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叔朋友31岁胃癌只因每天做一件事,胃癌发作前给出的信号不要无视
昨天的文章又被所谓的第三方机构封了,小叔很无奈,深深地感觉,要想坚持做一件好事真的很难很难,在中国目前的状况下要想弘扬中医文化更是难上加难,不是小叔不愿意坚持,而是很多人不让小叔坚持。
小叔不知道这个公众号还能坚持多久,也许明天,也许一个月,也许明年,这个公众号就会消失,所以请小伙伴们关注小叔新的公众号——文小叔说历史。(微信搜索就可)小叔的文章在这个公众号消失后会全部转移到另外一个公众号上。
但是,小叔并没有生气,也请小伙伴们不要生气,因为生气真的对身体不好,正如今天文小叔要说的,小叔的一位微信朋友,才31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得了胃癌。两年前检查还是胃溃疡,两年后就是胃癌。
为什么会得胃癌,细聊后才发现她每天因为情感的挫折处于极度郁闷之中,可以说是情绪的恶化让她得了胃癌。
情绪不好会引发胃病这是非常见的。文小叔还有一个多年的好兄弟,一直以来胃都不好。胃痛频繁发作,尤其是吃完饭后半个小时内发作,一个月发作了六次。他开始害怕起来,恐惧是不是得了胃癌。文小叔宽慰他,上腹痛,饭后半小时到一小时内发作,大概率是胃溃疡。如果你实在不放心可以去做个检查。
检查完毕他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地,是胃溃疡。但医生却告诫他,他的胃溃疡比较严重了,如果不好好调理会有癌变的可能。每十个胃溃疡中有一个会发展成胃癌。
医生后面的话又让他担忧起来,谁能保证他不是这十个中的一个呢?于是求助文小叔,问到底该怎么办。
文小叔这位兄弟因为在国外留过学,又因为长期受文小叔的影响,所以他对中西医的态度一直处于摇摆不定的状态。这么多年的胃病为求疗效快,快速缓解一时的痛苦,他都是选择吃西药的,比如那个经常在电视上打广告的斯达舒什么的。
其实他也明白西药治不了本,不然这么多年的胃病为何越吃西药越严重了呢?这次出于对胃癌的恐惧他想断根想治本,所以想尝试一下中医,所以他第一个想到了文小叔。
因为对这位兄弟太了解了,文小叔断定他的胃溃疡与情志有关。情志怎么会引发胃溃疡呢?情志不仅会引发胃溃疡而且是现在绝大部分的胃溃疡患者首要病因。且听文小叔慢慢道来。
他是一个有一定能力且不安于现状的人,留学回国后,踌躇满志准备大干一番,不料海归不吃香了,处处碰壁,找到的工作虽然都是500强企业的,待遇比一般人要好很多,但他总是不满意,有一种怀才不遇不受重视的感觉。所以他总是跳槽,每跳槽一次刚开始觉得还行,慢慢的又不满意了,不是因为上司人品不好就是因为企业前景不好,总之就是各种理由,于是又跳槽。
就这样,他总是处于一种不满、苦闷、抱怨的状态,总觉得英雄无用武之地,十多年来,没有安心在一家公司工作超过两年。
不满、苦闷、抱怨,再加之在五百强企业工作的焦虑、紧张,如履薄冰、勾心斗角让他的肝气一直处于不舒的状态,于是造成了中医所说的肝木横逆克脾土,胃溃疡就这样形成了。
正常情况下我们的肝气要顺顺利利的舒展,像迎风摆柳一样逍遥自在,如果肝气一旦横逆,就会造成胃气也不舒展,胃气以降为和,胃气不降就会出现胃胀、胃痛、胸闷、大便不调、打嗝、甚至吐血等症状。
据文小叔观察,文小叔的兄弟不是个例,具有普遍性,现在好多人的胃病都是由情志引发的,尤其是女性朋友。女性情志不舒的概率要大得多,女性朋友在饮食上生活习惯上很在意,但在情绪上又毫无节制,喜怒无常,抱怨苦闷压抑居多,所以造成肝木横逆克脾土,导致脾胃不好。
所以文小叔断定朋友的胃溃疡是肝气不舒引发的,正想给他开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方子,不料他的一个电话打过来又让小叔犯难了。
他说他现在的胃病发作毫无规律,饿了会痛稍微吃多了也会痛,吃辛辣会痛,吃寒凉也会痛,生气了会痛,吃一些比较硬的食物也会痛,真心感觉这个胃要残废了,随时都会痛。他的胃弱到什么程度呢?即便是大米饭,如果煮硬了吃了也会痛,最喜欢的就是糊糊,面糊糊或者米糊糊,喝下去胃最舒服。
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中医治病,辩证施治,寒则热之,热则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如果能够辨别寒热虚实就好办了,可文小叔这位兄弟的胃病寒热虚实都有,错综复杂,让人无从下手。
饿了会痛,应该是胃阴虚吧,应该滋阴吧,吃多了会痛是积食应该消食导滞吧,吃辛辣会痛应该要清热吧,吃寒凉也会痛应该温中暖胃吧,生气了会痛应该疏肝理气吧,所有的症状他都占全了。这咋整?难道要把所有的药都吃上?那不成了乱枪打鸟了吗?
