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才是致使你变穷的根本原因

除了要利用来自不同学科的多元思维模型之外,还应警惕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

过去,有学者请教查理芒格关于如何提高自己的多元思维时,查理芒格再三劝诫学者一定要警惕自己的意识形态偏见。

因为这种偏见,有时会给人致命的打击

曾经,诺贝尔获奖者为了搞清楚非洲贫穷的原因,走访了非洲很多贫困家庭。甚至为了查找导致他们贫困的原因,这位诺贝尔学者不惜耗费十余年时间,生活在那个贫瘠之地,去体会当地贫民的生活,去感受他们的文化。

非洲部落,多数贫穷的人都有严重的意识偏见。

01

在《贫穷的本质》一书中,这位诺贝尔得奖者讲述了非洲当地居民对G立医院的偏见导致的负循环。

多年前,非洲部落百姓因不愿意相信G立医院提出的,对于某些普遍疾病的预防措施,导致非洲部落绝大多数的人从不去G立医院看病。

如果有人因为生病,不得已去了就近的G立医院,即便医生做了很科学的诊断,但是去看病的病人并不愿意听从医生的建议。

他们总是自我主张,要求医生开一些他们过去从别人的口中(或是亲戚、或是朋友)得知的药,即便站在医学角度,这个药并不能治人。

当医生针对某些比较流行的疾病给予免费的预防药物时,几乎所有的居民会把这个药带回家做珍藏品,然后以自我意识判断自己所患的疾病应该做何种处理。

最终,非洲居民多半是在自己无法再控制疾病时去G立医院救治。

当他们的疾病达到病入膏肓时,才发现G立医院几乎不开门,为什么?

因为非洲居民严重的自我意识偏见,G立医院经常无人,且有人也不可能按居民的意愿治疗,这种与他们主观意愿相背驰的想法促,使百姓根本不愿意踏入医院。

当G立医院的病人越来越少,国家就不需要补给设备,提高医疗设施,反正都没人来,甚至医院都不用开门。这就是因为当地百姓的自我意识偏见导致的结果:

一个因居民意识偏见引发的恶性循环。

循环回路:

百姓因不舒服去G立医院——医生对症下药并开免费药给予预防——百姓觉得医生给予的治疗结果与自己想法相背驰——百姓下次生病不愿意再来——医院没病人,导致医生经常不规则上下班——百姓生病恰巧医院没开门,以后不愿意再来——医生觉得没人来看病,干脆不开门………

就这样,最后去S立医院看病的那些非洲人,痛批G立医院不仅不会治疗病人、骂他们经常不开门,还向社会大众哭诉自己的贫穷。

来看看非洲的私立医院

因为S立医院深知当地居民有严重的自我意识形态偏见,当病人来医院时,S立医院的医生多半不会以诊断来开药,而是选择接受病人自己认为的看法,给予他们想要的药。

病人自我心理得到满足,认为这样的医生才是好医生,拿回去的药每天认认真真吃,即便这个药并不是对症下药。

但是下次生病,他们还是会选择去私立医院。

待病入膏肓,非洲人的多数病人依然会选择去S立医院,但与过去不同的态度是:

这一次他们除了会乖乖听从医生的诊断,还会很痛苦的向医生哭诉自己的贫穷

因为自我意识形态偏见,导致了非洲人的贫穷,而医疗问题的恶性循环只是自我意识形态偏见导致非洲贫穷的其中一个原因。

想想还有对粮食储备的恶性循环、对孩子教育的恶性循环、对婚嫁的恶性循环……

02

那么一个企业,是怎样因为严重的意识形态偏见走向灭亡的?

以一个投资企业为例,如果企业老板对外的某项投资,在过去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倾注了过多的心血和金钱,在项目未能达成愿景时,老板并不会因为自己的决策错误而反思。

因为过去的多次成功案例,强烈的意识形态偏见反而会让他责怪市场,会理直气壮的告诉那些与之不同声音的同僚:我过去的所有成功,都是这么做来的。

这就是一贯性原理导致的严重意识形态偏见。

几乎所有成功的人对于过去的成功,都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也就是这套有历史为证的方法,致使成功者在未来的决策中,总是以一种志在必得的心理去看待每一个问题。

而查理芒格在每一次关于多元思维的演讲中,更喜欢大家理解的思想是: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生活背景;不同的公司,应该有不同的思维模型;不同的投资,应该有不同的策略;不同的时代,应该有不同的大势……

—end—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