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故事 | 马云:天赋如此

一个其貌不扬好勇斗狠的小孩,一个复读两年的落榜高考生,一个学生喜欢的英语老师,一个中国互联网商业时代的经历者,一个庞大企业的创建者,一个政要和富豪群体的沉浮者,一个乡村教育的推动者。

哪一面,是真正的马云?或者说,阐释真正的马云是否重要?

从痴心妄想、天方夜谭,到用商业颠覆我们传统的生活模式,从一个在小区房间中成立的“公司”,到20年时间创造出的“马云江湖”。在这个江湖里,被名利、金钱、地位、舆论环绕,疯过、闹过,被质疑也被崇拜。功成名就后提前退休,又做回一名“教师”。

曾经,有人问武侠江湖的创造者金庸先生一个问题:“人生应如何度过?”

那时,金庸先生回答说:“大闹一场,悄然离去。”

20年前,一位外媒记者采访刚成立阿里巴巴的马云:“你们没有赚到任何钱。你空有口号,却没做成任何事,但你依然野心勃勃。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彼时,还年轻的马云回答:“我想改变世界。”

这世界,确实被改变了,但这世界是变好了?变坏了?或者不好不坏?

我们没有能力回答这个问题。马云说,这个世界上很难有第二个扎克伯格,第二个比尔·盖茨,但全世界很多人都可以成为马云。

马云的成功,似乎给了无数一无所有的年轻人一剂强心针:在时机和家庭背景面前,个人的努力更重要。虽然,他的不受拘束、到处“搅局”,和中国上世纪九十年代互联网经济的野蛮生长似乎颇为合拍,所谓“时势造英雄”,但少有人看到他藏在精明外表下的对信念的不放弃。

这些年,马云多从事公益事业,尤其涉足教育最深,践行乡村教育最多。无论过程如何,推动教育的践行者行列,需要更多的马云者。

马云在退休公开信中写过:“大家知道我是闲不住的人,我想回归教育,做我热爱的事情会让我无比兴奋和幸福。再说了,世界那么大,趁我还年轻,很多事想试试,万一实现了呢?”

万一实现了呢?是吧。(本文部分引用了其他媒体的报道资料,潘黎冰对本文亦有贡献,特此致谢。)

从2018年9月10日发布退休信后,马云一共发布了17条原创微博,两条转载微博。

2020年1月22日,武汉封城前一天,马云又开始发微博,向一线医护人员致敬,同时,附带致敬一线医生的短视频。

1月25日,杭州援鄂医疗队的266位医护人员,在武汉收到马云的一份特殊外卖。有奶茶、有鸡翅,还附了一张马云写的卡片:“医之大者,亦士亦侠。”

同一天,阿里巴巴宣布成立10亿元医疗物资供给专项资金,其后,马云公益基金会捐赠1亿元用于支持冠状病毒疫苗的研发。

其后,马云以最快的反应速度,联系国外朋友帮助购买6.88亿的海外防疫物资,免费运往武汉和湖北各地医院。阿里的一位内部员工描述:2月初,他们从南非筹集到一批医疗物资想要运回国内。困难的不是几百万的购买资金和包机费用。而是他们需要协调整整12个国家的领空航权。

“大家只能看到物资,看不到背后涉及非常多的协调需求。”马云急得隔几个小时就要追问。

阿里上线了针对疫情的AI诊断技术,并在26家医院实装,识别速度快于普通医生,之后,又上线了国际医生交流平台,将AI诊断技术向全球免费开放。

疫情进入后半程,企业复工成为难题。3月8日妇女节,是疫情爆发后各大电商平台举办的首次大型促销活动,被认为是判断经济是否回暖的分水岭。阿里巴巴宣布0账期政策延长到6月30日。这一政策对用户没有影响,却将商家收款速度提高了15天。同时意味着,阿里巴巴将在其中垫付资金将近2000亿。

3月初,中国疫情逐渐趋缓,国外疫情开始大爆发。3月2日,马云通过私人关系筹集到100万只口罩捐赠日本,救援物资的外包装上写下了八个字:青山一道,同担风雨。

3月6日,伊朗疫情吃紧,包括副总统在内的数百人确诊新冠肺炎。马云第一时间寄出物资:“万里尚为邻,相扶无远近。”