文小叔思索了很久,既然热药不行凉药也不行,那就跳出来,不要局限于症状,不识庐山真面目,是因为被大山遮住了视野。不从症状入手,从阴阳入手,阴阳平衡百病消。把脾胃的阴阳调好了,他的胃病自然就好了。
大道至简,大医至简。
有什么方子可以调阴阳又是针对脾胃的呢?于是,文小叔的脑海浮光掠影般闪过很多方子,最后定格在医圣张仲景的一个千古名方上——黄芪建中汤。
黄芪建中汤,一看名字就知道这个方子是专门针对脾胃的,什么叫建中?中,就是中焦脾胃,建,就是健康、健运的意思,建中,就是让中焦脾胃阴阳平衡、气血充盈健康、健运起来。
黄芪建中汤是在小建中汤的基础上加上黄芪而来,小建中汤又是从何而来?从桂枝汤演变而来,桂枝汤中的药材不变,就是把方子中芍药加倍就成了小建中汤。
桂枝汤是这样子的:
桂枝(去皮)15克,芍药15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掰开)
桂枝汤是千古第一方,学中医的不知道桂枝汤算是白学了。张仲景花一辈子心血把桂枝汤打造成群方之首大有深意,《伤寒论》开篇就是桂枝汤。很多人以为桂枝汤就是治疗风寒感冒的,这大大误解了桂枝汤,也小看了桂枝汤。
桂枝汤的境界很高。桂枝把阳气升发起来,“阳化气”,白芍把阴血收回来,“阴成形”,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平衡百病消。
所以,有了桂枝汤打底,别说治疗胃溃疡了,世上任何阴阳失调导致的疾病都可以调理。为了专门针对脾胃,调理脾胃的阴阳失衡,张仲景在桂枝汤基础上加了一味药,又增加了白芍的用量,就变成了小建中汤:
桂枝(去皮)15克,芍药3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掰开)饴糖30克
这个小建中汤是专门治疗胃痛、腹痛的。其他都没变,就把芍药用量翻倍。为什么要翻倍呢?因为芍药可以缓急止痛,可以柔肝养血。
为什么要加入饴糖呢?因为饴糖补脾的作用特别强,因为它是麦芽制作的糖,对小孩子的脾虚很有好处。
而且这个麦芽糖黏黏糊糊的,放进汤药里,可以让汤药变得黏稠,这样喝下去可以让汤药在胃里多停留一会,让药效更容易入脾胃。麦芽糖是甘味的,甘味本来就有止痛的作用,这样对胃痛更有效果了。
在小建中汤基础上再加一味药黄芪就成了今天文小叔所说的黄芪建中汤:
黄芪20克 桂枝(去皮)15克,芍药30克,甘草10克,生姜15克,大枣12枚(掰开)饴糖30克
为什么要加入黄芪呢?因为黄芪是补充正气的,久病必虚,胃溃疡可不是一朝一夕的病,而是长年累月的病,所以需要扶正来祛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