吞像环形山第3期直播回顾:“我”与“我”的对话
on Wednesday //
9月25日,我们开展了第三期“吞像环形山”摄影对谈节目《刘书彤:“我”与“我”的对话》。
节目中,主持人就摄影师刘书彤老师的个人创作经历和作品展开了一系列的交流,其中,有些问题颇有意思,现在小编进行了整理,便于大家阅读。
1,想问一下老师您是怎么来理解艺术和纪实之间的区别呢?
刘书彤:问题中可能有几个点需要厘清或者理解:摄影艺术和艺术摄影、纪实和纪实摄影。艺术摄影和纪实摄影之间,如果要用词汇来表达的话,目前我所理解到的是相互纠葛、相互补充的关系。
“纪实摄影的题材涉及到人类社会及其环境的各方面,它可以以某个族群或者某些特定的人为研究对象(人物纪实);也可服务于目前,揭示那些错误的或正在造成损害的行为和事件(问题纪实),或者是记录那些一去不复返而又有价值的东西(文献纪实);摄影师对题材的挖掘要本着一个由个体到公众、由特殊到一般意义的原则,其主旨是通过深入研究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各个层面的关系,探讨人的终极命运问题;
摄影师的第一任务是记录,第二任务是评价----这种基于事实之上的评价可以体现在摄影师对题材的选择中,也可以蕴藏在对摄影技术手段的选择以及文字的叙述中”。
从孙京涛老师《纪实摄影》一书中,让我们对纪实摄影有了清晰的理解,也为我们梳理两者的区别提供了一条思路:如果说纪实摄影师在完成创作的第一任务是记录,第二任务是评价,那么艺术摄影的创作,则可以理解为更多的把主观表达和评价作为第一任务,记录的功能则往往不在是首要任务。
无论是两者的评价标准、创作和表现手法都有所区别。艺术摄影表现手法的多元性、创作动机的多样性、对摄影艺术疆域的不断开拓性以及其独特的叙事性及其美学特质,都是让众多拥趸者们所迷恋之所在。艺术摄影的存在,也不断冲击着大众心中——摄影便是记录真实的固有思维。
相对纪实摄影的纪实性、规范性和系统性又是艺术摄影所无法替代和呈现的魅力,相互纠葛自是难免。
两者无论是在社会性、纪实性还是美学范畴下,终归受到艺术门类和呈现介质的限制,难免相互补充。优秀的纪实作品自身所折射出的“艺术性”是无法忽视的,而艺术摄影的表达也离不开社会属性独立存在。
纪实摄影师要怎么来突围?
刘书彤:刘树勇老师在《意义的焦虑:“纪实摄影”作为一种突围策略》一文中,提及到纪实摄影出现的基本动机或者提法,“其不是针对那时期流行的沙龙摄影,而是针对新闻摄影那种过强的宣传模式而言的”“纪实摄影师在中国新闻摄影发展进程中发生的一次具有明显针对性和颠覆性的新的影像实践”。
这个词汇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引入中国,至今已四十余年过去了,其在中国语境下出现的动机和所面临的矛盾和环境都有了变化,但其纪实性和社会性等并没有改变。反之,我觉得过多的去给自己划定类别,便是一种自我设限、自我包围。
突围:意味着摆脱现状,寻求新的出路。那么在摄影范畴下我理解的去突围,更多的是应该指向:创作者在不同语境下自我的思考方式、态度和理念的突围,创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自身陋习、缺陷的突围,作品的创作动机、表达动机和呈现动机的反思和突破。而不是把创作的手法、技巧、抓拍的及不及时、影调漂不漂亮、层次细不细腻之类的作为作品的唯一标准。
2,对于年轻摄影师而言,创造力怎么持续下去,而不是靠一组作品吃老本到老,这种创作危机怎么去缓解呢?
刘书彤:众所周知,摄影在艺术诸多表达方式或者门类中,摄影作品更新快、产量高,人人都是摄影师的时代,反而给摄影提供了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和发展动力。
经典,从来都是下一秒。这是潮流,但潮流褪去,总能留下火炼后的“真金”。
摄影和开车一样,关键在于你要驶向哪里。全民摄影快速化、自我化的表达,独一无二,但由此“举一反三”并不容易。就像原来只有极少数人“会开车、能开车、有驾照”,随着社会进步,从极少数扩大到一部分人“有证、有车”,再到人人“以车代步”,上班恨不得直接开到办公室,而此时,被人记住的多是那些专业赛车手。异曲同工之妙,似乎能让我们看到一些端倪。
每个人都有闪光的机会,在这条不断演变的道路上,谁能走的更远,独辟蹊径,最终还是看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多强,大脑知识储备决定了你走多远。
3,拍摄对您有什么意义?后期技术对当代摄影而言有什么意义?
