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3年的读书笔记居然错了!克服第3点才能领悟书中真谛!

原来,读书笔记这样做才是对的!

文 | 一堂作文课

和成年人读书不同,中小学生的阅读更强调细致,更突出要在字里行间学到写作手法,所以你看:很多孩子在读名著的过程中,养成了批注式阅读的习惯。这个习惯好还是不好?有人说非常好,尤其当见到孩子密密麻麻的批注文字时,觉得用功非凡;也有人说不见得就好,这样读书太慢,容易丧失阅读兴趣等等。

有一次,我在朋友圈见识了一位读书认真的孩子的批注笔记,顿时惊呆。一名家长发这样的批注到朋友圈,无疑是对孩子这种读书方式的一种肯定,甚至是褒奖,总之是一件骄傲的事情。但我在字里行间的细密中所见到的,却是一种难以言说的滋味。我想,如果孩子每读一本书都这样完成,实在太累,他的兴趣也许真的会受到抑制。

孩子是认真的。当他看到一句话用了比喻的时候,就写上:比喻,把××比作××;当他见到一段刻画的时候,会写上从哪个角度刻画的如何如何;当见到一段评价性的文字时,又会对作者的意见给出意见,或附和,或赞赏,或评判……自然主要是附和与赞赏,孩子还没能学会从更高的角度去评析,在孩子的眼中:伟大的、经典的作品焉能有不足?评价常常是附和、赞赏、支持、美言,而思考其不足、其不美之处、其它的存在手法似乎不在孩子思考的范畴之内——对此我们不能苛责孩子,然而我很想说:孩子,这样的阅读可能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做一些调整。

1

这样做很辛苦

阅读本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当你在字里行间查找每句话的手法、思想,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时,真的很累。精读一篇文章是必要的,但这样“精读”大部头图书实在令人看着就累。

2

文章处处有常识

只要是文章、作品,其行文必有一定的手法和规律。这是写作的常识,再拙劣的作家都会自然地运用一些手法的,那也无非是叙述、议论、抒情、说明、描写,那也无非是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修辞,那也无非是象征、先抑后扬、借景抒情等写作手法,只要你对这些方式有所认识,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看得见就行了,是不必非要用文字点出其如何的。因为我们读书不是查找作者的手法,而是要懂得他的思想和感情——如果是研究一篇文章的特定手法,我是不反对这样做的,但抱着一本大部头的作品进行这样的查找,实在累人。

3

只见树木不见林

读书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读书首先要在整体进行感知,知道整本书的故事情节、作者的思想感情,而不是针对森林中某一棵树、某些树长势如何。其实每一种树长的都差不多,研究其一就可以了,如修辞这颗大树,你透过几篇文章研究就可以,不必在大部头著作中查找每一段中的修辞。懂得修辞是一种能力,就像我们可以张口说话,能自如地张口说话就行,说明我们健康。而不必为了证明这一点,而在人前不停地说,那样会很累。你累,周围的人也会嫌你聒噪。

4

要让思考贯穿其中

读一部分停下来想一想,想想作者在这部分写了什么,明白其思想、感情是怎样的,情节是如何展开的,从这样宏观的层面去领会就可以。完全没有必要针对每个段落、每个精彩的句子做逐一的批注,那样只能让你陷入文字的汪洋大海之中,很容易迷失方向感。

5

克制!只摘最精彩

如果你喜欢写读书笔记,我想可以这样做。一是摘抄一部分全书中最精彩的内容,目的不是别的,而是你喜欢这样的文字,它带给你的启发很大;二是针对其中某个精彩的故事(完整的情节)写出你的感受;三是针对全书做总评式的读书笔记,可以侧重你个人的视角,包括但不限于某些写作的手法,如能写出你个性化的读后之感,那是再好不过。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