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宪宗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至1487年),广东人李海若与同乡苏家联姻,把女儿李妙圆嫁给了苏家的儿子苏铎。苏铎的母亲也姓李,所以这桩婚姻颇有可能是古代常见的"亲上加亲"。李海若大概觉得,女儿嫁到苏家,能和和气气地过日子,享有安稳平顺的人生。光阴似箭,李妙圆结婚仿佛才是昨天的事,转眼已怀孕近九个月。想到女儿临盆在即,李海若由儿子李成陪同赶赴苏家,打算待在那里迎接外孙呱呱坠地。可是,当李海若一行走进苏家的大门,却不见李妙圆的身影。一个怀身大肚的孕妇,莫非还在外面为家务奔忙?面对亲家公的询问,苏家人神情慌乱,欲言又止。经李海若追问,苏铎沮丧地禀告岳父:"就在您抵达之前,妙圆突然分娩,不幸难产而逝,孩子也未能存活。我们悲痛欲绝,正勉强支撑着计议派谁通知岳父家、如何张罗后事,您又凑巧在此时前来,我们有点儿顾此失彼。"晴天霹雳几乎将李海若劈倒。不过冷静地想一想,这个悲剧也不算十分意外。毕竟古代产妇的死亡率比较高,李海若也懂得"生孩子像过鬼门关"的道理,只能说妙圆的福气不够好吧!麻木感稍微消散,李海若哭着提出:"让我看看女儿和外孙。"苏铎劝岳父不要看视遗体,估计理由是避免遗体的状态刺激遗属、防止老人因悲伤惊吓而患病之类。苏母李氏等人也在一旁帮腔。李海若坚持要见女儿和外孙一面:"妙圆是我的骨血,我怕什么?"然而,好说歹说,苏家人就是不让李海若一家看视遗体。李海若、李成父子心中渐渐升起疑云。女子难产、母子双亡,这种情况并不罕见,苏家人的反应有过度之嫌,是在忌讳什么吗?李海若陡然忆起李妙圆在世时,曾经给娘家人透口风,说她和苏铎闹过别扭。当时,李海若心想,小夫妻新婚,性格差异有待磨合,闹出一点磕磕绊绊实属稀松平常,时间一长自然就好了,世上有多少夫妇,不都是这样过来的吗?况且,李妙圆不是逆来顺受的小媳妇,她性情泼辣大胆,敢打敢骂,绝对不是吃亏的主儿。因此,之前听见女儿那番话,李海若并不在意。如今,他把女儿生前所说的话跟眼下的蹊跷状况联系起来,一个可怕的猜测浮上心头——妙圆怕不是在夫妻吵闹过程中、遭苏铎失手打死了吧?李海若、李成父子怒气冲冲地跑到衙司,控告苏家。衙司一出面,苏家不得不交待李妙圆的下落:苏铎已将李妙圆的遗体火化。于是,衙司及李家所见到的,只有李妙圆的骨殖、尚未烧化的残骸。这就更奇怪了。当地没有火葬风俗,对待亡人讲究入土为安,苏铎是想焚尸灭迹吗?他要遮掩什么?同时,胥吏也注意到,苏家的地上有一些柴灰的残迹,好像误洒过柴灰、清理得不够彻底。衙司严厉审迅,逼得苏铎和苏母李氏供出真相:苏铎要求李妙圆为他做一双"靸鞋"(貌似一种拖鞋),李妙圆可能考虑到自己怀孕了,凭什么伺候人?便拒绝做鞋。苏铎恼恨,出口斥骂妻子。李妙圆毫不客气地回骂。苏母李氏也不会当婆婆,只知跳出来袒护儿子,挥手抽了儿媳几巴掌。李妙圆不依,冲着婆婆肆行海骂。苏铎称:"妙圆闹到詈骂尊长的地步,可就犯了'忤逆不孝'的大罪。我身为儿子,岂能袖手旁观?因一时气愤难捺,就提起一根棍子殴打妙圆的背心,不料她竟亡故了。她之去世,委实不是我的本意。"苏铎及其母李氏强调,李妙圆犯"不孝"之罪在先,作为丈夫的苏铎动手责打她,是替天行道,约等于正当防卫。苏家母子辩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词。但是,请问:李妙圆即便该打,她的过错程度也不该落得一个挫骨扬灰的下场,苏铎为什么要将她火化?还有一点至关重要——孩子命运如何?是胎死腹中、还是落生后夭折?不管怎样,一条已基本发育足月的小生命,不可能无缘无故地消失,总得有个说法。好在苏家并不是只有苏铎及母亲李氏、李妙圆三人。衙司访查获悉,在人们最后一次看见李妙圆前后,李氏的外孙女"秃儿"等人住在苏家。在衙司和李家的盘诘下,苏家人被各个击破,陆续将事件最令人毛骨悚然的部分吐出来、拼接成一幅惨绝人寰的画面。事发时,苏母李氏发现儿媳李妙圆气绝身亡,吓得魂不附体,颤抖着问儿子苏铎:"万一你老丈人上衙门告你的状,可该怎么办?"