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器里的中国意韵
中国古代有非常悠久的用香历史,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出现了各种香料,香道也随之产生。香从生活附属品一跃成为皇室贵族、文人雅士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宋 李嵩《焚香听阮图》
南宋 刘松年 西园雅集图
香器,自汉代专为焚香而生。宋人吴自牧在其笔记《梦粱录》记载:“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般闲事,不宜累家”。此四“闲事”,透过嗅觉、味觉、触觉与视觉品味日常生活,将日常生活提升至艺术境界。
如今,随着中国生活美学的复兴,香、茶、画、花的风雅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们参与其中。以香器而论,许多当代的香器既有古风意韵,又兼备时尚审美。
01
/
江南牌楼的红袖添香
“书香门第”香器精选“一寸紫檀一寸金”的紫檀木,色泽乌黑,质地紧密,散发缎子般的光泽,使用越久,色泽越是沉古。
点支香,香气氤氲出祥和肃穆的氛围,使人平心静气,找回古代文人,在书斋焚香夜读的那份优雅情致。
香器之形以江南牌楼为灵感,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浓缩其中,栖迟在一份古色古香中。
制作牌楼要在木上榫头卯眼,再加以拼接,是个手艺活。在繁琐制作工艺后,打磨抛光,整体线条流畅而优美,视觉美感外,更经久耐用。
点香之间歇,在黄铜细孔中插花植枝,用一片四季不落的黄铜杏叶,妆点案头的视界。顿觉生机盎然,趣味横生。
冬日迟迟,卉木萋萋,枕臂听风,闻香缱绻。将美好无限注于尽在一炷香中,最是让人身心宁静、心驰神往。
02
/
帝王御笔的佛教经典
《心经》作为被世人所知的佛教经典,字数最少,也最深奥。乾隆皇帝潜心修佛,一生抄写《心经》七百余回,书法圆熟大气,非常流畅。
这款小巧的香器上,就镌刻有乾隆御笔的260字《心经》经文,或镂空,或浅刻,细腻传神,善心悦目。
《心经》中的重要文字做了镂空的效果,其他的文字则是浅刻在香器上。镂空的部分,保证了燃香时有更多的透气孔,部分烟便会从镂空的字中飘出来,意境十足。
03
/
伴山伴水,乘物游心
香器设计的灵感来自于我们所熟悉的山、水、船。匠人手造的实木香器、古法线香,展现出木头最原本的温柔与香气,才获得了多重的感官享受,复苏万物灵性,寻回悠然自我,这就是“乘物游心”。
香器与香的相得益彰:1件香器,4重境界。从直接的观感到内心乃至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求,在回归自然中,不同的境遇就有不同的境界。
¤ 香器:闻它的气韵,一缕清新绕鼻尖,一分安宁在心间。
¤ 山水:感受自然深远的美,烟雾散后,凝神享受清风拂面。
¤ 鱼:鱼在水中生动,隔绝俗世,澄心静怀,沉在悠然的意境中。
¤ 扁舟:行在自然天地间,比风畅快,比梦自由,独得浮世片刻闲。
04
/
把香融入生活的日常
将传承千年的榫卯技艺融入小小的木盒之中。乍看四四方方的木块, 用心观察才会发现隐藏的燕尾榫,轻轻推开,原来别有洞天。
抽开上板,发现精美的镀金饰件,抽开中板,组成小巧的卧香炉,抽开背板,品一枝韵味悠长的沉香。榫卯开合之间是妙意横生的实用之美,也流淌出对生活品位的精致苛求。
静夜读书,焚香一炷
嗅入香气清精神
观一抹云烟至清雅
当香味缓缓氤氲于周身
只觉身心舒缓安详
无烦无扰、心境纯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