刘书彤:生命中太多的假装可以忘却,通过摄影,慢慢赋予我与生存对话的能力。自研习了摄影,就像在与自我对话,一层又一层地剥去“自我”的表皮,抽离出自我生命体验的痕迹。与生命、人性产生的对话,或许只和彼此产生怀疑、矛盾和共鸣。
用艺术创作,讲述我所能看到、触摸到的自己,这就是摄影带给我的力量,永远注视着我们彼此的归途。
后期技术在艺术创作中,更多的还是服务于思维的表达,吴冠中先生曾提出脱离了具体画面的孤立的笔墨其价值等于零,即绘画界关于“笔墨等于零”探讨的由来;那么同样回归到摄影艺术中,无法恰当服务于艺术家创作思维和表达的后期技术,同样是画蛇添足。
4,艺术家怎么理解个人人生经历呢?(一般摄影师都是拍别人,观察别人,而你的大学系列其实是对自己主观的一种观察)
刘书彤:2011年7月,本着记录自己真实生存状态的初衷,《大学毕业后的我》成为我首个通过影像反观自我生命历程的作品。
我在毕业后近十年的生存经历,或许也折射出万千同龄农村子弟群体的成长途径:为了改变命运,我们伴随着时代改革和大学扩招的浪潮,走出村子;在父母甚至家族的期许下,考取学业,毕业后试图留在城市寻求生存;踏入社会后,现实与理想、村子与城市之间,自我归属的巨大落差迎面而来;城市化进程下,我们在生存和生活之间寻找彼此的支点。
2015年夏天,我开始创作《爹娘的家什儿》,也是《0388号》的前身。“家什儿”是父母日常劳作的工具,也是我们儿时必不可缺的玩具。在时代背景下,这些物件儿不仅饱含三代人的成长记忆,还折射出一个组建于20世纪60年代农村家庭及其成员的生存变化。
随着影像创作的深入,我开始梳理我的人生轨迹、艺术探索和生存规则之间的关系,《刘书彦-刘山保-刘书彤(1986- )》创作思路显现,反思“我”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便是我所要表达的。
现在来看,生存境遇和每阶段的艺术创作,似乎总能寻找到彼此的影子,互为佐证和成全。持续的影像创作,更像是对内心的不断认知、对外界的不断探索,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旅程。
🌈
《大学毕业以后的我》
2011-2018年
从2011年大学毕业后,开始拍摄自己和这个时代有关的项目,记录毕业后面临的一切真实状态。这是一场记录,也是一趟自我认识、探索生命的旅程。
80后的我是为上大学选择复读的分母之一、是这时代中国大学生扩招热潮一员、是大学毕业后就业难一员、是国家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而响应号召一员,也是中国面临严重老龄化的这代。
生活,如此影像存在!
🌈
⛱️
嘉宾介绍
刘书彤
刘书彤,1986年生于山东冠县。艺术学硕士。系山东青摄协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摄协会员等。
作品多关注社会结构与个体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多艺术媒介进行创作;他的长期影像作品有《大学毕业后的我(2011至今)》、《刘书彦-刘山保-刘书彤》等。
他曾获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个人项目,2018年全国青年影展“导师推荐新人”,2018年索尼“青年摄影师”,2010年影像亚洲“新浪特别奖”,25届全国影展多媒体类铜奖,2012年“泰山文艺奖”。
入围2019年三影堂摄影奖、TOP20·2019中国当代摄影新锐展、第七届中国摄影年度排行榜、2016年“徐肖冰”影展等。
他参加的部分展览包括:2019法国D119摄影节,2019韩国东江摄影节,2015年首届长江国际影像双年展(重庆),2019年三影堂摄影奖巡展(北京-厦门-太原),2018年“齐鲁新生代”—当代话语的自我确认展,丽水摄影节,多届全国影展、平遥国际摄影节、济南国际摄影双年展等。
他的作品被美术馆及藏家收藏。他的作品在《中国摄影》《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等刊载。
他的作品被美术馆及藏家收藏。作品在《中国摄影》等诸多刊载。
⛱️
下期嘉宾预告:王琦
开播时间:2020年11月19日 晚八点
🏊 ... ⛱️ ... ☀️
本节目支持回放
想了解交流详情
听直播的朋友
可以扫码收听
- 评 论 区 见 -
| 你喜欢的作品 or 更多你想见到的摄影师 |
🍳
|插图| 刘书彤
|编辑 | 鹳鸟踟蹰
| 环形山|
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