的。
在大一不分专业的高校,如果大学生大一时没把基础课程和公共课程学扎实,分专业就没什么选择余地,自动被划入“落后生”群体;在大一分专业的高校,如果大学生大一不认真学习,就错失了成为优等生的最佳时机,以后的奖学金、保研等,都会与你没有关系。因此,要想成为同届生中的优秀者,大一就要好好打基础,要保持相当强度的学习状态,付出大量汗水。
有过高校学习经历的过来人,大多认为“大一很辛苦”,他们说出的“实情”,很有道理。那么,正在就读大一的学生,以及未来要上大学的学生,该如何“应付”大学一年级呢?
首先,明确目标、找准方向
目标是人前行的“航标”,没有目标,人就会失去方向,奋斗也将变得没有意义。所以,从高中到大一,我们每个人都要以最快的速度找到自己继续奋斗的目标,越早从迷茫的状态中走出来,就越早看到胜利的曙光。
其次,下定决心,持之以恒
有了目标,就有了学习动力。但很多人对学习的态度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三分钟热度”,这样的学习,肯定没有效率,也没有办法取得成功,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要想成功,我们必须具备坚忍不拔的毅力,持之以恒,不要因为一时的学业失败而灰心丧气,也不要因为一时的学业优秀而骄傲自满,始终以稳健的步伐前行。
第三,以学为重,坚持运动
大学生以学为重,但一定要坚持运动。青春有朝气的大学生,应该既有很高的学习热情,又要有很高的运动热情。可是,有些学生在高中时是班上的运动健将,刚上大学一年级,就迷上了游戏或小说,经常窝在宿舍玩游戏、看小说,身体机能快速下降,逐渐丧失了“年轻人的味道”。可以说,坚持运动,是拒绝颓废的最佳方式之一。
大一是大学的起始期,也是“高中生”到“大学生”身份认同的转折期。这一年会有很大变化,一些优秀的孩子颓废了;一些普通的孩子脱颖而出了。变化预示着风险,同时也充满着机遇。我们做的很多事,会影响到之后许多年。是成为未来的强者,还是被时代淘汰,都取决于我们自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