3月中旬,欧洲疫情爆发,马云通过私人关系联系到比利时国王,打通中国往欧洲运输货物的绿色通道,让防疫物资及时进入欧洲。

据说,几个多月的物资捐赠,马云几乎时刻紧盯运输情况,他要求所有项目负责人以最快的速度响应需求,24小时之内必须见到结果。

3月6日,向伊朗捐助物资的微博里,马云特别提到,希望救援物资能保护那里的孩子。

3月8日妇女节,马云在微博宣布:所有在湖北一线和各地去湖北支援的女医护人员,每个人的花呗额度翻倍,分期免利息三年。

马云又在微博里写:“从困难中,教会孩子如何面对这个世界,如何爱护这个世界,如何正确对待每一种资源,可能是更重要的一件事。”

从马云宣布退休后,出现在公共平台中,除了疫情,说的次数最多的,是“教育”“女性”“孩子”、环保。

“怒放的生命”

回想2019年9月10日那天,教师节,阿里巴巴20周年的纪念日,那一天,马云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55岁的他挥挥衣袖,不知有没有带走一片云彩。

退休的前一天,马云特意回了阿里看同事。据说那一天他所到之处被围得水泄不通,堪比追星现场。

有媒体这样描述当时的场景:他迈着“六亲不认的步伐”、高举着手臂、扭曲着身体,一边向前行进,一边不停地向围观群众挥手致意,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在检阅自己的部队。

其实,这不是马云第一次“卸任”了。2006年,马云就将阿里巴巴总裁的职务交给了卫哲;2009年,他联合18位创始人辞去“元老”身份,以“合伙人”身份参与阿里巴巴;2013年,他交出CEO的位置,哽咽着说:“我以后不回来了,要回也回不来,因为我回来了也没什么用,你们会做得更好。”这种循序渐进的让位计划,在2019年划下休止符。

9月10日最后的交接仪式,在一曲《少年追梦人》中完成,座中马云热泪满眶,旁边的张勇,内心估计也五味杂陈。

那天,公司发来一纸通知:鉴于马云同志最后一天下午3:40就离开工作岗位,根据公司考勤管理规定,对马云同志作旷工半天、扣发当月全勤奖的处理。鉴于马云同志未到65周岁提前退休,退休津贴按65%发放。

《华尔街日报》用一句话评价了马云的退休:“中国商界失去了一位有超凡魅力的领袖。”

网友开始了欢乐的调侃:“马云,你是唯一一个不认识我却每月借我钱的人。”“马老师,您都退休了,我的花呗还用还吗?”

“给我抬回去!”

二十四年前,杭州街头。

某天,一个年轻人骑自行车经过,看到几个大汉正在路边偷井盖,他绕行几圈,终于忍不住大喝一声:“给我抬回去!”

同时,他一只脚蹬地,一只脚跨在自行车上,随时准备逃跑。

那个骑自行车的人,就是马云,一个默默无闻的路人,平凡如你我。

1995年夏天,杭州连续发生了好几起因为井盖被盗而引发的人身伤亡事件,西湖明珠电视台决定做一档公益测试节目。他们在文二路靠近教工路路口找到一个井盖,让人假装在偷,又在50米开外一栋单元楼里架上摄像机,拍摄路人反应。

行人个个视而不见,马云是那天唯一一个出面制止的人。在那段视频中,马云说完话后,片子打出一串字幕:“遇到有损于社会的人和事,敢于阻止敢于揭发,做一个有正义感的真正的人。”

多年后,有人发现这段视频,采访马云。马云说,他并不知道是在录制节目,在出言制止前,他已经在那儿来回数趟了。那天他骑车上班,看见马路边五六个人在偷窨井盖,突然想起,几天前报纸都在报道一个孩子掉进没有盖的窨井淹死的事,便起了制止的念头。

但又顾虑“五六个人我怎么打得过”,于是骑车跑出四五百米远去找帮手,没找到警察,也没有旁人愿意出手帮忙。

“绕了几圈,看他们还在抬,我实在忍不住了。”

那是马云第一次上电视,那一年也是他第一次创业。在那个测试中,马云的反应,大概可以看出他性格中的特点:谨慎、精明,但又有内在的担当。

创业初期的马云,身上自带一股豪气

马云1964年9月10日生在杭州,父亲马来法是杭州摄影图片社的摄影师,母亲崔文彩在一家工厂做工,夫妻两人爱听苏州评弹,马云从小耳濡目染。马云两岁时,“破四旧”在全国蔓延,评弹被批判为“旧风俗”,评弹艺人遭到批斗,马云的祖父在国民党时期出任过保长,马云因此备受同学欺负。戏曲对人心的抚慰,成为马云一家撑过艰难时局的力量之一。

