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普通话是什么?雍正曾因口音,怀疑官员工作能力

中国地大物博,尤其是疆土的辽阔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都造成了不一样的风土人情,小到生活的习惯,大到语言文字,都会受到地理位置的影响。这也就是为什么现在人都会采取普通话作为惯用语言的原因所在,不然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不用出国就需要翻译。但是换一个角度去想,古代有没有普通话呢?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会不会和现在一样毫无障碍呢?

光绪皇帝

先不说遥远的古代,在1897年时期光绪皇帝和梁启超的见面就引发了一个笑话,光绪皇帝看到梁启超的第一面时对这个年轻人特别的看好,梁启超生的一脸正气,看起来就非同一般。然而正当光绪皇帝打算好好和梁启超聊一聊时却发生了问题,因为梁启超是广东人,操着口音对光绪说话,光绪皇帝压根就听不懂。

其实这所反映的,正是古代不同地区人们交流的困难和障碍。

不过好在历朝历代的口音虽然不尽相同古代,但是有赖于汉字的书写作为保障,也使得文化的传承没有出现断层。不过从秦朝的大一统开始,如何去维护共同语言就一直是帝王的工作。而构成语言无障碍的前提就是需要先确定标准音,这也就是正音。在这件事上要说起贡献最多的,还要提到清朝时期的雍正皇帝。

雍正皇帝对口音的重视

雍正皇帝在上朝的时候发现闽广两地的官员带有很浓重的口音,甚至一度怀疑口音影响了他们的工作能力。正如其言“朕每引见大小臣工,凡陈奏履历之事,惟有闽广两省之人仍系乡音,不可通晓……赴任他省,又安能宣读训谕,审判词讼,皆历历清楚,使小民工晓乎?”可想而知一个口音的问题,直接影响到了官员的升官渠道。

其实早在康熙时期就已经是发布了《圣谕》,雍正则是将父亲留下的《圣谕》扩充,并且要求各地去进行宣讲。既然需要宣讲官方文件,自然也需要了解官话了。所以只要是有《圣谕》的地方,百姓都是能够听得懂官话的。

雍正皇帝

那么在清朝之前的普通话,也就是正音是什么呢?又是怎么去确定的呢?一般来说一个大一统王朝在确定官方语言的时候,会去参考三个维度,首先就是过去的祖先是怎么说话的,国家首都的音调是什么,经济中心大城市是怎么说话的。而黄河附近一直都是汉民族的发源地,西周到南宋的几千年历史变换,长安和洛阳一直都是国都级别的存在。所以长安洛阳的语音也成为了中原正音,而这也是古代的共同标准音。哪怕是到了南朝、宋朝时期这样偏安南方的王朝,也将中原正音作为标准,符合了但是人们想要收复故土的期待。

古洛阳复原图

但需要注意的是,虽然都是以长安洛阳作为基础的中原正音,但是各朝代又不尽相同。比如唐朝时期也是以长安和洛阳作为首都,但是中原正音的发音却和汉朝时期不同,而且就算是现在的西安话也和古语完全不同。在《论语·述而》之中提到“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里的雅言就是西周时期的标准音,也就是普通话。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诸侯割据的地理位置不同,所以导致各地语言和文字都不一样,直到秦朝时期秦始皇开始书同文,才算是从文字上进行了统一。不过历史的发展一直都是变换的,到了西汉时期长安语音成为了标准音,可到了东汉又因为割据的情况,使得语音掺杂了中州正音,等到了衣冠南渡的时候,洛阳音又和南方的土著进行了融合,成为了金陵音。

《尔雅》

唐宋时期则是按照《切韵》寻找到了洛阳音,随后结合着金陵音和中原正音,做出了一套标准音。所以这时候的标准音已经是不同往日,故而说过去的语言有着千变万化,想要单一确定一个标准音,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诗经》节选

所以书写的重要性就体现了,《尔雅》以及《诗经》两本书确定了古人的字义和韵音,《诗经》更是有着语言规范教材的地位,连孔子都是用这个作为教材来教导学生的。所以等到秦始皇再把字体给统一之后,字体、韵音以及字义都完成了统一,于是即使交流有障碍,但是文字却是相通的。

因此回到梁启超和光绪皇帝的初次见面,梁启超刚开始因为光绪听不懂自己说的话,急得是抓耳挠腮,并且手舞足蹈想要用肢体语言表达。好在梁启超突然意识到文字表达就可以了,于是将自己的《变法通义》呈交了上去,光绪看了也是连连称赞。所以说古代是有普通话的,但是各个朝代都不一样,而文字的重要性,在文化之中传承显得更加重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