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不受人欺负?家长灵活运用这三点,让他的内心更强大
妈妈送豆豆去幼儿园的时候,豆豆非常反常地一直在哭。在妈妈的再三询问下得知是幼儿园有小朋友欺负他,这把妈妈可气坏了,下意识就想跟他说要打回去,可是又担心这么说不合适。
为此妈妈很是苦恼,不知道该这么办。
事实上,有时候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是一种社交体验和探索,但是每一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都是不一样的。有些可能觉得没有什么大不了,有些却感觉到被欺负。
其实无论是无意还是有意的打闹,家长与其让孩子学会“以暴制暴”不如让他的内心更加自信、强大。
内心强大的孩子走到哪里都很难被人欺负,所以这和他打不打回去并没有特别大的关系。那家长该如何塑造出具有这类品质的孩子呢?
第一点,平日里家长一定要学会尊重孩子。
当遇到和孩子有关话题的时候,千万不要着急替孩子做决定,而是要问一问他的意见。
比如当一个孩子在外面受到欺负跑回家跟妈妈说的时候,家长可以询问孩子解决事情的意见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他打你你不知道还手吗?下次他再打你,你一定要打回去。”
家长的这一番话并不是在尊重孩子而是在“控制”孩子,是把成年人的想法和意愿强行加给孩子。
所以家长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问问孩子:“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做呢?”如果孩子说:“妈妈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那这个时候家长就可以和孩子说:“如果是妈妈的话会告诉对方‘不可以打我,你再打我我会生气的’;或者我直接跑开,这样他就打不到我了;也可以去跟老师说,让他来帮我解决。那妈妈说了这几种方法,你觉得哪一种更好呢?”
在与孩子的沟通过程中,家长可以多提供一些答案让他选择而不是直接要求他该怎么做,而这也是对孩子独立人格的尊重,从而培养孩子独自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点,家长要学会“聆听”。
任何时候都要认真地听孩子讲话,了解他的想法、意愿以及思维。
当发现孩子的朋友中有一个行为习惯非常不好时,比如爱打人,很多家长的做法是直接告诉孩子:“那个小朋友总打人是个坏孩子,你不要跟他在一起玩。”
其实家长不如去问孩子:“那个小朋友那么爱打人,你为什么还要跟他在一起玩呢?”听一听孩子的想法,有可能在他的眼里那个“坏孩子”身上还有别的优点。
所以家长不要去帮孩子选择朋友,他自己的眼睛有时候更能够辨别是非。
第三点,给孩子创造“选择”的机会。
比如家长带孩子去超市之前,先给他十块钱,让他去选择想要买的零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在给孩子创造场景,锻炼他去选择、规划的能力,从而培养孩子变得有主见。
希望家长们都能学习以上方法,让孩子变得勇敢、自信、有主见,这才是不被欺负的最根本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