苏铎一思忖,居然剖开妻子的肚子,取出死去的胎儿,拿石灰腌在起来,藏进一口砂锅里,又吩咐外甥女"秃儿"在地上撒灰清除血污,对外谎称李妙圆难产猝逝。由于李海若执意要看女儿、外孙最后一眼,并且告到了衙门,苏铎慌忙焚化李妙圆的遗体,胎儿的遗体则被祖母李氏扔进了附近的水坑……在水坑中打捞一个装着胎儿遗体的砂锅,想必不是难事。至此,李家如何肯依?李海若、李成父子心寒齿冷,恨苏家人恨得咬牙切齿,便咬定苏铎对李妙圆"逼良为娼",李妙圆坚贞不屈,惨遭苏铎毒打而亡,诉请将苏铎以"无故杀妻"之罪判处绞刑。但是,当地衙司采信苏铎母子的供词,认定李妙圆忤逆婆母,苏铎责打她属于正当举动,李的死亡是意外事故,与苏铎无关,仅认定苏铎毁损遗体行为不当。鉴于在当时妻子相对丈夫处于"卑幼"地位,苏铎只是构成"毁弃缌麻以上卑幼死尸"罪,判处杖责七十、徒刑一年半。李海若"逼良为娼"的说辞构成诬告"卑幼"(女婿)罪,判处杖责九十、徒刑两年半。苏母李氏、李海若之子李成判处杖责七十。末了,李海若所受的处罚,竟比苏铎还要重。别说李家不服,我们这些几百年之后的吃瓜群众都觉得这般结果实在是匪夷所思。全案上呈大理寺审核。大理寺卿王槩阅览案卷,不禁义愤填膺,拍案而起,指出地方上的判决存在显而易见的错误。下文结合笔者的个人观点进行阐述:一、依据明律,晚辈辱骂尊长,尊长须亲自到衙门控告,再依律追究晚辈的责任。即使李妙圆谩骂婆母李氏的情节属实,由于李氏并未上衙司"亲告"儿媳,苏铎也没有资格处罚李妙圆。二、苏铎不顾孕妇和胎儿的安危、从背后棍打身怀六甲的李妙圆,事后为了逃避罪责,又剖开妻子的腹部、取出胎儿、把孩子的遗体腌制在石灰中、烧毁妻子遗体……一系列行为以"穷凶极恶"都不足以形容,简直是残忍变态。尤其是他剖腹取胎、处理胎儿的种种作为,其动机很难以"销毁证据"来解释。他想制造李妙圆难产亡故的假象,把胎儿留在母体内,谎称"胎亡腹中、一尸两命"不是更方便吗?就算是在内心方寸大乱之下作出狂乱的举动,正常人一般也不会采取如此践踏良知底线的手段。苏铎的上述行为可作为参考,倒推其主观恶性之高低。三、造成李妙圆去世的直接原因究竟是什么?关于这一点,苏铎一直闪烁其辞。从苏家母子的供述可以推测,李妙圆去世前的状态应为身体强壮、精神健旺,在苏铎持棍击打背心后死亡。苏铎下手之轻重与李妙圆之死有无因果关系?关系有多大?联系前述第二点关于苏铎毁灭痕迹、主观恶性的分析,个人推测苏铎棍击李妙圆下手不轻,或许不是"故意杀人",但不能排除"故意伤害致死"。当地衙司在缺少客观证据、逻辑关系存在明显漏洞的情况下,断然认定李妙圆之死与苏铎无关,显然是偏听偏信苏家供词所致。最后,王槩批复:【如果听信丈夫的一面之词,今后殴打妻子致死的男人都会模仿苏铎的做法,逍遥法外。】驳回原判,指示地方重新拟定判决。那么,苏铎会为李妙圆母子偿命吗?答案是:不一定。笔者在今年夏天与网友讨论本案,"觞深之渊"指出:【明清丈夫殴打妻子致死,不过绞监候。】绞监候相当于现代的死刑缓期执行,不会立即处决,后续经由复审程序决定是否执行。如果复审认定苏铎确凿无疑当处极刑,且不存在可免死的特殊情况(如苏铎本人有值得同情之处,苏铎是独生子、须赡养寡母并继承宗祀等),便会勾决执行;反之,则继续监禁,或减轻处罚,甚至在实行"枷责"等体罚措施后予以释放。因此,苏铎的命运还要取决于"绞监候"复审如何判断。对于两个亡灵来说,人间给予他们的最大安慰,莫过于在重男轻女、轻视婴幼儿生命的明代,还有李海若、李成这样的亲人。他们没有把"嫁出去的女儿"当成"泼出去的水",不惜代价为孕妇及孩子声索公道;也有王槩这样通情达理、严谨执法的大理寺卿,努力为亡人伸张正义。更多古代探案故事可见于拙作《神探王妃》(笔名:浅樽酌海),第1-2册已由捧读文化分别与致公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合作出版!
更多古代探案故事可见于拙作《神探王妃》(笔名:浅樽酌海),第1-2册已由捧读文化分别与致公出版社、百花文艺出版社合作出版!作者简介:细雨丝竹,又名浅樽酌海,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金融从业者,文史控、推理迷、言情痴、考据癖,主要作品有唐代历史背景小说《神探王妃》、小说体传记《鱼玄机》,均已出版或签约出版。