但马云还是沾染了当时青年好勇斗狠的脾性。13岁时,因为打架记过太多被迫转学。学习不好,数学尤其差,中考考了两年,才进入一所普通高中。八十年代的中国,正是理想高蹈的时代,少年马云却郁郁寡欢。

三度高考

1982年,马云参加高考,数学只考了1分,落榜了。

他跟表弟一起到酒店应聘服务生,表弟被录用,他遭到拒绝,老板说马云“又瘦又矮,长相不好”。

父亲看他意志消沉,就让他蹬三轮车给杂志社送书。马云在火车站捡到一本名为《人生》的小说,作者是路遥,书中的一段话吸引了他:“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走错一步,就会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甚至影响一生。”

回去后,马云说起这件事,父亲听了就鼓励他:“你每天踩20多公里三轮车都不累,为何不能重走一遍高考路?”

1983年,马云第二次参加高考,再次落榜。父母开始劝他放弃上大学,好好学一门手艺,安稳度日。

那一年,青年马云整天骑着自行车,无所事事地穿梭在杭州的大街小巷。

对严谨的数学和应试教育颇为不适的马云,眼看离高等教育、成人成才之门越来越远,这时,却意外地从另一扇窗窥见了他的人生之路。

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游览杭州。媒体热切的报道使杭州连带受到外国游客青睐。1978年,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开始大力吸引外资,积极对外贸易,杭州当年接待了728名外国游客,第二年就猛增到4万多人。当时马云14岁。

马云从小喜欢英语,刚买了一台袖珍收音机听英文广播,尤其喜欢听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

马云的英语是数学老师教的。那时中国刚刚开始设英语课,没有足够的英语老师,这位“现学现卖”的老师却表扬马云的口语“发音很好”,他不知道,杭州的外国人多起来时,马云已经找到了练习英语口语的方法。

每天天刚亮,马云就骑车40分钟赶到杭州饭店。“我就在宾馆前读英语,很多游客来自美国,也有一些欧洲人,我免费带他们游西湖,他们教我英语。整整9年,我每天早晨都在练。”

英语成为马云探看中国之外的世界的一扇窗,也是英语,让他结交了外国好友戴维一家,得到了他的英文名“jack”,第一次出国去了澳大利亚感受西方文化。十几年后,他用英语之“矛”在世界各地的商业场和国际交往上自如游走。

少年马云热爱英语,因此结识了澳大利亚友人

那时,日本励志电视剧《排球女将》在中国热播,马云被主角“永不放弃”的精神激励,不顾家人反对,于1984年第三次参加高考。

这次总算考得还不错,不过离本科线还是差了5分。幸好英语专业招生指标未满,英语优异者获得升本机会,马云被杭州师范学院破格升入了外语本科专业。

进入大学后,马云出色的英语让他稳坐系里前五名,当选了三届学生会主席,两届杭州市学联主席。

天马行空地教

大学毕业那年,急缺英语教师的杭州电子工业学院(现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要招一名英语专业毕业生,杭州师范学院副院长黄书孟负责毕业生分配。

在当年,本科毕业生直接做大学英语教师比较罕见,黄书孟负责学生工作,与马云接触得多,了解他的能力,因此在同届500名毕业生中推荐了他,但黄书孟担心马云耐不住教师工作的寂寞,毕业那天,特意把马云送到校门口,和他立下五年之约:“你到那里至少要干满五年。”

从1988年入职,到1995年离职创业,马云当了六年英语教师。

初为人师,马云身材矮小,头发凌乱,笑起来有些淘气,并无多少“为人师表”的庄重,但一张嘴说话,学生们就感到被一种强烈的反差击中。

“尤其是讲英语,那个音量、底气……太不可思议了。”

马云抛开了照本宣科的惯例,天马行空地教,除了课本,还讲国外的文化、风俗,讲自己对人生、社会的理解。所谓“功夫在诗外”,“教育在书外”。

课堂氛围的轻松并不代表教学效果的马虎,马云招学生喜欢,也以严苛闻名。大一新生刚入学,马云就要求学生背诵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而且是100篇全背,他为此下了“狠手”:期中和期末考试,各有一道20分的默写题从100篇里出。

