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蠡的经商之道(值得收藏)
原创作者:
对众多小商、中商来说,成为大商的目标就像一座灯塔,指引自己前进、不知懈怠。
大家渴望拥有大商那样的成就和荣耀。然而,你知道一个大商所能达到的最高成就是什么吗?
电视剧《一代大商孟洛川》中有这样一句话:“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意思就是说,一个拥有高尚品德且实力很强的大商,其成就是不亚于名臣的。
书生们总是喜欢激扬文字、指点江山,个别人甚至陶醉于孤芳自赏中不可自拔、与之相比,大商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促使货通天下、利射四海,足以反衬书生的浅薄和无知。
这句话淋漓尽致地道出了古今中外大商的抱负和情怀。
事实上,何止良贾不负名臣,很多名臣本身就是商人出身,如管仲、范蠡、白圭、吕不韦等,他们既是商贾,又是名臣,他们用商人思维治国理政,取得了 令世人震惊的成就。
他们用实际行动证明经商不是末流。经济基础决定上 层建筑,一个国家要想富国强兵,践行商道是比较见效的方法。
有人在经商 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经验,用于治国;或把治国的经验运用于后来的经商,两者 智慧融会贯通,由“求术”到“求道”,由“求利”到“大商”,由“大商”到 “名臣”,他们的人生真正抵达了“达则兼济天下”的境界。
你知道越王勾践是如何打败吴国的吗?有人问,不是卧薪尝胆吗?卧薪尝胆励精图治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运用商业智慧。勾践身边有个谋臣叫范蠡,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商人。
勾践先是采用范蠡的建议卧薪尝胆,不忘报仇雪耻,还贿赂吴王夫差并赠美女西施,以此麻痹敌人斗志。
同时赠送木料,让吴国大兴土木、建筑豪华宫殿,消耗吴国财政实力。有一天,一个绝佳的机会出现,即吴国遭遇大旱。在范蠡的倡导和谋划下,越国开始大规模收购吴国粮食,从而导致吴国粮库空虚。
第二年,吴国由于严重缺乏粮食,爆发大面积饥荒,人民吃不饱饭,人心抱怨浮动。此时越国正式发兵攻打吴国,犹如摧枯拉朽般顺利。
仔细思考一下,我们就能发现,越王勾践之所以能打败吴国,范蠡的商业智慧不可小觑,表面看是在做一桩跨国的粮食买卖,实际上却是谋国之道。
从这一点来看,你还敢小瞧商贾的大智慧吗?大商与名臣从本质上原本都是相通的。范蠡因帮勾践立了大功而被封为上将军,可是他深知勾践这人 “长颈乌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同安乐,于是选择退隐江湖。
退隐之后,范蠡来到齐国,隐去真实姓名,改为鸱夷子皮(指古代用牛皮做的酒器,也就是 “酒囊皮子”的意思),带子孙和门徒在海边开荒耕耘,并大规模开展商业活动,只用了几年时间就积累千万家财。
不过,范蠡并不贪慕钱财,而是散财行 善,恩惠乡民。不料这件事被齐王知晓,他无比钦佩范蠡的贤良智慧,特邀他 入国都临淄,并授他相国之职。.
可是范蠡深知道家“功成身退”的道理,他说:“居官致于卿相,治家能致千金;对白手起家的自己来说,已经到了顶点。
如此这般久受尊名,终不是什么好事。”他认为,任相国名臣远不如做一个 大商自在,于是再次辞官隐退,向齐王归还相印,而且豪爽地散尽了家财。
范蠡又一次漂泊迁徙。这次他来到陶地,以布衣之身重新开始经商活动。在把握经济规律的基础上,他运用神出鬼没的商业智慧,没过几年时间, 他再一次成为当地的大商巨富,由于定居在陶,所以自号陶朱公。
当地的民众都被他的经商之道和仁德所折服,都尊崇陶朱公为财神,同时范蠡还被后人奉为商圣——中华商人之鼻祖。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泛舟五湖,何其快哉?行大商之道积万贯家财,何其畅哉?怀仁义之德散尽家财,何其豪哉?
想当初,在越王勾践旗下,与范蠡同朝为官的还有文种。文种因为贪慕官位,知进不知退,后来被勾践猜忌而杀掉。如此名臣的人生不令人闻之悲叹吗?纵观范蠡的人生,可以说完美诠释了“良贾何负名臣,大商笑看书生” 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范蠡其人,不愧是财神和商圣,担得起大商的楷模!你看他,当官是相国,打仗是将军,经商是商圣,谈恋爱把西施娶了,名满天下,功成身退。如此快意人生,才是大商应该追求的最高境界!
我们不仅要做一个有能力的人, 而且要做一个有本事的人。有能力是智商高,有本事是智商加情商。智商高的人成绩好,情商高的人往往混得好。
我们的目标是要做一个像范蠡这样有道德、有本事的人,一个有资格笑看书生和名臣的大商。
本文配图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内容摘自《鬼谷子大商之道》
原创作者:兰彦岭
转发请注明原作者,否则视为侵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