这种灵活自由的因材施教,与其说是马云对教育方法的新尝试,对英语口语的着迷和自信,不如说是他天性使然。

2018年马云在以色列特拉维夫大学用英语与大家分享了人生心得,同时被授予荣誉博士学位。

用当老师的方法做CEO

多年后,经历过无数课堂、讲堂,面对过无数摄像机和观众,马云仍然做不到照本宣科,一次演讲,他尝试念稿,结果一页纸念错6个字,节奏全乱了。

1992年,马云在杭州解放路基督教青年会夜校班教英语。学生多是业余人士,上至白发老人,下至好学青年,马云抛开书本,从新闻中找话题讨论,语言幽默风趣,肢体动作夸张,非常“老少咸宜”。

夜校班成为以马云为中心的俱乐部,大家交流知识,被他的热情感染,经常聚会游玩,他的助理等“阿里巴巴”工作人员,就是那时结识的。

那段教师岁月,马云充分释放天性。当年的教学视频中,马云得意地竖起大拇指:“我书教得好,教得炉火纯青。”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在杭州的大学中排名并不靠前,马云却获得了杭州高校“十佳英语教师”的称号。

教师经历也给马云的人生抛下了一个锚,今后无论做什么都离不开教育的海。

“CEO如果不能像老师一样用成就他人的思想来做,不是去帮助员工成功、帮助客户成功、帮助合作伙伴成功,那么这家公司就很难成功。”

马云说,是老师身上的理想主义让他把阿里巴巴变成了一家不一样的公司:“我从来没学过如何当CEO,我是用当老师的方法来当CEO的。”

2019年,马云正式从阿里巴巴“退休”。图 为马云在湖畔大学讲课

“如大海般博大的希望”

1988年,马云在西湖边发起了杭州第一个“英语角”,到1994年,在杭州的翻译界中,“马老师”已小有名气,很多人慕名来找他。

在熟悉的领域马云开始试着创业:取“hope”的音译创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来做翻译。这间寄托着他“如大海般博大的希望”的翻译社,生意却很惨淡,每个月连房租都付不起。为了生存,马云背起麻袋到义乌、广州进货,翻译社开始卖鲜花、卖礼品,还卖过医药。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商业江湖风起云涌,各路好手轮番登场,马云属于另辟蹊径独步武林的那一类。

“我不是官二代,不是富二代,没有留过学,纯中国造。”

人们习惯用“时势造英雄”来看待他,甚至连他没有互联网技术背景也被看作正向的“无知者无畏”,但少有人看到他的坚持,他的不放弃。如果说马云有师承,“不放弃”就是他的师承。

来自美国西雅图的外教比尔和马云聊到了互联网,这个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完全陌生的事物立刻引发了马云的“好奇和想象”。

像一株不停生长的、向上攀援的植物,1995年初,马云放下开始盈利的翻译社,坐飞机到美国找到比尔,去了西雅图仅有的一家互联网服务提供商VBN学习。

马云小心翼翼在电脑上敲下“China”,却发现互联网世界几乎没有关于中国的信息。这让马云看到了巨大的机遇。权衡之下,他和自己定下一个“十年之约”——先将互联网引入中国,十年后重回讲堂。

回国后,马云辞去教师工作,向亲友筹集到两万元,开始创业。

以现在的眼光回望,互联网是当时的“风口”,但只有摸着石头过河的人才知道河水多急多凉,才能看见多少人跌入其中再没出来。

“今天很残酷,明天很残酷,后天很美好”,即使是马云,也差点“倒在了后天黎明前”。1997年,马云的“中国黄页”正做得红火,电信突然横插一杠,也做了一个黄页,一下把水搅浑了。马云不得不和电信合作。

身在美国,马云对未来一片迷茫。一个星期天,他走进教堂,碰巧一位牧师在做祷告。结束后,牧师朗诵了一段二战时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演讲:“你们问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地去争取胜利!”

马云“冥冥之中感受到一种鼓舞”,此后再没动过放弃的念头。“永不放弃”,是马云之后题字时写得最多的四个字。

初期寻找投资被30多位投资人拒绝,他对助理说:“公司里成长起来的管理人员,哪个没有把脸皮当拖把在地上拖过,拖过了你就不会不懂装懂,就会脚踏实地。”

马云常和老朋友,杭州永福寺月真法师谈禅论道,聊到修行,马云说:“想通一半的人才出家,全想通了就应该还俗。”其实,大乘菩萨道入世修行的次第,其中就有“忍辱”而后“精进”。

阿里巴巴使马云站在了时代风云的中心

“风清扬”和“马天行”

马云喜欢武侠,和金庸先生成了朋友。金庸先生赠他“马天行”。

马云遇见金庸,他的江湖梦就有了明确的形象

作家易中天分析古典文学和武侠小说时,指出大众喜爱的原因:“传统中国社会,人们有三个梦:明君梦、清官梦、侠客梦。如果没有英雄,人们就会从武侠小说中寻找安慰。”马云找到的是剑客风清扬。

风清扬出自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作为一代宗师,他独创的“孤独九剑”与其说是一套剑招,不如说是一种悟性——“重剑不锋,大巧不工”。

1999年的中国互联网,有两个成长的方向,一是新浪为代表的,创造“门户网站”,二是电子商务。在经过以前的失败后,马云把澳大利亚、美国、互联网、黄页等多年的经验一股脑抛给了在湖畔花园自己家里准备大干一场的18个人,这场“洗脑式”的演讲一说就是两个小时。

马云说,我们的目标有三个:一、我们要建立一家生存80年的公司;二、我们要建设为中国中小企业服务的电子商务公司;三、我们要建成全球网站排名前十的世界最大的电子商务公司。大家一面鼓掌一面心里嘀咕,说得很厉害。阿里巴巴就这样诞生了。

之后网站上线、融资成功,2003年创立淘宝网,马云看准非典疫情时期线上的巨大潜能,大力扩展电子商务,2004年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创立,解决了用户交易信任的问题,2007年和2014年,阿里巴巴分别在香港和纽约上市,迅速成为全球互联网公司巨头之一。

多年在商界闪展腾挪,大概马云对风清扬的“无招胜有招”了然于心了。

风清扬隐居华山,在年老时遇到令狐冲,将“独孤九剑”倾囊相授,才有了令狐冲的“笑傲江湖”。发现人才,训练他们培养他们,在马云看来,教出更多“令狐冲”是做企业的策略,也是教师理想的延续。一批管理者在阿里巴巴内部成长了起来。

风清扬匿名了,马云却不甘于只是马云。在阿里巴巴,他用“风清扬”作自己的花名,还将每个部门冠以小说中的地名,比如探索科技未知和应用技术的“达摩院”。

在淘宝办公室,马云有时会佩戴《笑傲江湖》电视剧导演张纪中送他的道具“龙泉剑”到处晃荡,仿若“吃饭家伙不离身”。

马云喜欢太极,2017年召集一众功夫明星,出演了动作电影《功守道》,玩了一把“侠瘾”。电影被人大大诟病,但马云自己却玩嗨了。

事了拂衣去

行走武侠世界的“江湖”,靠的是朋友和信义,举起酒碗是兄弟,放下刀剑称知己。马云把这种武侠豪气带入了阿里巴巴。当初的“十八罗汉”不仅留了下来,还成为了集团及各子公司重要岗位的高层管理者。

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稳定的核心团队,阿里巴巴恐怕很难熬过2008年金融风暴、互联网经济泡沫等危机,并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

被称为“最难挖走”的阿里核心团队坚不可破,但客户信任却并非没有过危机。2003年淘宝刚创立时,网购思维还没形成,人们觉得互联网看不见摸不着,在网上买东西担心被骗。

为解决问题,马云团队创立了支付宝作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来担保交易,促成了淘宝第一笔订单,也使人们渐渐知道了淘宝。一位留学生参与交易并提过很多建议,支付宝推出蚂蚁花呗功能后,为了感谢首批用户的信任,马云给了这位留学生相当高的额度。

“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是马云创办阿里巴巴时许下的大愿。

2013年,决定辞去阿里巴巴CEO时,马云给全体员工发了封邮件,“我不是一个标准的、合格的CEO,但是九年前初创淘宝时,我和公司都没有准备好,从那时起,我和我的团队就开始为这一天(卸任交接)努力。我们也许不是最成功的公司,但我们希望自己是最持久、最有活力的公司。”马云为阿里巴巴画下的蓝图是延续102年。

江湖如梦,马云爱风清扬的挥洒写意,但爱风清扬的是马云,不是阿里。马云说在互联网行业,他已经不再年轻,其他的阿里人更有优势来运营好互联网生态系统,互联网要长久地伴随人们的生活,需要更为良性的、理性的生态体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